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娜
学校安全教育要遵循的三个原则
◎孙 娜
学校安全不仅事关学生身心健康和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而且会直接影响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社会的稳定。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究竟怎样做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发生,切实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呢?笔者认为,安全教育要想取得实效,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学校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不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是学校安全教育事关重大:学校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给受伤学生本人以及其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还会让学校其他学生感到恐慌,无法专心学习,家长之间则会因为赔偿相互纠缠或是大打出手,学校老师也不得不花费精力去处理善后事宜,这不仅加重了教师的负担,而且会打破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恶化学校教育环境……这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只有认识提高了,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才会真正把安全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尽心尽力做好安全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首先,管理者要及时建立、建全学校安全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内容,并切实做好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管理、课程质量考核与评价工作,确保安全教育上课表、进课堂,要把安全教育变成“硬任务”。其次是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学校管理者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科学、合理地设置安全教育内容,同时还要注意把握不同区域、不同季节易发的安全问题,对学生进行专项预防教育,如放学过马路防交通事故,上下楼梯防拥挤踩踏,冬季预防煤气中毒,夏季预防学生私自下河游泳的危险,等等。三是要做好安全教育师资建设,学校管理者要对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管理技能培训,要让每位教师都成为学校的安全员,并在此基础之上及时选拔、安排一批责任心强、懂安全的优秀教师专职负责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如此,学校的安全教育必然不会流于形式。
安全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学生安全意识的提升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仅靠制定几条规章制度、签订几份公约或是开展一两次简单的说教和演练是很难达到预想效果的。要想让安全教育真正收到实效,学校管理者还必须做到安全教育常态化。
很多学生往往是三天的热度、五天的新鲜感过后就把老师的教育抛之脑后了。怎样切实做好安全工作呢?要想让安全意识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安全意识牢牢植根于学生头脑中,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时刻把安全教育挂在嘴边,做到天天讲,处处讲,时时讲,人人讲,不厌其烦地讲,哪怕是每次说话,都要向学生敲响安全警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头脑中时刻绷紧安全之弦。
一是时常检查和分析学校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时发现并消除隐藏在安全表面背后的各种危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每天都要对校园做一次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在排查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找到校园外围的周边设施、包括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予以记录并告知学生、家长,让学生提高警惕;另一方面,要对校园的内部设施可能存在的隐患,如教室的门窗、玻璃、锁具、桌、椅、板凳等是否破损,电线有无老化、裸露,电源开关是否完好、有无松动等进行检查。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学校,请求后勤管理人员维修,同时还要适当制作一些醒目的提醒标志或标语,张贴在安全隐患处,用以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二是要把校园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常规教学和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让安全教育与其他各项工作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学校不仅要充分利用宣传栏、班级黑板报、班、团、校会等定期刊登或是向学生系统宣讲安全知识;而且各任课老师也要深挖各自学科教学中隐性的安全教育内容,并将其与显性的安全教育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其在不知不觉中认同、接受。这样经过反复刺激和强化,学生对于学校的教育就会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技能也必然会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提升。
学生的思想、思维方式活跃,如果每次安全教育都是一个套路生硬地灌输,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对安全教育失去兴趣,其教育结果也只能是收效甚微。因此,要想让安全教育真正收到实效,学校管理者还必须要做“活”安全教育,切实增强安全教育的吸引力:
学校要突破以往固定、枯燥的单一说、教、听、读模式,采用安全讲座、知识竞赛、播放安全教育影视片、现身说法等形式的安全教育。将枯燥的文字材料变成色彩斑斓的图像视频资料,冲击学生的视觉;将死记硬背的各项安全制度和注意事项变成朗朗上口的快板词、顺口溜,强化学生的记忆;将一次次血的教训、惨痛经历变成“现实情景”“真实再现”在学生面前,震撼他们的心灵。要把每一次安全教育都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就会从不同角度感受安全教育,学校安全教育也就不再是简单、空洞的说教,不再是一条条呆板的规则。这时,学生将积极、主动地融入学校组织的安全教育活动中,真正提升、增强学校安全教育的效果。
安全教育不能“一讲永逸”,课堂上教师是可以教给学生很多安全知识的,但是学生并不一定就能真正记住这些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转化成技能。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到本事,就必须让他们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学校可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如:模拟火灾和地震现场,实施紧急疏散和逃生演练等。演练过程中,教师要从事件的危害、起因、如何预防等方面向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并指导学生安全有序地进行紧急疏散。如此,校园安全教育方能真正发挥应有功效。
山东省海阳市育才小学)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