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艳慧
班主任应给予学生什么
◎秦艳慧
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些论述体现了教师责任的重大。教师责任如阳光,能激发学生潜能;教师责任如甘露,能净化学生心灵;教师责任如烛光,能照亮学生人生。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是学校最苦的的岗位。”而我要说,班主任的责任十分重大,关乎一的人的成长、一个家庭的希望、甚至是一个社会的发展。二十几年的班主任生涯,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深切的体会与认识。我常常思考,班主任应该给予学生什么呢?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许多教师喜欢品学兼优的学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教师更应该爱那些受创伤、需要爱的学生,给予他们爱的鼓励,用温暖的行动融化他们的心灵。在这里,我想到了我和学生小志的故事。
九年级由于面对升学压力,学生每天都要很早到校学习。过早的学习时间使他们当中很多人没有来得及吃早饭,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饥饿难忍。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最后,我和学生一起商议,请校门口的小吃部每天早晨帮忙煮鸡蛋,为学生补充营养。早晨一人一蛋的做法坚持了几天,小志同学就打退堂鼓了。我恍然大悟:小志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父亲因精神问题离家出走,母亲靠街边卖菜维持生活。所以,他生活得很清苦。每天几毛的鸡蛋钱,真的让他为难。我决定,以后小志的早餐费由自己支付。为了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我找到小志,对他说:“学校有个伙食补助名额,老师帮你申请了一个。”小志一听到,脸上顿时开心了起来。看到他脸上如释重负的表情,我为自己的做法感到高兴。
小志是个懂事的孩子,但是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我鼓励他,一定要把学习成绩提高上来。但是他却说:“老师,我家的情况不是很好,难供我上高中,我提高成绩也没有用。”我说:“你先提高成绩,其他方面的问题,我来想办法。”第二天,我悄悄地去了他家。低矮的一间半土房,我一推开门,看见小志的妈妈生病躺在床上。经过了解,我才知道,小志的妈妈每天很早就去上菜,由于这两天天气转冷,本来身体不好的她被冻得感冒了。我环视一下四周,真的是“家徒四壁”,我的心为之一颤。看到我来家访,小志的妈妈很高兴,和我谈了孩子在家的表现,她说:“孩子知道家里条件不好,才不好好学习。”我对她说:“学校和镇政府会解决孩子高中学费问题的,不要有思想负担,要对孩子充满希望。小志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他只要好好用功,一定会有大的进步,我们可以一起帮助他,好吗?”小志的妈妈点了点头,同意我的建议。经过我和小志妈妈共同的努力,小志终于逐渐转变了态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中。
作为教师,能用自己的责任心和爱心帮助一个孩子快乐成长,看着他们走向成功,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
乌申斯基说:“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一个学生的信念培养,直接来源于他的教师。对于教师而言,我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担负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希望,所以,我们需要给予学生百分之百的信念。
记得担任七年级班主任,我所负责的班级在第一次考试中,总体成绩不是很好。身为教师的我,肩上担负着每个家庭的期望,这份责任感驱使着我要坚持下去,不断前进。所以,我坚定信念,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学生的成绩提高上来。之后,我开始用心观察学生的上课情况,发现每个孩子身上所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为每个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积极协助科任教师的教学工作,争取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当学生面对学习没有信心的时候,我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告诉他们,只要抱定目标,下定决心,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的。学习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所谓困难,是我们自己赋予它那么大的威力。如果我们把困难看小,它就没有多么可怕。我们的力量远远大过困难。
在我的坚持努力下,全班同学掀起了学习高潮,同学们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之后的考试中,我们班的成绩一跃为年级前列。开班会的时候,大家畅所欲言,谈得最多的词语就是“坚持信念”。有必胜信念的人,才能成为战场上的胜利者。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应该相信孩子,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支持孩子努力去做,鼓励孩子坚持去做。
我班里有一个学生小浩,从入学开始,上课迟到、课上不听讲、课下打闹、不完成作业、欺负同学。我从各方面了解到,小浩的父母离异,对他疏于管教。所以,为了改变他,我时不时地和他聊天,拉近师生的距离。经过谈话,我相信这个孩子是有上进心的。一天下午,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郑重地说:“老师想请你当班级的纪律班长。”“我能行吗?”看到他惊讶茫然的眼神,我心里更有底了。“老师相信你,你写一份演讲稿吧,在班会时进行竞聘演讲。”在班会上,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学生们进行了交流,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小浩也进行了真诚的演讲,最后全票通过。之后,小浩负责管班级的眼保健操和监督卫生工作,他将这两项工作做得井然有序。渐渐地,我让他负担更多的任务,如课间操、中午就餐等。我的信任逐渐引领了小浩的行动方向,他在我的鼓励、纠正、宽容、引导中,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他和班干部带领下,班级逐渐形成纯朴、积极、向上的班风。
人们常常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形容教育的潜移默化。教育有时不需要大段的长篇论述,也许一个微笑、一下点头、一注目光就可以育人于无声之中。当然,良好的教育环境离不开教师的温暖陪伴,特别对于班主任,更是如此。
九年级的学生面对中考的压力,每天的学习时间相对较长。身为班主任,我需要和学生一起共渡难关。在这最后一年的时间里,我每天早上6:30准时到校,晚上9点多离开学校。在我的脑海中,会浮现许多有意义的场景。大雾天里,路不好走,我和几个学生用了一个多小时回家;灯火阑珊的夜晚,我陪孩子们在操场上谈心;为了学生体育考试过关,我每天清晨六点,陪学生们一起跑步;在北风呼啸、飘满鹅毛大雪的夜晚,我和孩子们依然挑灯夜战……
在距离中考一个月的时间里,班级学习的氛围更是浓厚了。难忘教师手里的那一支支红油笔,难忘我们埋头批改的劲头,难忘那一次又一次的苦口婆心的谈话,也难忘师生之间分别在即,彼此珍惜的离愁之感。
教师的陪伴,如柔和的春风,吹入学生的心灵;教师的陪伴,如同涓涓的溪水,润泽学生的心田;教师的陪伴,如同一缕阳光,照射学生的心房;教师的陪伴,如同温暖的问候,叩响学生的心门。
大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作为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我们都知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我们的工作态度和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学生。
在每个家长开放日的最后一节课,家长们畅所欲言,谈论孩子的教育问题。有时气氛热烈,他们会激动地总结,给予孩子深情的拥抱。亲子互动带给学生、家长、教师太多的理解和鼓励。每个家长会,班级都座无虚席;每个家长会,班级都设立新的主题,《习惯养成》《如何爱》《青春期家长如何做》《迎接中考的心理准备》,等等。在会议之后,家长们都会对学校和班级的教育赞赏有加。家长们的回馈,增强了家校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让学校的教育更加畅通。
每年的升学季,我都会带领学生一起拍照,留下珍贵的记忆。七年级的稚嫩、八年级的蜕变、九年级的成熟,无时无刻都在记载着学生们的成长。春天踏春,夏季赏荷,秋天寻找那片最红的枫叶,冬天带领孩子们在雪地踏上第一个脚印,这就是朝气蓬勃的我们。
最值得一提的是九年级的新年联欢会,同学们提出构思,自主参与,亲力亲为,一丝不苟。从会场布置到节目编排,从购买装饰到邀请嘉宾,每个环节都投入了孩子们的热情。联欢会让孩子张扬了青春和个性,留下了难忘的青春回忆,让他们感受到学生生涯的美好与纯真。
所以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管理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妨碍才能的发挥。教育需要灵活地运用,不能拘泥于形式。只要我们用心理解,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处处是教育”。
营口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