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双关语差异之文化解读

2017-03-11 12:52张紫
文化学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双关语同音双关

张紫

白 琳

(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3;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语言与文化】

汉英双关语差异之文化解读

张紫

白 琳

(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3;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双关(pun)作为一种普通的修辞格,凭借其巨大的影响力,广泛应用于中西方日常生活及文学作品中。为深入研究汉英双关语的差异,本文从双关语的定义出发,通过汉英双关语对比来探讨中西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言语禁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汉英双关语形成的理据。

汉英双关语;修辞格;文化差异

一、双关语的定义

《辞海》中双关的定义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语言文字的同音或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从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层意思,但暗中隐藏的却是另一层意思,达到言在此意在彼的特殊效果。”余章成概括说:“利用一个词语关注两个不同的事物,产生‘表’‘里’两重意思,表面上是在说这件事,实际上却是在说另一件事,且重点是后者,这就是修辞中的双关。”英语中“pun”的全拼是“paronomasia”,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对“pun”的解释是:“The use of a word in such a way as to suggest two or more meanings or different association, or the use of two or more words of the same or nearly the same sound with different meanings, so as to produce a humorous effect”。

汉英双关语中的修辞功能和主要形式相同,都是在相对的语境或环境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利用词语本身的多重意义或读音相同、相近的特点,有意地进行同音异义的替换,造成一个句子有双重意义的效果。双关语中,其表面看起来是一层意思,暗中隐含的却是另一层意思,且以隐含意为目的,在语法的协调下,巧妙地实现“言在表而意在里”的修辞效果。

二、双关的分类

魏志成指出:“语言研究如果忽视各种语言的共性,就很难找到普遍规律,也就不会认识到语言的本质。”汉英双关(pun)分为:谐音双关(homophonic puns)和语义双关(homographic puns)。

(一)谐音双关(homophonic puns)

谐音双关(homophonic puns)包括同音和近音双关,前者是利用一对词语发音完全一样,但拼写和词义不同构成双关;后者是利用读音并不完全相同,但发音相似的一对词或短语形成双关。汉、英语言虽隶属于不同的语系,但在利用同音、近音字词的歧义构成谐音双关这一点上却大致相同。

例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例2:A:You are not eating your fish, what’s wrong with it?

B:Long time no sea.

例1中的“丝”与“思”构成同音双关,表面是在写春蚕一生都在吐丝,事实上却在表达离别后一生一世的思念。例2是饭店服务员和一位正在用餐客人的对话,其中“Long time no sea”和“Long time no see”读音相同,读音上是“好久不见”,其实是说这条鱼很久没见到海了,表明这条鱼不新鲜的意思。

(二)语义双关(homographic puns)

语义双关(homographic puns)又称同词异义双关,即利用词或句的多义性在特定的语境中形成双关。一句话中,某个词语虽然只出现一次,但其却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不同含义,且表面意思和实际表达的意思是两回事,这种情况则是一词兼两义或多义的双关。

例3:现在开会,领导的讲话都是提前印好的,用不着记什么。反正,领导讲的都是些普通话,记也没多大意思。

例4:Policeman: Why did you park your car on the yellow lines?

Driver: Because the sign says “Fine for Parking”.

(5)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含Br2的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发生反应Br2+2KI==2KBr+I2,碘单质溶于苯呈紫红色,振荡后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

例3中“普通话”的意思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与“记也意思不大”前后不承接,因此读者会想到“普通话”的另一个意思,即“某些领导讲话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例4中“处以罚款”的“fine”与“很好”的“fine”词性、词义大相径庭,但拼写与读音却一模一样。

三、汉英双关辞格差异的文化解读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文化是内涵,语言是载体。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通过语言来实行的,语言的双关辞格必然受制于各自的文化模型,并绽放出各自的特异性。

(一)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的差异是导致汉英双关语不尽相同的原因之一。从根本上讲,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中西文化的主要特征。中国人尊崇集体至上,个人应服从于集体,必要时可以牺牲个人利益。西方人则推崇个人主义,注重个人的存在,主张突出个人的主体性,既重视个人在社会中自我价值的体现,又注重保持个人对社会一定的独立地位。

例5:“默默无蚊的奉献。”(电蚊香广告语)

例6:I am a Ford, not a Lincoln.

例5是华力牌电蚊香的广告语,广告中利用“蚊”与“闻”同音构成双关,使人想到成语“默默无闻”,其后的“奉献”一词更是增进效果,人们对这句广告词的理解会自然的与这种产品的功效结合起来。例6是美国总统福特就职演说中的一句话,此处一语双关,福特、林肯都是美国的名牌汽车,但福特是大众用车,林肯则是高级轿车,另Ford指福特总统自己,Lincoln指美国前总统林肯。“I am a Ford, not a Lincoln”,一方面强调自我,另一方面声称自己是会为大众利益着想的总统,这符合西方人追求个性、彰显自我的价值理念。

季羡林认为,东方人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西方人则是分析的。中国人注重语言的整体性、象征性和暗示性,看重人文伦理道德;西方人重视语言的分析性、逻辑性和形式结构,看重自然科学技术。

例7: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六朝民歌《子夜歌》)

例8:A:Which of your parents is your nearest relative?

B:The answer is “Mother”.

例7中的“芙蓉”和“莲”是非常富有诗意的词,表面上写雾重霜浓,见莲不得,其谐音为“夫容”和“怜”,由谐音双关涉及到“情”字后的思维拓展,探究女子忧思的真正缘由。故暗指意为:女子对心上人一往情深,却又忧思烦怨,疑虑重重。例8中的双关现象是一个谜语的解码过程,父母包括“mother”和“father”,但谁离你近呢?因为“father”和“farther”虽拼写不同,但发音相同,“farther”汉语意思是“远”,因此,母亲相对较“近”。

(三)言语禁忌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趋吉避凶的心理,这种心理在双关现象中表现的特别充分。在许多交际场合中,禁忌语的规避是衡量言语行为者文明修养的主要象征。

首先,称谓上的禁忌语。汉民族经常因为封建伦理采用谐音避讳,司马光为避其父名“池”,将韩维的字“持国”改为“维国”,因“持”“池”同音;西方国家大多信奉基督教,上帝的名字不能随便提及,经常用Lawsa me(与Lord save me谐音)、Gorblimey(与God bless me谐音)代替。

其次,生活中的禁忌。送结婚礼物时忌送伞、钟等,因“伞”与“散”“送钟”与“送终”同音。还有句俗话:“前不栽桑,后不栽柳”,因“桑”与“丧”谐音,柳树不结籽,“无籽”与“无子”同音。英语中也经常利用谐音词代替禁忌语,如把“piss”(小便)说成“pee”;把“a coffin shop”(棺材店)称为“a coffee shop”(咖啡店)。

(四)风俗习惯

一个民族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区域内,根据各自生存的自然环境、民族文化共同创造并遵守了不同的行为规范。中国人经常用“鱼跃龙门”来寓意事业的成功或职位高升;吃年夜饭时如果有人打碎了碗碟,大家会说一句“岁岁(碎碎)平安”来消除紧张气氛等。

英语打招呼时,经常使用一些模式化的套语,如“Hello”“Hi”“How are you?”“Good morning”等,但如果有位叫“Jack”的人上了飞机,和他打招呼时就要小心了,如见面打招说“Hi, Jack”,其读音像“hijack”,乘客可能以为有人要劫机而卧倒一片。

四、结语

双关语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其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传递抽象概念的手段。汉英民族在双关语的创造和使用上既有共同点,又有特殊性。本文从双关的分类,以及汉英双关辞格差异的文化解读等方面具体分析了汉英语言的文化差异,其有助于准确把握作者的真正意图,进而促进文化交流。

[1]吴明海.论英国新教育运动智育观及其民族文化传统[J].民族教育研究,2000,(2):76-85.

[2]李连涛.“双关”的修辞心理机制[J].修辞学习,2004,(6):69-70.

[3]秦秀白.网语和网话[J].外语电化教学,2003,(6):1-6.

[4]余章成.古汉语修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80.

[5]魏志成.英汉语比较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10.

【责任编辑:王 崇】

H315.9

A

1673-7725(2017)07-0186-03

2017-05-10

张紫瑄(1997-),女,天津人,主要从事语言学、外国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双关语同音双关
语音隐喻视角下的韩国语谐音双关句研究
感悟“双关”修辞 提高习作能力
康有为藏西夏字书《同音》残叶版本考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双关语认知
《同音》二字格探析
俄语双关语及其汉译技巧探究
English Jokes: Homonyms
双关
英汉双关语对比与研究
德拉巴斯蒂塔的戏剧双关语翻译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