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斌
用爱化解“插班班主任”的难题
◎李 斌
幼儿园班主任要对本班幼儿的保育和教育工作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在《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六条有明确的规定:班主任教师要根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教育纲要,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和个体差异等实际情况,制定教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简而言之,作为幼儿园的班主任应该处理好师幼、保教人员、家园三方面的关系。那么,插班的班主任又有哪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呢?我们都知道,一个成熟的幼儿园班集体是逐渐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对该班班主任会产生特殊的信任和依恋的情感,家长和保育员也习惯了原来班主任的工作风格。作为插班的班主任这个“外来者”,如何融入这个班级?如何更快地担负起班主任的职责并继续开展好班级的工作?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设计、组织幼儿喜爱的主题活动、区域游戏,让幼儿爱屋及乌
在幼儿游戏和活动课中,教师是重要的支持者。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经常“潜伏”在孩子们中间。教师要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心领神会地将孩子们的想法设计成他们喜爱的各种游戏,然后将其贯穿于活动课中。陀螺是我们班孩子超级喜欢的玩具,好多家长也给孩子购买了形状各异的陀螺,但由于大部分陀螺上有一根又细又长的配件,存在安全隐患,所以之前的班主任是禁止孩子们玩陀螺游戏的。我能感觉到孩子们对于陀螺的热爱,同时,考虑到安全因素,我特意查找了资料,设计了“我们来做陀螺”的活动,让孩子们用硬纸板、塑料棍等安全、环保的材料自己制作陀螺,然后再进行“陀螺大比拼”。他们开心极了,对陀螺爱不释手,并且由衷地喜欢上了我。插班班主任的这招“投其所好”真可谓是“快、准、狠”地获得了孩子们的爱。
(二)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游戏增进师幼间的亲密关系
每天上课前,我都会用钢琴弹奏几段小曲子与孩子进行律动小游戏,他们觉得这样非常新颖、有趣,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我组织的活动中来。午餐后的“悄悄话”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小游戏,他们可以把当天上午发生的事情或者当天的心情悄悄地告诉教师。有的孩子附在教师耳朵上说一句悄悄话,然后期待教师的会心一笑。有的孩子还会调皮地眨着眼睛说:“不许告诉别人哦”。这是他们内心的表达,也是属于他和教师之间的小秘密。在这些小游戏中通过灵魂的碰撞、语言的交流、肢体的接触,孩子们很快就爱上了我这个“插班班主任”。
(三)因材施教,让幼儿从细节中感受到教师的爱
我用心地了解班上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对于热情大方的幼儿,我们很快成为了好朋友;对于比较内向,不善言谈的孩子,我更主动地去跟他接触。小圣就是这么一个不爱说话的孩子。他个子小,吃饭慢,做事情也比较慢,因此很没有自信。有一次吃八宝粥,他吃得比往常快一些,我赶紧在全班孩子面前表扬他,肯定他的行为。出去户外活动时,大家排好队,我主动牵着小圣的小手,一起走下楼梯。我用余光看到他露出了腼腆的笑脸。第二天,经常迟到的他居然早早地来到幼儿园。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存在,他们值得用独一无二的爱来对待。通过一个个小细节,全班孩子都感受到了教师满满的爱。有人说,孩子是最大方的,你给他多少爱,他对你的回报肯定是更多的爱。
作为“插班班主任”,对另一位配班教师和保育员会比较陌生,开始时大家每天工作中都非常客气。我主动先用对待家人一样的爱去关心他们,我两位可爱的工作伙伴也回馈给我家人般的温暖。很快,我们三人变成无话不谈的好闺蜜。每周我们都会抽空聚在办公室进行实实在在的班级教研,梳理、总结上一周的工作情况,并对未来一周的工作进行计划。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三人都能坦诚相待,有话直说。观念不一致的时候,翻出《指南》中的相关要点进行验证。虽然有辩论,但是没有争得面红耳赤。这样,慢慢形成了默契,大家心中有了一样的目标: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班级工作更好地开展,为了孩子们更好地成长。由于教育观念的一致,在对待家长和幼儿问题的处理上,我们三人也能做到统一方式。
班上自理能力较弱的小凯小朋友都上大班了,每天还是把鞋子的左右脚穿反,让人看了就着急。我和配班教师并没有急于帮他换鞋子,剥夺他成长的机会。我们耐心地多次提醒他,教他辨认左右的方法,让他自己动手把鞋子换过来。即使排队出去户外的时候,我们大队伍继续前进,保育员教师主动留下了等他自己换好鞋子,然后带他跟上大部队。离园时,我们主动跟小凯的奶奶沟通,希望她能放手给孩子练习穿鞋子的机会。我也在QQ上给很少来接送的小凯妈妈留言:希望她也能抽空多关心孩子的细节,多教给孩子有用的生活技巧。在我们持续地坚持和鼓励下,小凯小朋友学会了认清左右脚,再也没有穿反鞋子。班级的三位教师带着班上的一群孩子,就像家庭里的父母一样,要有一致的教育观念,要有默契的工作态度,才能做好教育这件事情。
(一)在体验式家长会中增进与家长的互动
当“插班班主任”刚进入新班级时正处于磨合和了解期,彼此的不熟悉造成家长对其的不信任,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化解家长的不解和质疑呢?家长会是我这位“插班班主任”跟家长第一次正式的见面,往后的印象如何,在此一举。我精心准备了“体验式家长会”,从背景音乐、热身游戏、互动的问题等环节,都进行了细细地筛选。
体验式家长会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说、家长听”的枯燥模式,其内容和形式更多样。开场的热身游戏让家长和教师童心大发,如同幼时的游戏玩伴,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幼儿相片集的播放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了幼儿的在园生活,也感受到了教师日常工作中的用心;围绕“幼小衔接”展开的现场“头脑风暴”式小组讨论,家长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自己的想法;最后,用教师专业的语言进行小结,家长们纷纷称赞教师的教育智慧。
会后,小霖爸爸在班级QQ群里发言说:“非常喜欢参加这样的家长会,也非常欣赏李老师的教育理念,很期待下一次大家的相聚。”其他家长也纷纷表示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多跟教师交流和沟通教育幼儿的问题。
(二)及时、主动地沟通,拉近与家长的距离
“插班班主任”一开始与家长可沟通的话题不多,家园工作也比较难开展。而连接家长和教师的一个共同的纽带就是“为了教育好幼儿”。教师应主动把握好这一点,要积极主动地给予孩子关心和爱护,并将这份主动的关爱传递给家长,让家长感觉到教师的真诚和爱。离园时,站在教室门口主动跟家长打招呼,跟每位家长都说上一句今天幼儿的一个点滴进步。经常用QQ聊天的方式主动发幼儿活动照片或者针对幼儿本周的某一行为表现进行沟通。也许一开始有些家长对于教师的行动并没有很大的回应,甚至有的还不太相信,但是一直的坚持,再加上孩子明显的进步,一定会触动到家长的内心。
小恩和爸爸都像是班级中的边缘人物,什么活动他们都很少参加,上课时小恩小朋友也从来不发言。小恩爸爸来班级门口接孩子时几乎没有跟教师打过招呼,总是匆匆地来送,匆匆地接走。每次面对小恩爸爸,我总是笑脸相迎,无论他听与不听,我总会说一句今天小恩的表现。还经常发小恩画的画给他爸爸。人心都是肉长的,慢慢的,小恩爸爸来的时候多了笑脸,也愿意主动跟教师说几句话。这次“迎新运动会”爸爸拔河比赛前期招募时,小恩爸爸第一个主动报名参加,他还在群里发了红包幽默地说“愿意为班级效力的有赏”。他的积极性也带动了其他爸爸的积极参与。很快,我们“迎新运动会”所有需要家长配合的任务都被大家争先恐后地抢完了。由于家园的有效配合,我们班在运动会入场时的篮球表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家长们感受到教师的专业能力,感受到教师对孩子付出的心血,他们自然也更加愿意、更加主动地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到家园共育的工作中来,有效地实现了三方共赢。
总之,“插班班主任”承担着较大的压力,也面临着较多的挑战。用热心、爱心、恒心处理好各方之间的关系;学会与班级另外两位教师默契的合作,去适应一个班级已经形成的模式;用爱化解幼儿、家长的质疑,化解其中的各种矛盾。如此,才能更好地开展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幼儿园班主任这一平凡而又重要的职责。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科技幼儿园)
(责任编辑: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