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芳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现状,然后对激趣式游戏、操练性游戏、拓展性游戏和合作式游戏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游戏教学 词汇学习 快速反应
爱玩是人类的天性,在这其中又以儿童最为突出,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相对还比较薄弱,因此我们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时可以将这一特性有机的融合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来。近几年很多学校陆续都在将游戏教学法引进到小学英语教学中来,这样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小学英语教学效果都有很大的好处。
一、游戏教学法在国内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首先是关于英语在小学教学中的定位问题。对于很多我们国内的小学来说,英语这门课程的开设相对而言都是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因为虽然我们都知道英语对于学生们日后的求学生涯与日常生活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仍然有很多小学把英语课程的定位都是相当低的,与其他一些美术音乐等科目的定位是一样。其次是关于小学英语的师资力量方面。我国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学历呈现出一种参差不齐的状态,在这其中英语专业出身的教师相对还是比较少,因此这就造成了他们自身听说能力也存在一定的欠缺,对于课堂内容与教学活动的把控方面还呈现不足。
随着游戏教学法的引入,很多小学英语课堂上逐渐开始出现这一类的教学活动,但是虽然以住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都有一定的改善,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关于小学英语的游戏教学法还是存在一定缺陷的,像现在所使用的教学游戏通常都还只是一些浮于形式上的东西,缺乏整体的教学策略。正因如此,虽然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使用教学游戏在短时间内激起学生一时的兴趣,但是由于这些游戏缺乏内涵,因此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并达不到游戏教学法的真正效果。
二、教学游戏的分类与运用技巧
一般来说小学时期的教学游戏以规则游戏占主导地位,而这一类游戏在设计上往往都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在用規则来限定游戏的同时,也加入了一些需要相互交流与沟通的部分在里面,属于一种具有一定社会性的游戏。
1、激趣式游戏。通常这一类游戏比较适合教师需要讲解新知识时使用,因为它不但可以引起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好奇心,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巧妙的将游戏融入到平时的日常教学中来,因为在开展这个游戏时,不仅可以让学生复习到很多以前学习过的词汇与语法句子等,同时还能为后续需要学习的新课程做准备,另外由于这类游戏属于一个比较开放性的游戏,因此很容易调动学生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会有一种非常迫切的心态想要知道游戏里到底有什么东西,从而让他们非常积极的去开发自己的大脑,去想像,对于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帮助的。
2、操练式游戏。这一类游戏其实也比较简单,它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反复操练式的游戏,而另一种是快速操练式的游戏。像我们一般进行反复操练式游戏时,多用于课后学习完新的单词之后,再进行反复练习,而课前一般多采用的是快速操练式游戏来进行单词的回忆与复习以前的知识。以快速操练式游戏为例:教师将需要让学生复习的单词的卡片出示出来,学生见到后快速的将单词拼读出来,比如说:教师出示的单词为“spring”,那么学生就需要快速的将它拼读出来s-p-n-i-n-g spring spring spring。这一类游戏最大的好处就是有效的缓解学生在记忆单词时的枯燥,因为当学生在快速的进行反应时,他们就必须手脑并用,在游戏过程中完成了对单词的记忆。
3、拓展性游戏。这种类型的游戏用来给学生复习旧知识,并且让旧知识与新知识串联起来最合适了。以单词联想游戏为例:给学生们一个单词,让他们自由发挥,说出与这个单词有着关的内容。比方说所给学生们的单词是“Zoo”。学生们就会说“Panda”“ Elephant”“ Tiger”等等。这种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到学生们的联想能力,还能让督促学生们去复习他们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4、合作式游戏。这一类游戏主要讲究的是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它既可以是展示性的角色扮演,也可以是有着竞赛性质的淘汰游戏。以角色扮演为例:一般来说这种游戏是最受学生欢迎,也是最能训练学生英语口语的一种游戏。教师一般在开展这种游戏之后可以尽可能的营造也一种角色扮演的氛围,比方说先根据需要扮演的角色给学生们准备一些道具或头饰,让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时更为的投入。比如白雪公主的故事,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准备好学生在角色扮演时所需要的头套呀面具。
结束语:总之,小学英语中的游戏教学法是门非常深奥的教学艺术,所以作为教师不能认为小学英语不重要,从而忽视了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因为只有从小打好英语的学习基础,对于他们以后的求学生涯才能有更大的帮助。
参 考 文 献
[1] 姚雅丽,凌茜.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04)
[2] 张海宗.论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英语教师.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