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理念的误区及价值归向选择*
——兼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策略

2017-03-09 05:52徐兆武
河北传媒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本质应用型办学

徐兆武

(巢湖学院,安徽巢湖 238000)

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理念的误区及价值归向选择*
——兼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策略

徐兆武

(巢湖学院,安徽巢湖 238000)

当前,高等教育在转型过程中,在办学定位、发展模式、转型策略理念层面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在价值取向上也趋向于工具理性、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及时纠偏并形成正确的转型发展理念是实施转型发展的前提条件。大学应该具有独立于市场机制和社会功用的理想,并形成有独立精神和自身特色的文化品格,从而固化为一种全新的办学理念。在转型发展路向选择上,办学定位立足应用型的同时,要注重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涵养,培育特色的学校文化品格;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立足行业和市场需求的同时,要对市场作前瞻性预测与回应;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能力本位的同时,要注重综合素养的养成教育。

转型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契合;纠偏;价值归向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改造升级的迫切需要,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日益凸显出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这在客观上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与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相契合,而不是被动地适应;如何充分发挥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与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基本功能,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必须破解的现实课题。

推动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分层、分类和多样化发展,从而建立起契合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趋势。但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理念上的误区和路向选择上的价值误判现象,及时纠偏这些误区和误判,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认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理念层面存在的误区

(一)发展定位理念上存在的误区

当前,随着转型发展由理论到实践的逐步推进,很多学校在发展定位上步入了新的误区。由于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就是对接实际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必须通过经济、管理、理、工等应用型学科专业来实现。因此,在实际的顶层设计中,仍然片面追求多科性、综合性的发展定位。在专业设置上不结合自身办学历史和现有条件,片面加大经济、管理和工科专业比例,专业设置上求全、求多。比如,一些师范专科学校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学校定位上基本明确为地方性和应用型,但忽略了自身在教师教育专业上长期积累的办学优势,不能结合自身优势,凝炼和培育办学特色,对自身办学条件也缺乏深入梳理,专业设置上片面加大经济、管理、工科类专业,在招生上最大限度地压缩教师教育专业规模,极度扩大经济、管理和工科专业招生人数。因忽略自身办学实际,受限于办学资源和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很难保证。再如,一些农林、艺术、金融类专门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学校发展定位也趋向于多科性、综合性,忽视了自身在专门性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师范类和农林、艺术类专门性学校,在办学发展定位上普遍缺乏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本质的理解,忽视了专门性人才培养其实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越是专门的,才可能越是应用的。

这种为片面追求多学科专业布局的举措,导致这些院校很难走出“高、大、全”和“千校一面”的局面,高等教育面临着既不能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也不能很好契合当前经济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的尴尬。

(二)发展模式理念上存在的误区

由于高校评价标准和资金投入导向沿袭传统模式,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发展模式上仍旧沿袭传统的资金投入、追求外延发展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缺乏对自身优势的深入论证,很多学校在资金投入上重点向所谓新设专业倾斜,重点引进所谓高水平的学术团队和应用性强的学科带头人,但这些团队和人才的引进效用不明显,新进团队与原有师资缺乏有效整合,从而并不能发挥这些资金的最大效益。许多学校因自身办学条件薄弱,力图在最短时间内提升各项办学指标,实现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的升级,便举全校财力扩大基本建设规模,大幅提升实验设施建设水平。因重要办学资源的资金投入仍然沿袭了行政主导的方式,对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缺乏科学论证,结果导致很多大宗仪器设备因利用率偏低造成新的浪费。总之,在快速发展进程中,因发展模式理念上存在的这些误区,一些学校仍在因循粗放型增长和外延式发展,忽视了办学功能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综合平衡。

(三)转型策略理念上存在的误区

转型发展理念提出以来,许多地方应用型高校提出建设成 “特色鲜明”“办学水平一流”“在同类院校中有较大影响”的应用技术型大学等发展目标,也提出了诸如错位竞争、跨越发展、特色兴校、管理创新等发展理念,但这些目标和理念的背后缺乏具体的参考标准和实际建设内涵的支撑,结果在操作层面仍然流于形式。

转型策略理念上的另一个误区在于转型路径不明。这主要表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上。近年来,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共识,并且开展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探索:如“3+1”教学模式,即学生在一到三年级完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四年级去实习单位进行实践操作层面培训;“X+Y”教学模式,其中X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Y为实训时间;“4 +X+1”模式发展,四年中,每学期必须坚持与企业合作一次,灵活设置专业课程,动态调整设置时间。但这些做法要么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展开;要么缺乏社会支撑,没有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养成的需要,结果导致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不同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学研合作教育、服务地方等具体举措上也表现出趋同性特征,不同学校的差异化发展和同一学校的特色发展策略也亟待厘清。

二、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理念的价值取向存在的误区

《辞海》(1989)中对“理念(观念)”的解释是:①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②观念(希腊文idea)。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1]。英语中对“理念”内涵解释最恰当的一词是“Perspective”。该词的含义除了“观念、观点、想法、看法”外,还包含“视域、图景”的意思。可以看出,无论是汉语的意思,还是英语的含义,“理念”都包含着“观点、看法和信念”。任何理念都必然蕴含着或隐或显的价值取向,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则是指高等教育主体对高等教育的价值进行判断和选择时所表现出的价值倾向性。可以说,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教育定位的灵魂所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价值取向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若干方面。

(一)教育功能定位上趋向实用主义

“当前高等教育管理科层化特征,就其价值取向上看其实是科学主义的价值维度的反映,技术主义和工具理性是其价值的核心。在这样的理性关照下,大学教育也必然被指认为是一种生产。”[2]所以,高等教育自身的办学效益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度成为高等教育应然的追求目标。基于这样的逻辑认识和价值判断,高等教育,特别是应用型本科教育须以市场为导向,密切与产业和行业对接,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线技术人才。在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的转型时期,高等教育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线技术型人才,这种功能定位和价值追求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但一味追求与市场和行业的对接,忽视人的发展本质和教育自身的本质,结果必然导向极度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

(二)人才培养规格上趋向技术主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速度的加快,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日益呈显为知识密集型劳动力的严重短缺,劳动力结构的失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在人才结构上破解这一矛盾,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上日益趋向技术主义。高等教育致力于通过技能培养来塑造各行各业的技术专家和技术应用的行家里手,把人看作社会价值的隐性资本,将应用能力看作是衡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主要参照。“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要特征。这种人才规格定位凸显了人的工具属性和教育的技术主义本质,忽视了人自身发展的本质需求和教育终极目标。这种重技术和能力培养、轻人文化育和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导致教育变成了一种对社会的被动适应。

(三)专业设置上趋向于功利主义

“重理工,轻人文”已经成为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设置的主导趋向。这种专业设置过度强调与社会产业的对接,并以市场需求作为专业调整的指挥棒,其直接后果是加剧了高等教育的功利化和技术化,导致了人的片面性发展并成为 “单向度”的人。高等教育为契合社会发展,适时调整其功能,必要且合理,但调整的思路需要立足于人的发展本质和教育的本质,并以符合人的发展本质和教育本质的价值观念为基础,而不是仅仅一味地去迎合当下的社会市场需求。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曾说:“大学是学问的中心,致力于保存知识,增进系统的知识,并在中学之上培养人才。”所以“大学不是风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 大学必须时常给社会一些它所需要的东西(Whatthe society needs),而不是社会所想要的东西(What thesociety wants)。 否则,大学就会犯荒唐的甚至是灾难性的错误。”[3]正是因为高等教育在坚守中不断变革,从而实现了质的提升,在提升中彰显了其核心价值。

教育的终极目的应是不断开启人的心灵智慧,挖掘人的潜在价值,并完善、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教育的终极目的植根于教育自身,是市场等外在因素无法实现的。当前教育目标的暧昧和教育使命的丧失,是应用型高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为迎合市场需求,吸引生源,许多高校不顾及自身实际,盲目增设对接行业需要的专业,最终的结果又导致新的人才过剩。凸显“经济利益”导向,淡化人的信念、人文价值和终极关怀的涵养,导致高等教育教化功能的弱化。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就曾指出:“大学教育具有美元、人民币无法衡量的作用,那就是使受教育者更完美地自我发展。”[4]赫钦斯在《学习化社会》一书中也说:“大学是人格完整的象征,保存文明的机构和探求学术的社会。 ”[5]

三、转型发展理念的归向选择

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如何克服当前存在的同质化、功利化和综合化的倾向,力避“千校一面”“万人同质”的尴尬局面,除了转型发展理念的厘清外,在转型发展的路向选择上也需深入研究和实践。

(一)确立符合人的发展本质和教育本质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理念,指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雅斯贝尔斯提出:“当社会发生根本变革时,教育也要随之而变;而变革的尝试首先是对教育本质问题的追问。”[6]16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实施转型发展过程中首先应对转型发展理念有个明确的认识,而对教育本质问题的追问是转型发展理念层面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只有深刻认识人的发展本质和高等教育自身本质,树立全人思想和人本观念,才可能形成符合高等教育的本质并指导其发展的正确的高等教育理念。只有用正确的高等教育理念对转型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规划,才能保证转型发展的路向选择不会偏离轨道。

当前,各地方高校在探索转型发展的路向和策略选择过程中,所秉持的教育理念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偏差,严重的功利主义导向浸染在高等教育的各个层面。“市场定位,就业导向”构成地方高校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注实尚用”内化为大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因此,当前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的理念层面尤其要对极度功利主义的教育进行适当的纠偏。“真实的价值是人们能够赖以生存的东西,它能够塑造一个产生伟大行为和思想的民族。……他们的卓越非凡入圣之处,不在于他们的思想是真理,而在于它产生文化的能力。”[7]布卢姆这里提到的“真实的价值”,其实就是指能产生思想和文化的价值。这种价值能提高社会的原创性并引领社会发展,落实到教育的层面是指能提升人的品格和修养并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价值。教育实践活动应该是面向未来的活动,而不是应对当下;高等教育的目的在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时,不是使之定格为某种类型,而是促进其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并成为社会革新和创造的主体探索者和引领者。

高等教育作为思想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其核心价值在于:涵养学生全面的文化素养、纯正的心性和良好的品德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促进其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的提升。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健全的人格、丰富的心灵、崇高的使命感,才有可能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人,并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路向选择须正确处理的基本问题

大学的存在不仅表现为一种物质形态,更应该表现为一种内在的文化和品格,大学的价值更应该体现为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8]这里所说的“明德”“亲民”“至善”其实可以看成大学教育应有的教化功能,同时也体现出大学应有的精神品格。雅斯贝尔斯认为:“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己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6]27这里所说的信仰其实就是大学的应有的精神品格。教育的目的应以塑造完整的人格为旨归,超越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回归教育的本质,是当前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重塑的教育理念。毋庸置疑,高等教育契合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受教育者培养基本职业技能和生存发展能力,为社会培养实需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但大学的中心并不在于经济效益,除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职能外,更为重要的职能是传承并引领文化的发展。所以,大学应该具有独立于市场机制和社会功用的理想,并形成具有独立精神和自身特色的文化品格,从而固化为一种全新的办学理念。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实施转型发展的路向选择上,必须厘清教育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尤其要克服功利主义教育观,将教育赋予一种灵魂,确立应有的人文品格并培育特色的学校文化。在当前,尤其需要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首先,办学定位立足应用型的同时,要注重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涵养,培育特色的学校文化品格;其次,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立足行业和市场需求的同时,要对市场作前瞻性预测与回应;再次,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能力本位的同时,要注重综合素养的养成教育。

总之,当前高校转型发展需要结合高等教育的新形势,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重新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并把这种理念内化为教育主体的自觉行动,克服功利主义倾向和粗放式增长模式。遵循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拓展教育视野,在实践中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进高等教育办学实力的稳步提升,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真正让人民满意、社会认可,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1]夏征农.辞海:缩印本(1989年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563.

[2]徐兆武.基于大学的科层化管理和学术体制化的反思[J].云梦学刊,2007(4):17.

[3]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4):11.

[4]哈佛校长坦言挑战[N].人民日报,1998-03-24.

[5]〔美〕赫钦斯.教育现势与前瞻[M].姚柏春,译.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6:110.

[6]雅斯贝尔斯,K.T.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7]〔美〕艾伦·布卢姆.美国精神的封闭M].战旭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157.

[8]大学中庸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17.

(责任编辑:杭长钊)

2016-10-10

*本文为安徽省教育振兴计划重大教改项目“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向与策略研究”(项目批号2014zdjy117)阶段性成果。

徐兆武,巢湖学院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与管理。

猜你喜欢
本质应用型办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回归本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童年的本质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