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江,周波文
(1.湖北文理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2.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湖北 武汉 430074)
现代化语境下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的文化创新
张华江1,周波文2
(1.湖北文理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2.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湖北 武汉 430074)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厘清村落及村落民俗体育的相关概念,进而分析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的时代价值及其现代适应的必要性,在探讨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现代适应过程中应注意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在现代适应过程中的创新措施.提出通过转变传统观念,选择现代适应;实现项目改造,重视对外推广;打破固有习俗,实现多样传承等多种现代化重塑途径,实现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态化发展.
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文化创新
民俗体育尤其是具有原生态的村落民俗体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的基因,在维护民族文化发展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传统的乡村格局已被现代文明无情的打破,传统的农村文化面临新的选择.是选择改革创新,适应现代化发展?还是选择固守旧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艰难前行?这是摆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汉水流域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村落,具有原生态性质的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在现代社会发展冲击下面临尴尬的境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带来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极大地影响着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如何发展、如何生存是当前应急需解决的问题.
村落是我国农村社会形成的最基本单位,多以家族形式聚居在一定地域,血缘关系是维系村落存在的最主要方式之一.[1]典型的古村落拥有自己独特的共同语言、共同的经济生活方式以及共同的文化认同.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阶段,随着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及全球化的发展,村落已慢慢退出自己的历史舞台,在极力维护自己文化基因的前提下,顺应社会发展演变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
村落民俗体育是以村落为基本单位,以村落传统体育活动为载体,融村落文化、信仰、宗教、娱乐为一体的一种民俗体育活动.[2]在这种活动中,村民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宣扬本村落的传统文化,表达喜庆丰收或还愿祈福.这种传统文化活动能够激发村民的集体荣誉感、族群感等,是世代村民文化认同和族群识别的文化符号.
通过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发现,在汉水流域村落地区,从陕西的安康、天水、汉中等地,到河南的丁河、内乡等地,最后到湖北的郧县、南漳、襄阳、潜江、汉阳等地,在春节及元宵节期间,或者是农村婚丧嫁娶等活动,至今仍保留着大量民俗体育活动,如汉水流域上游的天水旋鼓舞、汉中西乡地围子、安康蜀河双彩车、商洛花鼓舞、柞水渔鼓舞、镇安渔鼓舞、中原脚斗士、陕南傩舞等;汉水流域中游的南阳丁河高台、内乡打春牛、郧阳凤凰花灯舞、竹溪拉犟驴、房县秧歌舞、襄阳龙舟赛、枣阳大头和尚戏柳翠、南漳东巩高跷、荆山端公舞、宜城麒麟舞、随州花鼓舞等;汉水流域下游的荆州滚灯舞、潜江草把龙灯、安陆烟店麒狮舞、云梦三节龙·跳鼓舞、武汉高跷狮子、蔡甸扑蝴蝶、汉阳高龙舞等.这些民俗体育一方面维护了当地传统体育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承载和延续民族精神和情感、体验民族文化传统、还原民族精神.
任何事物的存在总有它的合理性,存在即适应.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自人类产生即伴随其发展,在人类繁衍生息中起到社会整合与族群融合的作用.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活动为村民提供了一种培养、维持和扩展其社会关系网的平台,人们在岁时年节及宗族祭祀等活动中接受礼义教化,强化了人与人、人与“神”之间的联系.民俗体育活动作为汉水流域原著居民一个祭拜共同神灵和先祖的象征符号体系,可以将汉水流域这些分散的家庭有序地组织起来,加强汉水流域族群之间的联系.如鄂西北地区的摆手舞、荆山地区的端公舞、襄阳地区的舞龙等,人们通过表演民俗体育活动献祭给神灵和祖先,无形中维系并强化了村民与神灵、祖先之间的关系,使村民从内心获得一种神秘的支持力量和社会资本,从而使活动体现出社会整合与族群融合的功能.[3]
汉水是华夏文明起源地之一,是我国南北与东西文化的融汇、消化和改造之地.汉水文化是融多边文化为一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水文化中最具有传统特色的体育文化多以祭祀性的村落民俗活动为主,如安康蜀河双彩车、南漳东巩高跷、汉水荆山端公舞、襄阳龙舟赛、潜江高台舞狮等.在这些民俗体育活动中,祭祀舞蹈、体育竞赛等形式成为其主要活动载体.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活动是古老的原地居民为了一个共同的需要而自发组织形成的,人们在活动中接受了传统文化教育,体验了宗族文化信仰,增强了族群文化认同.[4]同时,人们在这种集健身、娱乐、观赏、竞争的自娱自乐体育风情民俗活动中,释放了自己的情怀,强健了自己的体魄,愉悦了自己的身心,凸显了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的文化传承与健身娱乐价值.
在汉水流域传统的村落中,广大居民的自我身份认同往往是与自己的血缘、宗族、语言、乡籍、民间宗教信仰、民俗体育活动等联系在一起的.现代社会中,人们习惯将这些天然的差别来辨认和区分自我,即使是远离自己的家园,只要是接触到这些符号就会在内心里给予“老乡”般的族群认同,从而产生亲近感,这种以传统文化维系的文化认同,在社会发展中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严重挤压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一些传统文化逐渐被西方文化所取代.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逐渐被年轻一代所忽视,转而对西方社会的圣诞节、情人节等趋之如骛.可见,我国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被西方文化所取代,严重威胁我国文化安全.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消失,必将造成这个国家民族的最后消亡.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要高度重视,尤其是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地方传统文化如民俗体育文化.
当然,我们在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冲击面前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能一味地逃避现实,偏激地排斥西方文化,要尝试运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去其糟粕,吸收其精华,为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之所用.民俗体育传统文化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在维护自身文化基因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的改变自身的发展模式,融入现代化元素,适应时代的潮流,为年轻一代所认识,所接受.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自我更新,自我发展,重新激发自己的生命活力,在时代发展潮流中不至于被淘汰.调查研究中发现,位于汉水流域中游鄂西北地区的撒尔哈,原本是当地居民去世的一种跳丧舞,具有强烈的祭祀性质,主要是模仿追忆逝者生前的一些生活细节,是一种绵延几千年的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然而,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国家火化丧葬制度的实行,跳丧舞这种传统文化逐渐被年轻一代所抛弃,处于消亡的境地.然而,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一些文艺工作者大胆创新,在保留撒尔哈原有文化基因的基础上,经过现代化的改编,融于时代元素,现已发展成为城市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广场舞,深受人们欢迎,使这种濒临消亡的传统文化活动重获新生.
传统文化的发展通常会带有一定的文化滞后性,尤其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5]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文化绝大多数产生于远离城镇的偏远山区,是远古居民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基于某种需求而产生的文化活动,如祈求丰收、祈求庇护、祈求多子等.这些原始文化活动一旦形成就会在群族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虽经世代传承,但其文化核心和原始意义总能保持原有的内涵和固定仪式,在传承中不易改变,维系着群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意识.然而,这种文化传承在当今的文化进程中通常具有某种文化滞后性,可能与现代文化产生直接冲突.如一些具有原生态性质的民俗体育活动,充斥着野蛮、低俗气息,在现代文明社会发展中就显得格格不入.在我国高山族地区,有一种原始民俗活动——刺球,起源于远古部落战争中将敌方头颅抛向空中,用长矛刺中以彰显其英勇并威震敌方.因此,此类民俗活动在文明社会发展中是绝不允许存在的.后经变革创新,利用竹球代替敌方头颅进行游戏,使此项具有原始风味的民俗活动保留至今.
当然,我们在继承和发展民俗体育文化时要认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差异,厘清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与现代文化的时代冲突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强势入侵,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文化的强力冲击,一些民俗体育活动逐渐被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竞技体育活动所取代,迫使民俗体育活动与时代文化进行结合实现自我蝶变,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如流行于汉水流域的巴山舞,就是在跳丧舞的基础上进行变革创新,结合西方迪斯科演化而来,这种明显带有时代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一经出现就受到人们喜爱并流传甚广.因此,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树立开放意识,融于时代元素,与时俱进,实现自己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尤其是具有传统性质的地域民俗体育文化,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通常会面临两种艰难的选择.一种是保留原始文化传承模式,在社会发展中自生自灭.一种是顺应社会发展,依据人的发展需求,改变文化传承模式,保留原有文化的部分内容和功能,有选择地进行传承.[6]面对这两种选择,人们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往往是矛盾的,既想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又希望原有文化得以留存.为此,费孝通先生曾经为处于发展困境中的传统文化指出一条生路.他认为社会的发展核心首先是人的发展,文化仅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只有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才能为人类所接受,否则将阻碍人类的发展,为人类社会所抛弃.[7]这对于处于传承困境的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来讲,无疑是一条柳暗花明的明智之路.
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发展环境的改变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及现代科技的大量使用,使得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人们逐水而居的生活格局被现代城市群居模式所取代,一些传统的民俗体育项目失去发展环境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如汉水中游南阳的丁河高台,原纪念对象是神话传说中的哪咤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现每年活动展示的大多数为当代科技成果及政策宣传等内容,已渐渐失去以往的初始功能.当然,这种民俗体育活动形式的转型已为当代人们所接受并流传下来,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观念之中,成为人们民间文化活动的一部分.这种现代化的适应是与原有历史传承息息相关的,具有不可割舍的文化情缘,在传承过程中总会展示原有的文化功能.因此,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在社会发展中选择现代适应,维护自己原有的文化基因,适应社会的现代发展,满足人们的现代需求,在历史的长河中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
传统是指对过去一种生活方式的延续,是在特定的环境和阶段被大众接受并流传的抽象形式或符号,并形成一定的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传统必须通过自身的变革,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才会被当代人认可和接受,重获新生,成为现代的一部分.[8]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汉水流域原住居民曾经的文化印记,展现了汉水流域古居民特有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遗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遗存在传承时必须通过一定的文化调适和现代构建才能被人们所接受并流传.调查中发现,流行于汉水文化名城古襄阳的旱船舞,就是原本依靠打渔为生的居民被迫以陆地为生时,将这种曾经在水中活动的生活方式通过艺术再造,演变为在陆地上表演,以纪念自己曾经的生活印记.这种文化创新是通过将水中行船的各种方式逼真地拿到地面进行夸张展示,达到动作虚实结合的再现性艺术形式,如行船中的上船、起船、泼浪、跨船等,栩栩如生地将在水中各种动作通过在陆地上展演出来,实现了该项目的水陆空间转移,选择了时代的适应,赋予该项目活力.此外,研究发现,近年来在襄阳火车站及人民广场等地流行一种新式民俗体育活动——“舞飘龙”.老艺人们通过变革创新,以龙头为重心,配以近十米的彩绸,脚踩音乐步点,翩翩起舞.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是世界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在世界文化发展中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作用.但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在传承中只有被世界民众所接受才能体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实现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文化只有通过在不破坏原有文化基因的前提下进行现代化适应性改造,同时注重进行对外推广,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的生态化发展.调查中发现,起源于汉水流域上游南漳县的撒尔哈祭祀舞蹈,这个原本是老人去世的一种跳丧舞,表达对去世者的一种怀念.这种原生态舞蹈形式是人们结合日常生活的一些活动方式进行自编自创的,其中有一部分运动不具有科学性,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在一些专家和学者的深入研究下进行了项目重构,保留跳丧舞的基本样式,融入现代舞蹈形式,结合流行音乐,改编成人们喜闻乐见的大众广场摆手舞,并推广到全国各地.
中华民族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民族,具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农耕文化世代相传,根深蒂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打上深深的烙印.汉水流域作为我国文明发源地之一,擅长农业发展的人类始祖黄帝、炎帝部落都诞生于此,因此,汉水流域是我国农业文化的源头.作为伴随农耕文明发展的衍生物——民俗体育文化,其产生与发展皆与农耕社会息息相关,在村落社会发展中被打上深深的宗族烙印,发挥着族群凝聚力的作用.调查研究发现,汉水流域上游的天水秦州鞭杆舞,是古秦人在长期的放马牧羊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民间舞蹈,其动作以养马的放牧动作和一些武术动作为基础改编而成,具有鲜明的西部民族特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承的尴尬,这些带有农耕文化特色的民俗体育面临传承无人的窘地.要想打破这种尴尬局面,就必须转变传统观念,破除固有习俗,采用多样化的传承形式,扩大推广面,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问题.目前,在汉水流域地区,一些学校已大力开展校本课程,将一些民俗体育活动如花棍舞、踢毽子、丢沙包、滚铁环等活动引进校园,深受师生们的喜爱.原本流传于深山的跳丧舞,在面临失传的背景下经民俗学者及舞蹈专家的改编,现演变为流行于大街小巷的广场舞.这些传承方式使民俗体育文化重获新生,从此走上正确的传承轨道,从根本上解决了民俗体育传承的困境.
总之,村落民俗体育文化在现代化传承中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强有力地推动前进,才能确保我国村落民俗体育文化在全球化文化浪潮面前不被泯没.通过转变传承观念、实施保护和创新、加强对外推广,在不断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成分的基础上实现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重构,达到对现代化的适应,实现村落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态化发展.
[1] 张华江.汉水端公舞与丽江东巴跳文化同源性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1):5-9.
[2] 胡小明.开拓体育文化研究的新领域[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56-59.
[3] 赵国炳.体育人类学的身体动作分析法[J].体育科学,2014(12):8-15.
[4] 汪全先.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困境与消解[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7):51-57.
[5] 刘旻航.民俗体育文化价值演进规律研究[J].体育科学,2012(6):34-38.
[6] 张华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J].体育学刊,2013(2):19-22.
[7] 王如光.我国民俗体育功能的现代化演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10):51-54.
[8] 万 义.“原生态体育”悖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解构与重塑[J].中国体育科技,2016(1):3-9.
G80
A
2095-4476(2017)11-0062-04
2017-08-24;
2017-09-21
湖北文理学院教师科研能力培育基金项目(2017kypy024)
张华江(1973—),男,湖北随州人,湖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责任编辑:徐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