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涛 潘秋阳 仉金辉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引言:“文学理论”的含义是在1950年才得以确立,是由当时著名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了理念。在同一时期,一些新的批评家和各种形式主义者,纷纷将这种理念作为实践的指导原则,并称之为“具有理论性”,当学术界开始受到结构主义的冲击后,“文学理论”才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并在美国发扬光大,影响了无数人。
1.1 文学理论新潮研究时期(1960-1980后)。这个时期的文学理论被认为是学院里的新潮研究,绝大多数大学的文学系都试图去教授和研究理论,并且将它编入课程中。在这个时期,如大卫•拉吉的学术讽刺小说,就是以理论作为小说的主题而出名。但当时很多持反对意见的学者和学生认为其重要文本的用语艰涩难懂,并具有“赶时髦的愚民主义”倾向,因此,在1970年-1980年之间,大批学者对理论的学术价值进行讨伐,理论派与反理论派爆发了激烈的争论,并称之为“理论战争”。
1.2 文学理论消退时期(1990-至今)。“理论”本身作为一种兴趣对象的受欢迎程度渐渐衰退,即使文学理论文本已经被编入了文学研究当中。从那时候起,关于理论的文学研究争议已经开始消失,而且文学与文化研究课题的讨论不再辛辣,充满讽刺意味。
在“理论”范围内,有一个研究的重点,就是知识与关注命题。由于很多命题和知识的差异过大,甚至无法找出彼此共通的一组术语,来进行比较。比如新批评家的著作经常隐含了一个道德立场,当阅读霍普金斯诗的时候,会从中找到现实生活中的痛苦或矛盾,分析诗的表达内容是否真实;而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可能只是对意识形态进行评价,而不具有评判倾向。也可以理解为,后结构主义者会将文学作品中的含义上升到思想层面,只讨论文学的形态,而回避内容。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两种不同理论评价方法的出发点存在着差别,结构主义批评家的理论思想中融入了很多宗教思想,而马克思主义文论则是依据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关系。这些评价方法都称之为“文学理论”,却无法体现出各自的差异性。
1.3 “ 文字文本”与其他类型文本的具有很大的区别,后结构主义试图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并将这种区别诠释在文本的应用方法层面上,包括非小说、历史著作与文化事上。而文学理论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意向性。意向性指的是文学作者对作品本身的创作意图,对于以往的文学理论研究来说,创作意图是检验作品评价的重点内容,而新批评主义推翻了这种作者在文学理论中的地位,使得文学批评活动更加依赖于文本本身,而不是作者。实际上,在形式主义后,产生了诸多的理论流派,这些流派的文学批判观点各不相同,但对于作品和作家的关系,已经确定了基本的理念。
随着“理论”衰退现象的出现,文学理论需要继续发展,于是有学者提出了“美学回归”的口号。这是因为美学在“理论”盛行时期,遭受到压制,甚至当时的学者提出“反美学”的口号,导致现代美学和后现代美学存在着断层。这种情况下,美学和理论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对立学科知识,当理论衰退的时候,美学就主张回归。
2.1 美学回归。在这一时期,莫里.克里斯的《美学的复仇》敲响了“对理论复仇的钟声”,他在书中写道:美学需要颠覆意识形态,来实现复仇。包括福斯里菲斯、雅克德里达等多位美学学者加入了学术辩论中。在这场辩论中,美学学者先后确定了诗和词具有自主性及形式的连贯性、美学的虚幻性、美学虚幻性具有戳穿虚伪真理面纱的作用等。在这样的“攻击”下,文学文本的思想体系和表现形式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1]。
2.2 美学转向为哲学。但还有很多学者对于美学回归抱有否定态度,比如爱德华 派和特在《丧失了的浪漫主义》中,以“美学回归?”为题目,论述了美学无法接替文本理论。在他看来,美学已经缺失了浪漫主义,无法回归。同时还有学者指出“美学复仇”的论点中,存在着两个矛盾:第一,美学提倡的自主性是建立在颠覆意识形态方面上的,但这种思想本身就属于一种意识形态,由此可以看出,美学的自主性并没有完全脱离意识形态;第二,确定美学自主性是人文主义形式,但按照美学提倡的虚幻性来看,这两种观点具有矛盾性。因此,可以看出,所谓的美学复仇具有急于求成的性质,导致美学的观点存在着剥离性。同时,一些学者对于诗歌的观点和美学提倡的有所不同,他们认为“诗是主体倾诉欲望、情感的话语”,与“世”无关。这样一来,美学的回归就成为了一个也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
美学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走向伦理和形而上学方向。伊戈尔在《文学事件》中,将书的名字隐藏在平常中,使用了一个“事件”来阐述深厚的哲学性。《文学事件》中的“事件”源自于《文学特征》,指的是通过语言来获取事件,这是一种无法预测、不会结束的事件。在这种理念下,文学作品具有相似性,包括虚构、情感、道德等多种评定的因素。如果文学作品中,存在着越多的因素,说明其中蕴含的哲学性也就越深刻。比如规范与道德之间相似之处在于道德也有规范性,文学的规范性也是有评价价值的,这显示出虚构与实际的对立关系和辩证关系。
2.3 一些学者反对这种“回归”现状,比如杰姆逊认为“这些学科已经被证实为自相矛盾”,不具有回归的价值。但他不反对讨论“伦理”的问题,并反复论证“黑格尔的伦理批判”,分析了相关的“行动伦理”。黑格尔认为伦理世界观是充满矛盾性的,具有混淆“实际”和“可能”之间的关系。杰姆逊应用了黑格尔的“伦理批判”来从根本上瓦解“意识形态化的伦理学”。他指出:对未来与未来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辩证伦理关系,比如奴隶和主人之间,“赌注支配意识”决定了“主人”需要得到他者的承认,并将其归结于自我意识的体现。
“主人”与“奴隶”之前存在着一些辩证关系,主人是理想主义者,表示着展正面哲学思想,而“奴隶”代表着物质主义者,惧怕死亡。黑格尔却歌颂死亡和恐惧,执着于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是一种对哲学与生命之间的深度思考。杰姆逊将哲学与“理论”进行分离,认为哲学是概括性的系统,是一种可信奉的意识形态,而理论不具有这种形态。不过,杰姆逊认为在理论过后,已经无法得到纯粹的哲学,也无法拥有完美的美学和伦理学。哲学依据形而上学方式进入理论后的空间,美学和伦理学也当如此[2]。
结论:综上所述,哲学是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新趋势。在此基础上,新批评主义推翻了作者在文学理论中的地位,使得文学批评活动更加依赖于文本本身,而不是作者;同时,不同理论评价方法的出发点存在着差别,导致无法找出彼此共通的一组术语来进行比较。因此,理论虽然离开舞台,但仍对哲学等学术产生重要的影响。
[1]郭仁超. 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与西方文论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2]崔丹.现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在文学方向学位论文选题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31(03):1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