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互补路径初探

2017-03-11 03:02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思政德育

刘 敏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300)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对于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互补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不可否认具体实施方法还不够完善和有效。在认同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互补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意义分析,具体给出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互补原则和互补路径,希望正确把握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联性,在实现两者互补上做出一些有益的探讨。

1 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补的意义

1.1 促进高职院校德育的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的德育从广义上包括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二者的互补实施对高职院校德育的发展可以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可以完善德育功能、扩充德育目标、增加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提高德育效果。

高职院校德育的功能从思政教育的角度来说,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维护社会稳定,更多的要求个体遵守社会规则,从而很容易忽略了个体差异性。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在个体方面的教育功能是有所欠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本身就比较关注个体发展,教育目的也是促进高职学生个人的心理健康。所以从个人的发展角度,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政教育发挥了强烈的补充效应,完善了高职院校德育的功能。由于高职大学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而思政教育在解决心理问题上的能力是不足的,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可以进行重要补充。从历史经验看思政教育的教育手段存在很多为明显的弱项,不利于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更科学严谨,针对性和系统性更强,将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补充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当中,必然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传入我国时间较短,由于中西方文明的差异且为数不少的心理问题由价值观、人生观等因素造成,某些心理学理论不能适应中国实际,所以思政教育的历史经验可以作为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的有效补充。

1.2 促进高职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根据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现状,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途径、手段上进行互补,是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的。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是没有虚弱,而是指个体的生理、心理同时趋向于健壮,并且能够良好的适应社会,这要求该个体必须同时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品质、健全人格为首要任务,做好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互补,对促进高职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十分必要。

2 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互补原则

2.1 适应形势发展

当前社会、经济、科技飞速发展,新技术、新知识、新问题和新挑战都摆在大学生的面前。高职大学生在感受时代发展变化的同时,还要应对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导致很多高职大学生出现思想和心理问题。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大学生的问题如网络成瘾、校园暴力等与过去的问题已大相径庭。因此,高职院校在实施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补的过程中,必须抛弃老办法、旧思路,审视时代变迁,迎接新的挑战,适应形势发展。

2.2 理论结合实践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论性强,但理论结合实践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核心理念,因为离开了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教育理论就会失去检验的标准和前进的动力。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补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健康发展服务,而现实是教育人的最好平台。假如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理论联系实践,该项教育工作就是无力甚至无效的。所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互补的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不但以理论教育学生,还应该积极组织学生投身实践活动,实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确互补。

2.3 注重区别与联系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有差别,但是两者之间无论是在理论基础方面还是在模式方法方面更能表现出明显的互补,所以两者互补实施应当注重区别与联系。在实际的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不可能也不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完全融合为一体,但是,利用两者互补的部分相互促进,重视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与联系,注重两者的结合程度,高职院校的德育功能将得到更好地发挥。

3 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互补路径

3.1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高职院校的教育主体是教师,并形成了相应教育队伍。从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互补的实施来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承担很大的责任和义务,教师的行为、能力、素质等方面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教育队伍的如果素质低下、能力低下,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只是空中楼阁,无法确切实现。因此,在实施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互补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人,也就是要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思政老师、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培训,帮助其提高道德素质,增强心理素质,提升教育理念,掌握教育方法,熟悉教育技能,改变传统单一的德育模式,实现复合互补的教育模式,打造一批兼备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的德育工作队伍。

3.2 发挥辅导员能动性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不只是学生日常学习,还包括学生日常生活和工作。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发展学生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补工作的最佳实施者莫过于辅导员。因为辅导员工作是高职院校德育的主要渠道之一,辅导员工作涉及面广泛、内容具体细微,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与学生接触较多,相对比较深入地了解学生,能够把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效结合。发挥好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直接作用于高职大学生,增强教育效果。

3.3 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都有丰富的课内外实践活动,如技能比赛、体育节、艺术节、宣誓仪式、新生军训、文明竞赛、职业规划、素质培训、文明参观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还有组建社团、召开论坛、第二课堂等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可以让高职大学生积极参与、发挥能力、反省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有效的提高思想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高职院校应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平台,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实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互补。

3.4 利用网络影响力

当前,网络发展速度极快,运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教育成为高职院校实现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补的绝好机遇与可行途径。利用网络平台向学生宣传国家政策与精神,实施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宣讲道德故事等方式是高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网络平台既有利于形成信息双向沟通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影响力。而且可以全面根本地了解学生思想与心理动向,解决学生思想与心理问题。可以说,利用网络影响力,对高职院校早日实现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补的最终发展目标助力多多。

[1]石变梅.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关系的再认识[J].教育科学研究,2004(11).

[2]汪满昌.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 (6).

[3]闫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新思辨[J].经济师,2010, (1): 159.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思政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