胡建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思想赋予“文化自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方法论和矛盾动态发展的辩证观,体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坚持与创新性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8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源于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实践中孕育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源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伟大革命斗争实践中培养的革命文化,源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构成了我国文化创新的需求与动力,也是我国“文化自信”致远流长的底气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
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源于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建设美好家园的实践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创新与发展,这是“文化自信”鲜明的实践渊源。
1.“文化自信”源于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实践中孕育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诞生过多少民族和国家,逐步由兴盛走向衰败与没落,唯有中华民族历经沧桑,数千年依然屹立不倒、熠熠生辉,原因何在?正是因为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实践中,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自秦统一中国以来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和儒家“大一统”为主导的政治哲学理念,导致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多民族相互融合互助互通的生活实践,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孕育了四书五经六义、唐诗宋词、琴棋书画、中医、古代四大发明等中华传统文化,并有力地保证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凝聚力和相对完整性,培养了中华民族坚毅包容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纵观世界四大文明,唯有中华文明未曾中断、延续至今,傲立世界五千载,流传千古、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源泉和根基。
2.“文化自信”源于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创造的革命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经历的民族独立并逐步走向富强之路,为我国“文化自信”提供了充分的现实依据和底气。近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把一个内忧外患交织、战乱频繁、处于亡国灭种边缘的国家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强大压迫下带向独立与统一;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国内经济的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艰巨困难,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开始社会主义改造与新中国物质精神生产社会实践,开启了中华民族由自立走向自强、逐步发展壮大的征程;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引领下,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与制度,实现了经济的超速发展、政治文明的推进和文化生活的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梦、“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战略、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复兴之路等新思想新理念推动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发展质量大为提升,去产能、精准扶贫以及生态建设等成果显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被誉为“卓有成效地创造了一种发展模式”,“提供了另一个政治制度选项”,“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中国正在为越来越多国家所关注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成就和对未来的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为我国“文化自信”提供致远流长的远景。
恩格斯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社会上技术的需要推动科学的进步,社会实践的需要则构成文化理论、意识形态发展的强大动力。
1.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实践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
文明古国的治理实践和实现国家强大的实践愿景,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儒、释、道、法、墨等诸子百家的产生,以及祸福相倚的辩证思维、“仓廪实而知礼节”“民贵君轻”等唯物史观、民本意识的萌芽;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不断融合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如何实现多民族统一发展的国家治理与富强之道,促进了诸子百家的融通与发展创新,以及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等变革思想与实践摸索;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民族存亡的困境,广大仁人志士寻求救国救民之路,催生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等变革开放思想;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后,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广大共产党员带领人民群众树立了不畏艰苦、为国捐躯等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文化。
2.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呼唤创新性文化的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指出,“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人民日报》2015年1月25日。。文化源于实践,又指导和服务于实践。文化作为一种思想上层建筑,依赖和反映经济基础,以指导现实的实践为目的,要保持和增强中国的“文化自信”,必须深入研究、科学反映并创新性解答当今时代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目前,中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面临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风云变幻,美国希望打造其主导的单极格局对中国崛起的打压和阻扰、欧盟日本对美国的追随、特朗普执政和英国脱欧带来世界政治经济的种种不确定性、韩国朝鲜周边国家的战略意图等等,制约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下多元文化价值、“普世价值”在网络泛滥,西方“和平演变”处心积虑的文化渗透,冲击着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与信念;国内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结构转型、社会公平公正、人民生活改善、生态环境压力等系列难题。这些难题和困惑,迫切需要和呼唤新的文化理论的指导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对当前的时代课题作出科学的回答和反应,不断深化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解决时代问题以促进文化创新发展,新时代新实践成为“文化自信”持续发展、不断更新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的创造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主体、内容、宗旨是人民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1页。“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8日。5000年来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积淀、汇聚了博大精深而源远流长的内涵,正是倚赖于中华民族几千年人民群众的不断传承和主体创造;近一百多年的沧桑岁月中,形成的自立自强、不畏风险的救国救民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和苏区精神等革命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创造和书写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逐步探索和总结出来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中华民族广大人民群众推动中国社会永不停歇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生产实践为中国“文化自信”提供了思想来源和物质基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各民族和睦共处美好家园的民族史,近代170多年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革命斗争史,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传统优秀文化中提供源源不断的土壤;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五位一体”布局下“四个全面”战略的推进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将推动我国傲然屹立于世界之林,为我国“文化自信”书写新的史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0页。,强调文化发展的宗旨是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中富含深厚的民本思想,几千年前的孟子就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归根到底都是我们党和政府顺应了人民意愿、实现了人民利益、得到人民的拥护和参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中,中国共产党人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倡导“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到当今中国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明确提出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以人民的共建共享为目标和根本特征,无不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发展理念和“文化自信”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落实落细了“文化自信”的人民性,倡导“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1页。。
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思想从文化动态发展的角度揭示“文化自信”诸方面的联系性和发展性,主要是从经济基础和文化上层建筑的辩证作用以及“四个自信”的相互关联中深刻阐释“文化自信”的意义,从辩证地对待、扬弃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阐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保持“文化自信”的方法论。
1.从经济基础与文化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出发深刻阐释了“文化自信”的地位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相互作用,且矛盾双方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地位也是辩证发展而非凝固不变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但是这种作用和反作用关系是最终意义上的,并非自始自终都是一方起决定作用而另一方起反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文化自信的地位和意义时,熟练把握和深刻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这一辩证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突出经济建设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极其重视文化的反作用,多次强调:“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光明日报》2014年6月6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0页。建党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再次指明,民族复兴不仅是经济的复兴,更是精神力量和思想文化的复兴。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自信”思想,不仅指出了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文化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而且强调这种反作用在矛盾运动阶段的部分决定作用,破除了对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文化自信”作用的机械理解,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升华运用。
2.在“四个自信”的相互联系中凸显“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指明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文化与理论相互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融通,形成了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文化与道路、制度息息相关,中华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经济制度等的理论基础。文化自信相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具有基础性地位,发挥精神支柱作用,文化自信既来自历史又面向未来,既是历史的根基,也是未来的支柱,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紧密联系,共同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要保持和增强“文化自信”,同时要提高文化自觉与自省,就必须吸收借鉴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融合时代特点,不断创新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6页。,揭示了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传统与时代、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辩证统一及融合创新。
1.对待传统优秀文化,既要传承又要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习近平:《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 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值得挖掘、传承与发扬的资源,有许多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相通的,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仍有借鉴意义。比如,“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民为君本”“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等等,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睿智思想永远是我们修身治国的精神瑰宝,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和研究。同时,文化的生命力与活力来源于其对时代前沿的最新反映及其赋予的新内涵,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传统优秀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习近平谈文化自信》,《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7月13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创新,推进中国文化的时代性创新,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高度和时代价值。
2.提升“文化自信”需要扬弃与融合世界其他文化
习近平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3月28日。。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自信”,要求我们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与世界其他文化开展文明对话,既要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又要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一方面,要对外来文化加以扬弃,在批判分析的基础上借鉴,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转化和融入中华文化之中;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必须走出国门,向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大力推广和传播,与其他文化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习近平指出,“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早就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无论是中华传统文化追求国家、集体、人伦、亲情、孝道等的统一,还是近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走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带一路”等中国先进文化及理念,都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独特地位、价值和作用,对于这些文化成果我们应该向世界发声和宣传,让世界准确、清晰地把握和接受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及积极性,积极探索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和谐共生之道,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
总之,深入研究习近平“文化自信”理论研究的方法论,挖掘其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人民观、辩证观,能够深化我们对“文化自信”理论的认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