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教育家阮元的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2017-03-10 23:30:33顾小萍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阮元西学扬州

顾小萍

(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扬州 225000)

扬州教育家阮元的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顾小萍

(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扬州 225000)

阮元是清代重要的学者和教育家,他的实学、西学和对八股取士的反思等教育思想对现代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启迪作用。阮元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职业教育带来以下几点启示:实事求是,学以致用;德育为先,德才兼备;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敢于怀疑,大胆创新。

扬州教育家;阮元;教育思想;职业教育

阮元是清代重要的政治家、教育家、学者和教育改革家,历经乾嘉道三朝,有“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之称。阮元在当时适时开办新式书院,提倡培育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在书院里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以及破旧创新的教学体制,都是值得肯定的。阮元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职业教育有一定的启迪和开导的作用。

一、阮元生平简介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还有雷塘庵主、揅经老人等称号,晚年又号怡性老人,扬州仪征人。他是清代嘉庆和道光年间的重臣,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刊刻家,扬州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编纂、金石、经史等方面有着非常高的造诣。龚自珍曾盛赞阮元的训诂之学、校勘之学、史学、金石之学、文章之学、典章制度之学、掌故之学等,称其“凡若此者,固已汇汉、宋之全,拓天人之韬,泯华实之辨,总才学之归”。

1764年阮元出生在江苏扬州府城一个武将世家。他的祖父阮堂武进士出身,到他父亲阮承信继承家业时家道中落,开始弃武从文。母亲林氏也出身于仕宦之家,通晓诗书。母亲偏重对他文字的教育,父亲教他立志向学,并教他骑马和射箭,希望他能文武兼备。

1789年阮元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因学识渊博,受乾隆帝赏识,被提拔为詹事府少詹事、行走南书房,参加编纂《石渠宝笈》,后又晋升为詹事。1793年至1795年,阮元担任山东学政。此后阮元任浙江学政,1798年回京,任户部左侍郎,不久又赴任浙江巡抚。1801年他在杭州建立诂经精舍,后来任职兵部,又先后出任湖南、浙江巡抚。1813年阮元调任江西巡抚,两年后调到河南,升湖广总督,1816年调任两广总督。1820年在广州创立学海堂书院。1826年改任云贵总督,1835年阮元应召回朝,拜体仁阁大学士兼理刑部、兵部事务,1838年告老返回扬州定居。1849年阮元在扬州康山私宅去世,谥文达。

二、阮元的教育思想

1.实学思想

顾炎武是开清代实用之学先河的思想家,他严厉批判当下的浮夸之风,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从而奠定了清代实用之学的基础。阮元继承了顾炎武的实学思想,将经世致用作为一生治学目的,将实事求是作为毕生所学的最高宗旨。阮元大力主张实事求是的治学之风,拒绝浮华无用学风。他解释道:“学而时习之者,学兼诵之、行之。凡礼乐文艺之繁、伦常之纪、道德之要,载在先王之书者,皆当讲习之,贯行之。”“圣贤之道,无非实践。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贯者,行事也,即于格物同道也”,“物者,事也;格者,至也。事者,家国天下之事,即止于五伦之至善、明德、新民皆事也。格有至义,即有止意,履而至,止于其地,圣贤实践之道也”。阮元的这些思想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对当时不切实际的风气进行了纠正。

2.西学思想

阮元所创办的书院设置的教学内容增加了科学技术知识,如学海堂提倡包括数学、天文、诗经,甚至军事知识的全面学习,这在当时是十分先进新颖的,如一股清流。阮元的西学思想与传教士的“西学东渐”有着密切联系。在清代康熙年间,对传教士的西学是持开放态度,不仅允许他们传教,而且准许他们传播西学。到后来对于西学,有守旧派和西化派两派,与他们相比,阮元对待西学的态度是不一样的。阮元反对守旧派和西化派极端的想法,他主张利用西学之长处来补充完善中学。一方面,他肯定了中国文化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迫切希望中国学者学贯中西,并赶超西方。在这种西学思想的影响下,阮元主张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中西学的长处,融会中西,所以他在创办的书院中特别重视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

3.反思八股取士制度

清代乾隆后期开始,盛世背后潜伏着尖锐的社会矛盾,阮元忧心于国家前途,密切关注国家命运。为了破除这些社会弊端,他开始反思和研究当时选拨人才的科举制度,并不断寻找补救弊端的方法。嘉庆二年,阮元典试优行生员时就曾说到:“以四书取士,垂数百年,明初剿袭成书,为《五经大全》,锢蔽士人耳目,至我朝以经术教士,当若何提倡以矫空疏杂滥之弊欤?”“阮元正是认识到科考与学问的相生关系,通过科考阅卷的实际运作,削弱头场四书文的作用,抬升二三场经解策论的地位,以此引人入学。”阮元出生在一个重视科举考试的传统家庭,他的家庭教育影响其思想,在阮元担任学政一职时,其父阮承信曾对他说:“读书当明体达用,徒钻时艺,无益也”,“取士当先器识,取文亦当无所不收,若以一隅之见为去取,必有弃材矣!”,父亲的一番话对阮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贡院号舍素泥泞,全甃石版,亦皆先君所教也”。

三、阮元教育思想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1.实事求是,学以致用

阮元所创办的诂经精舍和学海堂都以经学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以实事求是作为治学方针。阮元在《揅经室集·自序》中说:“余之说经,推明古训,实事求是而已”。他要求学生在实学上下功夫,实实在在做学问。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所教授的经学内容是实实在在的学问,被称之为“实学”。阮元所创办的诂经精舍和学海堂和一般书院经学教育不同,阮元主张教育要适应当时社会的需求,培养经世有用之人才,“实事求是”,“明体达用”。另外阮元提倡理论联系实践,反对浮华,他设置的教学内容都是为了解决实际的现实问题,强调学以致用。

阮元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现代职业教育很大的启示,职业教育就是强调“实用”。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我们的学校要与社会接轨,不能闭门造车,要迎合社会的发展。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踏踏实实学知识、学技能的学风,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扬州某职校就紧扣“扬州三把刀”文化,以扬州文化作为办学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很快地适应扬州的社会发展,成为紧俏的职校生。

2.德育为先,德才兼备

阮元认为教育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德行展开的,开展教育要德育为先,培养学生德才兼备,注重对学生的品行的考核。《学海堂章程》中就规定:学长等公举诸生,务取志在实学、不鹜声气之士,尤宜心地淳良,品行端洁。凡是写作浮艳类词的无聊文人,陷人于罪的恶讼师以及吸食鸦片的纨绔子弟,学长均不得给予推荐。

这种培养学生德育先行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如果不注重学生德行的培养,那培养的学生不但不会为人们带来福音,还可能成为对社会有害的人。社会上有不少这样的案例,有一些人们心目中的“好学生”却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如马加爵、药家鑫之类的学生。所以我们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德行培养。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一门有用的技能,更要成为社会需要的德育兼备的综合性人才。如扬州某职校就特别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都开设一门德育课,将德育课堂作为德行培养的主阵地。另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渗透德行教育,如升旗仪式、班会课、团日活动、宿舍管理、就餐、社团活动等等活动中,都开展德育教育。让学生每时每刻都感受到德行培养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3.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在教学方法上,阮元主张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提倡教师与学生的共生共长。诂经精舍本就是一个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机构,绝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经学基础,所以精舍开设的课程和内容大多是阮元个人研究的心得,而且不是照本宣科,是为学生量身打造的课程内容。孙星衍说诂经精舍:“其课士,月一番三人者迭为命题。评文之主,问以〈十三经〉、〈三史〉疑义,旁及小学、天部、地理、算法、词章,听搜讨,书传条对,以观其识,不用扃试糊名之法。假日聚徒,讲议服物典章,辩难同异,以附古人教学藏修息游之旨。”所以阮元在经学教育上采用的是自由研究和质疑问难的方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个性。

阮元这种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现代职业教育。在职业院校中开展的不是应试教育,而应该是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更应该培养学生的个性。假如我们用相同的教学方法教育不同的学生,那从职业学校毕业走出去的学生将是千篇一律的复制品,毫无生机和个性。所以我们职业教育对待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为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容器”,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对待不同的生命我们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就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当仁不让于师”,教师要和学生共同成长,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4.敢于怀疑,大胆创新

阮元对经学推崇备至,但并不认为是绝对权威,他认为只要找到确凿证据,就可驳正。“余以为儒者之于经,但求其是而已矣,是之所在,从注可,违注亦可,不必定如孔、贾义疏之例也”,“盖株守汉注,曲为附会,其弊与不从传注、凭臆空谈者等。”阮元认为要相信真理,不可屈服于权威之人,这正体现了阮元敢于怀疑权威的学术精神。这种敢于怀疑,大胆创新的精神还体现在阮元对传统的教学机制的改革创新上。阮元对学海堂的

领导机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废除当时的山长制,创立八学长共同负责制。学长制的设立,使它在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优越性,也使得教学相得益彰。

现代职业教育同样需要阮元的这种敢于怀疑,大胆创新的精神。近年来,职业教育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出路,人们在思考怎样让职业教育之路走得更远更长,在不断尝试和创新。扬州某职校就转变思路,由传统的“求企业服务”向“为企业服务”转变,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如在烹饪专业专门设立了“迎宾馆”班、“香格里拉”班、“蓝山咖啡”班等特色班级,将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专门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这种新的思路也为学校带来了出路。

在清代历史上,阮元是一位很特别的人物,在他的一生中既为高官又不废学问。如果就某一专门学问而言,阮元没有像他的先辈和师友那么有建树。但既有了这些人的专精,就成就了阮元的贯通,这种贯通给后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带来极大的方便。

[1]宋巧燕.20世纪的阮元研究[J].中州学刊,2003(4):88-93.

[2]郭明道.清代教育改革家阮元[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4):125-129.

[3]郭明道.阮元的教育思想和实践[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6):85-87.

[4]周玲.阮元教育思想探析[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6-10.

[5]王瑜.阮元思想研究述评[J].广西社会科学,2006(6):112-115.

[6]郭明道.阮元与清代学风[J].江海学刊,2006(5):174-180.

[7]韩荣钧.扬州学派代表人物略伦[J].滨州学院学报,2011(2):80-84.

G40-092

A

1009-1890(2017)04-0085-03

2017-10-11

顾小萍(1981-),女,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德育。

周小梅

猜你喜欢
阮元西学扬州
西斋茶廊坐雨
中国三峡(2022年7期)2022-12-02 07:01:32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2:48
阮元与焦山的不解之缘
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3:04
扬州的夏日
文苑(2020年5期)2020-11-19 10:41:17
康熙皇帝的西学教师
紫禁城(2019年11期)2019-12-18 03:14:36
阮元信守“一品清廉”
扬州的秋日
和珅与阮元的眼镜诗
下扬州
孤本《性原广嗣》与西学之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