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慧承
禅宗的顿悟宗旨
朴慧承
(北京大学 哲学系,北京100871)
禅宗是以顿悟为其宗旨的顿悟见性法门,顿悟的核心内容可以说“目前当处”“绝言绝虑”“智慧作用”。所谓“分别”,即执着(僵化的意识等)与差别(二分对立的观念),是遮蔽本来面目的障碍。言语的本质属性也是固着与分割,分别攀缘言语(概念)强化了执着与差别。也就是说,言语强化了思考的执着与差别,思考又加强了言语的固着与分割属性。因此,只有障碍即言语概念与思考体系完全瓦解(绝言绝虑),本来面目的智慧作用才能在目前当处显现出来。
顿悟;目前当处;绝言绝虑;智慧作用;本来面目(本来是佛)
所谓顿悟,指的是就在目前的日常生活里,不借所谓“渐次”即次第与阶段及迂回的方便(假说),换言之,以言语文字与思量分别施设的一切方便,即方便的文字言语与思虑分别当下截断,显现出智慧之作用来。“目前当处”“绝言绝虑”(不立渐次,不借方便)、“智慧作用”,是顿悟的核心内容,“本来是佛”[①]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伍,顿见真如本性。(《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40页下);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49页上);上堂云:“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心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大正藏》第48册,第386页中)。是顿悟见性[②]所谓“见性”,即见被言语与分别等沾染以前的清净本心。闻其顿教,不信外修,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烦恼尘劳众生,当时尽悟。犹如大海纳于众流,小水大水合为一体,即是见性。(《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40页中);若开悟顿教,不能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50页下-第351页上)。“不信外修”“不能外修”是不借依据言语文字与思量分别,在自性外追求见性的渐修等方便的意味,是指顿悟见性。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禅门经》云:“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顿悟入道要门论》,《续藏经》第63册,第18页上)。的前提。
从禅宗的观点来看,真实是眼前已经分明显现的,所以人人都能顿悟;在看、听等目前当处,即在现世间、日用之间直觉这段真实即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将这一直觉的境界在目前当处发挥[③]在这个意义上,目前当处之顿悟与智慧作用之顿悟相通。蹋着本地风光,明见本来面目,承当得,直下牢固,无毫发见刺,内外融通荡荡然,得大安稳。乃转身吐气于这边来,自然日用之中,凡百施为之际,一一朝宗返本,岂是分外事耶?(《佛果克勤禅师心要》卷下,《续藏经》第69册,第489页下)。就是顿悟。大珠慧海说:
顿悟者,不离此生,即得解脱,何以知之?(《顿悟入道要门论》)[1]第63册,第22页下
修顿悟者,不离此身,即超三界。经云:“不坏世间而超世间,不舍烦恼而入涅盘。”(《顿悟入道要门论》)[1]第63册,第22页下
引文中,慧海表明目前当处的顿悟义,此是继承并反映达摩以来六祖与马祖强调世间日常生活的宗旨的。六祖说:
日用常行饶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2]第48册,第352页下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④]《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51页下。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42页上)。神会以如下的话烘托了六祖的顿悟义,奠定了南宗掌握禅宗的大势的基础。不舍生死而入涅盘,是顿悟。(《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神会和尚禅语录》第80页)。楼宇烈,《神会的顿悟说》,载《中国佛教与人文精神》,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226页。
从中可以看出六祖的顿悟义,同时也可以说,六祖此说与他在磨坊即日常时空间追求见性的行迹一致。
檐头水滴,分明历历。打破乾坤,当下心息。(《续传灯录》卷一)[1]第51册,第471页上
引文是叶县归省的学人听到檐角掉下来的水滴声吟诵的偈颂,意味着通过目前当处的声音来顿悟。香严智闲之“闻声悟道”[⑤]一日因山中,芟除草木,以瓦砾击竹作声,俄失笑间,廓然惺悟。(《景德传灯录》卷第十一,《大正藏》第51册,第284页上)。与灵云志勤之“见色明心”[⑥]灵云初在沩山,因见桃花悟道,有偈云:“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华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师览偈,诘其所悟,与之符契。师云:“从缘悟达,永无退失,善自护持。”(《潭州沩山灵佑禅师语录》,《大正藏》第47册,第580页下)。也与此一脉相通。
从本来是佛、即心是佛的观点来看,本来之心是言语文字与思量分别以前的清净之心,也就是被言语与分别(执着与差别)等烦恼沾染以前的本来面目。言语与思考是认识手段,但是若被其束缚,则变为遮蔽本来面目的障碍。因此,只有言语概念与思考体系完全瓦解,本来面目、本地风光才能显现出来。目前当下不立或不借以文字言语与思虑分别施设的渐修及方便,直觉本已显现分明的本来面目,就是顿悟。《坛经》与《马祖语录》云:
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⑦]《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58页下。志城言:“请大师说,不立如何?”大师言:“自姓无非、无乱、无痴,念念般若观照,当离法相,有何可立?自姓顿修,立有渐此,契以不立。”(《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42页中-第342页下)。“念念”是“刹那刹那”的意味。并不由阶渐,自然是顿悟义。(《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神会和尚禅语录》第80页);我六代大师,一一皆言,单刀直入,直了见性,不言阶渐。(《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神会和尚禅语录》第30页)。楼宇烈,《神会的顿悟说》,载《中国佛教与人文精神》,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226页。更无渐次,故名顿教。(《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第一,《大正藏》第45册,第480页中);涉方便入,故名亦渐(《摩诃止观》卷三下,《大正藏》第46册,第33页上)。
声闻不知圣心,本无地位因果阶级,心量妄想,修因证果……更不历于阶级地位,顿悟本性。(《马祖道一禅师广录(四家语录卷一)》)[1]第69册,第2页下
如上引文所说,六祖与马祖强调不肯定渐次、次第、阶级、地位等的顿悟与作为顿悟根基的本来是佛。渐次、次第等是用言语文字与思维分别来施设的临时方便,所谓“不立一切法”的意思可以说是不借一切渐修方便(法)。因此,马祖指出了心量妄想即思量分别制造修因证果等地位与阶级,从而遮蔽本来面目。也可以说,渐修与方便的问题就被归结为文字言语与思量分别的问题[⑧]言语与思考,即分别代表渐修等方便。。六祖所说的“念念般若观照”也意味着思考、思维等思量分别以前的自性作用、智慧作用。祖师们强调彻底截断言语与分别的顿悟,是为了使学人们不被言语与思考束缚,执着于在自性外追求见性的次第法与阶段法等一切方便。黄檗说:
六祖云:“如是。到此之时,方知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在言说。”(《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2]第48册,第384页上
说的便是,达摩来东土,不立渐次等方便即语言文字,直指本分心地。所谓“祖师西来”即“祖师西来意”,是指禅宗的宗旨,与“祖意”“祖道”同义。《顿悟入道要门论》云:
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答:“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云何为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顿悟入道要门论》)[1]第63册,第18页上
修顿悟者,亦复如是,为顿除妄念,永绝我人,毕竟空寂,即与佛齐,等无有异,故云:“即凡即圣”也。(《顿悟入道要门论》)[1]第63册,第22页下
如慧海所说,非但不借言说,而且消除思考、妄念等分别,方是顿、顿悟的意味[⑨]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49页下)。所谓“不思善,不思恶”,是指对善与恶的执着与差别,即分别也是妄念、妄想。南泉因赵州问:“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州云:“还可趣向否?”泉云:“拟向即乖。”州云:“不拟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拟之道,犹如太虚廓然洞豁,岂可强是非也?”州于言下顿悟。(《无门关》,《大正藏》第48册,第259页中);若依顿教,即一切法,唯一真如心,差别相尽,离言绝虑,不可说也。(《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第二,《大正藏》第45册,第485页中);顿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位地渐次而说,故立为顿。(《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一,《大正藏》第35册,第115页下)。,下面佛果圆悟的话也是同一脉络。
若能顿舍从来妄想执着,于一念顷,顿悟自心,顿明自性。不染诸尘,不落有无,自然法法成见。(《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八)[2]第47册,第751页中
若涉言诠露布,立阶立梯,论量格内格外,则失却本宗,辜负先圣。(《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四)[2]第47册,第779页下
圆悟指出,如果借或立言语概念、次第阶段、计较分别,就违背禅宗的根本宗旨,即顿悟见性之宗旨。圆悟也在《碧岩录》说:
大凡参禅问道,明究自己,切忌拣择言句……不知古人方便门中,为初机后学,未明心地,未见本性,不得已而立个方便语句。如祖师西来,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那里如此葛藤?须是斩断语言,格外见谛,透脱得去,可谓如龙得水,似虎靠山……尽是情识计较,若是情识计较,情尽方见得透。若见得透,依旧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卷第一)[2]第48册,第149页上-149页下
“大凡参禅问道”的“道”,即祖道(佛道),指禅宗顿悟见性之宗旨,“明究自己”意味着顿悟见性。圆悟说,方便(渐修等)即言语,达摩的真意(祖师西来意)在于单传心印[⑩]心印:达磨西来,不立文字,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祖庭事苑》卷第八,《续藏经》第64册,第424页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种完全截断向外驰求的言语与分别、向内[11]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532页下)。直觉自性的顿悟见性宗旨[12]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似火与火以心印心,西传四七至菩提达磨,东来此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45页下);达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卢祖六叶正传,又安用是文字哉!余曰:“此经非文字也,达磨单传直指之指也。”(《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64页下)。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单传直指也跟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起属于顿悟见性之宗旨。。所谓“葛藤”,是指言语。无门慧开说:
参禅须透祖师关,妙悟要穷心路绝。祖关不透,心路不绝,尽是依草附木精灵。(《无门关》)[2]第48册,第292页下
所谓“妙悟”,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顿悟”,只有截断思量分别等烦恼妄想,顿悟才能显现出来。《佛祖历代通载》云:
释迦住世八十年,为无量天人声闻菩萨说种种法,最后以法眼付大迦叶,令祖祖相传,别行于世。顾此法,众生之本源,诸佛之所证,超一切理,离一切相。不可以言语智识,有无隐显,推求而得。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已。(《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六)[2]第49册,第635页中
“此法”是指顿悟见性之宗旨。引文的要点在于,顿悟见性是不能靠言语文字、思维知识等认识手段即渐修方便成就的。慧能说:
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六祖大师法宝坛经》)[2]第48册,第350页下
悟无念顿法者,至佛位地。[13]《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40页下。至于一念不生,不涉阶梯,径超佛地。(《禅关策进》,《大正藏》第48册,第1102页中。
从本来是佛、即心是佛的观点来看,人人智慧已经具备,只是被妄想分别遮蔽而已。在这一点上,智慧作用之顿悟与绝言绝虑之顿悟,可以说是不二的关系。换言之,言语概念与思量分别完全解体的地方,就是智慧作用显现出来的地方。
问:“此顿悟门以何为宗,以何为旨,以何为体,以何为用?”答:“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顿悟入道要门论》)[1]第63册,第18页下
洪州意者,起心动念,弹指动目,所作所为,皆是佛性,全体之用,更无别用。(《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1]第63册,第33页上
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何处觅佛?不可更头上安头,嘴上加嘴。(《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2]第48册,第385页下
洪州即马祖、慧海、黄檗都强调以本来是佛为根据的顿悟的智慧作用。慧海把智慧作用的顿悟与绝言绝虑的顿悟一起指出,黄檗把智慧作用的顿悟与目前当处的顿悟一起指出,后者对强调“平常心”[14]示众云:“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马祖道一禅师广录(四家语录卷一)》,《续藏经》第69册,第3页上。所谓“直会其道”,即指顿悟。的马祖影响颇大。在这个意义上,目前当处之顿悟与智慧作用之顿悟相通。马祖说:
着衣吃饭,言谈祗对,六根运用,一切施为,尽是法性。不解返源,随名逐相,迷情妄起,造种种业。若能一念返照,全体圣心。(《马祖道一禅师广录(四家语录卷一)》)[1]第69册,第3页上
按照上引文所说,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行为与感觉都是根据佛性(法性)的智慧作用,只要消除妄情、妄识等思量分别,本地风光就会在目前当处显现出来,并发挥智慧作用。“随名逐相”是指言语与分别及由此施设的具有固定形式的一切渐修方便,“一念返照”意味着截断言路与心路直觉本来面目。由此可见,所谓“顿悟见性”,即在真实已经赤裸裸显现的目前当处,言语思量等任何渐修与方便都不借,也就是说,把渐修与方便的言语文字与思量分别彻底截断,向内[15]若开悟顿教,不能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50页下-第351页上。直觉本来之心,同时也在目前当处,随具体的对象境界,向外发挥智慧作用。六祖说:
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16]《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50页下。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50页下)。
从引文可见,在烦恼妄想消灭的地方显现智慧作用就是见性成佛,即顿悟。
如以上所说,顿悟约略可分三种:目前当处的顿悟、绝言绝虑的顿悟、智慧作用的顿悟,应该指出的是,虽然把顿悟义分为三个概念说明,但这只是方便上、概念上的区分,其实,顿悟是三合一的。
[1] 前田慧云,中野达慧.续藏经[M].河北:河北金智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06.
[2] 大正新修大藏经刊行会.大正藏[M].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70 .
(责任编校:耿春红 英文校对:周志刚)
Sudden Awakening of Chan School
PARK Heysung
(Philosophy of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Chan school makes sudden awakening the principle, and the core of sudden awakening is “just now and here”, “dissolution of language and thought”, “function of Prajñā (wisdom)”. What is called discrimination means attachment and distinction, and it is the obstacle that hides our true selves. The intrinsic attribute of language is also to stick and divide, and by means of such language, discrimination consolidates attachment and distinction. In other words, by means of language, the thought with attachment and distinction is reinforced, and in turn, by means of thought, the attribute of language to stick and divide is increased. Therefore, we cannot reveal the function of Prajñā (wisdom) of our true selves just now and here until the language and thought are dissolved completely.
sudden awakening; just now and here; dissolution of language and thought; function of Prajñā (wisdom); our true selves
10.3969/j.issn.1673-2065.2017.02.015
朴慧承(1973-),男,韩国首尔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在读博士。
B941
A
1673-2065(2017)02-0115-05
2017-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