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的关系处理

2017-03-10 01:54
关键词:预设教学活动幼儿园

江 晖

(湖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浅议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的关系处理

江 晖

(湖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预设与生成可谓是无处不在。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既需要预设又需要生成,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本文主要从幼儿教学活动过度预设的弊端出发,探究幼儿园生成课程的价值,并提出课程是要把握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度”,进行有机地融合,寻找最合适的平衡关系。并学会判断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否具有促进其身心发展的价值,以此来促进教师专业性成长。也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形成最大的教学合力,共同指向培养目标。

幼儿园;教师预设;幼儿生成;关系

随着幼儿园课程研究的逐步深入,一些幼教工作者也开始关注生成性课程的开发。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一味的依赖教师的预设,即按部就班的讲述,教学内容也均按照计划呈现,不允许出现教学设计以外的内容。然而,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一些研究者发现,这种单一的方式忽视了幼儿的主动性,使其变成学习机器,缺乏自主探究能力,只会被动接受知识。于是,要关注幼儿的生成。这一新的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幼儿知识的生成,不是一种设计,而是在师幼互动关系中共同建构课程的过程。“一日生活皆教育”,而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就是我们要基于幼儿的兴趣爱好来设计好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使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其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过度预设的弊端

1.沿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一直以来,追求教学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和规定性的热情从未衰退过。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幼儿教师均认为,只要事先做好充足准备,按照原先既定的教学模式讲好一节课就可以了。由于课程第一步都提前预设好了活动的步骤和环节,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所要做的就是照本宣科的讲述, 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将其呈现出来,幼儿的思维便可很好地控制, 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效率。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突出表现就是按教案上课,预设和教案就像一只无形之手控制着教师的课堂教学,从而使上课变成为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度是完成教案计划,而不是节外生枝。[1]为此,教师往往要把每节课的内容任务和进程都具体地甚至按时间顺序分解在教案里,就连课堂上要说的话,每个问题叫几个幼儿起来回答,幼儿应该如何回答等,都要精细地安排。一味追求教育目标和教学大纲的实现,而忽视了教育结果。虽然现在提出了新的课程模式,真正逐步实施起来还需要时间。

2.傻瓜式教学方式更易操作

新的课程观给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现实情况下幼儿教师的师资水平较低,基本以大专为主。而幼师数量极多,素质又良莠不齐。一些年长的幼儿教师对新观念难以接纳。因此,幼儿园对幼师的要求也普遍偏低。一些年轻教师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个人素养不高。只能靠纯粹的傻瓜式操作,循规蹈矩地进行一日活动。笔者通过对部分幼儿园的观察,发现在这些幼儿教师看来,一堂好的教育活动,不允许幼儿做其他违背教学内容的活动。不少教师都倾向于这样的归因:这节课幼儿都配合得很好,所以课上得很成功。幼儿必须根据教师所设定好的标准答案进行回应,不能随意发挥,否则就是不听话、爱唱反调的孩子,从而导致幼儿缺乏创造性的培养。教师自己轻松完成教学任务,保证一方面的完美,以自我标准去衡量幼儿,使其并未从中获得学习的真正乐趣。

3.违背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基本要求

在积极倡导让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的今天,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和需要,尝试着在确定活动主题时兼顾到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幼儿园课程与学校课程相比,有别于中小学课程。由于学前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幼儿园的教育是一个启蒙性的开始,我们就能更灵活地把握好对幼儿兴趣点的开发。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课程是用来指儿童的学业活动所产生的儿童的一切实际经验的总和。”这种经验是要建构在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仅仅精心预设教案是远远不够的。教学成了演绎预设教案的场所,教师可以将一堂课讲的十分出彩,但实际上幼儿接受学习的程度没有真正得到重视。这样的教学实际就是一种异型教学、无效教学。教师是主角,幼儿是配角,变成了本末倒置的错误结果。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预设与生成

1.预设与生成的内涵

所谓预设是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根据自身的教育经历对教学目标进行预估,一般来讲就是指教学计划。预设表现在课前,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从这个角度说,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经验,以多种形式带着教学目的来设计的教育活动。强调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以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活动。生成,就是在预设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往往会通过教与学产生双向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一种新型的活动信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通过教育对幼儿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幼儿更加有效学习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对世界认知的过程,满足幼儿自主活动,自发学习的需要。[2]

2.预设与生成的教育价值

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看,二者的教育价值都应该被充分发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预设和生成各自具有相应的意义。首先,预设体现了“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一基本命题。教师不能随意规定教学内容,而应根据科学设计的大纲要求来具体实施。作为大方向,也避免出现走偏的情况,使课程变得有理可依,教师可以根据国家出台的《指南》、《纲要》等政策性文件,结合实际需要情况,做好课程安排。通过每一阶段的预设安排,使发展目标也能逐一实现。除此之外,生成教育更体现了对幼儿自己问题的教育,相对来说也更具有教育价值。教师通过自己的主观设计,再加上幼儿的客观生成,才能提高幼儿学习与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3]对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来说,则更是如此。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程度的限制,我们需要通过这样一种交互的方式,对幼儿自我生成的观点引起足够的重视。生成教育是一种遵循规律但又不局限于规律的教学,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挖掘并利用幼儿带来的反馈信息,将它转化为幼儿可以理解的信息,并最后反过来服务于幼儿。

3.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统一的矛盾体。它们共存于同一教学系统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还可以进行相互转化。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可能有有效的生成。那种不讲科学预设只求动态生成,或者不顾即时教学情景完全按预设教案施教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在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忠实于“教学设计”,又要根据具体情境作必要的调整、修正,甚至大胆地创造。给予幼儿足够的想象空间。不能片面地夸大某一方面的作用。我们既要承认预设的必要性,又要肯定生成的多样性。[4]在实施预设的新课程过程中,每次都会生成新的课程。在预设的过程中,体现了教学的科学性、计划性和确定性,而生成关注教学的艺术性、动态性和发展性,因而形成了新的课程方向,也可以带给幼教工作者不同的启示。而这种启示,也是蕴含于幼儿自我建构的过程之中的。这二者可互为补充。预设重视的是显性的、结果性的、标准性的目标。生成则关注隐性的、过程性的、个性化的目标。总之,它们都让幼儿在学习或活动过程中得到身心的共赢发展。

三、预设教学与生成教学的融合

1.积极寻找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平衡点

在幼儿园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就应该把握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动态平衡。预设只能是一个教学的准备,真正的有效教学是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合理的预判,课前尽可能预设和考虑幼儿一日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给生成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促进有效生成。反过来,面对千变万化的课堂,难免会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存在,这时候教师应灵活应对,及时调整预设,才能巧妙的运用随机出现的“生成资源”。[5]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看似刻意的预设过程中,随意生成。这种教学预设不同于过去的“备课”,这种预设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学生状态、教师心理状态的预设,做出适当的调整,甚至大胆地创造。要以幼儿的发展为中心,而不是以原始的教师、教材、教案为中心。

2.正确判断幼儿的兴趣点所在

以幼儿适宜性发展为基本原则,教师要善于倾听来自幼儿的声音,捕捉幼儿的兴趣所在,并及时的加以引导。3-6岁的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这一阶段的幼儿总喜欢多问几句“为什么”。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前提。为了了解幼儿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教师要营造能够激发幼儿提问的氛围,让幼儿感到他们可以提问,有权利提问,能够提问。教师要尊重、赞同幼儿提出的质疑,对兴趣点进行合理的分析处理。[6]正确把控课堂,通过幼儿的兴趣方向,为下一步课程设计提供主题和生成资源。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是带着自我经验以及思考来进行的。幼儿教师不能以主观来判断幼儿的兴趣点,这样就不能正确反映幼儿真实的所思所想。应多倾听来自幼儿的直接体会,多一份耐心,而不是居高临下,急切否认幼儿提出的问题。慎扮“现实代言人”的角色。在充分接受、不破坏其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好教学任务。

3.努力提高幼师观察幼儿行为的能力

预设与生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不能用一个绝对的比例来定义。课堂上的发展,幼儿如何进行知识的生成,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教师可以适时地做出判断,对于学生抛出的问题进行识别。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能恰当地筛选与提升信息,要仔细地观察、分析幼儿,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来自孩子的信息。[7]也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强调教学反思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加强幼儿教师队伍的素养,鼓励其参加继续教育,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多与同事讨论、争取开公开课、参加研讨会,通过多种形式与同行交流;在工作中提高观察力,养成观察的习惯,并与园内专业理论知识较优秀的教师进行探讨交流。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学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不具有固定的模式,不但需要教师沉稳的课堂心理素质和敏捷的课堂应变机制,而且更有赖于教师课前充分周全的精心预设。幼师在设计与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以真诚的态度和为幼儿服务的心与其进行平等的对话,尊重他们的选择。并根据自己对课堂的掌握对幼儿的行为表现、感受、兴趣等需要作出及时的判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思路作出机智的判断。以保持教学方向持久深入的进行,这就对目前的幼儿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幼师自身和政府相关部门对职业素养结构和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相应地调整。

4.灵活把握课堂培养创新思维

在幼儿园教学中,发展幼儿思维的创造性和敏捷性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生成资源自身的特殊性,给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来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并且幼儿本身就处在想象力十分丰富的年龄段,幼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心理特点,在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中渗透生成的观念,鼓励幼儿有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的想做的事。在预设的基础上,控制好整个课堂的大环境。灵活又自由的设计教学方式。在偶发事件中所体现与幼儿有关的随机资源,有利于培养其创新思维。这种教学资源是对于幼儿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创新思维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出学生的潜能。[8]教师要寻找适宜的教育契机,在诸如科学教育、社会教育等活动领域,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使幼儿养成多思考,多发问的学习习惯。不随便打击幼儿试图探索的积极性,才能打开其更加广阔的思路,在可控的范围内自由发展。

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设计中,我们更要遵循这种价值规律。实现课堂的有效性,让理论落到实处,这既是教学艺术的升华,也是履行呵护每一位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必由之路。只有对预设与生成的合理把握,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课堂引导才能驾轻就熟,预设与生成才能有机融合和相得益彰。学会精心预设为课堂动态生成保驾护航,唯其如此,我们的教学才能绽放精彩达到真正有序和谐,优质高效,实现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目标。

[1]胡冬群. 精心预设灵动生成—幼儿园教学活动预设与生成之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9.

[2]张俊燕. 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预设与生成[J]. 科技信息,2011,(35):447.

[3]金敏华. 幼儿教学活动中的欢喜冤家—预设与生成[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12(6):96-99.

[4]姜桂莲. 精心预设灵动生成—幼儿园教学活动预设与生成研究[J]. 吉林教育,2015,(12):153.

[5]鹿海云. 幼儿园课程开发中预成与生成的价值和关系[J]. 学前教育研究,2008,(12):62-63.

[6]冯晓霞. 生成课程与预成课程[J]. 早期教育,2001,(8):1-3.

[7]宋志红. 引发幼儿生成问题和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2006,(4):88-90.

[8]张红英. 教师预设活动和幼儿生成活动之间的关系[J]. 早期教育,2002,(11):36-37.

(责任编辑:胡乔)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presupposition and children's generation in kindergarten teaching activities

JIANG Hui

(Educational Science College,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 Huangshi 435002,China)

s: In teaching activities, both the preset and the survival are indispensable. Starting from the excessive presupposition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childre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value of the survival curriculum of fine kindergarten, and puts forward that the curriculum should grasp the degree and balance of presupposition and existence. Teachers will determine whether children's interest in learning can promote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esupposition; children's generation; relationship

2016—10—16

江晖,女,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校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G61

A

1009- 4733(2017)01- 0153- 04

10.3969/j.issn.1009-4733.2017.01.033

猜你喜欢
预设教学活动幼儿园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对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的探讨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