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城市工业化进程评估

2017-11-29 05:34:24静,李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汉江襄阳进程

刘 静,李 波

(湖北文理学院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襄阳市城市工业化进程评估

刘 静,李 波

(湖北文理学院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基于襄阳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背景,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主,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为辅分析襄阳市的工业化进程.结果表明:2015年襄阳市整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各县市区工业化进程存在区域差异且地区结构呈现典型的漏斗型;襄阳市与汉江流域其他城市的工业化发展对比中占有优势,但存在产业结构偏差,工业结构高级化有待提升等问题.因此,襄阳市现阶段应该在特色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构建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产业提档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汉江流域;工业化进程;襄阳市

汉江流域地处我国中西地区结合部,具有承南启北、贯穿东西的桥梁作用,是推进区域合作、加快开发开放的前哨阵地和重要纽带[1].近年来,汉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与重视,2013年湖北省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积极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促进汉江生态经济带与湖北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推动‘两圈两带’区域发展格局的形成”,这标志着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正式上升为湖北省省级战略;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将“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写入其中,古老的汉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经济发展需要坚实的理论支撑,然而目前关于汉江流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质、气候、产业效率、环境保护、城市竞争力评价等方面,关于汉江流域城市工业化进程评估的研究文献较少.工业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3],而工业化阶段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选择有重要影响[4].因此,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于工业化进程评估研究,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从研究指标来看,以多指标方法的综合评价居多,如郭欢欢等基于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人口城镇化率四个划分标准对重庆市工业化阶段进行了实证研究[4];郭克莎以人均收入水平为主、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为辅的方法分析与评判中国工业化进程[5];陈佳贵等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空间结构及就业结构等5个方面来辨析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基本特征[6];张利平等从工业规模、工业效益及工业活力三个方面对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以及热点区演化进行研究[7];吴林海等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变动、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工业(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以及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等五个方面对宿迁市工业化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判断[8].个别文献也采用单指标评价,如邹博宇等采用人均工业产值来反映工业化进程[10].从研究尺度来看,郭克莎对我国整体工业进程进行了研究[5];郭欢欢、陈佳贵、陈佳贵分别对重庆市、西部省份、全国各省份等工业化进程进行测度[4,6,9];吴林海等对江苏省宿迁市的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分析研究[8];张利平等对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判[7].但缺乏对汉江流域典型城市工业化进程的评估研究.襄阳市作为汉江流域重要城市,是全国、全省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国家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长江流域首个百亿斤粮食大市,产业体系较为健全,工业基础扎实,农业优势明显,经济总量等指标位居湖北省汉江流域城市前列,具备成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潜力.但同时也存在襄阳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11].本文以襄阳市工业发展水平分析为研究切入点,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主,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为辅分析襄阳市工业发展进程,并与汉江流域其他城市进行比较分析,进而为经济新常态下襄阳市如何发展工业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助力襄阳市建设成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1 襄阳市工业发展现状

襄阳市位于鄂西北部,汉江中游平原腹地.近年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襄阳市坚持“产业第一、工业优先”战略不动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深入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五化”协同发展,全面推动工业转型跨越,加快建设万亿工业强市,全市工业经济呈现逆势而进、质提量增、升级增效的发展态势,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2]:规模总量持续扩张,增长率位居全省前列,“十二五”期间,襄阳工业砥砺奋进、跨越赶超,总产值位居全省第二位,在三省十三个汉江流域城市中(不含武汉市)居首位,成为汉江流域首个工业总产值突破六千亿元大关的城市,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6121.1亿元,是2010年2298.81亿元的2.66倍,年均增长21.64%;2015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748.9亿元,是2010年681亿元的2.57倍,年均增长20.8%;产业结构多点支撑,千亿级主导产业数稳步增加,“十二五”期间“一个龙头、六大支柱”(即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龙头,以农产品深加、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化工、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为支柱)的主导产业体系基本形成,2015年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迅猛,实现产值2044.4亿元,成为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新的千亿主导产业;市场主体加速成长,全国500强企业实现零突破,“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企业总数达12290家以上,比2010年净增429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64家,比2010年净增810家,继续保持全省第二,仅次于武汉市,比宜昌市多273家,骆驼集团与襄大农牧两家公司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研成效日益显著,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806.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3.8%;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工业投资倍增跨越,“十二五”工业投资总额达5100亿元,是“十一五”的4.5倍,2015年工业总投资达1456亿元,是2010年的3.36倍,年均增长27.4%;转型升级亮点纷呈,两大品牌抢占高地,“十二五”期间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和再生资源等战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其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已达六分之一,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襄阳云谷”两大品牌成为“十二五”期间引领襄阳工业经济创新发展、转型跨越的重要抓手[13].

2 襄阳市工业化进程评估

2.1 评估指标选取

国外学者根据不同标准对工业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如钱纳里标准主要以人均国民收入增长来判断,库兹涅茨按工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来判断,配第-克拉克定律根据就业趋向判断,而霍夫曼则以不同产业的增加值来判断[4].国内关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判断大多基于国外学者的实证研究结论,如郭克莎是在对国外研究成果的总结与梳理基础上对我国整体工业化进程进行判断[5];部分学者对国外研究成果进行创新研究,例如陈佳贵等基于经典工业化理论选定地区工业化综合评价体系的构成指标和相应标准值,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从而形成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方法[6,9].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根据经典工业化理论,襄阳市县域工业化发展阶段评估依据钱纳里标准模式,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等多个角度展开分析.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确定了工业化不同阶段具体评判标准如表1所示.评估所需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湖北省统计年鉴》《襄阳市统计年鉴》.

表1 工业化进程阶段研判标准

2.2 襄阳市工业发展水平评估

“十二五”期间,襄阳市经济发展迅速,人均GDP增速达到了18.03%.按照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2284元人民币计算,2015年襄阳市人均GDP约为9672美元,高于全国7900美元及湖北省8132美元,据此可以判断襄阳市处于工业化后期.近年来,襄阳市第一产业比重逐年降低,第二产业比重稳步增加,三次产业比例从2010年的16.7∶47.9∶35.4调整为2015年的11.9∶56.9∶31.2[14],据此可以判断襄阳市处于工业化中期.从城镇化率来看,2015年襄阳市的城镇化率为57.3%[14],据此说明襄阳市处于工业化中期.从就业结构来看,过去几年襄阳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数均接近80万人[14],而《襄阳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显示襄阳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超过150万人,则襄阳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全市总就业人口的比重约为35%,据此可判断襄阳市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结构判断工业化水平的标准,一般采用制造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和的比重来衡量.由于没有现成的制造业增加值数据可查,考虑襄阳市工业发展比较集中,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襄阳制造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95%[14],这里可以用工业数据来近似衡量制造业[5,8].“十二五”末,襄阳市工业增加值占第一、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75%[14],按照全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约占80%[15]来粗略估算襄阳市制造业增加值占第一、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将超过60%,据此判断襄阳市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这与陈佳贵等[9]对2010年湖北省整体工业化水平的判断基本吻合.

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动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四个时期:第一个是重化工阶段,包括以原材料、基础工业为重心和以加工装配工业为重心两个时期;第二个阶段是高加工度化阶段,包括以一般加工工业(资源密集型加工工业)为重心和以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为重心两个时期;第三个阶段为技术集约化阶段,也包括以一般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和以高新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两个时期[5].一般认为,研究和开发(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区工业的技术集约化程度[16].2015年襄阳全社会研究和开发(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15%[14],远低于发达国家超过6%的比重[16],这说明襄阳工业的技术集约化程度还不太高.从这个角度看,以工业(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作为评估标准来判断襄阳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结论显然偏高.

工业化发展阶段的评价与判断是非常复杂的,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得出的结论可能并不一致[8],从上述对襄阳市工业化进程评判也可以看出这一点.研究表明:人均GDP能有效且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17],是工业化阶段演进的基本动因,而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等其他指标易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导向等因素影响,其反映的工业化阶段往往包括一定主观因素[5];但同时若仅仅依靠人均GDP来判断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会出现明显“虚高化”判断倾向[17].因此,笔者将以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为主要依据,参考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分析结果来确定襄阳市工业化进程,据此判断襄阳市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段.

2.3 襄阳市工业化阶段区域差异分析

虽然襄阳市整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但其内部差异还非常明显,而辖内县市区的工业化阶段判断有助于地方产业战略选择.鉴于数据的可获性,各县市区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判断主要依据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工业结构四个指标来判断.另外,将3个市辖区,即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作为整体来判断.判断思路依然采用以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为主,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工业结构为辅分析襄阳市各县市区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依此可以判断,市辖区、老河口市、谷城县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前半段;宜城市、枣阳市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段;保康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前半段;南漳县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段.从历史演变过程来看,襄阳市7个县市区工业化进程的地区结构特征由“十一五”初倒扣碗状演变为“十二五”末的漏斗型.2015年襄阳各县市区工业化进程的评估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襄阳市各县市区工业化阶段评估

3 襄阳市与汉江流域其他城市工业发展对比分析

3.1 比较对象与数据来源

近年来,襄阳市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积极谋划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为了更加全面分析襄阳市在汉江流域城市中地位,找准优势与缺点,很有必要比较研究襄阳市与汉江流域其他城市工业化发展水平.汉江流域涵盖鄂、豫、陕3个省10个地级城市,其中武汉市已经被国家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因此本文最终选取襄阳、十堰、随州、荆门、孝感、汉中、安康、商洛、南阳共9个城市作为比较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各城市历年的《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个别数据来源于省级《统计年鉴》及各地政府工作报告.

3.2 比较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 襄阳市人均GDP一直处于汉江流域9个城市首位,超出第二名的荆门市近2000美元;“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率仅次于汉中市与安康市之后的第三位,达到18%.其他城市排位在“十二五”期间略有变化,其中南阳市由2010年的第四位下降至2015年的第7位.总体而言,湖北省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要好于陕西省与河南省的城市.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估标准来衡量,襄阳市、荆门市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其他地级市处于工业化中期.

产业结构 9个地级市的第二产业比重都大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比重都处于10%与20%之间.相对于其他地级市,襄阳市的第一产业比重最低,而第二产业比重最高,说明襄阳市工业化进程处于其他地级市前列.以产业结构的评估标准来衡量,9个地级市都处于工业化中期,其中襄阳市、十堰市即将迈入工业化后期.

工业结构 从工业增加值与第一、二产业增加值之和的比值来看,前三位分别为襄阳市、荆门市、十堰市.除汉中市与商洛市的比值为50%左右外,其他地级市都超过了60%.以工业结构的评估标准来衡量,大部分地级市接近或已经完成了工业化.

空间结构 所有地级市的城镇化率都在逐年增加,特别是商洛市从2010年的36%增加至2015年的51.34%,增加幅度最大.襄阳市城镇化率始终位于9个汉江流域城市首位,2015年达到了57.3%.以空间结构的评估标准来衡量,襄阳市、荆门市、孝感市、十堰市及商洛市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而随州市、安康市、汉中市以及南阳市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基于城镇化率的工业化水平评估是4个工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中最低,说明各地市级普遍存在城镇化率明显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4 襄阳工业发展总体评价

“十二五”是襄阳工业快速发展时期,襄阳市整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老河口市、枣阳市、宜城市、谷城县、保康县从“十一五”末的工业化初期跳跃到“十二五”末的工业化中期,乃至后期;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三个市辖区由原来的重工业发展为主开始逐步转变为工业与服务业并重发展.从襄阳与汉江流域其他城市的工业化进程对比来看,襄阳市工业化发展的各项评估指标都位于汉江流域前列,工业化发展阶段位于首位(除武汉外).人均工业增加值是一个综合劳动生产率指标,是工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16].2015年襄阳工业中单位工人创造的工业增加值达8万美元,位于9个城市的前列;2015年襄阳市高新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97.4亿元,增长14.6%,占工业增加值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5.6%、23.6%,皆位于汉江流域城市前列.

但同时,襄阳工业也存在一些问题,除工业的技术集约化程度不高,工业化现代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外,还存在产业结构偏差,即第二产业比重大幅提高的同时,第三产业比重反而有所下降.根据发达国家工业化演变经验表明:市场经济国家在工业化开始时市场化已经得到较大进展,第三产业的比重较高,随着工业化阶段的演进,市场化继续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以低于工业化率的速度继续上升[5].与汉江流域其他大部分地级市第二产业比重增加的同时,第三产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基本符合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规律不同,“十二五”期间襄阳市的第二产业比重增加了5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了1.7个百分点,说明襄阳市出现了市场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状况.若还按照此趋势发展下去,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比重过于偏高,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结构性偏差将日益严重,这势必会影响襄阳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

5 襄阳工业发展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襄阳全面建设万亿工业强市冲刺阶段,襄阳工业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战略机遇期,襄阳市应紧紧抓住当前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主导,以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完善产业链,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产业提档升级,为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提供重要支撑.未来,襄阳工业发展可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1)用好用足地方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特色产业.襄阳市保康县、南漳县工业发展基础薄弱,区位条件较差,但农业与旅游业资源丰富,应着重在特色农业与旅游产业加大投入,工业应适度发展,走一条特色经济发展之路.市辖区、老河口市、谷城县等县市已初步建立特色产业格局,当前应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创新步伐,走集约化发展道路.2)协调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县市间均衡发展.襄阳市各县市可利用的资源条件重叠,特色产业发展应仔细评估,注重加强区域间协调配合,以市级特色产业园区认定为契机,深挖特色亮点,以“一县一特色”为县域工业发展思路,努力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实现县市间均衡发展.3)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生产性服务业涉及农业、工业等产业的多个环节,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是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襄阳可围绕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以特色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为切入点,加快建设一批生产服务集聚区,着力构建较为完整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全力促进制造业向全价值链的高端攀升,推动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研发设计、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1] 田美玲,方世明.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竞争力的评价及时空演变[J].统计与决策,2016(9):103-106.

[2] 陈绍华.协商建言大战略推动区域大发展—襄阳市政协助推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纪实[J].世纪行,2016(6):33-34.

[3] 徐永其.我国发达县市工业化水平的测定与评价—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J].学术论坛,2008(12):145-147.

[4] 郭欢欢,李仕川,张孝成,等.重庆市工业化发展阶段判断及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0):1248-1251.

[5] 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J].经济研究参考,1999(B3):2-21.

[6] 陈佳贵,钟宏武.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阶段性特征[J].开发研究,2007(1):72-78.

[7] 张利平,马延吉.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演变[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5,32(3):325-332.

[8] 吴林海,曹炳汝.工业化发展阶段的评估研究——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J].学海,2004(2):138-144.

[9] 陈佳贵,黄群慧,吕 铁,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0] 邹博宇,韩 鹏,黄一鸣.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水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基于成渝经济区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11):128-130.

[11]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产业襄阳”发展战略规划[R].北京: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12.

[12] 襄阳市经信委.2015年襄阳市工业经济运行报告[R].襄阳:襄阳市经信委,2016.

[13] 襄阳市政府. 打造腾飞新引擎[EB/OL].(2015-12-02)[2017-02-15].http://www.huaxia.com/xytb/xyzx/xyyw/2015/12/4641840.html.

[14] 襄阳市统计局.襄阳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16] 陈佳贵,黄群慧.工业现代化的标志、衡量指标及对中国工业的初步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2003(3):18-28.

[17] 齐元静,杨 宇,金凤君.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J].地理学报,2013,68(4):517-531.

Evaluation on Urban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of Xiangyang City

LIU Jing,LI Bo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Xiangyang 441053, China)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ng the central city of Hanjiang River basin in Xiangyang,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of Xiangyang City is analyzed by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the industrial structure,space structure,the inner industrial structure,employment structure as a supplement.The conclusion is as follows:in 2015,Xiangyang City is now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periods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and there are reg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counties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level of these counties is of typical funnel type; compared with oth⁃er cities in the Hanjiang River basin,Xiangyang City has advantages in th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however,there are some problems,such as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iation,industrial structure to be upgraded,and so on.It is imperative for Xiangyang City to pay much attention to characteristic industry,regional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the construc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system,to give impetus to industrial upgrading,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to provide important support for Xiangyang City to construct the central city of Hanjiang River basin.

Hanjiang River basin;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Xiangyang City

F429.9

A

2095-4476(2017)11-0070-05

2017-05-16;

2017-06-26

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软科学研究类项目(2016ADE113);“机电汽车”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开放基金项目(XKQ2016015);湖北文理学院博士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5B001)

刘 静(1981—),男,湖北钟祥人,湖北文理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工业工程.

(责任编辑:饶 超)

猜你喜欢
汉江襄阳进程
襄阳市第七中学
成才(2023年13期)2023-10-24 08:46:50
汉江春晓
南风(2021年32期)2021-12-31 05:57:16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汉江,为你梳妆
守望汉江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中国外汇(2019年20期)2019-11-25 09:54:58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汉江之歌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履职尽责——襄阳市公安局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民主与科学(2014年3期)2014-02-28 11: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