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教研中心 王华民
通过创设情境与问题跟进、改进课堂
☉江苏省无锡市立人高级中学 阮必胜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教研中心 王华民
顾泠沅先生在世界课堂研究学会(2007,香港)作了“课堂改进是关键”的主题演讲,指出“基于课堂教学改进的教师在职学习,正是中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觉得,对于进入后课改时代的今天,改革的重心不在教学理念,而在“课堂改进”.改进是改变旧有情况,舍弃一些不合理的元素,吸收一些被实践证明有效的经验,使其有所进步.在数学新授课教学中,其一,创设情境是课堂导入的基本而重要的环节,这一点数学教育工作者已达成共识;其二,情境创设后,提出怎样的问题?如何进行探索?更需要我们深入研讨.以下通过一个概念教学的案例,谈谈我们对创设情境及问题跟进的一些认识.
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其中增、减函数的概念是用形式化定义的,较为抽象,构成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
[课本情境再现]
第2.1.1节开头的第三个问题中,气温θ关于时间t的函数,记为θ=f(t).观察这个气温变化图(如图1),说出气温在哪段时间内是逐渐升高的或下降的.
图1
问题:怎样用数学语言刻画上述时段内“随着时间的增加气温逐渐升高”这一特征?
一般的,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A,区间I⊆A.如果对于区间I内的任意两个值x1和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称函数y=f(x)在区间I上是单调增函数,I称为y=f(x)的单调增区间……
[说明]从气温图情境中提出问题后,就直接到单调增(减)函数的定义,其增(减)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需教师去填充,通过教师对课标、教材和学生的理解,进行二次备课.以下提供了教师设计的几种方案.
[方案1]图1(见上)为无锡市2015年12月的某一天24小时内的气温变化图.观察该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气温在哪些时段是逐步升高或下降的?
问题2:为什么说气温在[4,14]是上升的?
生:气温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直观定义)
教师说明:对于气温函数f(t),在[4,14]内的任意两个值t1和t2,当t1<t2时,都有f(t1)<f(t2),则函数f(t)在[4,14]上是增函数,[4,14]为f(t)的增区间.
教师给出增函数、减函数及单调区间的定义(见上).
[方案2]问题1、2(见方案1).
问题3:因气温θ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为θ=f(t),当t∈[4,14]时,气温θ随时间t的增大而增大,你能说出具体的对应关系吗?
(譬如时间t从4到5,4<5,气温θ随时间增大而增大,则f(4)<f(5);让学生多举一些例子)
问题4:在t∈[4,14]时,气温θ随时间增大而增大的例子有多少?你能写出所有的例子吗?
(例子有无数个,不能写出来;产生认知冲突,有少数学生能想到“用字母表示数”,师生一同总结出:对于任意的t1,t2∈[4,14],当t1<t2时,都有f(t1)<f(t2))
问题5:反过来,对于任意的t1,t2∈[4,14],当t1<t2时,都有f(t1)<f(t2),能否说明f(t)在t∈[4,14]上是增函数?
(让学生体会:不论怎样取t1,t2∈[4,14],当t1<t2时,前面的函数值总小于后面的函数值,来感知图像总是上升的)
[方案3]第一步,给出具体函数,增加感性体验(1).
问题1:画出下列函数的简图,并说明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怎样变化?
(1)y=x2;(2)y=(x>0).
学生练习后,教师从“形”的直观性对增函数和减函数作了定性描述.
第二步,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2:如何从“数”的角度,对“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的特征”给以具体地定量刻画呢?(大部分学生感到说不清、道不明,教师再明确如下)
问题3:函数(1)在[0,+∞)是增函数,你能举一些具体数据说明一下吗?
生:当x=0时,y=0,当x=1时,y=1,当x=3时,y=9……
问题4:这样的数据能列举完吗?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同方案2问题4)
第三步,小组讨论、寻求突破.
请学生先思考,再前后四人讨论1~2分钟,教师巡视发现,有少数同学想到了“用字母表示这些数”,“构建一个函数y=f(x)”,设两个自变量a,b,当a<b时,f(a)<f(b).
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再引导学生,把自变量a,b改为x1,x2,逐步得出:对任意的两个自变量x1,x2∈[0,+∞),当x1<x2时,有f(x1)<f(x2).
第四步,尝试定义、形成概念.
由2~3人回答单调增(减)函数的定义,与书中定义对比.(略)
方案1比课本情境多了一个“教师说明”,引进了两个自变量t1,t2和对应的函数值,3分钟就得出增(减)函数和单调区间的定义,看似高效.但从教学效益看,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其一,缺乏对重点知识形成过程的揭示.有的“知识”只需了解即可,而对于“函数增(减)性”的概念,课标要求“理解”.美国有句名言:“你听到了,你忘记了;你看到了,你记住了;你经历了,你学会了.”数学学习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的过程中不断探索、逐步积累,也就是必须要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意义建构”.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便于今后有效迁移.其二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在本案例中,学生在初中已经通过图像的直观性,感知到“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学生所不明白的是:增(减)函数的直观定义已经学了,为什么还要形式定义增(减)函数呢?在疑惑不解时,就直接定义,其结果不仅脱离了学生的需要,还让他们感觉到数学仿佛是天外来客,其效果自然不理想.
方案2通过对函数增减性的形式化定义这一难点实施局部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设置问题3,是因情境中已经提出了气温θ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θ=f(t),再明确该函数的对应关系,实际上是通过举例使之具体化.设置问题4,让学生多举例不仅是为让学生增多感性体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迫使学生想办法——“用字母表示数”.设置问题5,是由定义的内涵去寻找所涉及的外延中的具体对象,从另一个角度揭示增减函数的完备性,反映了增减函数的定义既是增(减)函数的判定,又是增(减)函数的性质,这样的问题设计和学生活动才有效益,学生不仅理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且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参与,做到为理解数学而教,为知识的迁移而教,同时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效果很明显.
方案3与方案2类似,也是对概念的形式化定义实施的局部探究(1),是通过设置由远及近的三个问题.问题1,给出两个已知的具体函数,既为函数的单调性起了铺垫作用,更是为学生创设直观情景.问题2是从“定性”到“定量”的一个转换,它给少数尖子生一个思维的空间,但大部分学生仍缺乏思路问题3是以学生的直观经验为出发点,从最简单的举例开始,多举例是为了让学生增多感性体验,通过亲身尝试、同伴的交流,理解、明晰了概念的产生过程.它与方案2的不同点,其一,没有用课本上的气温图,而是让学生画两个基本函数图像,设置了动手操作情境,也很直观.其二,缺少一个反过来的说明,如能增加方案2的问题5,方案3也不失为一个合理的方案.
文中涉及教材的使用,我们以为,一方面要尊重教材,关注学生,合理整合教材资源,是“用教材教”;另一方面,不唯教材,发挥教师的智慧,寻求更合理的情境及问题,惠及学生.
透过上述案例,对创设问题情境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于教材中的一些重、难点内容,往往需要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分两层含义:首先是有“问题”,即数学问题.数学问题是指学生个体与已有认知产生矛盾冲突,还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正确解答的数学结构.问题的障碍性不能影响学生接受和产生兴趣,学生通过探索能获得解决;其次才是“情境”,即数学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是真实的生活环境、虚拟的想象环境和数学的体系环境.问题之中有情境,情境之中有问题,但核心是问题.问题情境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学生的兴趣和可持续性发展;借助于这些情境及问题,师生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一方面要重视创设情境,另一方面,情境创设后,要注意问题跟进.
1.创设情境的主要途径
梳理一下,创设情境主要有以下途径: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自主探索,如案例中学生每天会感受到的天气温度,从中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很容易接受.
(2)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设,学生喜好网络、容易追星,可以利用一些网络热词、热点新闻、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游戏,如从钓鱼岛、奥运会、阅兵式等创设情境,有益于学生激发兴趣,全神贯注.
(3)根据数学内容特点创设,有的内容难在抽象,可以创设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情景,如案例中让学生画两张基本函数的图像,学生在亲历操作中感受、探索新知.
(4)根据数学逻辑体系的需要创设,数学知识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如二项式定理的情境:由多项式法则可以知道:(a+b)2、(a+b)3、(a+b)4的三个展开式,提出问题:你能写出(a+b)n的展开式吗?这样的问题情境,目标明确、清晰,有针对性,费时少,适合高年级的学生.
2.问题跟进的几个要点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的实质就是解决数学问题.教材中有的内容,创设情境后中间没有过程或者问题的开放度比较高,这样,给教师的二次备课余地比较大,给教师创造性发挥的机会多,譬如案例中从气温图情境中提出问题后,就直接到单调性的定义,中间不提供过程,就是给教师的再创造提供了舞台.因此,在创设“情境”后,问题跟进(提出问题和数学探索)非常重要,关键是问题的设计,总的要符合“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的理念.具体而言,应把握以下几点:
(1)目标性,问题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和主题进行,如案例中的增(减)函数的形式化定义,就是从一天的气温变化中提出与增减性定义相关的问题,要防止一些过于花哨、偏离主题的问题情境.
(2)可及性,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最好要紧扣学生的已有经验,联系生活、学习的实际,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思考性,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能产生认知冲突,最好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有益于促进学生理解数学.譬如方案2中的问题2、4、5,方案3中的问题2、4.
(4)简明性,从情境中提出的问题要自然、简明,不要绕圈子,不宜过长.
对一些重、难点知识,对设计后的问题要进行探索,以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意义建构新知,获得一些感受与体验.突破难点的过程往往有一个关键点,如突破函数增减性定义的关键是具体化的例子.
让我们创设合理的情境,设计精彩的问题,带领学生步入引人入胜的境地,引起认知上的冲突、语言的交流、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催生火热的学习思考,亲历数学探究,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改进、优化课堂教学.
1.王华民.让局部探究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常态.《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