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学习型城市的构建路径

2017-03-09 23:01茅佳艺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学习型理念

朱 姗,茅佳艺

(1.天津城建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384;2.中国农业大学 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 100083)

“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学习型城市的构建路径

朱 姗1,茅佳艺2

(1.天津城建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384;2.中国农业大学 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 100083)

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理念是学习型城市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学习型城市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对“五大发展理念”具有多维度诉求。科学解读“五大发展理念”,以创新引领城市发展新动力、以协调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以绿色挖掘城市发展新潜力、以开放吸纳城市发展新活力、以共享普惠城市发展新成果,可以更好地推动学习型城市的构建。

五大发展理念;学习型城市;构建

一、引言

为了满足急剧增长的城市发展需求,全球已有1,000多个城市宣称在建设学习型城市,将学习放在城市发展的战略优先位置。[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目标。2014年颁布的《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把全民终身学习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努力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城市各类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创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社会环境。[2]因此,学习型城市建设不仅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和支撑条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些理念既是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先导,也是推进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关系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全局的一场巨大变革。由此可见,探究“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学习型城市的构建路径,不仅可以丰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内涵,还可以拓展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践。

二、“五大发展理念”概述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新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新思想的集中体现和概括,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新成果。科学解读“五大发展理念”是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重中之重。

第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无论是要破解中等收入陷阱难题,还是着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差距,都必须以创新理念为指导,通过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创造新供给,[3]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创新机制体制,才能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形成发展新动力。

第二,协调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经济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不同步、经济结构发展不甚合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协调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在协调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

第三,绿色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不仅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一如既往的追求与宗旨。无论是实现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还是提高环境质量,都需要以绿色为发展途径,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这也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美丽新中国的重要举措。

第四,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各项新任务与新挑战。唯有坚持开放的发展理念,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才能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其一,不仅要坚定不移地实行互利共赢的对外交往政策,还要实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构筑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通过培养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立足打造开放型经济强国。其二,要进一步丰富对外开放的内涵,完善对外开放格局,实行双向开放,推进深度融合局面的呈现,实现内外联动。

第五,共享是共同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国始终坚持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理念的直接体现,也是解决我国在发展新阶段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内在要求。无论是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危机,还是着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要始终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原则,从容应对老龄化带来的经济危机和因收入差距带来的两极分化问题,从而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4]

三、学习型城市构建对“五大发展理念”的诉求

(一)学习型城市的本质

学习型城市根源于学习型社会,在促进个人的上层流动、推动城市的良性运转以及维系社会的稳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学习型城市的概念始于1973年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起的教育城市推动计划。这一计划指出,学习型城市是通过结合终身学习、创新以及创造地运用信息技术,将创新和学习置于发展的核心,寻求经济的持续发展。[5]有学者认为,建设学习型城市就是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和内容运用于城市管理和发展的一种实践,[6]其核心在于通过一种组织化的学习活动, 努力营造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城市文化和精神, 提高城市的综合素质、运作效率和竞争能力, 推进城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全民学习背景下,应该重视城市的包容、繁荣和可持续发展。[8]还有学者认为,学习型城市是学习型社会在城市领域的集中反映和体现,是城市发展的新形态和新阶段,[9]是社会发展进程中推进的一种以组织和个人知识学习为基础、以构筑学习生态文化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目标的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城市生存形态和城市发展模式。[10]目前学术界对学习型城市的概念界定各有见解,尚未形成统一定论,但根本对学习型城市的本质特征无形中已达成共识,即以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11]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构筑开放共享的终身学习体系。这种终身教育体系并非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的简单叠加,而是运用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理念,对现有不同阶段的教育类型进行整合,通过建设学习型城市,发展和改进城市教育,努力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使教育体系更好地适应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

(二)学习型城市构建对“五大发展理念”的诉求

1.政治诉求。作为实现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石,建设学习型城市对于推动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不仅是一项政府意志,更是广大人民的愿望。然而,就我国目前发展的现状来看,由于发展动机不足,发展理念不科学,学习型城市建设还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国家层面看,学习型城市的领导机构不健全,社会参与力量的积极性也未能调动起来;其次,从法律法规层面看,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成型,无法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法律约束与保障;再次,从学习型城市的数量看,参与的城市有限,尚未引起地方政府及领导的重视。由此可见,学习型城市构建发展动力不足,如何科学地运用“五大发展理念”,健全学习型城市的领导机构,完善学习型城市构建的相关法律法规,从政治维度推动学习型城市的发展,是研究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2.经济诉求。学习型城市是一种走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城市建设类型,必然需要坚持走开放发展之路。唯有坚持开放发展,才能促进城市的内外联动,[9]充分借助多方力量,为学习型城市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虽然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取得可喜的成果,但是由于地域广,人口多,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目前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集中于中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且主要为地级以上城市,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或县级城市学习型城市建设还较为落后。同时,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力量分散,尚未形成整体格局,建设力量的协调性和整合性欠缺,需要对各地区学习型城市创建工作提供统一指导和监督。此外,终身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未实现融合开放,且社会学习资源对外开放程度低、协调性较差;未建立内外联动机制,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因此,在学习型城市构建中,“五大发展理念”的引入利于促进资源融通与共享,不断吸引外资,并借助外部资源和支持,盘活城市现有活力,对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的良性有序发展意义重大。

3.社会诉求。构建学习型城市是基础性城市社会建设,仅仅依靠党政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依靠社会活力共同推进。[12]学习型城市建设是一项综合性事业,事关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唯有调动市民整体力量,形成深厚发展伟力,方能使全体市民共享城市建设成果。开展学习型城市创建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形成一大批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完善、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习机会开放多样、学习资源丰富共享的学习型城市,并充分发挥这些城市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由于受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自身观念、经济、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弱势群体在进行终身学习和参与终身教育方面还存在较多困难和较大问题;城市的服务意识不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教育体系不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不科学,市民享受城市发展成果的水平不均。因此,在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利,完善社会供给及服务体系,更应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为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提供契机。

4.生态诉求。2015年9月29日至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在墨西哥召开,大会以“建设可持续学习型城市”为主题,并一致通过《关于建设可持续学习型城市的墨西哥城声明》,提出要以2013年通过的《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宣言》和《学习型城市的主要特征》为基础,进一步推进全球学习型城市建设。学习型城市之所以是城市发展的较高层次形态,一是因为学习型城市不仅关注城市当下的发展,还关注城市的未来潜力,即注重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二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示范带动,鼓励百花齐放和突出地方特色。反观我国学习型城市的发展现实可知,随着学习型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过于追求建设的速度,而忽视了对城市发展潜力的深度挖掘。一方面,注重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未能充分挖掘城市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发挥出城市应有的潜力和优势。因此,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城市过程中,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由此才能更有效地维系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城市实现绿色发展,使市民享受到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提高生活质量。

四、学习型城市构建的路径

(一)以创新引领城市发展新动力

创新发展是推动城市社会经济繁荣的第一动力,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的指导,可以引领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学习型城市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全方位创新,让创新贯穿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工作中。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之所以得不到解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者缺乏创新思维,缺乏打破常规的勇气。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不仅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需求。在实际工作中,要发挥好创新发展理念对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引领作用,必须做到以下四点。第一,创新发展新理念。大胆引入和借鉴学习型城市建设成功的案例,结合自身特点找寻问题解决的突破点。第二,培养发展新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激活创新活力、增强城市经济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13]通过强化城市的自主创新意识,提升城市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第三,谋求发展新突破。学习型城市创建工作不应该仅限于一线城市,中小城市的学习型城市创建工作也不容忽视,要勇于打破原有城市建设定势,谋求学习型城市建设新的发展点。第四,构建发展新体制。着力完善城市终身教育体系,加快相关部门立法进程,使更多市民享受终身学习的权利,使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走上规范化发展的新路子。

(二)以协调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随着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初露端倪。学习型城市地区之间发展不协调、学习型城市内部发展不协调等现状制约着学习型城市的发展。之所以高度重视学习型城市的协调发展,是因为其建设的总体水平取决于薄弱环节,即所谓的“短板效应”,只有补齐短板,才能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新发展。做好规划,按照产业结构与资源优势合理规划城镇布局,使空间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14]坚持贯彻协调发展理念,构建学习型城市发展的新格局,需要作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坚持全面推进的原则。在发挥好特大型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引领作用的同时,将视野转向关注度较低的中小城市,鼓励城市发展突出特色,缩小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地域差别,共同推进“城乡一体”和“ 百花齐放”局面的形成。第二,促进城市内部教育机构之间的协调发展。发挥学习型组织对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推动作用,鼓励城市各级各类教育之间打破壁垒,形成合力,成立专门的学习型城市指导机构,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组织和人力保障,提高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三)以绿色挖掘城市发展新潜力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需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发展未来。绿色发展是市民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要实现学习型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离不开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指导。以绿色发展理念挖掘城市发展的新潜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第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与开发必不可少会造成城市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以通过邀请知名规划设计师就城市发展特色进行建设规划,在市民终身学习中贯彻和谐发展理念,促进市民与城市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第二,重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开发与建设的各个方面,更加注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生态文明新城。第三,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坚决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城市发展理念。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将责任落实到人;加大相关部门立法,为城市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从源头上将污染事件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四)以开放吸纳城市发展新活力

在全球化、信息化大潮的影响下,学习型城市唯有采取开放的姿态,主动迎接新常态带来的挑战,才能取得更为丰硕的发展成果和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创建学习型城市的过程也是城市与时俱进、市民理念更新的过程,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实现城市资源与信息的对外开放、城市内部教育资源更大规模地向市民开放,可以有效促进城市内外部资源的高度融通、城市内部教育资源间的合理流动。坚持开放发展的理念,为城市发展吸纳新的活力,需从多方面完善现行机制。第一,建立内外联动机制。学习型城市的构建,不仅需要充分利用城市现有信息与资源,还需要与国际城市接轨,进行资源、信息的交流,积极参与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从而实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提升城市发展的国际化水准。第二,构筑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成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改革。鼓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之间实现有效对接,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学校教育在市民终身学习中的基础作用。[15]支持学校教育资源向市民开放,加大与社区教育的融合力度,使终身教育资源更大程度地向市民开放。

(五)以共享普惠城市发展新成果

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直接体现。建设学习型城市,提升城市发展学习力和竞争力,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让更多市民公平公正地享受城市发展的新成果、新福利,彰显城市的人文关怀。[16]为普惠学习型城市建设带来的新成果,使更多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伟大事业,还需要进行以下五个方面的努力。第一,构建公正的分配体系。通过在资金、技术及政策等方面的倾斜,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和支持,尤其要满足妇女、老年人、残疾人、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务工人员等群体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需求,使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与广大市民一起成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推动者、建设者和分享者。第二,增加公共服务供给。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丰富公共服务的内容,使更多市民享受到多样的城市公共服务。第三,完善教育服务体系。加大教育服务投入,扩建公共休闲活动中心,使更多市民享受到便捷的教育咨询服务和参与教育培训,从而提升学习力和整体素质。第四,转变城市治理方式。城市治理体系代表着城市的现代化水平,采用民主、科学的治理方式可以提高城市的民主化程度,推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真正实现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第五,建设数字化学习网络。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17]要采取多元化措施,大力推进数字化学习网络的建设。

[1]黄 健.世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风向标——首届全球学习型城市大会热点追述[J].中国成人教育,2014(5):5-9.

[2]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部等[Z].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2014.

[3]刘志强.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实现百年奋斗目标[J].世纪行,2015(10):3-4.

[4]树立贯彻五大发展理念[J].党建,2015(11):1.

[5]Kurt Laesen.Learning Cities:The New Recipe in Regional Development[J].OECD Observer,2001:73.

[6]陈友华.学习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南京社会科学[J].2004(9):81-86.

[7]王 良.关于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理论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02(12):18-19.

[8]UNESCO.Beijing Declaration on Building Learning Cities: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Promoting Inclusion,Prospecity[M].Beijing,2013:21.

[9]叶忠海.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3,88.

[10]陈正学,谭 旭.学习型城市建设背景下的高职教育服务举措.教育与职业[J].2016(22):37-40.

[11]殷开明.学习型城市的内涵及特征剖析.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J].2007(24):28-30.

[12]叶忠海.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4(3):1-3.

[13]徐绍史.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引领发展改革工作[J].中国经贸导刊,2015(33):4-8.

[14]叶忠海,张永,马丽华,贾红彬.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发展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4(4):102.

[15]柳士彬.继续教育“立交桥”:框架与行动[J].教育研究,2016(8):125-131.

[16]“五大发展理念”照亮现代城市发展的未来[EB/OL].http://www.chinareform.org.cn/area/city/Practice/201512/t20151224_241151.htm.2015-12-24.

[17]鲁 昕.建设学习型城市 促进全民终身学习[J].中国成人教育,2014(1):5-6.

(责任编辑:刘奉越)

A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Learning C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ive Major Development Concepts

ZHU Shan1,MAO Jia-yi2

(1.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Tianjin 300384; 2.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Establishing correct concept of city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scientific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learning city. At present,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arning city construction has come across many problems, which has multi-dimensional demands for the five major development concepts.Through scientific interpretation of five major development concepts, the government can better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city by leading the new city development impetus with innovation, constructing the new city development pattern with coordination, exploring the new city development potential with green ecology, absorbing the new city development vitality with openness, and benefiting the new city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with sharing.

Five Major Development Concepts; learning city; construction

G720

A

1008-6471 (2017) 02-0037-05

10.13983/j.cnki.jaechu.2017.02.005

2017-04-18

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天津市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研究——基于欧盟职业教育一体化政策的经验借鉴”(编号:VEYP5051)和天津市建设系统软课题“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建筑业技术人员跨界培训研究”(编号:2016-软18)

朱姗(1987-),女,安徽宿州人,天津城建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天津大学教育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学和职业技术教育学。

猜你喜欢
五大发展理念学习型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推动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创新发展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