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养的提出,不是对素质教育、三维目标的简单重复或直线升级,它实际上是在更换一种表述系统,其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关注生活,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认识前提;开放、对话、多样、自由,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诉求;提升教师的专业态度和专业素养,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条件。
【关键词】知识本位;生活本位;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2-0016-04
【作者简介】秦晓华,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江苏徐州,221003)校长、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首批培養对象。
斯宾塞说:“教育要为儿童未来完满的生活做准备。”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这两种观点是一样的吗?我很奇怪,至今还有人对此不加区分地引用,甚至并列在一起,似乎看作是同一种观点。在我看来,这两种观点差若云泥。在斯宾塞那里,教育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儿童的完满生活做准备,尤其是“完满”二字。想想看,多少孩子正是在成人“我这都是为你好”的名义下被包办一切。杜威则认为教育本身就是目的,而非手段,教育和生活是等价的、同位的。我更赞同杜威的观点,更人性,也更人道,因为,教育归根结底是人学。
从某种意义上看,语言是对形式的命名。我认为,核心素养的提出,不是对素质教育、三维目标的简单重复或直线升级,它实际上是在更换一种表述系统,其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一、关注生活,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认识前提
怀特海曾经说过:“知识的缺乏的确不幸,但是无关紧要。知识的重要性在于它的运用,在于我们对它的能动的掌握——也就是说,在于智慧。”“鉴于知识的能动性,教育中过分严格的训练是极其有害的。积极而富有创新精神的思维习惯,只有在充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产生。”怀特海将知识和智慧做了区分,这是很有道理的。德川家康作为日本战国三杰之一,他曾经对家臣说自己戎马一生,没有时间读书,所以老来在学问上一事无成。不过,我在《日本与日本人》一书中看到一个细节,足以证明家康这个自认为没有多少学问的人恰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有人看见他亲自洗刷一条旧绸裤,觉得不可思议。他对那人说:“你看见我这样做,须知我并不是为了这件衣物的本身有什么大价值,乃是我为了制成它时所需要的种种事情。它是一个贫妇辛苦的结果,这就是我珍视它的理由。倘使我们用东西的时候,不想想制成这些东西要费多少时间和努力,那么我们就和禽兽差不多了。”知识和智慧其实真的不是一回事。
怀特海的观点让我们回到一个基本的问题上:我们要知识有什么用?
教育是通过知识的授受作为主要途径而发挥作用的,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状况看,都是无可争议的。因此,知识一直是教育学的中心范畴,这一点非常容易理解。按照赖尔的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提法,知识的功能大体可以分成四类:1.通过某些知识的传授,使人获得某些有用的技能;2.通过某些知识的传授,使人获得学科性知识体系,并形成某些具有基本力量的心智能力;3.通过对知识的理解,使人获得关于世界、社会与人的意义框架;4.通过对知识的运用,使人能获得某种生活方式的信念并据此而生活。第一、第二种认识在现实中的接受度有目共睹,而第三、第四种认识虽有争论,但却是对知识的更重要的理解。实际上,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可能性,他是尚未被规定的存在物,人与其它存在物根本的区分就在于人不但存在,而且试图理解这种存在,甚至自行赋予这种存在以意义。质言之,人对世界的理解越丰富,获得的意义越多,世界对人所敞开的可能性就越大,人的存在就越可能是完整的、有价值的。因此,将知识看成是获得某种技能的工具是片面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人们谋生的工具,而且是人类自身的生活方式。我们生活在知识的世界中,通过获取知识,了解世界、了解自身、了解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那种功利主义的课程观、教学观是浅薄而狭隘的。提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不仅在于对科学知识观的回归,关键是它提供了可行的路径,三大维度、六大方面、十八个操作点,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教材、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的变革,非常精准地描绘了核心素养落地的实践路线。
二、开放、对话、多样、自由,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诉求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不管什么类型的知识,其本身并不必然包含人们所需的心理品质,并不必然保证形成科学的生活态度,这取决于传授知识的过程,取决于学生的自我选择。因此,核心素养落地的首要前提是让生命在场,让生活在场,做到教法、学法、活法的深层传递,让教育的影响力从有限的课堂走向无限的人生。那种认为学生只要学会了知识,自然能获得完满生活、自然能获得崭新的生活方式的想法无疑过于乐观、过于一厢情愿了。
传授知识的过程应该是开放的、对话的,学生的自我选择应该是多样的、自由的。开放、对话、多样、自由,应该成为学校未来课程建设的关键词。
孔子主张为学应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意思是说,求学之人,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律令,要有根本尺度,要有实践取向。道、德、仁、艺,这是孔子眼中的核心素养,虽与我们今日的提法不同,但实质相近。内在修养与外在修为的转化,道德与文章的并重,实无二致。更为关键的是孔子的课程观便是开放、对话、多样、自由的,且不说他的游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设计是多么合理,仅《侍坐章》所反映出的教学情境就足以让人神往。子路的率尔而对、曾皙的舍瑟而作、孔子的循循善诱,历千年如在目前,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人物形象,而是这种师生平等、自由对话的教学氛围。人们一般比较重视“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段文字的内容,以为此处显示了孔子的“理想国”图景,而我则认为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第一段文字更值得注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侍坐是一个普通的生活场景,孔子说他们平时总在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说明孔子非常重视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孔子问,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这是一个从生活中来的开放性的问题。孔子发问前曾说,不要认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就不敢在我面前随便说话。显然,孔子深谙对话之道,平等与尊重,让学生敢说;从生活中来,让学生愿说;基于问题诱导,让学生能说。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素养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希望学生具有厚实的文化基础、良好的自主发展能力和主动的社会参与意识,就应该为他们建构与之相应的教学生态。在孔子的课堂上,学生是愿意发散思维、砥砺德行的,这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孔子的游于六艺的主张更值得注意,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游学比坐学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人在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复杂交往中,在或诗意或落魄的曲折行走中深度探寻自己与世界的联系,建构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跨学科学习是需要的,游学传统的恢复是需要的,动手实践是需要的,为学生定制课程是需要的,弹性课时是需要的,根据学力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是需要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个性化教学是需要的。教学的时空应该充分打开,教学的针对性应该充分加强,学生的课程选择权、学习风格应该被充分尊重。
不是没有这样的教学,好的教学从来都在。我曾在1915年的《教育杂志》上看到过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四年级一节课的实录。大体过程如下:教师让学生报告昨日所见的新鲜事情,多数儿童报告说鸡笼里死了一只小鸡。接着讨论小鸡的死因,十个儿童先后发表意见后,教师总结小鸡的可能死因:鸡笼不洁,加之过于狭小。接着讨论处置其余两只活着的小鸡的办法,各人提出主张,教师总结处置办法:改造鸡笼。大家同去鸡笼处,现场讨论如何改造。接着讨论处置死小鸡的办法,学生提出埋葬,然后討论谁去埋葬小鸡,谁去做木牌,谁去写碑记,分头实施。师生同去“凭吊”小鸡,结束本课。我觉得这节课固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目标控制问题、教学效率问题等等,但最重要的都不是这些。这节课最大的启示是,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教学?如果为了知识而教学,的确不需要如此大费周章,完全可以让学生写一篇题为《死小鸡和活小鸡的处理办法》的作文就完了。但是,那样的话,鲜活的生活就没有了,真正的品格和能力就形成不了。看看南师附小那位教师的处理办法:他是在教学生生活以及对待生命的态度,知识技能的学习自然而然地渗透其间;让学生报告新鲜事,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说实话,这个世界,完美的答案很多,但有价值的问题不多。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是创新能力的起步。让学生动脑思考如何处置死的小鸡和活的小鸡,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判断选择能力。其实,解决的方案肯定不止一种,比如对死了的小鸡,直接扔到垃圾堆岂不更方便?为什么不这样做?背后考量的是价值观,考量的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否。我们在媒体上经常看到一些人虐待小动物的相关报道,我相信,他们可能受到过教育,但没能得到教养。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反思的一点。人生其实是由一系列选择构成的,这位教师的做法对学生一生的选择必将产生重大影响。让学生动手改造鸡笼、做木牌、写碑记,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实践是检验各种认识、各种方案的最好方式,诸事动手做一做,才知难易,才晓甘苦。也不都是在培养能力,前文所提到的四类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也都得到了学习和运用:卫生知识、结构知识、文字知识、生命意识、问题意识等等。什么是核心素养?说得直白一些,就是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品质。这样的综合教学设计才有可能让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现实,而不是水中花、镜中月。我之所以重点分析这个课例,是想让大家关注这样一个问题:教学组织过程不能再围绕预先设定的知识的教授这一单一目标进行,而应该以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品质为中心。
三、提升教师的专业态度和专业素养,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条件
核心素养的提出必然引领新一轮课改,而课改最重要也是最难解决的就是教师的素养问题。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汪曾祺在他的一篇名为《徙》的小说中塑造了一位语文教师的形象:“他(高北溟)说教书教人,要了解学生,知己知彼。不管学生的程度,照本宣科,是为瞎教。学生已经懂得的,再来教他,是白费;暂时不能接受的,勉强教他,是徒劳。他要求在部定课本之外,自选教材。他说教的是书,教书的是高北溟。只有我自己熟读,真懂,我所喜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他强调教材要有一定的系统性,要有重点。他好像特别喜欢归有光的文章。一个学期内把《先妣事略》《项脊轩志》《寒花葬志》都讲了。他要把课堂讲授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课上讲了《卖炭翁》《新丰折臂翁》,同时把白居易的新乐府全部印发给学生。讲了一篇《潍县署中寄弟墨》,把郑板桥的几封主要的家书、道情和一些题画的诗也都印发下去。学生看了,很有兴趣。这种做法,在当时的初中国文教员中极为少见。他选的文章看来有一个标准:有感慨,有性情,平易自然。这些文章有一个贯串性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人道主义。”高北溟为什么值得欣赏?我认为最可贵的是他的专业精神:1.有专业态度,我教的东西一定是我弄懂、弄透而且感兴趣的东西,这样的教学怎么可能不游刃有余而且带着体温呢?2.有主体意识,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没有这样的治学态度,自己的头脑就会成为别人的跑马场。让学生理性质疑、批判思维,教师首先要做学生的榜样。试问,现在的教师离了教材、教参、教案,会教书的尚有几人?3.有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知己知彼。教师不唯教书,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高北溟深知适度教学的重要,否则便是“瞎教”“白费”“徒劳”,所以,他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兴趣,系统性、突出重点、课内外结合、选文的人道主义倾向等等,无非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4.有自觉的课改行动,学科内教学资源的专题性整合成为他的教学常态。我经常在想,如果所有教师都能像高北溟这样,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又有何难!可惜的是这样想的人太少,这样做的人更少。从这个意义上看,转变教师的专业态度,确立教师的教育教学主体意识,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推进教师的课改行动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当务之急。
我们必须站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程、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自己,让教育从知识本位走向生活本位,成为支撑学生行走人生、热爱生活的重要力量。<\\Ysc01\d\江苏教育\2017年\2017管理\01\KT1.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