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颖,李 林
(武昌首义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4)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逆向技术溢出模式探究
黄 颖,李 林
(武昌首义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4)
基于案例研究方法,以中国四个不同行业的先驱企业为例,对其海外直接投资中的逆向技术溢出模式进行研究.发现当企业面临的行业发展特性、东道国制度等外部环境因素,以及吸收能力、人员互动、经济能力、文化整合经验等内生因素共同决定了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企业获取的是横向型技术、技术溢出吸收呈现连续性,技术融合及时,企业选择“海绵”模式逆向技术溢出;当内外部环境因素共同决定了企业捕获的是纵向型技术,技术溢出呈现间断性、融合滞后,企业选择“吸管”模式逆向技术溢出.以此为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选择合适的逆向技术溢出模式提供策略参考.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海绵模式;吸管模式
逆向技术溢出是指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后发企业通过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先行企业进行投资,以间接获取后者的先进技术;即与投资方向相反的从先进东道国流向技术欠缺投资国的技术转移称为逆向技术溢出.
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对逆向技术溢出模式的选择主要基于三个影响因素[1]:
溢出技术的类型 如果技术溢出企业输出的是复杂技术,或者已经发展成熟但与技术吸收企业原有知识差距较大,需要花费较大精力、较长时间积累才能逐渐掌握的技术,即为纵向型技术;如果溢出的技术是相对新兴技术、发展时间不长,与企业原有技术差距不大,较易掌握,则为横向型技术.
技术溢出过程的特性 如果技术的接收方持续地从技术溢出方获取先进的技术,技术传输无间断,则技术溢出过程呈现持续性.如果技术接收方无法连续地从技术溢出方获取先进技术,体现为技术溢出的间断性.
溢出技术和企业原有技术的融合程度 当技术的接收方及时吸收了技术溢出方提供的知识,溢出的技术与企业原有技术的融合非常及时,体现为同步性.由于技术差距的存在,如果技术接收企业需要一段时期的学习、消化、积累才能有效吸收转化技术溢出企业所提供的知识,溢出技术与企业原有技术的融合则呈现滞后性.
在技术流动的状态下,根据溢出技术类型、技术溢出的过程特性和技术融合程度的差异,将企业逆向技术溢出分为“海绵”和“吸管”两种模式.前者表现为溢出横向型技术、溢出过程的持续性、与企业原有技术融合及时;后者则表现为溢出纵向型技术、溢出过程间断性、与企业原有技术融合滞后.如表1所示.
表1 逆向技术溢出模式比较
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逆向技术溢出模式的选择是一个组织内部和外部共同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技术溢出的类型、过程及技术融合程度,进而确定企业逆向技术溢出模式.
影响逆向技术溢出模式选择的企业特性包括:吸收能力、人员互动、经济能力与文化整合.企业吸收能力的强弱决定了技术溢出的同步性,直接制约企业在获取东道国优质技术资源时逆向技术溢出模式的选择[2].人员互动直接影响后发企业从东道国先行企业获取先进技术,先进技术的转移依靠掌握技术信息的工作人员的互动交流来实现.人员互动是否频繁密切,将影响技术溢出的持续性[3].经济能力是制约企业选择逆向技术溢出模式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资金雄厚、规模较大,就偏好独资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或激进地跨国并购来获取东道国的先进技术资源[4];但是,若企业资金有限,则倾向选择与海外企业战略联盟或合资建立研发中心,获取特定技术;将直接影响技术溢出的持续性[5].文化整合是企业选择逆向技术溢出模式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作为技术接收方和溢出方,母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的文化背景截然不同,这时有效的文化整合会给双方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会使技术更好地传递与接收,将会影响技术溢出的同步性.当企业吸收能力较强、文化整合经验丰富时,将促进溢出技术与企业原有技术的同步融合;反之易导致技术融合的滞后;当企业经济实力雄厚、与海外机构人员互动交流频繁时,将有利于技术溢出的持续性,反之会带来技术间断地溢出.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特性影响技术融合程度和技术溢出过程
行业的发展特性包括行业技术更新是否迅速、行业技术壁垒的高低程度等.这些行业特性会影响溢出技术的类型,是行业成熟技术还是相对新兴知识,与企业原有技术差距的程度[6].当行业技术更新速度较快、技术壁垒较低时,企业捕获的往往是发展时间不长、与原有技术差距不大、容易掌握的新兴技术,即为横向型技术;当行业技术更新速度较慢,技术壁垒较高时,溢出技术常常是与原有技术有一定差距、成熟的复杂技术,企业获取并吸收需要一段时间,即为纵向型技术.如图2所示.
图2 行业发展特性影响溢出技术类型
东道国制度环境包括对本国经济的保护制度及对国外投资的准入政策等,涉及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7].制度质量是衡量制度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吴先明[8]、李彤[9]认为东道国的政策法规等正式制度越健全,管理质量越高,中国企业越倾向于采取独资和并购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而部分学者认为东道国产业保护制度对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完成存在负面影响.制度质量较高的国家对资源的保护程度越高,随着制度质量的提高,对资源产业的收购难度也会增加[10].制度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技术溢出的持续性.如图3所示.
图3 东道国制度环境影响技术溢出过程
图4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逆向技术溢出模式选择的作用机理
综上,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其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技术溢出类型、技术溢出的过程及技术融合程度,进而确定企业逆向技术溢出的模式.如图4所示.当企业面临的吸收能力、人员互动、经济能力、文化整合经验等内生因素与行业发展特性、东道国制度等外部环境因素共同决定了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企业获取的是横向型技术、持续吸收技术溢出、技术融合及时,则企业选择的逆向技术溢出模式为“海绵”模式.如果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共同决定了企业捕获的是纵向型技术,技术溢出呈现间断性,技术融合滞后,则企业选择“吸管”模式.
基于跨案例研究方法,本文选取四家不同行业的中国先驱企业,探讨其技术国际化的历程及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取逆向技术溢出的实践特点.并从企业特性、行业特性与东道国制度环境角度分析其对溢出技术类型、技术溢出的过程及技术融合程度的具体影响,确定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选择的逆向技术溢出模式.
作为中国电子通讯业的领导企业之一,华为一直走在行业发展前沿.其电信网络设备、IT设备以及智能终端已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为在技术国际化进程中以建立合资企业和海外研发机构并重.
为获取国际先进技术,华为携手海外企业建立合资公司2002年,NEC、松下通信和华为共同携手,成立上海宇梦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第三代移动终端的研究和开发.2003年,华为与3Com合作成立华为3Com,专注于企业数据网络解决方案的研究.2004年,华为与西门子合作成立鼎桥公司,开发TD-SCDMA解决方案.2007年,华为与赛门铁克合资合作开发存储和安全产品与解决方案;与Global Marine成立合资公司,进军海底通信市场.通过与国际优势企业建立合资公司,华为可以快速进入东道国市场,掌握海外同行的技术发展趋势,获取逆向技术溢出.
华为积极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 1999年,华为在印度班加罗尔设立海外最大的研究中心,投资软件开发;2001、2003年分别获得CMM4、CMM5级认证.2005年,华为正式进入印度的基础设施领域并于2011年成立全球网络运营中心.借助在印度的成功经验,华为在美国、瑞典、俄罗斯、德国、伊朗、芬兰等国家设立研究领域各异的研发中心.如表2所示.华为积极吸收并整合各东道国技术资源,形成一个完善的技术体系;并与当地运营商、技术开发机构合作,构建国际研发网络,为逆向技术溢出创造了平台条件和氛围环境,及时监听、获取各地创新资源,有力提升了华为的技术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表2 华为的海外研发机构设立情况
华为的跨国逆向技术溢出模式——海绵模式 华为在技术国际化的进程中并用成立合资公司与新建海外研发机构,能迅速嵌入国际研发网络,及时有效地更新核心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一致.在对外投资中,华为的吸收能力、文化整合能力很强.因此,溢出技术的吸收迅速及时,与原有技术的融合呈现同步性.此外,先进技术的转移常常依靠掌握知识信息人才的互动交流来实现,大量合资企业与海外研发机构的建立促进华为技术人员频繁有效地互动,使得技术溢出保持连续性.加之通讯产业技术更新速度快、技术壁垒不高,华为与国外先进企业的技术差距不大,获取的是较为容易掌握并持续更新、具有前瞻性的横向型技术.
在制度环境各异的东道国中,美国倾向保护本土经济,制度质量高.2011年华为并购美国3Leaf公司以失败告终.而印度、俄罗斯、西班牙等国家欢迎海外机构入驻,且制度质量较低,华为与东道国政府合作,积极扩张海外研发中心,实现技术溢出的持续性.2014年9月,华为以2500万美元收购英国物联网公司Neul,成功开启跨国并购模式.多数东道国对华为国际化的支持态度使其持续地获取逆向技术溢出.
综合来看,华为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取的是横向型技术,技术溢出呈现连续性,且与原有技术融合及时.因此,华为选择的逆向技术溢出模式总体上为“海绵”模式.
“三一”重工借助跨国并购加速国际化进程 “三一”集团是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巨头之一,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一”重工的国际化进程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产品走出去,销往欧美等110多个国家,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应变能力.第二阶段是资本走出去,“三一”重工在印度、日本、美国、德国、巴西等国设立研发和制造基地.第三阶段是经营本地化,“三一”重工于2012年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这是深度本地化的体现.“三一”重工获取逆向技术溢出正是发生在第二、三阶段.2012年2月,“三一”重工子公司“三一”德国出资3.24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90%股权,被称作“狮吞象”,象征着机械制造业两大巨头的合并.并购后,“三一”重工获得德方约200件泵车技术专利,特别是其在高端产品上顶尖的质量控制、生产流程、制造技术和工艺,是中国企业无法达到的技术水平,帮助“三一”重工提升技术制造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借助普茨迈斯特的品牌优势及覆盖全球154个国家的销售与服务网络,“三一”重工能快速延伸产业链,开拓新市场,实现品牌、渠道和资金实力的整合,加速国际化进程.
“三一”重工的跨国逆向技术溢出模式——吸管模式 “三一”重工布局全球市场,在大规模绿地投资的同时,2012年实施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工程机械制造业技术更新速度快、技术壁垒高,“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最大的动机在于获取技术资源,通过并购捕获的虽是成熟技术,但对于“三一”重工而言仍是比较先进的技术知识,与企业原有知识有较大差距,为纵向型技术;加之“三一”集团吸收能力有限,文化整合经验不足,需要大量时间精力来学习溢出技术,才能融合到新产品的生产中.此外,虽然东道国(德国)对“三一”重工的投资鼎力支持,为其选择跨国并购这一激进的进入模式提供了良好制度基础,但中外技术人员互动少,并购体现为一次性技术转移,技术溢出呈现间断性.综合来看,“三一”重工在海外发展中所采用的逆向技术溢出模式为“吸管”模式.
中国南车是中国轨道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的支柱企业.2014年12月,与中国北车合并为中国中车.中国南车的技术获取型对外投资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的跨国并购和后期海外研发中心的设立.
中国南车前期发展采用吸管模式获取逆向技术溢出 中国南车在发展初期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跨国并购.2008年,南车时代电气斥资1672万加元收购加拿大公司丹尼克斯,获得了在大功率半导体产品领域的核心技术、品牌效应与市场份额.2011年,南车时代新材以264.5万澳元收购澳大利亚代尔克公司,吸收轨道设计技术.2013年,南车北京时代并购德国E+M钻井技术公司55%的控股权,优化产业结构,从事多功能车载钻机的研发试制、生产制造及销售服务.
在三次跨国并购中,中国南车投资的企业均享有国际盛誉、富有经营经验;而发展初期中的中国南车吸收能力、文化整合经验有限,新知识的吸收耗时较长、技术难度很大,溢出技术吸收到完全与企业原有技术融合存在滞后效应;加之缺少与海外机构技术人员的良性互动,在合适时机下采用跨国并购仅能间断地吸收溢出技术.此外,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知识精专、技术壁垒高,逆向溢出的技术虽是已经成熟的知识,但对于中国南车而言,都是在产品生产中亟需突破、但依靠自身能力是短期内难以研发出来的新知识,视为纵向型技术.综合来看,中国南车在前期跨国并购中选择的逆向技术溢出模式为“吸管”模式.
中国南车后期发展采用“海绵”模式吸收逆向技术溢出 经过多年技术积累与知识获取后,中国南车在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基础上积极致力于建立海外研发中心.2012年,中国南车首家海外功率半导体研发中心在英国林肯郡顺利落成,承担新一代IGBT技术开发、HVDC晶闸管和碳化硅技术的研发工作.2013年,中国南车与新泽西理工学院、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联合建立美国研发中心,集合中美两国优势研发资源,对轨道交通、新能源等行业开展基础技术研究.2015年,中国南车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在德国联合成立了中德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
三个海外研发中心的设立促进中国南车的吸收能力、文化整合能力逐步增强,人员互动日益频繁;能让企业持续不断地获取东道国的新兴技术,及时更新自身技术,技术溢出呈现持续性,技术融合呈现同步性.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技术壁垒高,知识复杂,在发展后期,综合实力迅速提升的中国南车虽然获取的是国际前沿知识,但均为与企业原有技术差距不大的横向型技术.此外,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2015年“亚投行”的成立更是从政策上大力支持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学习海外先进技术.东道国政府往往鼎力支持,创造相互学习、协同创新的共赢局面,保证企业逆向获取技术溢出的持续性.综合来看,中国南车设立海外研发中心采用的逆向技术溢出模式为“海绵”模式.
百度采用跨国并购与技术联盟获取核心技术 百度作为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经过15年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自有技术、经营经验及运作资金.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三大巨头之一,百度公司近年才开始迈出海外投资的步伐,但迅速布局全球市场.2014年9月,百度对室内导航创业公司Indoor Atlas投资1000万美元,获取室内GPS技术,以拓展购物中心和建筑物内的地图服务.2014年12月,百度对以色列公司Pixellot投资300万美元,获得无人摄像机系统技术,增强视频应用软件竞争力;并投资6亿美元与硅谷公司Uber在技术创新、开拓国际化市场和拓展国内O2O服务三个方面合作,进一步完善百度的GPS定位技术,增强百度地图功能.2016年4—7月,百度地图上线英、法、德、日、韩、南非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当地旅游局战略合作为中国游客提供境外旅游信息服务,也刺激了这些国家的出境游需求,以5亿用户与70%以上的市场份额占据行业第一.
百度的跨国逆向技术溢出模式——海绵模式 百度进行国际投资,目的在于获取海外先行企业的核心技术,完善产品性能及服务质量,为广大用户带来便利.百度的技术获取型投资常采用跨国并购与技术联盟,捕获的是与百度原有技术差距不大、容易吸收运用的新兴、前瞻性知识,加之互联网行业技术更新快、技术壁垒低,溢出技术多为横向型技术.在跨国并购后,百度依托自身较强的吸收能力与文化整合能力,与目标企业合作开发新技术、及时吸收并融入到产品设计中,逆向技术溢出与吸收几乎同步.此外,百度与海外先进企业建立技术联盟确保在长期内通过密切的人员互动,分享国际前沿技术,保持技术溢出的连续性.东道国制度环境有利于百度国际化及持续地吸收逆向技术溢出.综合来看,百度的跨国逆向技术溢出模式为“海绵”模式.
基于以上案例分析,可以发现,华为和百度所处的通信、互联网行业技术更新速度快、技术前瞻性强,技术壁垒不高;华为和百度均是行业先驱者,技术吸收能力强,综合实力雄厚,人员互动频繁,有一定跨文化整合经验,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持续获取、同步吸收的是与自身技术差距不大的横向型技术,因此采用的逆向技术溢出模式为“海绵”模式.
相对地,“三一”重工和中国南车所处的装备制造业有较长的技术发展史,行业技术是成熟的标准知识,技术壁垒较高[11];后发企业在进入发达东道国初期会面临较高的技术标准、较大的技术差距,复杂的纵向型知识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吸收,技术溢出呈现间断性、技术融合滞后,初期往往采用“吸管”模式.而中国南车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前列技术水平后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则可持续、同步地捕获前沿技术,后期转变为“海绵”模式.
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其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技术溢出类型、技术溢出过程及技术融合程度,进而确定企业逆向技术溢出模式.当企业面临的行业发展特性、东道国制度等外部环境因素,及吸收能力、人员互动、经济能力、文化整合经验等内生因素共同决定了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企业获取的是横向型技术、技术溢出吸收呈现连续性,技术融合及时,则企业选择的逆向技术溢出模式为“海绵”模式.如果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共同决定了企业捕获的是纵向型技术,技术溢出呈现间断性,技术融合滞后,则企业选择的逆向技术溢出模式为“吸管”模式.
[1] 陈学光,俞荣建.基于海外技术嵌入的高新技术企业逆向知识溢出模式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4(4):51-56.
[2] 杜丽虹,吴先明.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母公司影响因素的前沿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5):60-67.
[3] 吴先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逆向知识转移[J].经济管理,2013(1):57-69.
[4] 裴辛易.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5] 曾颖颖.企业异质性视角下中国企业FDI模式选择的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3.
[6] 吴 东.战略谋划、产业变革与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7] 申俊喜,戴 娟.东道国制度质量对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2):91-92.
[8] 吴先明.制度环境与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进入模式[J].经济管理,2011(4):68-79.
[9] 李 彤.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影响——国际化经验的调节效应[J].商业经济研究,2015(4):78-81.
[10] 张建红,周朝泓.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制度障碍研究——以海外收购为例[J].经济研究,2010(6):80-91.
[11] 李海洋.高新技术企业海外嵌入和逆向知识溢出模式研究——以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为例[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2.
F276
A
2095-4476(2017)11-0079-05
2016-12-08;
2017-01-3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JY036);2017年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B2017360);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B2016370)
黄 颖(1982—),女,湖北武汉人,武昌首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企业国际化.
(责任编辑:陈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