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 张新新 杜志卿
阿契贝《瓦解》研究述评
华侨大学 张新新 杜志卿
尼日利亚作家钦努阿·阿契贝的长篇代表作《瓦解》被誉为“现代非洲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国内外非洲英语文学研究的重要文本。本文从小说的人物形象、思想主题、艺术形式三方面对19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该作品的研究状况进行简要梳理与评述,试图较客观地把握国内外《瓦解》研究的特色与态势。
非洲英语文学;钦努阿·阿契贝;瓦解;研究述评
《瓦解》(ThingsFallApart, 1958)是尼日利亚作家钦努阿·阿契贝(Chinua Achebe, 1930—2013)的成名作,以主人公奥贡喀沃的生活和命运为主线,穿插了丰富多彩的伊博部族文化生活细节,反映了伊博部族或者说尼日利亚在英国殖民者入侵前后的社会历史变迁。阿契贝曾明确指出:他文学创作的动机是为了向读者呈现尼日利亚在沦为殖民地前的真实社会图景,以“回击”一些英国作家对非洲及其人民的歪曲描写与刻画(Booker 2003: 246)。该小说问世后即受到评论界的高度评价,并于1959年获得了玛格丽特·翁纪念奖。自1980年代以来,阿契贝的小说备受西方读者和评论界的青睐,《瓦解》更是被关注的焦点。相关的评论文章不断出现在一些重要的英语文学研究的期刊杂志上,且时有学术论著问世。1986年,该作品以迷你剧的形式被搬上银屏,由尼日利亚著名演员皮得·艾多基(Pete Edochie)主演奥贡喀沃,该剧同时通过伦敦的非洲影像中心,也出现在西方观众的视野里。
与国外相比,国内对阿契贝的研究相对滞后,2007年他获得曼布克国际文学奖之后才出现一小股研究热潮。目前,该小说有5个中译本:(1)《瓦解》(北京:作家出版社,1964,高宗禹译);(2)《支离破碎》(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杨安祥译);(3)《黑色悲歌》(台北:新西出版社,2001,陈苍多译);(4)《崩溃》(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林克、刘利平译);(5)《分崩离析》(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4,黄女玲译)。2014年5月,南海出版公司再版了高宗禹的译本,小说题名被改译为《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检索与查阅,笔者发现国内正式发表的《瓦解》专题评论文章已有39篇,硕士论文6篇。这些专题研究性著述绝大多数是写于阿契贝获得曼布克国际文学奖之后。国内最早研究阿契贝的学者是张湘东(1999),其论文“阿契贝及其小说《瓦解》”对阿契贝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初步探讨了《瓦解》的主题思想。
本文是对1980年代以来国内外《瓦解》研究状况的简要梳理和评述,试图较客观地把握国内外《瓦解》研究的特色与态势。由于篇幅限制,不能一一列举,笔者只能从中选出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大致把它们分为“人物形象研究”“主题思想研究”“艺术形式研究”这3组,逐一进行评述。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元素之一。一部小说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杜志卿 2012: 97-98)。《瓦解》的成功与小说中生动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是分不开的。传统伊博价值观与文化心理意识的典型代表奥贡喀沃生动地向读者呈现了传统伊博部族社会的真实图景并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凯斯·布克(M. Keith Booker)(2003: 252-253)认为奥贡喀沃这一人物形象折射了个体与伊博部族社会之间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并大致总结了国外评论界对这层关系(个体/社会)的不同观点:(1)奥贡喀沃是传统伊博价值观的化身,其悲剧在于他继承了伊博部族文化的弱点;(2)奥贡喀沃的悲剧与伊博部族社会的瓦解主要归因于残酷的殖民主义,与传统伊博文化内部的局限性无关;(3)奥贡喀沃的悲剧在于他未能深谙传统伊博社会的男性/女性二元平衡定律,而在其人格发展的道路上走向极端。布克的文章较全面地概括了国外评论界对奥贡喀沃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与研究,其中支持第三种观点的声音最多。另外,还有3位学者的研究值得一提。尤麦罗·欧金马(Umelo Ojinmah)(1991: 11-24)以多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支撑点,论证了奥贡喀沃是伊博部族男性气概的象征,但他一味地抗拒潜藏在其内心的女性特质。正是这种性格的顽固性造成他的个人悲剧。诺瓦窦·阿契贝(Nwando Achebe)(2002: 121-143)认为女性在传统伊博社会里有着与男性同等的价值,而奥贡喀沃的悲剧在于其对传统伊博社会里男性/女性二元平衡价值观的错误认知。驰马·安亚迪克(Chima Anyadike)(2012: 311-326)认为奥贡喀沃忽视了以女人、小孩、音乐、同情等为象征的女性价值而自取灭亡。这反映了女性价值对个体命运乃至整个伊博部族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此外,有些国外学者对奥贡喀沃在伊克美弗纳之死上所扮演的角色莫衷一是。戴米安·欧帕塔(Damian U. Opata)(1987: 71-79)指出像大卫·卡罗尔(David Carroll)、查尔斯·诺林(Charles Nnolim)、欧拉德里·泰沃(Oladele Taiwo)、奇朗(G.D. Killam)、罗伯特·温恩(Robert M. Wren)等学者都赞同奥贡喀沃应在伊克美弗纳被杀事件中担负起相应的道德罪责,但他本人却不赞同奥贡喀沃应由此背负罪恶之名。在另一篇文论中,艾梅卡·诺瓦布泽(Emeka Nwabueze)(2000: 163-173)指出多位学者都认为奥贡喀沃因伊克美弗纳被杀一事而踏上不归路,但欧帕塔认为奥贡喀沃之所以参与杀害伊克美弗纳,是因为他在无法掌控的突发情景中不得已而为之;与此同时,他提出与这些学者截然不同的观点,认为奥贡喀沃在伊克美弗纳被杀一事中所表现出的冷酷无情与其孩童时期以来对软弱的恐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人生遭际(包括伊克美弗纳被杀一事)是他本人难以逃脱的宿命,其生命悲剧是传统伊博文化与西方殖民主义相互作用的结果。
除了奥贡喀沃,小说中其他人物形象也引起不少评论家的关注。坡里卡普·伊库恩诺比(Polycarp Ikuenobe)(2006: 117-131)从人格哲学视角探讨了《瓦解》里的4个人物形象(诺瓦卡、奥贡喀沃、奥比埃里卡与伊祖杜),运用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导向的人格哲学概念(包括义务、成就与认可等三方面),分析了奥贡喀沃与其父亲乌诺卡人格发展失败的原因,并略述了奥比埃里卡与伊祖杜为何能发展健全的人格。拜尔顿·杰伊夫(Biodun Jeyifo)(1993: 847-858)通过对奥贡喀沃母亲的分析,从侧面论证奥贡喀沃的厌女倾向及其神经质的男权主义思想,并由此探讨了阿契贝在《瓦解》中的性别构建策略。琳达·斯特容-里克(Linda Strong-Leek)(2001: 29-35)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瓦解》,以埃喀维菲、奥几乌果、埃金玛这3位女性人物为例,阐明女性在非洲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国内学界对《瓦解》中人物形象的研究仍不够全面,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主人公奥贡喀沃的悲剧上。在“从《瓦解》众人反观主角奥康科”一文中,颜治强(2006: 25)认为与奥康科密切相关的部分家庭成员和几个氏族尊长各有各的优点。有的懂幽默,会思考,善解人意;有的处事平稳,既能够继承传统,又知道因时制宜;以此反观奥康科,其性格具有强直之短,其悲剧结局不可避免,也预示着他所代表的氏族的不可避免的瓦解。在“奥康克瓦的悲剧论析”一文中,杜志卿(2009: 19)通过分析奥康克瓦的人生经历和人格心理,指出该人物形象不是愚昧、野蛮的缩影:从象征的层面上看,该人物形象的悲剧是殖民主义背景下一个非洲土族历史变迁的寓言;小说故事饱含了作家本人对本民族人民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人文反思。在“家乡土地上的流浪者:《瓦解》中奥贡喀沃的悲剧”一文中,朱峰(2013: 142)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的命运悲剧,指出《瓦解》“重构了处于特定历史时期的非洲人和非洲的叙事,展现了非洲的历史和传统,颠覆了欧洲关于非洲没有历史和文明的观点”;小说“通过奥贡喀沃的悲剧展现了殖民入侵给本土居民造成的精神上的创伤”。
《瓦解》是一部主题思想丰富的小说。国外学界从多种视角挖掘《瓦解》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主题探究方面可谓硕果累累。首先,既然《瓦解》是一部典型的后殖民小说,大部分国外学者倾向于从政治与历史的角度解读该小说。厄尼斯特·欸门尤努(Ernest N. Emenyonu)(1990: 83-88)指出前人的研究过于关注《瓦解》中奥贡喀沃的悲剧而忽视了其政治外交意义。他以伊博部族社会瓦解的寓言故事强调该小说具有超越时空限制的政治意义——对殖民外交关系的处理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伊恩(C.L. Innes)(1990: 21-41)指出《瓦解》和《动荡》是对乔伊斯·凯瑞(Joyce Cary)《约翰逊长官》(MisterJohnson)的有力“回击”,并认为阿契贝运用情节设置、叙述形式与语言艺术等方面的写作手法,呈现人/社会、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创造性/顽固性之间的对立关系,力图颠覆欧洲帝国主义话语并重塑非洲文化形象。克瑞斯多芬·怀斯(Christopher Wise)(1999: 1054-1070)从后殖民视角解读《瓦解》,认为奥贡喀沃的个人悲剧是为殖民主义背景下伊博部族社会的瓦解作注,成为非洲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历史印记。艾萨克·拉尔(Isaac B. Lar)(2010: 93-108)关注《瓦解》的作家本土文化意识,认为阿契贝以传统伊博民俗为意识形态框架,向读者描绘伊博部族社会的生活画卷(如伊博部族传统节日、神灵祭祀仪式、口头交际文化等风俗人情),解构了欧洲中心主义话语并重构了非洲文化身份。*除此之外,从政治与历史层面研究《瓦解》的论文还可参见Ato Quayson’s Realism, criticism and the disguises of both: A reading of Chinua Achebe’s Things Fall Apart with an evaluation of the criticism relation to it[J]. Research in African Literatures, 1994, (4): 117-136; Simon Gikandi’s Chinua Achebe and the invention of African culture[J]. Research in African Literatures, 2001, (3): 3-8; Sofia Samatar’s Charting the constellation: Past and present in Things Fall Apart[J]. Research in African Literatures, 2011, (2): 60-71。
由于非洲英语文学极具浓郁的地方性色彩,不少国外学者(尤其是非洲评论家)深入挖掘《瓦解》中所蕴含的非洲哲学思想,向读者打开了另一个认识非洲传统文化的窗口。帕锐克·诺罗梅勒(Patrick C. Nnoromele)(2000: 146-156) 认为奥贡喀沃因其个人经历与传统伊博部族英雄观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而不可避免地踏上不归路,其英雄悲歌的典型意义在于呈现公众形象/非公众形象、传统伊博文化/西方殖民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裘德·欧克帕拉(Jude Chudi Okpala)(2002: 559-566)关注“二元性”“宿命论”等传统伊博价值观对奥贡喀沃生活命运的影响,由此探讨伊博部族社会里“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驰马·安亚迪克(Chima Anyadike)(2007: 49-58)深入阐释了《瓦解》所体现的传统伊博世界里“二元平衡”价值理念,认为该小说不只是一个非洲传统文明被西方现代文明取代的民族寓言,同时也饱含作家对尼日利亚社会发展的人文反思。
宗教是现代非洲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风俗习惯、神话寓言、祭祀仪式、民间谚语等传统宗教因子在《瓦解》的故事中有生动的描写,也引起一些国外学者的关注。克莱顿·麦克肯兹(Clayton G. MacKenzie)(1996: 128-138)认为宗教是《瓦解》里的核心主题,以传统宗教信仰的演变反观殖民入侵前后伊博部族社会的历史变迁。大卫·豪格博格(David Hoegberg)(1999: 69-79)揭示了传统伊博文化内部的矛盾与冲突,认为其落后的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冷漠;而正是这种文化内部的不稳定性导致伊博部族社会在殖民主义冲击下的土崩瓦解。
此外,还有些国外学者将《瓦解》与其他小说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分析或综合考察。乔卡·森格瓦(Joko Sengova)(1997: 327-351)对比分析了理查德·怀特《土生子》和阿契贝《瓦解》中的主人公形象,并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身份与异化主题,探讨他们所处的社会如何否定其本土身份与地位并使他们逐渐沦为异化之人。乔瑟夫·迈克拉伦(Joseph McClaren)(2002: 103-112)全面考察了《瓦解》与《神箭》中传教活动对尼日利亚殖民化进程的影响,阐明西方基督教的渗透是英国殖民政府实现其政治野心的有效手段。
国内学界在《瓦解》的思想主题探究方面有一些不错的成果,但主要集中在后殖民与文化研究方面。黄永林、桑俊(2006: 32)在其论文“文化的冲突与传统民俗文化的挽歌——从民俗学视角解读齐诺瓦·阿切比的小说《崩溃》”中指出:阿契贝“以冷峻的写实笔法描写了大量非洲传统的民间习俗”,“表现了本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与殖民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并以奥贡喀沃的个人悲剧揭示文明代替野蛮、进步战胜落后的历史必然性。陈榕(2008: 158)认为阿契贝通过对主人公奥贡喀沃充满人性化的刻画以及对伊博文化的详尽描写,挑战了欧洲中心主义的社会文明进化话语,解构了殖民话语所倡导的欧洲文明和非洲文明之间先进/落后、开化/野蛮、道德/堕落、人性/动物性的等级差异;同时,小说也体现了阿契贝重构非洲文化传统的努力。他尽量回避对非洲传统文化的美化,对非洲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均采取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使这部作品超越了二元对立的狭隘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杜志卿(2010: 108-109)认为《瓦解》是一个表现跨文化冲突的后殖民文学文本,小说展示了作家那种“在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寻找恰当的结合点”的融合意识——他在感慨本土传统文化分崩离析的同时并“没有把西方殖民主义视为洪水猛兽。在他眼里,更为重要的是,在那种个人力量无法改变的历史洪流中,作为弱国民族的国民如何及时地调整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敢于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以尽快适应外部世界的变化,谋求一种有尊严的生存之道”。姚峰(2013:105)试图将德勒兹的“小民族文学”等理论引入对阿契贝非洲后殖民小说的讨论,通过“对位”分析法,比较了作为参照文本的《黑暗的心》与作为目标文本的《瓦解》,由此认为非洲小民族文学实际上是一种从“独裁”空间中逃逸的游牧政治。
阿契贝严厉批驳“非洲小说创作的目的是为了对付西方模式”的观点,他号召全世界要重新关注非洲的美学。阿契贝小说创作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艺术技巧的娴熟运用。尤金·麦克凯西(B. Eugene McCarthy)(1985: 243-256)以风格—结构—主题的论证模式阐释了阿契贝在《瓦解》中的叙述模式与结构,认为阿契贝以口头文化元素(语词的重复、同义词的运用、对仗、谐音及押头韵等语言模式)创造了一个意义丰富、和谐美好的伊博部族社会,而奥贡喀沃的悲剧在于其生活节奏与这种传统“和谐”社会的分离。西门·盖凯迪(Simon Gikandi)(1991: 44-50)认为阿契贝因其非洲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双重文化背景而在《瓦解》中以非洲英语语言创造一个矛盾的意义空间,进而从符号学及语义学层面探讨该小说中不同意象与事件的双重象征意义,从而论证这种新型世界英语对阿契贝叙事策略的重要意义。古德温·卡瓦德沃·欧赛-亚梅(Godwin Kwadwo Osei-Nyame)(1999: 148-164)指出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强调对话作为一种社会交流形式展现了一个意义多元、价值多元、体验多元的真实又丰富的社会状况,而这种话语阐释机制与阿契贝的叙事策略十分类似,因而他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深入探讨《瓦解》中伊博部族社会的意识形态。所罗门·伊亚什瑞(Solomen O. Iyasere)(2009: 370-385)认为阿契贝善于运用谚语、民间故事、祭祀仪式及人物与情节的并置对照等叙述技巧,构建复杂而神秘的伊博部族社会,并深度参与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主题思想的描绘,以谱写一曲非洲古朴文明土崩瓦解的挽歌。玛丽·欧格布鄂海(Sister Mary Rose-Claret Ogbuehi)(2013)首先介绍口头文化、书面文化及口头文学的基本概念,然后着重探讨《瓦解》中谚语/俚语、民间传说/故事、音乐/小调/鼓音、谜语/绕口令等不同形式的口头传统,意在说明口头传统是伊博部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伊博文化核心价值的体现。
国内学界对《瓦解》艺术形式的研究较为匮乏,目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仅查到1篇相关论文。张武、杜志卿(2015)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瓦解》的死亡事件与意象,认为该小说的死亡或参与小说故事情节的演绎,或参与小说非洲文化符码的构建,或参与小说对《圣经》的互文性仿写。这些死亡事件与意象不仅是叙事客体,更是一种有效的叙事手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瓦解》在国外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时有高质量论文见诸报刊。相比于国外,国内学界对《瓦解》的研究较为滞后,相关研究仍有待深入。2007年阿契贝获得了第二届曼布克国际文学奖之后,国内才出现一小股阿契贝研究的热潮,成果的数量逐渐增多。以期刊论文为例,2006年前发表的只有3篇,2007—2008年4篇,2009—2010年8篇,2011—2012年9篇,2013—2014年7篇,2015—2016年8篇。本文从“人物形象研究”“主题思想研究”“艺术形式研究”这3个方面对国内外《瓦解》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试图较客观地把握国内外《瓦解》研究的特色与态势。首先,笔者发现,国内学者“问题意识”较淡薄,文献调查工作缺乏,重复性的研究较多,从而导致了研究视角单一化的问题。比如,2007年至2016年之间至少有13篇论文探讨阿契贝的后殖民思想,约占据国内《瓦解》研究论文总量的1/3。黄晖(2016: 149)指出:《瓦解》浅显易懂,和当下中国学界流行的后殖民批评理论较为合拍,容易引起研究者在短期内的集中关注,从而造成外国文学(特别是非洲文学)研究中常见的“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局面。这种现象对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瓦解》是一部地方性色彩浓郁的非洲英语小说,而国内学界却较少关注该小说中所蕴含的非洲哲学思想及非洲文化传统(如民间谚语、祭祀仪式、神话寓言等传统宗教形式)。其次,国内学界虽然在《瓦解》的人物形象与主题思想上的研究正逐渐深入,但对其艺术表现形式的研究仍显不足。阿契贝曾在“非洲及其作家”一文中号召要重新关注非洲的美学。他小说创作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归功于其艺术技巧的娴熟运用。笔者认为,对《瓦解》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政治批评,还应继续关注小说的文学审美特性或者将政治性与文学性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为文本批评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Achebe, N. 2002. Balancing male and female principles: Teaching about gender in Chinua Achebe’sThingsFallApart[J].Ufahamu:AJournalofAfricanStudies(1): 121-143.
Anyadike, C. 2007. Duality and resilience in Chinua Achebe’sThingsFallApart[J].PhilosophiaAfricana(1): 49-58.
Anyadike, C. 2012. Listening to the gentle voice: Rhetorical strategies inThingsFallApart[C] // C. Anyadike & K. A. Ayoola (eds.).BlazingthePath:FiftyYearsofThingsFallApart. Ibadan: HEBN Publishers Plc. 311-326.
Booker, M. K. 2003.TheChinuaAchebeEncyclopedia[M].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Emenyonu, E. N. 1990. Chinua Achebe’sThingsFallApart: A classic study in colonial diplomatic tactlessness [C] // H. K. Petersen & A. Rutherford(eds.).ChinuaAchebe:ACelebration. Portsmouth: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Inc. 83-88.
Gikandi, S. 1991.ReadingChinuaAchebe:LanguageandIdeologyinFiction[M]. Portsmouth: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Inc.
Hoegberg, D. 1999. Principle and practice: The logic of cultural violence in Achebe’s “Things Fall Apart” [J].CollegeLiterature(1): 69-79.
Ikuenobe, P. 2006. The idea of personhood in Chinua Achebe’sThingsFallApart[J].PhilosophiaAfricana(2): 117-131.
Innes, C. L. 1990.ChinuaAchebe[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yasere, S. O. 2009. Narrative techniques inThingsFallApart[C] // F. A. Irele (ed.).ChinuaAchebe:ThingsFallApart.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370-385.
Jeyifo, B. 1993. Okonkwo and his mother:ThingsFallApartand issues of gender in the constitution of African postcolonial discourse [J].Callaloo(4): 847-858.
Lar, I. B. 2010. Eurocentrism and artistic creation in Chinua Achebe’sThingsFallApart[J].AfricanResearchReview(1): 93-108.
McCarthy, B. E. 1985. Rhythm and narrative method in Achebe’s “Things Fall Apart” [J].NOVEL:AForumonFiction(3): 243-256.
MacKenzie, C. G. 1996. The metamorphosis of piety in Chinua Achebe’sThingsFallApart[J].ResearchinAfricanLiteratures(2): 128-138.
McClaren, J. 2002. Missionaries and converts: Religion and colonial intrusion inThingsFallApart[C] // H. Bloom (ed.).ChinuaAchebe’sThingsFallApart. Philadelphia: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103-112.
Nnoromele, P. C. 2000. The plight of a hero in Achebe’s “Things Fall Apart” [J].CollegeLiterature(2): 146-156.
Nwabueze, E. 2000.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ve theorizing on the execution of Ikemefuna in Achebe’s “Things Fall Apart”: A study in critical dualism [J].ResearchinAfricanLiteratures(2): 163-173.
Ogbuehi, M. R. 2013.OralityinIgbo(African)Literature:ACriticalAppreciationofChinuaAchebe’sThingsFallApart[M]. Dortmund: Ahjot Books Dortmund (ABD).
Ojinmah, U. 1991.ChinuaAchebe:NewPerspectives[M]. Ibadan: Spectrum Books Limited.
Okpala, J. C. 2002. Igbo metaphysics in Chinua Achebe’s “Things Fall Apart” [J].Callaloo(2): 559-566.
Opata, D. U. 1987. External sacred order versus conventional wisdom: A consideration of moral culpability in the killing of Ikemefuna in “Things Fall Apart” [J].ResearchinAfricanLiteratures(1): 71-79.
Osei-Nyame, G. K. 1999. Chinua Achebe writing culture: Representations of gender and tradition inThingsFallApart[J].ResearchinAfricanLiteratures(2): 148-164.
Sengova, J. 1997. Native identity and alienation in Richard Wright’sNativeSonand Chinua Achebe’sThingsFallApart[J].MississippiQuarterly(2):327-351.
Strong-Leek, L. 2001. Reading as a woman: Chinua Achebe’sThingsFallApartand feminist criticism [J].AfricanStudiesQuarterly(2): 29-35.
Wise, C. 1999. Excavating the New Republic: Post-Colonial subjectivity in Achebe’s “Things Fall Apart” [J].Callaloo(4): 1054-1070.
陈 榕. 2008. 欧洲中心主义社会文化进步观的反话语——评阿切比《崩溃》中的文化相对主义 [J]. 外国文学研究 (3): 158-169.
杜志卿. 2009. 奥康克瓦的悲剧论析 [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5): 19-21.
杜志卿. 2010. 跨文化冲突的后殖民书写——也论《瓦解》的主题兼与黄永林、桑俊先生商榷 [J]. 华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103-110.
杜志卿. 2012. 《宠儿》研究在中国 [J]. 华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96-104.
黄 晖. 2016. 非洲文学研究在中国 [J]. 外国文学研究 (5): 146-152.
黄永林, 桑 俊. 2006. 文化的冲突与传统民俗文化的挽歌——从民俗学视角解读齐诺瓦·阿切比的小说《崩溃》 [J]. 外国文学研究 (5): 32-39.
颜治强. 2006. 从《瓦解》众人反观主角奥康科 [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5): 25-29.
姚 峰. 2013. 阿契贝的《瓦解》与小民族文学的游牧政治 [J]. 当代外国文学 (4): 105-114.
张 武, 杜志卿. 2015. 论《瓦解》的死亡叙事艺术 [J]. 外国语文 (3): 32-36.
张湘东. 1999. 阿契贝及其小说《瓦解》 [J]. 世界文化 (11): 9-10.
朱 峰. 2013. 家乡土地上的流浪者: 《瓦解》中奥贡喀沃的悲剧 [J]. 外国文学评论 (4): 130-142.
(责任编辑 李巧慧)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尼日利亚英语小说个案研究”(2013B157)。
I437
A
2095-5723(2017)03-0053-06
2016-10-28
通讯地址: 362021 福建省泉州市 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