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叶军 王英
正确理解和把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蒸汽”的力量》一课的教学定位与关键环节处理
王叶军1王英2
(1.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浙江绍兴312030;2.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工业革命,世界市场,自由贸易,教学定位
围绕历史课程标准“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人民版教科书设计了《“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世界》两课。其中《“蒸汽”的力量》一课分为主要讲述英国工业革命的“‘大工业’的狂飙时代”,讲述英国政府适应工业社会发展需要所采取的措施和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主要表现的“打造‘世界工厂’”和包括自由贸易机制在内的“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三目。浙江省为使国家课标“落地”,在选用新教材的第三年,即在2009年出台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规定,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要“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这个措施不但把课标要求窄化为“知识要求”,而且把“打造‘世界工厂’”一目作为不列入高考要求的“阅读内容”。在2014年开始推行高考新政实施学考选考改革,教学指导意见仍沿用,其变化是把这一目作为选考历史科的加试要求来呈现。
在历史教学中,按课标的要求理解和把握教材是一种“应然”。但不能回避的是,按考纲处理教科书才是一线广大教师讲课的“实然”。在高考试题、考试标准、教学指导意见、教科书四者“接轨”较紧密的浙江省,许多老师的课堂教学越来越趋向功利。反映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实际上是把考试标准或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转化为教科书中几个零散的知识点,严密的历史逻辑和多样的历史解释并没有得到体现。这种远离课程标准要求,又阉割教科书,缺乏历史味的历史课是近十年来我们许多历史课堂的实际情况,本课可以作为典型。
在提出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今天,进一步细致分析课改考改大潮中我们对本课曾经的处理方式,能使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开展更有效也更有意义的教学。基于实践和分析,笔者提出关于本课的教学定位和关键环节处理的几项建议,着重说明本课教学的逻辑和边界,指出哪些应作为历史教师需要浓墨重彩的,而哪些又是我们可以运用经济学等学科知识画出框架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等等。以求方家指正。
对于这一课,浙江省的教学指导意见建议我们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进行,但在实际教学中,鲜有教师能用一节课完成,大多数是两节课,用三节课的也不在少数。是不是教师用了更多的教学时间花在关键环节上了呢?
理解课程标准,我们可以明确本课的核心命题是“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它具体可以分为“工业革命何以首先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重大进程”“工业革命如何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阶段的基本表现”四个小命题。而综合调研和分析老师们对于本课的新课教学,发现我们这四个子命题教学处理中,存在下列问题:
(1)关于工业革命的背景和条件,分析的方法比较单调。
(2)关于工业革命的概念和影响,涉及的范围没有限定。
(3)关于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推理的过程过于笼统。
(4)关于自由贸易的理解的把握,对现实生活缺乏呼应。
我们认为,教师虽然在本课教学中花了超过规定2~3倍的时间,但并没有解决本课的核心环节。要使本课教学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的定位必须聚焦在“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这个核心命题上。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标准将“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联系起来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努力解决我们在此归纳的四个问题以回答在我们上述提出的四个子命题。笔者尝试在此作一梳理,为行文方便,先提出把握本课教学环节的实践路径,再讨论课程标准关于该命题的重大价值。
(一)工业革命之因的分析,要在“到位”。
工业革命为何首先在英国发生?针对这个命题,教师基本上从一个政治前提和资本、市场、技术、自由劳动力四个条件来解释。但我们如果问一下“前提何以成为前提”“条件何以成为条件”这样的问题,恐怕还有不少文章要做。这篇“文章”就是要完成话语之间的搭桥。关于这个命题,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考虑:(1)联系已有知识建造若干“桥墩”,即运用话语延伸的方法完成话语间的搭桥。如把英国君主立宪政治带来的“和平”“渐进”“保护人民权利,特别是私有产权”等等成果显示出来,就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英国的政治制度何以能促进工业革命的发生,实现经济的腾飞。(2)变换“桥面”要素,即联系现实生活运用话语转换的方法完成话语间的搭桥。如果我们把四个条件及其他形成条件的要素放到“市场驱动”“资本驱动”“专利驱动”“信仰驱动”四个具有强烈经济术语属性的“驱动”这个词语上来,我们是否将使学生更明白地认识到市场、资本、技术、劳动力四大条件及宗教等因素如何成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之条件了。(3)找到反面例证,即联系史实运用参照比较的方式理解话语的本质。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能越过大西洋却不能越过地中海,能越过阿尔卑斯山,却不能越过比利牛斯山。难道比利牛斯山太高了吗?是地中海太宽了吗?”①姜洪、姜渔、张吉林:《从曼彻斯特到硅谷》,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年,第9页。通过找到事物的反面,进行参照比较,能使学生能更全面深入地分析工业革命发生所需之土壤。
但毋庸讳言,靠话语转换来解决本命题,仍是在“一个前提,四个条件”既定框架内展开,有着更多的政治经济学设定,它与历史真相还有相当的距离。而且,采取这种思路还容易造成每个条件都是英国最优的印象。实际上,就单项条件而言,当时许多欧洲国家也具备,有的甚至还强于英国,但当时英国这些条件却是比较全面地集合于一身,产生了综合性的合力。因此在讨论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时,特别要强调社会政治条件。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视角引导学生联系旧知来解决这个问题:(1)联系英国在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中的角色;(2)联系英国在民族国家和重商主义上的史实;(3)联系英国在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上的成果。
到此为止的所有分析还只局限于正向思维。任何伟大文明的进步都是基于人们对挑战中作出的有力反应。16世纪开始,捱过黑死病危机的英国,城市人口呈爆炸性增长。随着17世纪“小冰期”的结束和气候的转暖,生产高度活跃起来,钢铁业、造船业及玻璃、印染、啤酒等制造业大量发展。但伴随着的则是森林锐减、沼泽消失、传统能源供应链断裂。这就是当时英国——一个综合利用动物力、风力、水力、煤力的经济体所面临的重大困境。如何走出困境,就需要动力“提档”和能源“升级”,而动力的“提档”是第一步。当时英国拥有蕴藏丰富、质地优良、便于开采的煤炭资源。而且,煤炭资源不但“早已在基本的,且是关键性的采煤工业和炼铁工业领先(于法国及其他没有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荷兰、意大利、西班牙诸国)”,作为生活燃料已在英国城镇普及,“伦敦已成为一个充满煤烟的城市”。①〔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68页。而以水作为动力的机器工厂有受地方限制及其带来的征地困难、交通困难、招工困难等问题亟待破解。现实需要在煤炭资源在解决热能问题之后,继而解决机械能问题,即需要解决煤炭燃烧转化为蒸汽动力的问题。这就是蒸汽机发明、改良、应用,实现动力“提档”进而带动能源“升级”,从而使工业革命大力推进的社会经济背景。
笔者在这里关于就英国突破17世纪以来发生的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的一大段补充,绝不仅仅是说考虑问题还要有逆向思维。而是旨在说明,我们现在很多老师还在遵循“棉纺织业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居于领导地位”,“工业革命是由水力而不是由蒸汽机引发”②〔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杨人楩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461页。这样的观点。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作为处于欧洲边缘的二流国家,一跃成为欧洲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工业欧洲的老师”,成为领跑世界经济的发展、建立世界霸权的首屈一指的强国,关键是在使用了新能源,如煤和蒸气。正如杰里·本特利所指出:“正是因为使用了新能源,使得许多英国制造部门的规模和产生发生了革命,在这一点上,英国的经验是独一无二的”。③〔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67页。蒸汽机,作为一项最终的演进,既是一次革命性突变也是一次长期演变过程的一个阶段,开启了通向一种迥异能源的门径,成为了全世界竞相效仿的“开锁程序”。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可以引入马修·博尔顿支持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故事,从中挖掘出宗教、制度、契约、资本、能源、市场、知识等背景元素,达到我们上述所说之目的。
(二)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概念定位,要在“对应”。
工业革命如何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影响?如果我们也将这个命题比作一座桥,“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则处于桥的两端。
有些教师在讲工业革命的概念时,一般都会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结构等多个方面加以阐释。问题是两边均不着要点:一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经济学知识,在生产力方面缺乏细致分析,往往是分解到纺织工业、采矿业和冶金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几个工业部门;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上面更多脱离学生理解能力,花了很多的时间来解释。
“工业革命”的概念本身可有多个层面来理解,找到相应的参照物,对它进行界定至为重要。按本命题看,它的参照物就是“世界市场”。因此,与其先讨论“工业革命”的概念,不如先定位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的特征。世界市场是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它包括中心、周边、国际分工等要素,作为历史性的经济范畴,其内涵在不断变化。19世纪中期的“世界市场”主要表现在各国间的商品交换为主,我们认为它的特征有:(1)市场空间:西欧中心,联系世界;(2)贸易总额:急剧增加,持续发展;(3)商品结构:西方产品,东方原料;(4)贸易制度:自由主义,确立准则。以上述世界市场的主要表现为参照,我们可以发现“工业革命”的概念重点界定在生产力环节,适当延及生产方式,它包括:能源和动力、工具和技术、产品和工业部门、生产标准及生产组织方式。
按理说,“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两个概念有更多的经济学属性,当不属于教师教学本课的核心内容,而是可以用表格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们一些教师缺乏经济学常识,很难把这些概念的框架构画出来,导致在讲这些概念的时候出现偏离或空洞。更缺乏回到概念构造的原点和梳理其演变史,引导学生解构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对本课“工业革命”概念理解的偏离,也关系到对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教师往往按通史体系构建工业革命影响,普遍花了很多时间。就解决本课命题而言,确定工业革命影响的教学范围同样要与“世界市场”对接,它除经济环节外,主要涉及制度变革、自由主义思想,不用延伸到民族解放运动,更无须涉及共产主义运动等方面的内容。它实际上是需要融入工业革命到世界市场的推理过程中。
(三)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产生影响的推理,要在“分解”。
仍说“工业革命如何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影响”这座“桥”。如上所说,“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处于桥的两端,有较多的经济学属性。那么,“如何”便是桥面,其推理过程具有浓厚的历史味,工业革命影响的教学范围必须放在这个思路下来处理,这是教师最需着墨处之一。但现在浙江的许多课堂却在这个环节一笔带过。
在浙江省考试安排中,“打造‘世界工厂’”一目前几年是不作要求,今天仍不作为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而是作为高考有关的“加试范围”。这使教师们对本课新课教学跳过这一目,进而跳过了整个“桥面”。实际上,“打造‘世界工厂’”一目比较简单,它主要讲述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政府采取了政治民主化改革、实践自由放任经济思想。拓展开来说,她逐渐实现了以金融体系为核心的市场制度创新,促进了以法制建设为基础的竞争有序化,以保护现存制度维持经济秩序来界定政府行为,逐步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大力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这一目所解决的中心问题仅仅只是世界市场“供给侧”,至于“供给侧”与“需求侧”如何链接贯通,需要细致分析。我们并不能因为这一目不列入考试要求而放弃本不是该目可以解决的整个推理过程。
我们认为,市场的形成所需要的条件本身属于经济学知识,赋予其时代特征则是历史学任务。我们认为,市场形成至少需要生活的欲求、区域差异、地理空间、物质基础、交易机制五大条件。自地理大发现使世界市场得以发端,到19世纪中叶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英国工业革命使这五方面条件有了急剧的提升。
(1)生活的欲求。满足生活需要和追求进行交易是人的本能,人们对自身所处生态环境外的,尤其是对域外特定生产地用特殊技能创造出来的产品的需求,是其追逐财富欲望的重要表现。因此,市场的本性规定其总是要不停地进行扩展,全力扩大其区域或半径。因市场而存在的资产阶级不像以前的统治阶级乐于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而是需要“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工业革命促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需求日益多样化,进一步刺激了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欲望,世界市场发展的原动力进一步被激发起来。
(2)区域差异。在地球上,为适应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孕育出多种多样的文化,创造出各式各样的物产。为了补充各自地区所没有的东西,从古代起就盛行跨越广阔的地理空间交换物资。工业革命大量的创造发明大大提升了国际产业分工水平,生产专门化程度不断加深,自然禀赋和“比较优势”越来越体现在不同地区、不同生产部门,有力地促进各区域之间的交易。
(3)地理空间。“地理大发现”使世界市场有了基本的地理条件。此后,大西洋、太平洋贸易圈的形成以及各个区域市场之间的贸易联系,进一步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工业革命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特别是远洋运输公司大量出现、世界铁路线长度急剧增加,使经济地理空间联系更为紧密。
(4)物质基础。“资产阶级在它一百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76页。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扩展之处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也大为增强,可为世界市场进行足够的“过剩产品输出”。
(5)交易机制。在人类漫长的交易史上,产生了掠夺、朝贡、互市(如清代广州“公行制度”)等不同形式的交易方式,后来又盛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学界出现了“理性经济人”假说,认为对于个人和社会而言,如果能够自由进行生产和消费,不受任何人为干扰都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为此就有必要建立一个开放性市场,以进行买卖和交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体系。19世纪20年代开始,英国的自由贸易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1852年英国决定自由贸易为国策,自由贸易日渐成为世界市场主要交易机制。
特别到了19世纪20年代后,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禁令、大量的移民、急剧的资本流动、机床的发明和通用部件的标准化生产,使得工业革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起来,也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纳入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中来。“工业上的霸权带来了商业上的霸权”,尤其是1846年《谷物法》的废除无疑促进了英国工商业和世界市场的联系,促进了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四)自由贸易机制的理解和把握,要在“比较”。
人们在交易中采用怎样的方式是市场的核心内容,自由贸易机制既是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原因,也是其表现。而许多老师往往不重视交易方式,说到交易方式的时候也着重在讲殖民与掠夺,而对自由贸易语焉不详。笔者以为,市场是一个集态度、信仰、建制于一体的复杂网络,对自由贸易机制不加以展开,无法触及世界市场的本质,进而无法促进学生对历史与现实间的沟通,也难以较好地提升本课的教学价值。展开本块内容,笔者提出的方法是比较。
(1)在背景环节,我们要把自由贸易机制与先前存在过的掠夺、朝贡、互市等交易方式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得出自由贸易机制能使资本达到“自由流动”,实现“安全”和“增值”的目标。再结合“理性经济人”的假说,能让学生将自由贸易与启蒙学说联系起来,进一步认识到自由贸易机制将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渐成熟。
(2)在演变环节,我们要结合自由贸易历史上的国内—单边—双边—多边—区域性—全球性协定的发展过程,比较不同历史时期自由贸易的主导国和边缘区变迁等要素来展开。一方面着眼于其曲折的演进史,运用不变的核心条款和变化的关税率数表,引导学生明确自由贸易的关键是关税问题;另一方面着眼于自由贸易主导国家和参加国家的演变,引入经济学中“微笑曲线”的观点,引导学生明确自由贸易的本质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另外,要联系列强通过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中的最惠国条款相互勾结扩大在华利权的史实,引导学生明确“利益均沾”的最惠国条款是刺激多边条约产生的重要手段,是限制关税保护、促进自由贸易的制度安排。
(3)在影响环节,我们可以结合现实引导学生进行辩证分析。一方面它使国际贸易取得了异乎寻常的增长,主要参加国的整体福利水平也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在欧洲和东方贸易中,很多贸易条约是在非平等、非自愿互利的条件下签订的,这体现了对不同国家的不公平,相对发达的国家从中获得更多的好处。
市场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载体,是各种现代发展因素大体具备的综合表现。市场机制的孕育和成熟过程,不仅映照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意味着现代政治、思想条件的不断成熟。“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6页。在自由贸易机制为内涵的世界市场条件下,不仅生产、消费,而且精神、文化发展也有其世界性,甚至人的发展也成为了世界历史作用的结果。为此我们应当大力提升自由贸易的文明价值,可以在上述比较学习基础上深入思考:(1)自由贸易思想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构造的?它基于怎样的认识?它塑造的世界市场面貌是怎样的?后来又有怎样发展?(2)自由贸易促进着英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特别是对广大的亚非拉地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自由贸易促进了全球化进程,它的核心价值是“共赢”。结合自由贸易曲折历程,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具有明显排他性的民族主义浪潮?
(一)理解课程标准对本课学习要求的重大价值。
课程标准对19世纪“两次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要求学生“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我们认为将“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联系起来考虑是有着重大价值的。
其一:历史告诉我们,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市场,“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即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又是它的结果”。①②③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8、167、169、276页。何止资本主义!仔细考察并比较明朝中后期和清朝乾嘉时期中国江南经济的命运和原因,我们会发现,市场才是经济的出口,它使经济不再嵌入到社会、宗教和政治之中,具有了专门的领域,从而其发展的潜力得到发挥。如果我们再放宽历史的视野,考察多个历史时期经济情况盛危的现象并分析他们的原因,这一结论无论在什么时期都是适用的。
其二:历史还告诉我们,工业革命赋予了世界市场以新的功能。“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十六世纪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活史”,②但1500年开辟的世界市场还没有建立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贸易仍属于互通有无性质,交换的商品还未成为再生产过程的必要环节,在市场上处于支配地位的是商业资本而非工业资本。而工业革命发生后的世界市场使“一种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③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8、167、169、276页。也就是说,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市场有了国际产业分工的震源和平台的功能,它打破了封建宗法式的经济关系。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相链接使“生产不断地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8、167、169、276页。欧洲人取得决定性优势的原因,不是大航海时期的掠夺和殖民地资源的相对廉价,而是机械化和劳动力工厂化带来的生产力的惊人增长。
当然,初步形成的世界市场时期的国际分工还是垂直的,国家与行业都没有什么交叉,世界市场的“中心”和“边缘”不但是单一的,而且是基本固定的。各个国家在经济关系中还没远有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民族主义运动中的抵制外货行为不但具有合理性而且也能收到不错的效果。但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的今天,在中国已加入“WTO”,我们的产业已进入“微笑曲线”阵营的今天,时代已要求我们转换到新的思维方式了。现在一些教师仍把自由贸易和世界市场只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侵略方式,某种程度上说仍是王朝史观在作祟。
(二)运用“建构—解构”步骤提升历史课堂的价值。
经济史只是通史的一部分,只是为了说明而把它从其余的部分分离出来。我们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把它从通史里扯出来的过程中,非但没有用必要的经济学逻辑把问题说得更清楚,却一点都没有解开政治经济学教条的束缚。这反映在我们的经济史课堂教学中只有“建构”环节,而没有“解构”环节。
我们应该认识到,任何一个历史概念首先都是构造而成的,它基于特定的立场和认识,它不止一种定义,且又经过历史的演化。而我们有些教师上课的时候全然不顾及这一点,能找些材料来推演教科书的结论已经可以说是很好了。其实我们的人民版教科书也设置了“资料卡片”和“学习思考”这样的栏目,它们中的有些内容就是提供了另一种视角。上海高考历史试题早就不再拘泥于教科书观点,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的第41题连续出现对一些既有结论的探讨,浙江选考试题也出现了一些不同形式的“开放性试题”。可见,即便是应付高考也要求我们从“课本观点唯一性、正确性”的死胡同中走出来,这本来就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用教材教”的一环。之所以反复地强调,只因现实的残酷:而现实课堂的僵化,有愈演愈烈之势。
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不能在大部分时间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之后,花几分钟补充点材料,联系一下现实,进行冲突性设计,让学生思考一下“还有什么”?也就是说,在“建构”之后来一个“解构”的步骤。我们认为,这不但更能体现历史学科的本质,提升历史教学的价值。唯有如此,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才会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才可能真正实现。
G63
B
0457-6241(2017)09-0003-07
王叶军,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高中历史教研员,主要研究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王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哲学和历史哲学。
【责任编辑:李婷轩】
2017-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