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桂莲
(吉林省通化县西江镇学校,吉林通化 134100)
教师应该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以下,笔者就从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等方面来谈谈看法。
教师在上课前,要充分做好课堂准备,为了营造课堂气氛,可根据课堂需要准备好录音机,课件,幻灯片,微课,歌曲链接以及课堂游戏环节的小道具等等。在课堂中需要调节气氛时,用最快的速度准备好所需物品,尽量不影响课堂节奏,还可以像魔术师变魔术那样不时的变化出各种道具,以达到提升课堂气氛的目的。
为了让学生尽快从课间活动的亢奋状态中转换到学习的状态,我们通常可以采取文艺委员带领全体同学唱唱歌,背背诗,打打节奏,互相拍拍手等。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那根紧张的神经。除此之外,笔者还上网学习了几十款师生互动小游戏,每个游戏都蕴含着一定的学习意义,或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或增长学生的见识,或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比如说大风吹,下大雨,传声筒等小游戏都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在玩传声筒游戏时,参与游戏的学生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同学在自己耳边说了什么,再认认真真的把自己听到的传给下一个同学,这样一轮下来,参与游戏的学生都屏气凝神,努力的传达着最原始的那句话或那句诗。每个同学都得到了专注力,合作力等各个方面的锻炼。因此,笔者认为良好的课堂开始是整个课堂成功的一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单单的死板的坐在那里听课,不去动手,光凭大脑组织各种学习产物的诞生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个体,而绝非一件摆设。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在手脑结合的过程中,大脑皮层高速运动,灵活的脑细胞都得到了启动。事半功倍,学生会收到比只思考不动手高的多得多的回报。学生的思维离不开肢体,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在语文课中,可以多练习课本剧表演,让索然无味,不好理解的文字通过学生的肢体语言,文字语言,动作语言等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是最最活跃的,表现欲也是极强的,死板无趣的课堂变得活灵活现,熠熠生辉。每个学生都化身为小演员,扮演者课本剧中不同的角色,一篇很难背诵的课文在表演中不知不觉被熟记,甚至没齿难忘。有的学生还会把课本剧带到家里,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会非常欣慰,也更加肯定了老师为学生的付出。尤其是本来有些内向的孩子,在这个表演过程中,都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性格上也得到了历练,有百益而无一害。
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微笑是这个世界上免费的而又是最昂贵的表情。试想,一个老师在课堂中横眉怒目,百般刁难,还有哪个学生敢发言?更难上升到畅所欲言的层面。一个个拘谨的小学生端坐在课堂上,那画面不难想象有多尴尬。因此,想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必须面带微笑地去授课,和蔼可亲向来是对好老师的评价。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精神状态是可以传染的,老师的微笑会走进学生的内心,学生也会不由自主的微笑,良好的情绪势必会带动跳跃的思维,丰富的表情展现的一定是内心灵动的画面。微笑是老师走进学生心灵最有说服力的一张明信片,是教师的心与学生的心灵桥梁。问题,在微笑中解决;知识,在微笑中生成;学习,在微笑中进步;学生,在微笑中成长;老师,在微笑中内修于心,外修于形。再配以动手操作,完美!
现在班班通已走进每个校园,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在教学“乌塔”一课时,笔者给学生播放了德国孩子的日常,让他们看看外国的同龄孩子每天都在做些什么,然后,再给学生播放中国孩子的日常,以及中国孩子参加夏令营时一些娇气的表现,对比之后,让学生谈感受,谈自己以后想怎么做?谈中国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外国父母的不同之处,谈两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有何差别等等。适时引出读后感“从乌塔想到的”原本学生最恐惧的读后感作文变得学生有很多话要说,还有很多话要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篇课文就让学生成长了这么多,这和多媒体播放的对比视频有很大的关系。除此之外,多媒体还可以为学生配乐朗诵提供有效果的音乐,为学生查找资料提供帮助。
教师虽为尊长,但有的时候也需要放下架子,蹲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心声,不仅如此,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怕活跃课堂气氛耽误授课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久而久之,不去活跃课堂气氛,偶尔想活跃一下却不知从何下手了。刻板的课堂就这样悄无声息,死气沉沉的进行中,学生的手脑都被束缚了,不敢有任何的轻举妄动.这样的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室里只允许有一种声音,只允许有一个答案,学生的思维被牢牢的束缚了,大气不敢喘。偶尔老师想活跃一下课堂气氛,既不会方法又惟恐课堂大乱,一发而不可收,最终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乖乖的听教师讲课,没有自己的独到的思想。这时的教师完全可以尝试一下创设悬念,让学生畅所欲言,就好比说,你猜得中开头,你却猜不中结尾的那种乐趣,会让学生欲罢不能,屡试不爽。在学生的猜想中,悬念不再是悬念,死板的课堂也瞬间变得活跃起来。这种创设悬念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学生有学习兴趣了,自然课堂气氛也差不了。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艺术,设置悬念,巧妙利用多媒体,课堂游戏等手段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1]佟楠.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与构建[J].知音励志,2016(7):160-161.
[2]李敏.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学周刊,2015(5):80.
[3]肖芳.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6):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