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皮热仪式探析

2017-03-11 05:29曹苏苏
兰台世界 2017年22期
关键词:萨满恶魔神灵

曹苏苏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乌鲁木齐830046)

维吾尔族皮热仪式探析

曹苏苏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乌鲁木齐830046)

从准备阶段、治疗阶段这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维吾尔族皮热仪式的过程。运用民族学方法探析了皮热仪式的象征意义及文化整合,总结出维吾尔族皮热仪式成功地将伊斯兰文化与萨满文化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

维吾尔族皮热仪式萨满象征意义文化整合

G03

A

2017-06-17

“皮热”一词在现代维吾尔语中是“巫术”、“巫医”之意,皮热仪式则是维吾尔族萨满为人治疗“癫痫、疯癫、全身疼痛、头痛、关节炎等灵魂及躯体的疾病”[1]193,辅以各种神器、《古兰经》经文、咒语、歌谣、舞蹈,通过萨满教特有的方法为病人驱邪治病的仪式。

一、皮热仪式的过程

皮热仪式主要由准备阶段和治疗阶段这两部分构成,“‘治疗’,意为跳绳”[2]224,举行仪式的时间一般在某一个周三的晚上。维吾尔族萨满被多地广泛称为“巴合西”,指“算卦、预言吉凶、用巫术驱邪、跳神治病的人”[1]15。

1.准备阶段。

(1)巴合西准备:牛皮鞭、剑、镜子、用驴皮或山羊皮做的奇数的手鼓、奇数的鼓手、桃木橛子。

(2)患者家属准备:①巴合西和鼓手们要吃的饭;②10米长的白绳(神绳)、2-5米长的白布,用来结神幡;③7种不同颜色的布条,7根指头般粗细的桃树、杏树、枣树等果树的树枝,用来结艾莱木(有些地方的萨满会让家属准备至少长50厘米的红、黑、白、蓝四种颜色的布条,做神旗,其意义与艾莱木相同);④40根芦苇秆(有些地方用筷子般粗细的果木枝代替)、一些棉花、一碗清油,将棉花缠在芦苇秆上做成棉球棒,再将棉球棒有棉花的一头浸入清油中做成神灯;⑤40个薄馕或油饼,将神灯插在馕上,谓之“馕灯”;⑥一碗清水,谓之“馕(鬼)水”;⑦满满一碗麸皮或白面,谓之“生命(鬼)饭”;⑧一只白公鸡或红公鸡(有些地方也用母鸡代替);⑨一只白山羊、一把坎土曼、一些羊尾脂肪;⑩巴合西、鼓手、患者要坐的坐毡和垫褥。

(3)巴合西、鼓手、患者家属一起结神幡、结艾莱木。首先,“将桃木橛子钉入屋地或炕中央,神绳穿过屋顶横梁中间,再拴牢于木橛上”[1]257,用白布将神绳裹住,神幡结好,患者全程要以神幡为中心活动;其次,巴合西默念《古兰经》,亲手将7种颜色的布条缠在7根果树枝上,此为结艾莱木,并将其插在房梁与神绳相接的地方;最后,将公鸡吊在神绳的最高处。准备阶段结束。

(4)巴合西为患者占卜。“占卜主要采用《古兰经》占卜法,目的是确定患者被何种鬼灵缠身,需要几场治疗才能驱除。”[3]87

2.治疗阶段。维吾尔族皮热仪式中治疗的场次,以患者病情的轻重为基础,按3、5、7等奇数的场次呈现,最多可达17场,患者病情越重,治疗的次数越多。治疗大致包括请神、与恶魔搏斗、拴鬼、烧鬼除秽、驱邪、送神这几个阶段。

(1)请神。巴合西与鼓手们围坐在神幡周围,首先,巴合西将神镜面向自己,不断念诵《古兰经》中的经文、维吾尔族的歌谣、祈祷词、咒语等,右手高举馕灯,与患者一起围着神幡逆时针转4圈,意为召集神灵。其次,巴合西让患者家属将剩下的神灯点燃,插在神幡周围的地上,为神灵引路。有些萨满也会用“羊脂肪点香来代替神馕”[1]205,即将火种放在坎土曼上或者香炉里,巴合西边念经咒边用剑将羊脂肪切成几块放入其中,羊脂肪散发出的香味儿同样能够召集神灵。

(2)与恶魔搏斗。祈祷结束后,巴合西将手鼓、神鞭依次按逆时针方向绕神幡3圈,鼓手们开始边击鼓边唱神歌。巴合西默念神咒,并拿神鞭轻轻抽打患者,或者用神剑象征性地刺患者,意为刺患者身上的恶魔。患者先是手握神幡前后摇摆,鼓手们开始唱歌后,患者则逆时针围着神幡跳舞。鼓声在不断变化,由最初的轻和变为欢快,之后变为越来越快的急促演奏,患者的舞步也随着音乐节奏越来越快,鼓手们持续击鼓吟唱,巴合西持续念咒并鞭打或戳刺患者,鼓声、歌声、念咒声相互交融,表现出与恶魔搏斗的激烈场面。

(3)拴鬼。巴合西念招鬼的“神咒”前,将神鞭绕神幡几周并缠于患者的脖颈处,以此将恶魔拴住。随着皮热仪式进入高潮,急快的音乐使患者快速地舞蹈,最终患者可能会失去知觉或者持续跳动,于是人们将患者抓紧,巴合西把神灯放于病人头顶,再用1-2米长的线缠绕患者的头部、胸部、腹部、脚等不同的部位,或者捆绑患者的病患部位,意为拴鬼。也有一些巴合西让患者咬住一头白线,自己手拿另一头白线,边念咒边揉搓,也是拴鬼的一种方式。

(4)烧鬼除秽。巴合西将芦苇点燃,或将沾有羊尾脂肪的棉花团点燃,“用火在患者的周身绕3圈”[1]226,然后将火放于神幡底部,让病人总共跨8次火堆,接着继续用火绕患者3圈,最后巴合西让患者将火吹灭。此时音乐节奏较柔和,巴合西又将鸡在患者头顶绕5圈后放于神幡底部,患者必须跨越鸡3次,接着继续用鸡绕患者3圈。在第二场治疗中,患者将火吹灭后,巴合西让患者趴在地上,他“光脚踩在烧红的坎土曼上,然后迅速去踩病人的病患之处”,此为“压坎土曼”,该仪式需持续进行7次。

(5)驱邪。“压坎土曼”之后,音乐节奏仍旧轻柔,此时巴合西持续3次用包有麦麸的布包轻拍患者的头部和背部,以此进行驱邪活动。紧接着,巴合西边念咒语边将意为“生命之水”的一碗清水向四周抛洒,然后口含一口向患者喷洒。此时鼓手们停止击鼓,巴合西、鼓手们、围观的人群一起举手为患者祈祷。

(6)送神。在最后一场治疗中,巴合西用坎土曼在神幡下面取3坎土曼的土,让患者卷起裤腿卧在神幡旁,巴合西牵来山羊,口诵咒语,“用神剑割开山羊的喉管,让羊血流在患者的腿上”[1]287,以此来酬神送神。

在第二日清晨,巴合西去患者家里举行解神幡仪式,放火烧掉神幡,并嘱咐患者忌食辛辣、近期内不能出门等注意事项,皮热仪式至此全部结束。受地域环境和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维吾尔族皮热仪式也会以不同的方式呈现,治疗阶段也存在差异。

二、皮热仪式的象征意义

陈华文认为,象征是从一种固定的文化形态中赋予或开掘出更多的文化意义。文化符号从象征来看,就是其意义大于形态本身[4]148。皮热仪式所进行的时间、治疗的数量、仪式的场所、神幡、神灯、馕灯、香、玻璃镜、手鼓、神鞭、剑、坎土曼、线、火、水、食物、鸡、山羊、四种颜色都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

1.仪式的时间、数量、场所的象征意义。

(1)皮热仪式一般由萨满定在某个周三的晚上,白天不允许举行仪式,因为光明和白天象征着良好灵魂的天下,黑暗和夜晚象征着不良灵魂的天下,皮热仪式本就是驱邪治病、赶走恶魔的仪式,自然要在晚上举行。(2)治疗的数量均为奇数,因为奇数象征着吉祥、神圣。(3)患者的家被认为是有神灵保护的地方,在家中举行皮热仪式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家也象征着吉祥。

2.萨满神器的象征意义。萨满所带的神器包括:牛皮鞭、剑、镜子、手鼓。(1)牛皮鞭在皮热仪式中是萨满抽打患者身体的重要神器,抽打的过程也象征着萨满与恶魔搏斗的过程。(2)“在维吾尔萨满教教义中,宝剑是神灵的象征”[1]321,维吾尔族皮热仪式中使用的宝剑与一般的宝剑有很大的差别,宝剑的剑柄与剑尖由金属丝或铁环连接,每当萨满挥舞宝剑与恶魔搏斗时,铁环或金属丝与剑身相撞发出巨响,萨满们认为这对任何鬼怪都有强烈的震慑作用。(3)皮热仪式中的镜子通常由萨满在仪式开始时便紧贴神幡放置,然后再念诵请神的经文,镜子是魔鬼所惧怕的,象征着强大威力的驱鬼神器。(4)手鼓在皮热仪式中也是以奇数的形式出现,鼓手通过击鼓驱赶魔鬼,手鼓象征着无限的宇宙,因为维吾尔族萨满认为宇宙与手鼓都是圆的。

3.患者家属所备物品的象征意义。皮热仪式中患者家属准备的物品包括:与萨满一起结的神幡、神灯、馕灯、香、坎土曼、线、火、水、食物、鸡、山羊、四种颜色的布条。

(1)神幡最顶端与房梁相接处,挂着绑有7种颜色布条的7根不同的果树枝,7根不同的果树枝象征7层太空,7种颜色的布条象征7个守护神,而神幡则象征着连接天地的宇宙之树。《塔维扎德》、《纳科西》及民间口头流传文本记载:“太空有7层,每一层均有一名守护神。第一层守护神身为绿色,象征慈善爱情;第二层守护神身为蓝色,象征理想与愿望;第三层守护神身为白色,象征喜悦;第四层守护神身为黄色,象征幸福和富足;第五层守护神身为红色,象征忧虑悲伤;第六层守护神身为黄色,象征闲情逸致;第七层守护神身为黄色,象征幸福”。(2)皮热仪式中的神灯实际象征着祭祀,爱德华·泰勒认为“某种类似烟或蒸汽的供品能够被转交并被灵物所使用”[5]705,当沾有清油的棉花棒被点燃时,冒出的烟以蒸汽的形式对灵魂进行慰藉。(3)馕灯被用来召唤神灵,它象征着萨满对神灵的宴请,以求神灵能够治愈病人。(4)在香炉中放入羊脂肪和一些香料,点燃后香味顺着神幡向上飘去,吸引神灵们的到来。爱德华·泰勒介绍了祖鲁人“将香和杀死的动物油脂一起点燃,把祭品做得让神灵们闻到香味”[5]706,以此吸引神灵的注意,因此,在皮热仪式中香象征着请神驱鬼。(5)坎土曼与神剑相似,均象征驱除恶鬼。(6)皮热仪式中用来栓鬼的白线象征天使们使用的神绳。(7)皮热仪式中的火象征光明、太阳神,萨满可用火治病救人。(8)萨满用来喷洒在房屋四壁和患者身上的“生命之水”,以及用布包包着的麸皮都象征着驱除妖魔。(9)皮热仪式中将鸡挂在神幡上也象征着祭祀,白色的鸡被认为象征着太阳。(10)维吾尔族萨满转移患者体内的恶魔于山羊身上,将山羊杀死则象征着恶魔也被杀死。(11)皮热仪式中的白、红、蓝、黑四色分别象征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同时也象征阳光安宁、生命的衰竭、充满活力以及黑暗和灾难。

三、皮热仪式中的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是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4]186,也指在不放弃自我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对新文化的接受和认可。在维吾尔族皮热仪式中,文化整合的对象是伊斯兰文化和萨满文化。

1.念诵经文、神咒阶段。在此阶段,维吾尔族萨满须念18段、21段或是27段选自《古兰经》中的不同经文、神咒、祈祷文,及波斯语、阿拉伯语、维吾尔语的歌谣、咒语等。

(1)取自《古兰经》的有:第1段的经文《法谛海哈》;第3段的经文《以赫拉斯》;第4段与第5段分别与鬼怪有关的经文《安赖哈曼》、《精尼》;第15段的神咒《忠诚》;第16段的神咒《Nas》。(2)取自维吾尔语的有:第7段召唤恶魔的“神咒”;第9段赞美恶魔的“神歌”;第10段从患者身上驱逐恶魔的“神咒”;第13段驱赶恶魔的“神咒”;第14段向维吾尔族先祖和伊斯兰教先知祈求保佑的“神咒”;第18段祈求神灵治愈患者的“神咒”。(3)取自波斯语、阿拉伯语的有:第2段献给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祈祷文;第6段驱鬼的咒语《阿扎木图艾来库木》;第8段献给安拉、穆罕默德及4位恰里亚的《颂歌式祷告》;第11段给先知苏莱曼的颂词《苏莱曼》;第12段先知苏莱曼为惩罚恶魔诵读的经咒;第17段在伊斯兰教中举行宗教仪式活动时念的颂词。

整个念咒过程整合了伊斯兰文化与维吾尔族萨满文化,祈求的神灵中既包括伊斯兰教的圣人、先知,也包括维吾尔族的祖先、先知。皮热仪式最终披上了伊斯兰教的外衣,萨满和鼓手们共同祈求文化整合下的各处神灵对患者的保佑。

2.治疗阶段。《古兰经》中的经文和咒语也贯穿了整个治疗过程。萨满从皮热仪式一开始,便念诵《古兰经》中的经文,到结神幡、结艾莱木、用神鞭抽打患者、用白绳拴恶魔、压坎土曼、用水和麸皮为患者驱邪、宰鸡和白山羊祭血送神,人们一起为患者祈祷,到最后的解神幡仪式,维吾尔族萨满一直持续念诵经文和咒语。由此说明,维吾尔族萨满们“把来自伊斯兰教的神灵视为更加高等的神灵”[6]28。皮热仪式中的伊斯兰文化的整合作用十分明显,伊斯兰教对该仪式也体现出了较强的规制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维吾尔族皮热仪式不仅是萨满教不断与其他宗教兼容并蓄、相互吸收,以其独特的方式生存下来的活化石,也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皮热仪式的准备过程与治疗过程十分复杂,仪式中使用的每一件物品都有其不同的用途及特殊的象征意义,在象征意义背后又可看出维吾尔族从古至今鲜明的宇宙观、宗教观、文化观。每一场皮热仪式的举行都像一场盛大的民族文化演出,内容涉及维吾尔族歌谣、乐器、舞蹈,反映出了维吾尔族对数字、颜色的崇拜观。

在文化整合方面,维吾尔族萨满利用萨满教与伊斯兰教在灵魂观念上的相似之处,“使萨满教信仰、观念和宗教形式,与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信念和宗教仪式活动相呼应,通过多种形式传播于当地维吾尔族群众当中”[1]570。当然,诸如皮热仪式这样的维吾尔族萨满教仪式,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相适应,不断为萨满文化注入新形式和新内容,在保存至今的同时与时俱进。

文化功能理论是指文化的不同要素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人们的需要的满足。维吾尔族萨满文化也在“维吾尔人的身体和精神方面、调节社会气氛方面”[1]571、“萨满文化的族际影响”[7]102等方面发挥着其特有的功能。但当今学术界对维吾尔族萨满文化的相关研究较少,笔者认为宗教学学者、民族学学者、人类学学者、社会学学者均可尝试进入实地,对维吾尔族萨满文化进行“深描”及民族志方面的书写。

[1] 阿地力·阿帕尔,迪木拉提·奥迈尔,刘明.维吾尔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室.民族文化风俗及萨满教调查报告[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

[3] 王昕.功修、祭仪、节庆中旋跳的舞蹈[D].中央民族大学,2010.

[4] 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5] 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 王建新,德力米拉·道吾提别克.新疆穆斯林宗教民俗中伊斯兰教整合作用探析:基于维吾尔、哈萨克萨满文化的比较[J].西北民族研究,2016(3).

[7] 热依汗古丽·依玛木.多元并蓄试论维吾尔族萨满信仰的“混杂状态”[J].青海民族研究,2013(2).

Analysis of Uyghur’s“Pire”Ceremony

Cao Susu
(Humanities School of Xinjiang University,Urumqi 830046,China)

The article deeply analyzes the Uyghur’s“Pire”ceremony from the preparatory phase and the treatment stage.With ethnological method,it explores the symbolic significance and the cultural integration in“Pire”ceremony,and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eemony combines Islamic culture with Shamanist culture successfully and keeps up with times on this basis.

Uyghur nationality;“Pire”ceremony;Shaman;symbolic significance;cultural integration

新疆大学世川良一优秀研究生科研资助项目(XJU-SYLLF16011)。

曹苏苏,新疆大学人文学院2015级民族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关系。

猜你喜欢
萨满恶魔神灵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萨满文献开发利用路径探索
“神灵沟通”的秘语——科尔沁蒙古博神歌艺术
恶魔驾到奥列霍沃
《恶魔之 一》
何为萨满:人类文明史的眼光
赶走生活中的“小恶魔”
神灵也是要喝酒的
浅析吉林陈汉军旗萨满的文化认同
神灵迷宫
神灵冰龙呈现物魔双免神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