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俊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 泰州 225300)
王艮(1483—1541),原名银,字汝止,号心斋,明泰州安丰场(今东台市安丰镇)人。王艮是一个初时读书不多,靠刻苦自学而领悟儒家学说,成为泰州学派创始人、中国哲学史上颇具影响的平民哲学家。在王艮的思想体系中其最为突出的思想之一就是以身为本。“以身为本”是王艮突出的创新理论之一,王艮的身本思想不仅对明代中叶以后的中国社会产生过很大的影响,甚至到了“五四”前夕的新文化运动时期,还能看到它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如何看待王艮的以身为本的思想?本文试从四个方面就王艮对身本问题的解读,作一些初步的分析,求教于方家同仁。
“本”的问题是个历史话题。孟子就曾说过:“守身,守之本也。”(《离娄上》)程朱理学认为,“理”为天下之本,主张格物穷理。阳明心学主张“心即理”,认为“心”为天下之本,强调致良知。而王艮则认为,本既不是理,也不是心,而是“身”。他说:“身也者,天地万物之本也;天地万物,末也。”“以天地万物依于身,不以身依于天地万物。”(《语录》)王艮这一观点看似与上述孟子的观点一致,实际上有所不同。孟子所谓守身之本是在家国天下这一话语模式下讲的,其根本要求就是通过“守身”(主要指修身)来治理天下国家。而王艮把“身”说成“本”,强调的是人在天地万物之间的主体位置,要求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要按照尊身、安身、保身的要求来进行。
王艮身本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人性就是天理。这与前人的论述是一致的。比如宋明理学、阳明心学在讨论“本体”的时候都没有离开“人性”或“天理”。如朱熹认为,性即理。王阳明说:“心也,性也,天也,一也。”(《传习录卷中答聂文蔚书(二)》)心学认为,心的本体就是性,性由理所赋予,所以人性就是天理,人道即天道。显然,朱熹也好,阳明也好,他们谈“本”都是以“人性”为依托的。事实上,王艮的身本思想,同样是从“人性”出发的,但王艮更加重视“人性”的自然性。比如,王艮认为人性即天性,也就是天理。他说:“天理者,天然自有之理也。”(《语录》)换句话说,“天理”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自然而然的运行规律。所以王艮把“天理”与“自然”说成一回事。之所以要这样说,王艮的解释是,由于人的感知等生理本能都是自然而然的,又由于人性就是天性,所以人性就是天理。同时,王艮还认为,由于天理自然活泼,所以人性也自然活泼。比如,“良知之体,与鸢飞鱼跃同一活泼泼地。”(《答朱思斋明府》)实际上,王艮从“人性”的自然特性出发,把“人性”提高到“天理”或天性的地位。而“人性”又附之于人身,人性的提高,意味着人身的提高。
王艮还从人性的自然角度以他的“天人一理”的哲学命题为基础,进一步推理出“天人同体”的结论。他说:“父母生我,形气俱全。形属乎地,气本乎天。中涵太极,号人之天。此人之天,即天之天。此天不昧,万理森然。动则俱动,静则同焉。天人感应,同体同然。天人一理,无大无小焉。”(《语录》)王艮认为,人就是在天地间生的,所以天的“天”和人的“天”是同一个天。他在《咏天》诗中阐述说:“都道苍苍者是天,岂知天只在身边。果能会得如斯语,无处无时不是天。”(《天下江山一览诗六首觉友人》)王艮这一解释实际上是对“天人同体”的具体说明。王艮还把“天”与“人”的关系分为两“体”两“道”。即:一个是“天性之体”,这是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是“外道”;一个是天地的“本心”,“本心”的运行规律是“内道”。王艮认为,“内道”与“外道”也是有“本”“末”之分的,他认为,“本”是“内道”,“末”是“外道”,而“天人同体”则为“内外之道”。当然,内外之道要实现“同一”也是有条件的,这就是只有“内道”主于“外道”,才能合“内外之道”。换句话说就是,在人与天的关系上,不仅天人同体,而且因为人“心”是天性的本体,所以“心”主宰“天”。
此外,王艮通过“身”与“道”的比较,突出“身”的地位。既然“人性”是天理,那“人性”也就是“道”。在王艮看来,“身”与“道”本来就是一致的,“道”就是“至善”,也就是“良知”,就是“性”,就是“身”。由此,王艮又推理出“身道一也”的结论,而也正由于“身道一也”,所以尊身就要尊道,尊道就要尊身。同时,由于“人能弘道,是至尊者身也。”(《语录》)因而“至尊至贵,熟与吾人。”(《年谱》)当然,王艮讲“至尊至贵,熟与吾人”,不是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他还把这一思想与实践结合起来,力求通过社会实践提高人的地位。比如他说:“身与道原是一件,至尊者此道,至尊者此身。尊身不尊道,不谓之尊身,尊道不尊身,不谓之尊道,须道尊身尊,才是至善。”(《答问补遗》)“道”与“身”是一体化的,所以尊身与尊道也应当是统一的。
在身与国家关系的问题上,王艮根据《大学》“物有本末”的话提出身、家、国、天下虽同为“一物”“唯一物而有本末之谓”的观点。王艮关于身为国家之本的论述较多,如他说,“身是天下国家之本”。(《语录》)“治天下有本,身之谓也。”(《复初说》)“身与天下国家一物也,惟一物而有本未之谓。”(《答问补遗》)等等。
王艮强调身为国家之本既是对传统观点的继承,又是对传统观点的发展。客观地说,关于“身本”问题,早就有人说过。孟子就曾就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不过,孟子这是从修身角度出发的,比如《礼记·大学》就明确地说:“古之欲明明德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此外,王阳明以“心”为本,也是强调修身的。他所说的格“心”致知,讲的就是修身功夫。如他曾说:“为学工夫有浅深,初时若不着实用意去好善恶恶,如何能为善去恶?这着实用意便是诚意。”[1]84王阳明这里强调的就是诚意修身。王艮的身本思想也受这种家国天下话语模式的影响,实际上他的“淮南格物论”是由正己修身论与安身保身论组成的。
王艮的“淮南格物论”首先强调的是知本。他说:“‘物有本末’,故‘物格’而后‘知本’也。”“‘格’,挈度也,絜度於本末之间,而知‘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此‘格物’也。”(《语录》)那么什么是本呢?他说,“身与天下国家一物也,惟一物,而有‘本末’之谓。”(《语录》)王艮讲“身为国家之本”的目的在于正己治国。王艮的基本观点是“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语录》)他说“欲明明德于天下,必先知身与家、与国、与天下”的关系。(《语录》)在治国问题上,应该把心思返回到人自身这个主体上来,一切都要从个人做起。因为个人是个“矩”,国家是个“方”。“方”之不正是由于“矩”之不正,所以要治理好国家,关键要“矩”正,否则“矩之不正,则方之不正”了。(《语录》)也就是说,治理天下、国家,要抓住“身”这一根本因素。“身”这个“本”做好了,天下国家的治理也就符合要求了。此外,在修身问题上,王艮还有一个重要观点,这就是从身本出发,正己、修身都要反己。王艮讲反己是从正己的角度说的,他认为正己必须反己。他说:“反求诸已,亦惟正己而已矣。”(《语录》)由于他把反己与正己看作一回事,所以他说反己就是正己,当然,王艮的“反己”与传统的“反己”观点不完全相同。比如,传统反己思想着眼于纠正偏差或修正错误,而王艮一方面强调通过反己发现错误,进而改正错误,另一方面则主张通过反己发现自己固有的善的本性,进而通过学习与修养达到复初的目的。
在身为国家之本的问题上,王艮最突出的贡献不只是对传统修身观点的继承,而是对传统观点的发展。事实上,王艮在身国关系上讲的“身”并不是抽象的人,他所说的“身”实际上是灵与肉结合的一个个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个体。马克思曾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2]121同样,国家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没有了,国家也就没有了,所以“个体”是根本。王艮在身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突出了个体的作用,强调保身和安身。他说:“明哲者,良知也。明哲保身者,良知良能也。”(《明哲保身论》)保身是第一位的,不管做什么,再重要也没有保身重要。以他的出处观为例,王艮是主张出而不隐的。但要“当量”,也就是要慎重思考,不能盲目出入。他说:“当量而后入。不可入而后量也。若君相求之,百执事荐之,然后出,此中节之和,吾之道可望其行矣,吾之出可谓明矣。……若君相不用,百执事虽荐之,不过尽彼职而已矣,在我者虽有行,亦不过敬君命而已矣。前此诸儒急此道,至于入而后量,是以取辱者多矣,可不鉴哉。”(《答林子仁》)王艮把保身安身作为天地万物之本和“善”的最高境界,反复强调保身安身的重要性,他说:“‘安身’也,‘安身’者,‘立天下之大本’也。”(《答问补遗》)“不知身不能保,又何以保天下国家哉?”“不知安身,便去干天下国家事,是之谓失本也。”(《明哲保身论》)王艮不赞成孔孟“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观点,他认为,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那种为了实践封建道德而烹身割股的做法是不合于道的。他反复提醒人们要“爱身如宝”。“人有困於贫而冻馁其身者,则亦失其本,而非学也。”(《语录》)他告诫他的学生说:“仕以为禄也,或至于害身,仕而害身,于禄也何有?仕以行道也,或至于害身,仕而害身,于道也何有?” (《语录》)王艮的意思是,如果身不能保,这官倒不如不做的好。
王艮还将修身正己与保身安身统一起来,他解释说:“修身,立本也。立本,安身也。”“安身以安国而‘国治’,安身以安天下而‘天下平’也。”(《语录》)王艮此说的意思是,人要安身就要立本,而立本又在于修身,一句话:修身能够安身,而让百姓人人安身则是修身的目的所在。
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还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在这样一个联合体的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294我们用马克思的论点来理解王艮的身本思想,发现王艮提出以身为本也是为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事实上,王艮之所以要提出以身为本的思想,这与他的“人学”思想有关。王艮的学说,本质上是“人学”,也就是研究人的学问。他提出以身为本的起点与其理论的逻辑构架主要还是要突出“人”这一主体。事实上,王艮讲身就是讲人,就是要突出人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主导地位。
王艮弘扬主体精神的身本思想是建立在他的自然思想基础上的。如他主张遂人欲。王艮认为,以身为本,就应该满足人的个性欲望。因为人欲是自然所赋予的,所以追求人欲是合理的。比如人是自然的人,人只有吃饱穿暖才能生存。所以讲“尊身尊道”“安身立本”,首先得吃饱穿暖。为此,他得出结论:人欲就是天理。为此,王艮认为,从全社会来说,社会与国家的治理就应该各遂人欲。[4]221-222再如他主张“率性”。他认为,人要顺自然,发展自然,反对一切外在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本性去行事。王襞称王艮之学为“乐夫天然率性之妙”。(王襞《上昭阳太师李石翁书》)“率性”,实际上是一种人的主体观,这种主体观要求解除束缚,让人成为自由主体。在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主要的是用儒家经典和封建伦理纲常来统治人们的思想。因此,不冲破儒家经典和封建伦理纲常的思想禁锢,是不可能获得思想自由的。王艮是个启蒙学者,他极力主张率性而为。所谓率性而为,就是不要有外在的束缚,能够按照自己的本性去行事。王艮的率性而为思想表现在许多方面。在王艮看来,人的学习也好,行事也好,都不应当受到传统束缚的。比如,在学习问题上,王艮主张率性而学。率性而学一方面是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王艮认为,学习内容不应有所限制。他自己就是“东西南北”、儒释道兼习之人。另一方面就是根据“自得之学”的需要自由选择学习方法。王艮说:“自得者,率性而行者也,焉往而非道哉!”显然,王艮所说的,“自得之学”,就是按照自己天赋的本性与本能去学习。他还解释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本性与本能,所以人人都能“自得”。[4]210此外,他自己学习不泥传注,不受师限。如他轻视以至否定儒家经典,反对“章句诵习”,反对用儒家经典来束缚人们的思想。他讲学传道“多发明自得,不泥传注”。(《年谱》)他“以经证悟,以悟释经”。(《谱余》)“以经证悟”是说他学习经文是为他“悟道”服务的,道“悟”了,经也就没用了;“以悟释经”是说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受经文原意的约束。事实上,作为王守仁的得意弟子,王艮确实接受了王守仁不少思想,但他能够坚持独立思考,对于老师的以及传统儒学的一些观点不迷信盲从,提出了许多独特的新的思想主张。
王艮弘扬主体精神的身本思想在他的“天命观”上也有重要反映。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人力与天命的关系问题,历史上早有争辩(即“天人之辩”)。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皇天上帝、天命不易的天命观;二是不畏天命、人定胜天的天命观。王艮的天命思想当属第二种。中国历史上不畏天命、人定胜天的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如,孔子虽然认为“天命”是存在的,并把“畏天命”作为君子“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第一位。但他又说:“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这说明人既受客观生存环境的影响,也受人的主体性精神的影响。王艮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关于“人由己”的学说,极为注重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有较深透的阐发,并把人的主体性提高到相当重要的地位。王艮既承认“天命”,但又不主张“听命”,并进一步主张“造命”。他说:“我命在天,造命却由我。”(《再与徐子直书》)“在天”“由我”,意味着必然性的命虽然外在于我,但最终又为自我所主宰与支配。王艮有一首《咏天》诗,诗曰:“都道苍苍者是天,岂知天只在身边。果能会得如斯语,无处无时不是天。”这就打破了对天的神秘感,把天看作是普普通通的,或者说把天拉到了地上,拉到了每个人的身边。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造命”主张,号召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命运。他说:“孔子不遇春秋之君,亦命也,而周流天下明道以淑人,不谓命也,若天民,则听命矣。故曰‘大人造命’。”(《语录》)王艮的“大人造命”说是他积极进取和桀骜不驯的性格的表现,也是他率性思想的一种折射。王艮的“大人造命”说,集中强调的就是人的主体精神,肯定人的个体价值。其意义不只是要人不要消极地服从命运安排,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自己创造自己的命运,而且在于他强化了人“性”的重要意义。他说:“性能易命也。”(《年谱》)比如“舜于瞽瞍命也。舜尽性而瞽瞍底豫,是故君子不谓命也。”“瞽瞍未化,舜是一样命,瞽瞍既化,舜是一样命。”(《语录》)都是“性”使之变化也。王艮讲性可易命,实际上就是要讲率性的重要性。
当然,王艮的率性思想,不只反映在他的学习观和天命观上,在各个方面王艮都主张率性而为。王艮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自己的个性,也只有表现出独特的个性色彩的人,才可能成为真正的主体。王艮的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自我意识觉醒后的“自由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需求,具有积极的意义。总而言之,王艮以身为本的思想改变了家国天下的话语模式。王艮自己从自然人性、身国关系、能动主体三个层面作了具体的解读。王艮的身本思想所要突出强调的是身在天下万物中的本体地位,在家国天下中的主导地位,在一切行为中的能动地位。
[1]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龚杰.王艮评传[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