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少数民族语言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承

2017-03-09 22:27罗雪娟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土族蒙古族青海省

刘 松,罗雪娟

(青海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07)

青海少数民族语言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承

刘 松,罗雪娟

(青海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07)

青海省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多民族的存在造就了青海少数民族语言的多样性。国家和青海省对藏、蒙、土、撒拉等民族语言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旨在减缓青海少数民族多样性语言的流失速度。

青海;少数民族;语言多样性;保护与传承

0 引言

青海5个世居少数民族的不同促成了青海少数民族语言多样性现象的产生,进而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如吐谷浑文化、纳顿文化、热贡文化等。青海省的民间文学《格萨尔》、藏族的民间音乐《拉伊》、互助县的民间舞蹈安昭舞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或工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青海的发展和其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许多少数民族同胞渐渐地开始学习并普及使用普通话,再加上像土族、撒拉族等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也就造成了记载的困难,最终导致青海的多样性语言渐渐流失,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日益衰弱,因此青海少数民族语言多样性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1 青海少数民族语言的基本概况

1.1 藏语

我国第二大藏区地青海省位于我国西北部,西藏自治区东部。青海的藏族主要居住在六个藏族自治州。此外,西宁周边的几个县像湟源、湟中等地也有少部分藏族居住。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康巴方言和安多方言是青海藏语的两大方言, 但大部分藏族使用的是安多藏语。六个藏族自治州里除了玉树藏族自治州是用康巴方言外,其他五个州都属于安多方言。

1.2 回族方言

青海的回族大部分使用汉语,在一定程度上,回族语言使汉语系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丰富和发展。青海回族在进行宗教活动时,一些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还保留着,但少部分回族使用藏语或汉藏语兼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地域因素的影响,这些地区距离藏区很近,藏族的语言和文化对当地的回族会产生一定的同化现象。

1.3 蒙古语

青海蒙古人操蒙古语卫拉特方言,海西和海北州的蒙古族通用蒙文兼通藏、汉语言,但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和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两地的蒙古族居民的语言相对纯正,受其他民族的影响比较小。像离西宁较近的湟源、大通、互助、乐都等地的蒙古族居民大多已经被汉化,较汉语来说,母语使用几率比较小。

1.4 土语

土族的语言属于蒙古语族,蒙古语的音和词在青海的土族语中保留较多,因此他们把自己称“蒙古尔”。土族人民使用本民族语言集中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宗教活动、文化娱乐以及本民族间的交往中。他们在宗教生活中藏语使用频度较高,汉语则多见于生活用语和新名词术语中。

1.5 撒拉语

撒拉族有自己民族的语言,多数人撒拉语、汉语兼通,无方言差别。由于地域的不同,人们的语音和词汇也就会形成差异,从这些差异上来看,撒拉语主要有孟达土语和街子土语,使用范围较广的是街子土语。由于文化的交融,撒拉族逐渐接受汉族的文化,使得汉语逐步取代了撒拉语,所以撒拉语的流传只能依靠于口耳相传。这种口语和书面语的严重脱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撒拉语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地加快,很多撒拉族搬到了城里,渐渐地被城里的文化和氛围所同化,所以渐渐地放弃了自己的母语。撒拉语消亡的速度在不断加快,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

2 国家语言政策及措施

《宪法》第四条第四款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1]《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审理和检察案件,并合理配备通晓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人员。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法律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文字。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2]

3 青海省的语言政策及措施

青海省实施《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方案第六条提出,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加强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语言资源数字化建设工作,推动语言资源共享,充分挖掘,合理利用语言资源。建立和完善语言资源库,探索方言使用和保护的科学途径,加大政治、经济、科技领域藏语新词术语的搜集、翻译、审定力度,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和社会用语用字调研工作;科学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开展濒危语言的调查、抢救、 保护工作,用现代技术手段记录保存少数民族濒危语言。[3]

3.1 土语及其文字的使用与保护

土族于1979年发明了与本民族语言相一致的土族文字,互助县成立专门机构——“县民族语文工作办公室”,负责土族文字的试行推广、土族语言的调查研究工作。互助县民语办先后举办了15 期土文培训班,600 人参加了培训,又在其中选拔出120多名优秀学员进行强化培训,他们成为土文传播应用的中坚力量。[4]经过多年的试行推广,成绩喜人,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民族文字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步伐,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前人经过调研发现,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只有少数年过七旬的老人会说土语,而且能用土语讲故事,而大部分年轻人和学生对本民族语言观念模糊不清,而且学生不愿意学习母语。而在互助,土族语的使用状况要比大通县好的多,大约 80%的人口只使用土族语言进行交际,20%兼用汉语和藏语。民和县基本上失去了母语,大多使用汉语。据考察,我省承担土族语言文字的应用与保护项目已顺利完成。该项目从立项以来,各级组织的相关工作人员赴土族方言区进行调研,对土族语言文字的推广使用现状有了很大程度的了解,同时也对土族近些年来的文字和相 关资料进行了整理。该项目的实施,对于保护和传承土族语言文化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3.2 撒拉语的保护与传承

但随着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强化,汉语逐渐成为了少数民族交往中的主要语言工具。另一方面由于教育的发展,许多撒拉族孩子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而离开了故土,这也加速了撒拉语的灭亡程度。对于这样一种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青海乃至全国都高度重视,采取相关措施进行保护和传承。

有别于传统的语言保护和传承方式,数字化成为了最主要的保护方式。我们主要通过录音、制作电影、歌曲等数字化方式来加强保护。像巴西古溜溜、尕撒拉等传统民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抢救。同时影视作品“永远的绿盖头”也进入了录制阶段,这对于濒危的撒拉语来说是一个惊世之举。《举起手来》作为青海第一部正式出品的撒拉语译制片在译制过程中很好地使用了撒拉语,而且字幕也根据拼写符号将撒拉语运用进去,除此之外在该片译制过程中也大量使用了撒拉族谚语和歇后语。由于撒拉语没有文字,只是靠口耳相传来延续,从这个角度来讲,这部影片的译制对于撒拉语的保护和传承来说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3.3 蒙古语的保护与传承

由于青海蒙古族的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很多蒙古族人口受聚居地的藏族、汉族等其他民族的影响,蒙古族所承载的本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也在语言接触中渐渐退却。[5]蒙古语言文字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受到青海省委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视,青海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海西蒙古族自治州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规性文献来加强对蒙古语的保护。我们需要特别指出,青海的蒙古语代表着青海这个地方蒙古族人民的优秀文化和历史地位,是普通蒙古语所不能覆盖的。所以保护青海蒙古族的语言以及与它相关的文化产物迫在眉睫,同时这也是我们华夏儿女的历史职责。

4 结语

通过以上对青海主要少数民族语言的基本概况的分析,我们发现青海不仅是少数民族语言多样性的一个代表省份,而且在这些语言中也存在着一些濒危语言,像土语和撒拉语。鉴于国家和青海省所做的实际工作,结合青海少数民族语言多样性的基本概况,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国家层面:加大对青海少数民族语言多样性研究的投入,对于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面的相关条例要贯彻落实到实处,并且要对省级、市级、县级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2)青海省层面:政府把本省的少数民族语言多样性及濒危语言保护工作提到政府工作的焦点层面,因为这关系着青海省的协调发展和团结稳定。同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应多进行田野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各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应对措施。(3) 县、乡、村等组织层面:语言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而县、乡、村和民族群众联系最为密切,对于他们的语言和文字了解的也相对更加清楚、透彻,所以这些机构和组织应及时沟通、交流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情况, 采取相应措施对这些语言文字进行保护、记录和传承。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第四款[EB/OL].[2004-03-06].http://ds.eywedu.com/law/xf.20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四 十七条[EB/OL].[1984-05-31].http://news.xinhuanet.com.

[3] 青海省实施《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方案第六条[EB/OL].[2006-03-01].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

[4] 乔生菊.浅谈土族语言现状[J].中国土族,2010(2).

[5] 贾晞儒.民族语言现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以青海土族语蒙古语为例[J].攀登,2010(1).

责任编辑:九 林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Minority Language Diversity in Qinghai

LIU Song, LUO Xuejuan

Qinghai is an important province in Northwest of China and a multi-ethnic province as well. The existence of multi-ethnic groups has led to the existence of minority language diversity in Qinghai. The country and Qinghai province have taken relevant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Tibetan, Mongolian, Monguor and Salar language, etc. in order to slow down the vanishing speed of diverse minority language in Qinghai.

Qinghai; ethnic minority; language diversity;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2017-02-15

刘松(1989—),男,河北廊坊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罗雪娟(1963—),女,河南信阳人,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H17

A

1671-8275(2017)02-0036-03

猜你喜欢
土族蒙古族青海省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浅谈土族刺绣的艺术审美及发展
土族聚集区传统常用野生植物及相关传统知识的研究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