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年英
摘 要:高职教师职教能力是在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高职教育教学的实践表明,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现有的“两条途径,三种模式”均无法满足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现实需要;而以教师发展中心为核心的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模式,将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统筹规划,不仅保证了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统一性、系统性和连续性,也凸显了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个性化。这一模式从全方位着手,不拘一格培养高职教师职教能力。
关键词:职教能力; 培养; 高职教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1B-0013-04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高职教育以为行业、企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毕业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所有这些集中反映到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直接承担者高职教师身上,就是要求高职教师具有较强的职教能力。
一、能力与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内涵
(一)能力的内涵
199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将能力解释为“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能力是人在特定情景中的行为表现,是人们利用掌握的知识、技能成功完成某项活动并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从哲学和人文学的角度看,能力是人在完成某项任务的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正确驾驭某项任务的实际本领。
概而言之,能力是人胜任某项任务所需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人利用掌握的知识、技能顺利而有效地完成某项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即人有效完成各种任务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一般能力是人有效认知各种任务的保证,包括人在认知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特殊能力是人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顺利有效完成某项任务所表现出来的专门能力。特殊能力不仅表现为一定的知识、技能,也表现为知识、技能在完成实际任务过程中的运用与创新。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相辅相成,一般能力在某种特殊任务中得到特别发展时,就可能成为特殊能力。正如墨子所言,人的能力不是生而就有的,而是要通过艰苦的磨炼和后天培养才能得到。
(二)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内涵
高职教师职教能力作为一种能力,是高职教师胜任高职教育教学任务所需素质的综合体现,是高职教师利用掌握的知识、技能顺利而有效地完成高职教育教学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高职教师职教能力是高职教师在其一般能力基础上,在完成高职教育教学任务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殊能力。简而言之,高职教师职教能力是高职教师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能够胜任高职教育教学任务的专业能力。
1.一般能力是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基础。高职教师担任的高职教育教学任务是一项育人的工作,是一项不断地促进知識、技能转化为能让学生顺利而有效地完成将来岗位工作任务的工作,高职教师完成育人任务的过程就是高职教师通过语言、行动等不断地与学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的过程。高职教育教学任务的这一特性,决定了高职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等一般能力,才能顺利而有效地完成高职教育教学育人任务。
2.特殊能力是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关键。高等教育性和职业性是高职教育教学的根本属性。高职教育教学的高等教育性决定了高职教育是一种按专业进行的分类教育,即专业教育。教给学生适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原理是高职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俗话说“欲给人半桶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高职教师要胜任高职教育这种专业化教育工作的需要,就应具备较全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职业性是高职教育教学区别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教学任务的根本属性,高职教育教学任务的这一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教学以促进专业基础知识、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为主线,即重在培养学生完成特定具体工作任务的专门技能、技巧。因此,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特殊性还应包括完成特定具体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技巧。
3.再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高职教师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在完成实际任务过程中的运用和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职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这一目的决定了高职教育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也要将知识、技能运用于发现、分析并进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不断推动知识、技能的再造和创新,进而促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简言之,知识、技能的再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应有之义。高职教师的再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在高职教师的一般能力基础上,在高职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能力,具体表现为教育教学内容的整合设计能力、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能力及知识、技能的开发利用能力等。
二、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现状
国外高职教育起步早,教师职教能力的培养已比较完善,包括入职前的培养和在职培养两部分。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职培养。在具体实践上,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在职培养主要有两条途径和三种模式。
(一)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两条途径
1.“引进来”。 “引进来”即通过聘请行业、企业及其他院校等高职院校以外的专家、能手到高职院校来,为高职院校教师提供职教能力培训培养活动及高职院校教师通过网络、自学等途径,不断学习先进高职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及技巧、专业理论及实践知识、技能技巧等,以不断培养和提升高职教师职教能力。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引进来”途径包括:聘请校外专家、能手到校内进行讲座、指导或直接担任实践教学工作,将行业、企业生产搬到校内(如在高职院校建立教师工作室、创办校办工厂等)及聘请校外专家、能手到高职院校为教师提供培训等。调查表明,近100%的高职院校不同程度地聘请校外专家、能手到校内进行讲座或为教师提供培训,但校外专家、能手到高职院校直接担任实践教学工作及将行业、企业生产搬到校内的还比较罕见。endprint
2.“走出去”。 “走出去”即通过让高职教师走出校门,到行业、企业中去,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行业、企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具体实践,以便高职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企业发展动态,进而培养和提高高职教师专业技能技巧即实践教育教学能力的方式方法。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走出去”途径包括:高职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挂职锻炼、调研、与企业共同研发或独立承担行业、企业的研发任务等。调查数据表明,目前,仍有30%左右的高职院校很少派遣教师到企业接受锻炼;至于教师接受锻炼的形式,以到企业顶岗锻炼的形式进行的仅占44%,到企业参观考察的占44%;高职教师下到企业,出于教师个人需要的占53%,学校安排或要求的占48%,跟随实习学生或通过校企合作协议下去的各占21%。仅18%的教师认为到企业顶岗实践是最有效的。也就是说,目前“走出去”存在“出去难”、形式主义、随意性大等不良现象,大大影响了效果和效率。另外,“走出去”还包括高职教师到其他高校或科研院所继续进修深造及参加校外各种培训班等形式。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目前能够享受的还只是极少数高职教师。
(二)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三种模式
1.边教学边实践模式。即在不影响高职教师完成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在担任教学工作的同时,结合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有意无意地接受职教能力培养,从而不断提升职教能力的一种模式。边教学边实践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高职教师可以在不离开高职教学岗位工作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对于办学资源相对有限的高职院校而言,这一模式既可以从数量上保证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对高职教师的需要,又可以不断提高高职教师的职教能力,从而在质量上满足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对高职教师的需要。对高职教师而言,边教学边实践模式不仅有利于高职教师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获得实践结果,又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职教能力,从而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采用的是边教学边实践模式。
边教学边实践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既包括有组织的,也包括无组织的。有组织的途径包括:教师工作室、各种教学比赛、集体备课、新老教师传帮带、教研教改立项等。无组织的即教师自发进行的途径包括:教学反思、教师自学、教师间自发的听课评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等。调查数据表明:53%的教师接受过校内老教师带教,但超20%的高职教师认为成立专业教研组,建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带教是提高高职教师职教能力最有效的措施。实践表明,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制度不完善等多种原因,边教学边实践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模式在实践操作上,应付性、随意性、低效性大等现象常有发生。
2.集中挂职锻炼模式。即在一定时间段内,高职教师完全或基本不承担校内教育教学任务而到行业、企业顶岗任职,从而培养和提高高职教师实践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高职教师完全融入到行业、企业的岗位实践中去。这一模式对于培养和提高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尤其是实践教育教学能力无疑是较有效的,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这一模式在我国得到落实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据调查,目前,到过企业顶岗锻炼的仅占35%。
集中挂职锻炼模式的实现途径主要有,高职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顶岗锻炼或是正常教学期间(如一学期、一学年等)不承担或基本不承担校内教育教学任务而完全到行业、企业挂职。实践表明,目前,在我國集中挂职锻炼模式不太受欢迎。调查表明,仅24%的高职教师愿意接受到企业顶岗实践。企业接受高职教师顶岗实践的积极性低,其中原因包括企业认为经济上不合算占30%,政府缺乏优惠与激励政策占35%,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占37%,防止技术泄密的占25%,12%认为教师技术能力差,对企业没有帮助,还有8%认为缺乏法律法规。
3.集中培训模式。即利用某一特定时段,通过举办讲座、沙龙、研讨会或专题培训,集中对高职教师进行培养。这一模式最突出之处就在于,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既方便、灵活,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大大节约成本。调查数据表明,有50%以上的高职院校教师参加过讲座,有近40%的高职教师接受次数最多的职教能力培养形式为讲座,教师最愿意接受的是短期培训班式的培训,占调查人数的40%。从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训效果看,认为讲座最有效占39%,短期培训班只占25%。
集中培训模式包括校内集中培训和校外集中培训。校内集中培训常表现为在校内举办讲座、沙龙、专题研讨会或专题培训等。校外集中培训即把培训场所搬到校外,另外,校外集中培训接受培训对象既可能是全部来自同一高职院校,也可能是分别来自不同的高职院校。从效果上看,无论是校内集中培训还是校外集中培训,除了政策性、零散性或随意性,校外培训针对的往往是共性和普遍性的问题。
三、教师发展中心主导下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模式
(一)构建教师发展中心主导下的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职教师来源更加多样,其中既有来自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又有来自行业、企业的社会人士。高职教师来源不同,原有的知识、经历、经验等也就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需要接受的培训有所不同。为经济社会尤其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职教育教学存在的理由,高职院校所处区域不同,就是处于同一区域,也可能由于服务对象不同、具体的办学条件不同,教育教学各具特色。高职教育教学的这一特色必然决定了教师职教能力的个性特色。另外,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终身学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高职教师而言,欲要胜任教育教学任务,就必须长期不断地接受培训,否则,终究会因拥有知识的陈旧,技术的落后被淘汰。然而,现有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表明,现有的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模式,不仅无法从根本上满足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长期性、系统性、针对性和个性化的需要,而且被动培训的现象时有发生。
教师发展中心主导下的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模式,作为一种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即在各高职院校设立以帮助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提高高职教师职教能力,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为目的专业机构——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以专家的身份,从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高职教师的具体实际,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为高职教师量身定制,形成一套极具个性特色的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方案,并统一协调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将方案落到实处。这既可以保证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训培养的长期性和系统性,以适应不断提高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需要,又可提高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个性,从而大大提高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效果和效率。endprint
(二)教师发展中心主导下的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模式的特色
与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模式相比,教师发展中心主导下的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模式在提高教师职教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宗旨的指导下,全方位着手,从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项目的策划,到具体培训培养活动的组织实施及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平台的搭建,形成了自身特色。
1.针对性强,突出个性。现有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实践表明,现有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培养往往是根据管理部门的指示,组织高职教师进行培训培养,或组织某一地区的各高职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的部分教师进行培训培养,亦或是就本校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或共同关心的问题,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培养等。换言之,普遍性、共性是現在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模式的共同特点。在以教师发展中心为核心的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模式下,教师发展中心作为专业机构,从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本校教师培训的具体条件,针对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甚至是根据教师的要求提供所需服务,如进行新教师培训、根据学生的评教结果给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教师的要求进入教师课堂进行指导等。这些极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培养措施,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职教师参与职教能力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效果和效率。
2.形式多样,灵活高效。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是各专业知识、原理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创新,人们的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以教师发展中心为核心的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模式下,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安排的培训培养,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从内容看,包括教育理念、职业道德的培训、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培训(如课程设计能力培训、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培训、课堂组织能力培训、评价能力培训等)及研究开发能力培训等。从形式上看,既包括有形的具体的培训,也包括无形的熏陶、慎独式培训。对于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采用专题讲座、培训班集训等形式(如新教师培训、新教学模式培训等);对于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具有探讨性或存在争议性的问题,采用沙龙、论坛等形式(如教学方式方法、课堂组织技巧的培训等);对于人才培训方案及课程的设计,则可采用校企合作形式,即通过教师到行业、企业中调研或与行业、企业专家进行专题研讨等来实现;对于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则可采用咨询、个别指导等形式;对于教育理念、职业道德则采用宣传、培养典型等形式。总而言之,在以教师发展中心为核心的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模式下,培训形式既集中(如专题讨论、培训班等),又分散(如个别咨询、个别指导等);既统一(如研讨会、现场讲座等),又自主(如观看教学录像、咨询等),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满足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需求,提高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效果和效率。
3.整体规划,持续发展。高职教育教学为经济社会尤其是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的目的决定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社会,高职教育教学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换言之,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整齐划一,并随着经济社会尤其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地调整与创新,既是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又是高职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以教师发展中心为核心的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模式下,教师发展中心作为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专业机构,立足于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本着促进高职教师专业成长,进而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结合高职教师的具体实际,统筹协调校内外的各项资源,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师进行培训,以克服以往培训中的随意性、零散性、临时性等不足,为高职教师职教能力长期而有序地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四、结束语
高职教师职教能力是高职教师胜任高职教育教学的根本,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职教师的职教能力是在高职教师教育教学实践锻炼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下转22页)(上接15页)并随着高职教育教学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以教师发展中心为主导的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模式,不仅是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而促进高职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乃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阎建平,王美兰.能力新论——简谈能力及其发展规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7).
[2]郭志伟.“能力”与“能力建设”释义[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9).
[3]李春来.高职教师( 工科类) 职教能力培养的策略探析—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0,(12).
[4]费云生.高职教师能力素养培养策略探究[J].成人教育,2012,(3).
[5]田夏彪.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基于国内外研究的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13,(1).
[6]陈龙图.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5,(12).endprint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