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平
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文化小康”建设
于 平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其中必然包括“文化小康”的建设,不能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理解为纯粹的经济指标,文化小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还发挥着推动作用,这正是文化小康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双重关系的两个方面。文化小康有其基本内涵和实现的路径方法,文化小康建设应立足于“精神家园”的营造,着眼于“集体人格”的构建,更要积极发挥文化的作用。
文化小康 精神家园 集体人格 文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9日,第2版。,所以探讨文化小康还是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立足点来谈,这其中蕴含着文化小康的基本内涵和建设目标。我们将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必然包括“文化小康”的建设,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量。文化小康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工程,它的实现路径应立足于“精神家园”的营造和“集体人格”的构建。同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构成,文化治理能力的提升必须强调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增添助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号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五位一体”建设的总布局中,该报告要求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具体到当下的文化建设而言,就是要“开创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可以说,这个我们当下文化建设要努力开创的“新局面”,就是我们“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中“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文化小康”的基本内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包括“文化小康”的建成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都一以贯之地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因此,我们将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必然包括“文化小康”的建设。小康不只是一个纯粹的经济指标,不光是我们有房住有肉吃。相比于经济小康,文化小康的问题更为复杂,经济小康达不到标准可以采取精准扶贫的措施帮助贫困线以下的人口脱贫,但文化小康的精准扶贫是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这是现在我们文化建设应该思考的课题。比如扶贫工作是不是应该包括文化扶贫?文化扶贫的问题该如何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飞跃式的社会发展,但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文化建设的缺失,社会风气形成“四化”倾向,即躁动化、物欲化、粗鄙化和冷漠化。倒买倒卖不再以投机倒把的罪名论处,迫切想要富起来的人们难以抗拒物欲的诱惑而躁动难安,一切向“钱”看的结果是精神追求的渐渐松懈,人没有精神文化的滋养难免变得粗鄙,唯利是图使得人与人之间也很难形成值得信赖的情感纽带,人情关系淡漠成为一个显著的社会现象。有鉴于此,我们现在不能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仅理解为经济指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形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义在于全面,因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是五位一体全面推进的小康,文化小康建设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二)文化小康应在推动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中发挥作用
其实文化小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系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文化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部分,即前述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部分;另一个层面是文化小康应该在推动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中发挥作用。从文化产业的视角来看,发挥文化小康的作用不单单指精神层面上的。大家知道,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其产值须提升至国家GDP的5%以上,为达成这一战略目标,文化部在“十二五”期间发布《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高于20%,在GDP的2.75%基础上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的奋斗目标。*《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中国文化报》2012年3月1日,第2版。
文化小康建设推动整个小康社会的建设,尤其要重视发挥文化建设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领风尚”,旨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教育人民”,旨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三是“服务社会”,旨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推动发展”,旨在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事实上,无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还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无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生活,还是视文化实力和竞争力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我们的“文化小康”都必然包含着精神家园的营造和集体人格的构建,我们都是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上从事着“以文化人”工作。
“文化小康”建设,可以理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文化建设,特别是这一进程中“精神家园”的营造和“集体人格”的构建。“精神家园”是精神的栖息地,其实也是精神的养生堂,应该还是精神的孵化器。我们现在讨论精神家园正是应对当代精神家园缺位的应时之举,这表明我们已经有一些彷徨了。当我们“直挂云帆济苍海”之时,当我们“酒酣胸胆尚开张”之时,当我们“敢为丹心借一枝”之时,当我们“白浪如山寄豪壮”之时,我们意气风华的精神何曾眷顾过“家园”?!一旦我们回望家园的温馨、惬意与和美,我们其实是想为彷徨的精神注入定力,为黏滞的精神注入活力,为疲软的精神注入锐力……也就是说,精神家园不仅是我们精神寄放的圣地,还是滋润我们精神的清泉和引领我们精神的灵光。
精神家园的营造是一个层层推进的过程,从步骤上来讲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当论及文化小康的时候,笔者认为中国这么多人,精神肯定不在一个层面上,所以“文化小康”建设中的“精神家园”营造,首先应当是结束精神的漂泊,结束精神的无所皈依。在19世纪的俄国文坛就有这样一种典型的文学形象叫作“多余人”*“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一类贵族知识分子,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中,之后又经赫尔岑《谁的罪过》、莱蒙托夫《当代英雄》、屠格涅夫《罗亭》等作品中的主人公塑造成为深入人心的文学形象。,精神的无家可归是这类人的一个特征。精神的漂泊,在许多情形中是为追逐精神之光而实施的自我放逐。也就是说,精神的漂泊有不少是为开拓新的精神领地,为构建新的精神支柱。
这就引发出“精神家园”营造的第二个理念,也即梳理精神的取向,梳理精神的自觉求索。曾经的“精神的漂泊”,无论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说明既往“精神家园”的亲和力有所淡化,凝聚力有所松散。一个时期“城市精神”的风起帆扬,便是梳理精神取向的舟驰潮涨——于是我们看到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看到了“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上海价值取向;看到了从“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到“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深圳“十大观念”。无论北京精神、上海价值取向还是深圳观念,实质都是在推动城市价值观的建设。深圳作为“而立之年”的新城,梳理出自己流动、融通、包容、凝聚进程中的坚实步履走向未来;北京精神和上海价值取向则是根据自身的城市定位,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正如上海在160多年的中西文化交汇交融、移民文化碰撞合璧中形成过“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如果从千年王朝更替、一条新路长驱来看北京精神,其实也深深地积淀为“守正、向善、卫道、尚德”。*于平:《“集成创新”驱动城市文化转型发展》,《光明日报》2012年12月1日,第12版。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各个城市以地域文化为中心纷纷提炼出自己的城市精神,在已公布的200多个城市精神的表述中,“包容”一词出现的高频率尤为值得关注。诸多“城市精神”的诉求作为“精神家园”的营造,特别关注“包容”。因此,这体现出“精神家园”营造的第三个理念,即宽松精神的生态,宽松精神的生长氛围。“包容”作为一种精神价值的取向,本身是期许着更为丰富的精神聚会和更为自由的精神选择,是期许着个体的心情舒畅和整体的创意勃发,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言,“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精神家园”营造的第四个理念,也是最重要的理念,即凝聚精神的内核,凝聚精神的社会共识。“五千年不间断”的中华文明,当然也有其道德维系、社会凝聚的主张;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适应时代要求、引领时代发展的“精神家园”营造。习近平总书记在谈中国梦的时候,提出要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以寻求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的力量。他在宣传文化建设上有过很多重要讲话,曾多次强调文艺在弘扬中国精神中的独特作用,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寄以殷切的希望,其中关于文艺本身最重要的讲话有两次。一次是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讲话稿于一年后的2015年10月14日公开发表,高度盛赞文艺的深刻作用,将文艺喻为时代前进的号角。这次讲话在肯定我国文艺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同时,还对文艺创作存在的问题针砭时弊,指出文艺创作生产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状况,推出精品力作是当下文艺工作者应当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习近平: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第2版。另一次是2016年11月30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提出四点希望,为文艺工作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第2版。
文化小康建设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着眼于集体人格的构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民族众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多元价值差异共存、精神需求千姿百态的广阔社会,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相对落后的生产之间矛盾长期存在的国度,更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人民群众的精神有归宿感和自豪感,有自信心和创造力。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文化小康”建设就必然关注“集体人格”的构建,关注“文化人格”的层次攀升。
不管是精神家园的营造还是集体人格的构建,文化小康的实现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工程,正如精神家园的营造从结束精神的漂泊开始,继而梳理精神的取向、形成宽松的精神生态,然后凝聚精神的内核,集体人格的构建也是一个层层攀升的阶梯。我们处于一个“文化”无处不在、无处不说且无处不火的时代!实际上,我们所处的文化时代是一个呈现为层次多样、层次认同和层次攀升的时代。认识文化构成的“多层次”,有助于增强“文化小康”建设的自觉性——不仅有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自觉,而且有助于引导文化“攀升性”的自觉。
作为一种“集体人格”的构建,文化人格层次攀升的梯级分别是文化素质、文化水平、文化涵养和文化境界。在上述层次梯级中,文化素质是对一个人有无“文化”进行评价的基础层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实际上与“文化”无关的争执,但争执的双方互不相让地指责对方“素质差、没文化”。我们通常会认为,“文化素质”的问题只会发生在具有一般文化程度的公众之中;但在相当一个时期,公众人物的“文化素质”却每每成为吸引公众眼球并困扰公众心智的话题。“文化素质”成为社会公众的关注点,一方面说明我们文化建设中“公共文化优先发展”有了实质性成效,另一方面也说明某些大大小小的“文化人”也有“文化素质”补课的问题。在日常生活的人格评价中,我们常能听到说某人“有水平、有文化”。“文化水平”作为一种人格评价,已无关“有无文化”,而是关于“文化高低”的问题了。在“文化素质”的基础上,“文化水平”关乎的是人的文化能力——包括人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一个人文化水平必须体现为他对社会文化建设的认知乃至创造能力。把“文化涵养”作为人格攀升的更高层次,是因为这一层次更强调对人的品位与格调的关注。“文化涵养”是一种内涵的养成,而不是外表的矫饰。它不仅需要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往往更需要情操的陶冶、人生的历练。它是一种文化人格,更是一种道德人格。最后,是向“文化境界”的人格攀升。古人论诗谓“有境界自成高格”,原因在于“诗境”乃是人生之境、人格之境的投射。如同我们说某人“有涵养”一样,说某人“有境界”也是对其高层次文化人格的评价。冯友兰先生将人所可能有的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种。在最高的“天地境界”中的人,“了解于社会的全之外,还有宇宙的全,人必于知有宇宙的全时,始能使其所得于人之所以为人者尽量发展,始能尽性”。*冯友兰:《冯友兰散文·觉解人生》,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第242页。这也使我们想到北宋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文化小康建设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我们老在强调文化,但是文化怎么产生影响?它的作用怎样才能发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文化小康建设,我们正置身于一个世俗化和大众消费的时代,我们开始注意这个时代的特征。这是一个传统神圣价值受到严重挑战的时代,也是精神生活空间高度开放的时代;这是一个精神生活越来越趋近于文化消费的时代,也是一个人们越来越有条件不受世俗生活牵制的精神生活的时代。这个时代不乏有人把世俗的狂欢当成文化,文化也不由得走向世俗的狂欢;这个时代也不乏有人以消费的理念来对待文化,文化也不由得顺应消费的理念……更为重要的是,世俗化和大众消费的文化时代,其实也是一个文化平民主义的时代;由于“网络化生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文化特征,这还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众声喧哗的时代。这个时代“众声喧哗”表面上呈现为多元文化状态的自由选择,但如果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就会呈现为文化精神的离散化、碎片化;同时,“网络化生存”的“众声喧哗”更是由于“架秧子起哄”的心态,强化了上述文化现象的虚幻性和随意性,使得某些文化认同带有浓厚的民粹色彩而远离民族精神和民主风范。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他特别强调文化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作用。我们知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建构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他还进一步指出:“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也就是说,“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不只是“文化小康”建设的内在性诉求,更是国家治理体系(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的系统性构成。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构成,“发挥文化的作用”首先意味着传播社会正能量。就内容而言,主要应通过表现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表现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质结合起来。在这方面,我们现在的文艺工作还有待加强,好像一讲民族血脉就只盯着历史上的故事,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当代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呢?2002年笔者任职艺术司的时候到美国去调研音乐剧,深感文艺作为一种感化人心的东西,我们真的还有所欠缺,百老汇音乐剧即便是讲过去的价值也要用新的故事来讲,比如音乐剧《狮子王》讲的就是哈姆雷特的故事,音乐剧《西区故事》讲的是类似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音乐剧《西贡小姐》讲的是类似于古典歌剧《蝴蝶夫人》的故事。王国维先生说,“戏曲者,歌舞演故事”,就是指戏曲是用歌舞来表演故事,但是梁祝的故事、程婴救孤等故事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现在我们反而倒过来借故事演歌舞,借故事来表演唱功和表现力,这就只能沦为陈词滥调了。
其次,“发挥文化的作用”还意味着提高国家软实力。国家软实力,首要的和主要的就是文化的凝聚力、创造力、公信力和感召力。这方面发挥文化的作用,一是要从社会风气抓起;二是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三是要塑造我国的文明大国形象;四是要增强对外话语的公信力和感召力。
最后,“弘扬核心价值观”是发挥文化作用的重中之重。这方面,一是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此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二是要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是要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四是要融入日常生活,增强人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这其实是告诉我们:“文化小康”建设重在改善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搞好精神文明。这也是文化“以文化人”的根本所在——不仅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引导人格的不断攀升。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Well-off in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YuPing
(Dance College,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Nanjing,China)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proposed the goal of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The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evitably involv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well-off,which is supposed to play an effec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The cultural well-off has its own content and the way of realization. It must be based on the creating of spiritual home,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ctive personality,what’s more,the role of the culture should be brought into play. Keywords:Cultural Well-off;Spiritual Home;Collective Personality;Culture
10.19468/j.cnki.2096-1987.2017.03.002
于平,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与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艺术史及其理论、文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