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徽省政府西迁立煌县的治理(1938-1945)

2017-03-09 22:36张烊烊陈九如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省政府安徽省

张烊烊,陈九如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论安徽省政府西迁立煌县的治理(1938-1945)

张烊烊,陈九如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1938年,安庆陷落,省政府被迫转移。西迁之初,退至六安,后迁至立煌县(今金寨县)。安徽省政府西迁立煌的举动是结合着各方面因素考量而来的。而在迁至立煌之后,政治因素催生下的立煌县必然会发生着众多变化。无论是解决当地民生,带动地方经济,亦或是应抗战之需要,大力办学和开展战备基础之建设,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着立煌之变化。但是,不容置否,抗战后期的省政府在立煌的统治是较为专政的,“消极抗日”和“积极反共”之举造成了立煌县的沦陷。

省政府;西迁;治理;评价

七七事变后,日军开始了全面入侵中国的步伐。四大会战的先后爆发意味着中华大地开始进入全面抗战状态。随着日军侵略范围的扩大,首都南京岌岌可危。1937年10月,国民政府开启了西迁重庆的计划,安徽地处全国中部地区,与江苏比邻,很快也成为日军侵略的重要目标,而地处安庆的省政府也开始了转移计划。1938年,省城安庆危在旦夕,省政府被迫转移,初退六安,后退至立煌县(今金寨县)。从1938年至1945年抗战结束,省政府在此蛰居长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统治安徽地区的是以李宗仁为代表的新桂系,后历任新桂系领导人廖磊、李品仙。安徽省政府西迁地处大别山山区的立煌县长达七年之久。为便于统治,省政府开始着手对立煌县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此来达到对全省的抗战和建设事业的全局掌控。

目前学术界对安徽省政府西迁立煌后统治的专著尚未出现,而对于省政府西迁的记载也只是散落于地方县志、文史中。西迁立煌县之后,安徽省政府以立煌县为基地,对全省各方面事业治理的研究,却是颇有成就的。安徽大学的一篇《抗战期间新桂系在安徽的教育》的文章,将抗战时期安徽教育状况的梳理较为完整,还有一篇《抗战时期安徽县政改革研究》的文章,也将安徽省政府在立煌县时期对全省县政的改革描述的颇为全面。除此之外,南京师范大学的一篇《抗战时期安徽省政府财政整理》的文章,讲述的是安徽省政府在抗战时期在以立煌县为中心,开展财政方面的工作,其中尤以皖西财政会议的召开对全省财政工作的推进作用。不仅如此,还有黄昊的《抗战时期安徽省临时参议会述论》,陈雷的《抗战时期安徽国统区的粮食问题》等。此类文章,都是以抗战时期安徽省政府西迁立煌县之后,以立煌县为政治中心而展开对全省治理措施的研究。但是,以上文章都是省政府在西迁之后,基于全局考虑的情况下对全省的治理,但对立煌县本地治理的研究却并未涉及。笔者搜寻史料,在《金寨文史》中找到一篇题为《新桂系统治下的立煌》的文章,文中对新桂系领导人在立煌县的专政统治的表述多为个人见解,尚未有明确史料作为证明,且评价过于极端。故笔者在此,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基于史料分析的研究方法,以求达到对该时期的历史做一认真且全面的分析。

一、省政府西迁之战时背景

(一)省政府迁移之历史抉择

安庆成为日军攻击对象有其地理因素。从安庆的地理位置来看,“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①陆克亮:《安庆概览》,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第1页。安庆属于沿江城市,而沿江城市作为占有内河航运优势的地区,必然成为日军必占之地。从当时安庆所处的现实环境来看,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打响了淞沪会战,中日双方激战3个月,以中国守军失败告终,上海沦陷。七七事变的爆发和上海的失守使得整个南京国民政府开始紧张起来,从中央到地方,整个南京政府机关处于恐慌之中,并开始秘密迁移的筹划。1937年10月29日国民政府召开国防最高会议,蒋介石在会上做了《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报告,并最终决定“重庆为国民政府驻地”①陶维全主编,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辑室编著:《重庆大事记》,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9年,第157页。。但在迁至重庆之前,国民党政军重要机构以及成员并未立即迁至重庆,而是集结武汉。另外,文化界人士、在野党领袖纷纷也集结于武汉。其目的很明显,阻止日军入侵步伐,为西迁赢得时间。与此同时,大部分地方政府人员也开始秘密筹备政府机关转移的工作。如1937年12月湖北省政府主席何成濬电令宜昌警备司令部,保留旧镇署房屋,或将于宜昌设立行署等等。同样,地处安庆的安徽省政府也开始了转移工作。从当时省政府抗战态度来看,“1937年抗战爆发,年底,沪宁相继陷落,国民党安徽省主席蒋作宾带着省府及民、财、建、教四大厅逃出安庆,跑到远处敌后的六安县去了。”②顾旭,郑鸿章,朱庆有:《金寨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0页。再基于安庆市当时城市守军与布防来看。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姬妾成群的杨森,为怕重蹈刘湘覆辙,居然也向蒋介石‘请缨杀敌’,不久,即和唐式遵的二十一军一起离开四川来到安徽。”但是,“这两支地方杂牌军,都是众所周知的“双枪军”(鸦片枪加步枪)。”③同②,第441-442页。可见安庆地区军事守备力量完全不足以能够保卫住安庆。基于以上因素,地处安庆的安徽省政府于1937年11月开始迁移,1938年1月迁至六安,后于6月迁至立煌(今金寨县),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从上述中可看出,正是因国民政府党政军领导人的避战方针才导致安庆失陷。

(二)西迁立煌县之可行性

选择立煌县作为临时首府,必然有其个中缘由。这就要我们从立煌县自身之优势去分析了。首先从地理位置来看,立煌县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地处三省交界处,西、南两面与河南省、湖北省毗邻。可见,立煌县地处安徽边境山区,且可控三省。不仅如此,立煌县地貌特征也是一大优点。“本县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最高处为南部边境的天堂寨,海拔1729.13米,最低处是位于东北部白塔畈乡的灌集村,海拔60米,其相对高差1669.13米。本县平均海拔500米。”②顾旭,郑鸿章,朱庆有:《金寨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0页。因此,基于地理位置来看,高山林立,地形复杂,不便于开展大规模作战,这间接阻碍了日军侵略的步伐。再从当时立煌县地区的局势来看。从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至1937年年底,因日军将主要精力放在东部沿海城市,居于内地的立煌县在此期间并未受到日军大规模的进攻。换言之,立煌县较其他地区有着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这就给了省政府迁至此的外部条件。最后,省政府迁至立煌县并非偶然,而是另有深意。立煌县地处中国共产党第二大根据地鄂豫皖根据地腹地。土地革命时期,立煌县地区的红色革命力量发展迅猛。“民国19年2月-21年2月,中共商城县委驻汤家汇;六安县委一度驻麻埠;霍邱县委一度驻白塔畈;霍山县委驻霍山诸佛庵。民国21年3月,中共五星县委成立,驻燕子河街,”③同②,第441-442页。而在抗战爆发后,省政府西迁之前,整个立煌县的中共力量始终处于发展上升的状态,且发展势头之迅猛。“民国27年4月,新四军四支队在双河桃树岭成立四支队后方兵站,站长郑维孝,负责党的领导工作。6月,中共安徽省工委迁来县境,书记彭康。同月成立中共立煌县委,书记何绪荣,后为郑维孝、徐其昌。辖双河、汤家汇、白水河(含斑竹园、燕子河)、麻埠四个区委,一个直属支部。”④同②,第443页。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在立煌县成立了政府机构,“民国18年(1929)5月10日,在南溪成立商城县苏维埃临时办事处,”⑤同②,第469页。、“民国20年1月20甚在金家寨成立鄂豫皖特区苏维埃东方办事处”、“民国20年6月,豫东南特区苏维埃政府筹设于汤家汇,民国21年2月成立于商城,辖商城(赤城)、固始、光山等县苏区。”⑥同②,第471页。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从1927年到1937年的十年间里,立煌县的红色革命力量发展之迅速,而这必然引起国民党控制下的安徽省政府的注意。因为在国民党看来,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立煌境内的发展如此之迅速,确实“需要”遏制,而将省政府迁至立煌县就是国民党在皖西“反共”工作中的重大“进步”。

二、西迁后的变化

(一)社会发展

安徽省政府西迁后对当地的治理是有成效的。“1939年,国民党安徽省政府控制的皖西、皖南山区新设工厂30家,资本10余万元,其中一半是纺织厂、毛巾厂,其他为肥皂、印刷、榨油等工厂。”①戴惠珍,王鹤鸣,杨雨润:《安徽现代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59页。“据1939年皖西13县统计,共产土布67万匹,其他皮纸、棉纱等手工产品数量可观,较抗战前均有大幅度增长。”②同①,第313页。皖西地区在省政府的迁入后,工业发展较战前更为明显,而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省政府带来的积极效应。

民需建设。省建设厅为发展山区农业,主办一所农场为立煌县农场。场内配场长一人,技术员二人,职工六人。因县农场规模较小,其作用不大。“故于1940年又成立‘安徽省农业推广督导团’,集中六安、阜阳专署所属各县技术人员,统一调查当地小麦、水沥、棉花优良品种,研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资推广,并在省建设厅领导下又成立‘安徽省农业改进所’,以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金寨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金寨文史:(第2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1985年,第189页。除农场外,另在县郊区龙井岗建立一所名为“北来岗园艺场”的农产品基地,园艺场中大多种植花卉、蔬菜以及水果等,以供市场需求。同时,为缓解众多庞大机关迁至此地带来的电力资源紧张状况,“省政府建设厅于1942年在戴家岭建立一座电力厂,发电机容量为36千瓦,电压380伏,系德国四门子发电机制造厂制造,以汽车发动机为动力(后改为木炭代油炉),于每天晚间七时至十二时供电。”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金寨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金寨文史》(第6辑),1985年,第31页。至于其生产情况,“于1943年底发电,供省电台电源,以及各机关电灯用”⑤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35页。该电厂虽然建成,但主要供省政府机构使用,并未遍及人民生活之中。

合作社的发展。1938年至1939年,先后设立两个消费合作社,一个是建设厅的消费合作社,一个是大别山的消费合作社。两个合作社在调剂供给,满足消费需求以及平衡物价上是颇有成效的。不仅如此,在合作社成立与运行的立法问题上,1939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合作社法》,而且在组织宣传上,国民政府办有理论刊物《安徽合作通讯》和县训所负责培训合作社干部以及于立煌县戴家领办骨干培训班。

邮电事业的建设。因省内抗战之需要,省政府机关需要及时将各种信息以及政策传达到国统区甚至沦陷区内,因此省内信息流通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1938年,省政府迁往立煌之后,“1938年12月,因省会立煌来往公文函件频繁,邮政机构不足,省政府建设厅于立煌设逐步哨总所一处,乡镇分所二十四处,特别站三处,人员一百二十名。”、“1942年9月6日,立煌成立安徽邮政管理局办事处,主任林卓午”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金寨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金寨文史》(第3辑),1985年,第173页。。另外,整个抗战期间立煌县增设多处邮政代办所,1937年增设胡家店邮政代办所一处,1943年增设汤家汇、石稻场邮政代办所各一处,1944年增设戴家岭、响山寺、舶板冲、杨家摊邮政代办所各一处,1945年增没槐树湾代办所一处。

金融行业的发展。安徽省政府在迁入立煌县之后,为迅速掌握安徽省金融行业命脉,必然会在此处进行金融事业的重建。“抗日期间安徽省政府迁来立煌后,山城金寨镇顿时形成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设有‘安徽省地方银行’、‘立煌县银行’、‘中央银行立煌分行’、‘安徽省地方银行麻埠办事处’等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工作,除办理存、放、汇、保险业务外,还大办‘运销物产业务’。”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金寨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金寨文史》(第6辑),1985年,第72页。虽然全省乃至全国处于战争状态,但这并不阻止金融行业的发展。省政府在抗战期间的金融事业是有一定成效的。

(二)办学风潮

省政府在迁入立煌之后,对县内的中小学建设投入开始加大。首先便是学前教育,1942年,设立省立立煌临时小学附幼稚班。同年,设立于古碑冲李氏祠的立煌儿童教养所。继而是中小学的投入。“民国27年省政府迁金家寨后,由于人口激增,本县小学教育发展较快:安庆高琦小学迁至金家寨。立煌市区小学增至15所,学生1200多人。省立立煌临时小学,校本部设郑家湾,于张家畈、傅家湾、柯家畈设3个分部,计17班,学生944人,次年各分部单独设校。”⑧顾旭,郑鸿章,朱庆有:《金寨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28页。此外,中学学校也众多,这其中包括由安庆迁来的“安徽省立第一临时中学”、“安徽省立第六临时中学”和一些始建于立煌县的“安徽省私立抗建中学”“安徽省私立贞干中学”、“安徽省私立中正初级中学”、“安徽省立立煌女子中学”。

除此之外,因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专业技术教育颇受重视。如“立煌县立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安徽省省立立煌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安徽省立立煌工业职业学校”以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安徽学院。1941年,省政府主席李品仙迫于省内知识分子的压力开始重视省内教育,“一九四一年初,由于安徽各界知名人士的积极建议,安徽各阶层人民的强烈要求,几经周折李品仙(当时兼安徽省主席)才应允创办安徽省抗战战争时期的最高学府,也是金寨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一—安徽学院。”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金寨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金寨文史》(第1辑),1985年,第111页。虽然是战时学校,但师资力量雄厚,求学学生众多,全校师生达2000多人。同时,因国内爆发战争,学校教师时常以当下国事作为授课内容,与学生积极探讨,畅谈国事的同时也激发着积极抗战的斗志。抗战胜利后,虽然安徽学院随省政府迁往合肥,但在安徽学院的影响下,部分立煌县的学子走出大山,同样也受学院的影响,众多外来学生和知名学者走进了大别山。

最后,师范教育和成人教育也有所进展。师范学校设有“立煌县立简易师范”;而成人教育在省皖干团的努力下也取得进步。“民国33年,省皖干团在洪湾示范乡组办成人教育,乡中心小学设成人、妇女各1班,保国民学校设一成人班,全乡共入学500余人。”②顾旭,郑鸿章,朱庆有:《金寨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598页。

(三)战时建设

省政府在迁往立煌县之后,因抗战之需要而对立煌地区做出相应之战时建设。如修公路、飞机场以便运输军需物资,成立抗日团体与机构以达宣传抗日之目的,动员全县力量同来犯日军展开激战等等。

1938年3月正式动工的立煌县内第一条公路,由六安韩摆渡至西香花岭(现鲜花领镇)起,至立煌县城止,经过麻埠、流波镇、青山嘴、留利坪、古碑冲、响山寺等地,全长八十五公里。适逢台儿庄战役结束,部分国军开始往安徽境内撤退,而李宗仁属下的桂系往皖西撤退,这也同时促使了该公路的诞生。除此公路外,1933年至1938年的六立公路,分为六安至流波、流波至金家寨两期进行。“六安至流波段于民国22年由省建设厅查勘施工,由南京裕庆公司承包修建艰难地段,次年底建成通车;民国27年底建成流波至金家寨段。民国30年8月,为防止日军入侵省会驻地金家寨,自行破坏古碑至麻埠路段,31年7月修复古碑至流波段。民国34年,六立路全线通车。”③同②,第253页。除公路外,1944年于吴家店建成一处飞机场,该飞机场由五县(麻城、罗田、英山、霍山、立煌)“联防办事处”和驻吴家店美国顾问经管。该飞机场主要负责运输物资供给省政府和部分战斗机、运输机的临时修理任务。

李宗仁主政安徽后,开始了一系列的建设措施。其中首先便是于六安成立“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该团体旨在团结省内各方力量,发动群众,促进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以资抗日。1938年7月16日,借省政府西迁立煌县之机,省动委会也从六安迁至立煌,动委会在立煌之任务大致为:“(一)协助政府健全保甲组织,完成肃奸清乡运动,(二)组织各种战时工作队及民众团体;(三)协助政府动员新兵补充各军,(四)协助政府完成各县常备队政训工作及后备队组训工作,(五)协助政府武装民众,发动游击战争,(六)协助军政机关办理粮秣给养及各种公物之运输,(七)协助政府组织坚壁清野,侦察敌情,封锁消息,(八)协助政府办理伤兵救护及难民灾民救济事业;(九)协助政府完成生产合作事业并实行经济资源之管理(十)协助政府推广战时教育,并加强干部训练。”④同②,第408页。除此之外,另有各种响应政府号召之下的民间抗日团体,如“立煌县农民抗敌协会”、“青年抗敌协会”、“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立煌县妇女会”等等也相继成立。

三、评价

(一)前期的积极社会建设

省政府迁至立煌县之后,在前期的工作成果是值得肯定的。为推进山区农业的发展,建立山区农场和北来岗园艺场,同时为解决电力需要,于戴家领设立的发电厂,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民用需要,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另外,合作社在满足消费需求和平衡物价上有着积极作用,而且当地的金融行业在省政府的政治效应下开始走向标准化。在教育方面,除与省政府迁至而来的部分中学外,立煌县在省政府的帮助下,开始了各种种类院校的开办,无论是私立中学、学前教育,或是各种专业院校。正是在省政府的积极推动之下,立煌县的教育才有着系统化和标准化的发展趋向。同样,为应对抗日之需要。在战时建设方面,修建公路以缓解立煌县的运输紧张问题的同时,也有利于新桂系的撤退。修建飞机场,则是为了更好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吴家店飞机场在修建成功后,负责提供战斗机、运输机的修理工作场所。而建立“动委会”等抗日团体,则是做好抗战思想宣传之必须,做好抗战后勤工作之必备,从而加速省政府统辖之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二)后期的积极反共与消极抗日

在上述关于省政府迁至立煌县的条件时,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立煌县境内的共产党势力发展之迅猛而引起了省政府的重视。众所周知,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抗日期间虽有缓和,但始终保持着相互防备的状态。因此,省政府在迁入立煌县之后,必然会对县境内的共产党势力有所打压,以求“稳固”统治。李品仙在主政安徽之前,蒋介石曾颁布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李品仙在蒋介石授意之下,开始从各个方面积极反共。首先,改“安徽省军事政治干部训练班”为“安徽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简称“干训团”),借此培养亲信,积极反共。李品仙在掌控“干训团”之后,一改之前抗日语调,开始积极反共。如从其训练内容来看,“一是训练内容更着重于政治。积极灌输一个党(国民党),一个领袖(蒋介石)、一个主义(三民主义)的反动思想。加强反共内容,注重精神训话。”①政协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亳县文史资料》(第3辑),1987年,第15页。除“干训团”外,各县设立了“县训所”作为其附属机构。不仅如此,他还成立豫鄂皖边区党政分会,取代统一战线性质的省动委会,改组安徽省政府,排斥进步人士。在军事上,李品仙为防备新四军而做出了军事布局上的调整,“张淦第七军移驻皖西六安地区,一七一师推进到无为县,拦阻新四军渡江。周雄五二八团就曾截扣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的夫人、儿子。”②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抗日战争写真》,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220页。综上所述,省政府在迁入立煌之后所表现出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是很明显的。

省政府迁至立煌之后,立煌县便成为临时政治中心,日军企图进攻大别山地区的想法就更为明显了。而当时负责立煌县保卫任务的便是主政安徽的新桂系廖磊、李品仙等人。战前,第五战区二十一集团军对立煌的守卫看似固若金汤,其实则不然。二十一集团军直辖四个军,分驻四方:第七军屯六安西南的独山镇;四十八军扎在霍山南的深沟埠;三十九师扼守罗田北面的滕家堡(今罗田县胜利镇);八十四军巡逻于商城、固始之间。这看似稳固的防线确是一盘散沙。从1942年12月18日,日军开始了进攻立煌的步伐,“1942年12月19日,日本侵略军第三师团第68联队、第34联队6000余人,分东西两路入侵立煌。12月25日,东路日军第三师团4000余人,陷湖北罗田后,抵僧塔寺,经瓮门关、中界岭进入立煌县后畈。”、“西路向立煌进犯的日军第34联队之敌约2000人,于1日由长岭关入境,经斑竹园、南溪与其东路军会师攻立煌县城。”、“1月2日午后,窜犯立煌东西两路日军均突破外围防线;于傍晚进入市区金家寨镇汇合。”③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抗日战争时期全国重大惨案》,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年,第289-290页。而就在日军入侵立煌的过程中,境内省政府机构早已迁离,而负责守卫的桂系军队也在无实质性抵抗下溃败逃走,留下的只是即将面临灾难的立煌县人民。日军一路入侵走来制造了多起惨案,其中尤为惨烈的便是“茅坪血案”。因此,就上述而言,省政府在迁入立煌县之后虽对县内部分民生事业做出贡献与努力,但其弃守立煌之举实与入侵者无异,此种行为也必将受到历史与人民的谴责。

On governance of Anhui provincial government after moving to Lihuang county

ZHANG Yangyang,CHEN Jiuru

In 1938,when Anqing fell,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was forced to move.At the beginning of westward migration,it retreated to Lu'an,and then moved to Lihuang county(now Jinzhai county).Moving westward was based on various factors,leading to many changes in Lihuang including coping with the local people's livelihood,promoting the local economy,actively setting up schools,and building foundation for war.However,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in the later period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was more dictatorial,and the"negative anti-Japanese"and"positive anti-communist"resulted in the fall of Lihuang county.

provincial government;moving westward;governance;evaluation

K264.39

A

1009-9530(2017)05-0075-05

2017-08-20

张烊烊(1993-),男,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陈九如(1963-),男,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责任编辑:王艳)

猜你喜欢
省政府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省政府2018年4月份大事记
省政府2018年2月份大事记
省政府2018年1月份大事记
省政府2017年8月份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