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亢节
(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安 710054)
晚清知识界民族主义思想宣传的“偶像崇拜”策略
覃亢节
(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安 710054)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满清政府的倒行逆施,致使革命浪潮高涨,“排满”成为了这一时期民族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知识界为了向民众宣扬“排满”观念,采取了“偶像崇拜”策略,通过讲述中国历史上抗金名将岳飞、民族英雄郑成功、冉魏皇帝冉闵的事迹,号召汉族民众与满族抗争。这样的策略在排满宣传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同时,知识界在偶像塑造过程中亦存在偏激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狭隘的民族复仇情绪。
知识界 民族主义 偶像崇拜
K257
A
2017-07-04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初步形成时期,这一点已成为当前学界的共识。最先将“民族主义”概念引入中国的是著名学者梁启超,胶州湾事件后,中国面临亡国之危,梁氏提出通过发扬“民族主义”以拯救危亡。梁氏所说的“民族主义”,其实质是“民族建国”,他认为,欧美国家之所以富强,乃是得益于“民族建国”策略,欧洲国家盛行民族建国,日耳曼民族建立了德国,法兰西民族建立了法国。对于中国而言,要想自存于民族之林,便应当仿效欧美,实行民族建国[1]。然中国国情不同于欧美,中国境内包括满、汉、蒙、回、藏诸族,那么,“民族建国”究竟是建立单一的汉民族国家,还是建立包括境内诸族的大中国,成为了当时知识界争论的焦点。由于满清政府倒行逆施,使得绝大多数知识人主张以汉排满,建立单一的汉民族国家。为了宣传单一民族建国之理念,知识界采取了“偶像崇拜”策略,通过追溯中国历史上对抗异族的英雄人物,介绍他们的事迹,称颂他们的功绩,以此激励汉族民众与满清抗争。
岳飞乃南宋抗金名将,当时,由女真族所建立的金国为灭亡宋朝、占领中原而发动侵略战争。然而宋朝积贫积弱,奸臣当道,无力抵御金人。在此困境下,岳飞挺身而出,他率领汉人抗击金军,挽救了南宋王朝。一直以来,岳飞被认为是汉民族抵抗女真族的民族英雄。
19世纪末20世纪初,岳飞成为了中国知识界关注的焦点。某论者在《湖北学生界》撰文指出:近代中国追溯民族主义者,往往喜欢从国外寻找资源,但事实上,早在中国宋代,就有如岳飞这般宗尚民族主义的伟人。岳飞痛击异族侵略者的英勇事迹流传于后世,直至今日,就连黄发垂髫之人皆知道岳飞的事迹。论者对岳飞评价极高,将其与世界名人相并列,俄国的彼得大帝,法国的拿破仑,日本的丰臣秀吉都是本民族的英雄,而岳飞则是汉民族第一人。时至今日,民族主义浪潮汹涌澎湃,作为20世纪之中国人,礼敬世界民族主义英雄之前,必当先敬中国民族主义第一人,即岳飞[2]。论者分析有正确的一面,他认为岳飞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此论不虚,据史实而言,女真族是侵略者,汉族是被侵略者,岳飞身为汉人,挺身而出,抵御异族侵略,并立下丰功伟绩,他是汉民族的英雄。接下来,论者提出,20世纪之中国人应该将岳飞作为崇拜对象,其意义在于影射当今,今日的满清就如同昔日的女真,对汉人百般压制,身为汉人,自当效仿岳飞,同仇敌忾,推翻满清,建立汉族的国家。
观云认为中国人之所以崇拜岳飞,并不是因为其赫赫战功:“岳飞与金人战也,以积弱之宋而遇方兴之金,其果能以飞之兵力扫荡悍虏,而恢复其疆土否乎?此史论上之一疑问也。”依论者分析,单凭岳飞的兵力,是难以取得抗金之胜利的,时人之所以崇拜岳飞,其主要原因不在于此,而是在于岳飞的精神,他能够在逆境中挺身而出,为民族大义而战。自黄帝以来,汉族从来都不甘心受制于异族,这一点,已经深入人心,南宋时期,“人人固负有一异种人逼居之痛,而望有英雄焉出而排除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岳飞挺身而出,充当了汉族人心目中所期望的那位英雄,虽然最终抗金大业并未完成,但岳飞的精神却永远留存于世人心中[3]。凭心而论,岳飞的军事才能、战功都是相当卓越的,无论抗金事业最终能否成功,岳飞的才能完全是值得为后人称颂的。论者不是肯定岳飞的军事才能,而是强调岳飞为民族大义挺身而出的精神与勇气,这是因为眼下汉民族正需要一位奋不顾身的英雄,来率领大家与满族斗争。至于成败,则是其次,因为一人失败牺牲,反会激起众人对满清政府更为强烈的怒火。
君剑则是为岳飞作了较长篇幅的传记,论者开宗明义,称岳飞为“中国民族第一排外伟人”,认为其品格高尚,“只知有国有种,而不知有身有家,只知有忠义精诚,而不知有功名利禄,具有伟大的气质,伟大的作用,伟大的能力。”随后,论者详细描述了岳飞由立志抗金,到郾城大捷,最后被奸人所害的全过程。文末,论者画龙点睛,指出当今的汉族,需要的正是像岳飞这样的人。“岳飞死,当时的宋室随而死,千百年后的汉族且随而尽死。吾愿岳飞死,而岳飞之一毛一发皆化为无量数之岳飞,则岳飞不死,汉族不死。莽莽神州,哀哀民族,而今日之岳飞,又安在哉!”[4]论者的观点很明确,岳飞是汉民族的英雄,不幸被害而死,岳飞虽死,但他的精神应该被传承,当下的汉族人,正应当秉承岳飞的精神,否则,汉民族也会随岳飞而死去。
综上所述,20世纪初,岳飞是知识界颇为关注的人物之一,许多论者为岳飞作传,介绍岳飞的事迹,赞扬岳飞的精神。知识界之所以竭力将岳飞塑造成国民的偶像,实际上是为了宣传岳飞的民族主义精神,号召大众以岳飞为榜样,同满族斗争,这是知识界宣扬民族主义思想的策略。
除岳飞外,郑成功是知识界提及颇多的另一位榜样人物。今日学界把郑成功看作中华民族的英雄,主要理由是郑成功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了祖国的神圣宝岛台湾。逐荷兰,保台湾确是郑成功的主要功绩,同时,郑成功亦是明朝末年的抗清名将,南明王朝覆灭后,郑氏率领余部,同清廷展开了长期斗争,至死不肯屈服于满清。今日学界对郑氏的抗清之举提及不多,但在20世纪初,知识界却是把郑成功当作汉民族的英雄顶礼膜拜。
刘师培为郑成功作传,其开门见山,指出郑成功是汉民族之排外英雄。有人说顺治入关,汉族就灭亡了,实则不然,因为台湾尚在,汉族仍有立国之地。而保住台湾不被清廷占据者,正是民族英雄郑成功。他之所以为郑成功作传,就是要教导国人,要革命就要先从排外做起,“稍能说几句排满革命的,都晓得郑成功是个英雄。”对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伟绩,刘氏也有提及,他认为这是汉种人对抗白种人的胜利,自从欧人东渐之后,汉种人与白种人的战斗,就从未胜利过,但是我们必须记得,二百年前汉族有一位战胜白种人的英雄。郑成功是一心为民族利益的人,为此他甚至可以放弃家族利益,当其父郑芝龙决意降清时,成功执意不从[5]。可见,在刘师培眼中,郑成功是汉民族的英雄,无论是反满,还是反对荷兰殖民者,都是基于其身为汉人的民族责任感。
慈石则是用诗歌表达他对郑成功的崇敬之情。一方面,满清占据中原,郑成功虽然保有台湾之地,但却苦于无法光复河山,最终,壮志难酬身先死。“海外造成新世界,中原难复旧河山,壮心未已身先死。痛苦同胞作马牛,忍看贱虏据神州,愤将热血和清泪,付与台澎水共流。”郑成功不屈不挠,一心想要恢复汉人的江山,只可惜至死未能如愿,然而,这种精神却可以激发后来者。“民族消沉大可哀,何堪祖国变嵩莱,至今海水声呜咽,可有英雄继起来。”[6]这句诗所描述的,在于当今,眼下的汉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可有像郑成功这样的民族英雄,敢于为民族大义而战呢!
年仅16岁的论者亚卢分析了世界大势,欧罗巴凭借其民族帝国主义横行世界,对其他国家而言,最需要的就是排异种之英雄。但遗憾的是,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人没有民族主义精神,因此饱受异族之蹂躏。而在明末清初,汉种存亡绝续之际,绝代佳人郑成功出现了,他拒满洲、排荷兰、开台湾,是汉民族之模范。数千年来,白种人一直是天之娇子,但殊不知,我汉族之英雄郑成功就曾经战胜过不可一世的荷兰人。论者将郑成功同华盛顿等世界名人相并列,华盛顿、加富儿,俾斯麦等人皆是保卫民族,排异种之英雄,而我汉民族之英雄,非郑成功莫属。倘若郑成功生于今日,“皇汉之历史又何至为欧人之专有物也!海云苍苍,海水芒芒,安得有郑成功其人者乎,以焕扬我祖国之荣光。”[7]可见,这位少年将郑成功当成了榜样,郑成功是汉族的英雄,他拒满洲,挫败荷兰,倘若今日郑成功尚在,汉族之命运又何至于此。
综观20世纪初的中国知识界,对郑成功的关注度也是相当高的。在时人眼中,郑成功并不是代表中华民族抗击荷兰侵略者的英雄,而是汉民族的排外英雄,他的历史功绩并不仅仅在于驱逐了荷兰殖民者,其率领汉族兵将力战满洲,誓死不向满清屈服的精神也同样为时人所称道。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排满舆论在当时知识界的地位颇高,更多人倾向于建立单一的汉民族国家,故而,他们把郑成功塑造成汉民族拒满洲、排荷兰的英雄,以求唤起汉民族的排满之心。
相较岳飞与郑成功而言,冉闵的知名度稍低,冉闵系魏晋时期的一员汉将,他骁勇善战,但却残忍、刚愎自用。起初,冉闵是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孙,因冉闵骁勇,屡立战功,石虎非常器重他,但是,后赵是羯族建立的政权,而冉闵却是汉人。石虎死后,其子石遵、石鉴相继登上王位,由于一系列利益关系,冉闵同他们之间发生矛盾,最终,冉闵用极其残暴的手段先后杀死了石遵与石鉴,并大肆屠杀胡人,一日之内便杀人数万,男女老幼勿论。随后,冉闵建立了自己的冉魏政权,并与周边其他政权展开了一系列战争。就当时历史条件而言,胡人肆掠中原,欺压汉人,冉闵大杀胡人,乃是壮了汉人之胆;但是,他所建立的冉魏政权是建立在血的基础上,他对胡人、对平民的大肆屠杀无疑是残酷的。总而言之,像冉闵这样极端的民族主义并不可取,然而,20世纪初的知识人却不作如是观。
某匿名论者写了一篇题为《中国伟人冉闵传略》的文章,把冉闵歌颂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英雄。他详细介绍了冉闵的生平及其事迹,还特意强调了冉闵的残暴行为:“一日之中,斩首数万,闵亲自带赵人,杀戮胡种,不拘贵贱、男女、长少,皆斩之,死的约有廿多万,复将尸身抛至城外,都被野狗吃过精光。其实高鼻多发的人,也有冤枉死的。”但是,对于冉闵的暴行,论者却给出了极高评价,诉之以:“哈哈,如今羯种竟亡了,我汉族英雄冉闵的功劳,真是数一不数二了。”然而可惜的是,当今之世,却没有冉闵这样的英雄了。“从前五胡乱华,还有冉公出而提拔,如今汉族已养成数百年奴隶性质,又加五洋乱华,叫我们何处再寻出冉闵呢?在下将这冉闵传作完,也不禁呜呼唈唈哭起来,但我不暇为已往的冉公哭,我总为现在的四万万同胞哭!”[8]冉闵代表的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他本是羯人石虎的养孙,因为私人间的矛盾而大肆屠杀胡人。而且,让一步讲,即便是为民族利益,其残酷手段也不可取,凡是异族,就一概屠戮,这其中包含了多少无辜平民,更过分的是,只要是高鼻子、头发多之人都一概杀掉,这其中又冤杀了多少汉人。因此,无论如何,冉闵这样的行为都不值得被赞扬,论者将冉闵塑造成民族英雄,其目的性十分明显,就是为了激发汉族人对满清复仇的怒火。但同时,这样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事实,并且容易使不少不明真相之人形成错误的狭隘民族主义观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由于历史条件所限,排满兴汉,由汉族建立单一民族国家以对抗外来侵略成为了辛亥革命爆发之前中国知识界的主流舆论,也成为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话语的最初涵义。为了向民众宣传民族主义思想,知识界采取了“偶像崇拜”策略,试图通过宣传抗金名将岳飞,拒满洲、逐荷兰之郑成功,后魏皇帝冉闵的事迹,激发汉族人的民族意识,进而同满清斗争。知识界之所以采取这样的策略,主要是基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以本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为偶像,号召民众效仿之,这样的方式比起阐释国外的民族主义理论,更能让民众接受。知识界在进行偶像宣传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很强的目的性,即突出强调历史人物代表汉族对抗异族的民族主义精神。对于岳飞,不强调其过人的军事才能,而是强调其勇敢抗金的民族精神;对于郑成功,不强调其拒荷兰,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而是认其为汉民族的代表,赞扬其对抗异族、异种的豪气;至于冉闵,则更是忽略了其狭隘、残暴的一面,简单地将其塑造成汉民族的排外英雄。这样的宣传策略起到了一定作用,在论者们不遗余力的宣传下,排满之声日益高涨,终于引发了辛亥革命;但同时,对偶像的过分宣传,对其民族精神的过分强调,也滋长了汉族人狭隘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所幸的是,孙中山等革命派领袖英明睿智,划清了排除满清恶政府与排除全体满族人民之间的界限,在知识界的共同努力下,“五族共和”观念终于在辛亥革命后得以形成,进而为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中华书局.饮冰室合集(第1册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9:77.
[2]中国民族主义第一人岳飞[J].湖北学生界,1903(4):68-72.
[3]观云.论中国人崇拜岳飞之心理[J].广益丛报,1906(100):1-2.
[4]君剑.岳飞传[J].竞业旬报,1906(5):17-26.
[5]光汉.中国排外大英雄郑成功传[J].中国白话报,1904(20):7-14.
[6]慈石.读郑成功传[J].国民日报汇编,1904(3):6.
[7]亚卢.郑成功传[J].江苏(东京),1903(4):61-71.
[8]海外散人.中国伟人冉闵传略[J].竞业旬报,1908(15):19-24.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24.31
覃亢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