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视域下的东路庐剧发展路径与保护策略探析
——基于东路庐剧“和县庐剧团”的调查

2017-03-09 03:27徐频频
关键词:和县东路剧团

安 琦,徐频频

(1.淮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2.巢湖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非遗保护视域下的东路庐剧发展路径与保护策略探析
——基于东路庐剧“和县庐剧团”的调查

安 琦1,徐频频2

(1.淮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2.巢湖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庐剧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其流派分为西路、中路、东路庐剧。其中,东路庐剧曾在芜湖、和县一带辉煌一时。但如今东路庐剧的传承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困境。究其原因,东路庐剧因其自身及外部等诸多复杂因素造成目前的举步维艰。为了更好实现东路庐剧本土有效的传承发展,有必要剖析东路庐剧传承发展的困境,并探索研究相应的解决对策。

东路庐剧;非遗;传承;保护;和县

一、东路庐剧的起源

庐剧又称“小倒戏”“倒祭戏”“稻季戏”,是流行于江淮之间及大别山区的一种地方戏剧种。根据文化部门的调查和研究,1955年正式定名为“庐剧”。根据庐剧老艺人的口述资料,相传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庐剧就已经有职业班社出现。经过200多年的发展,目前庐剧呈现三种不同风格,分别是东路庐剧、中路庐剧、西路庐剧。东路以巢湖、芜湖为中心,音乐清柔、细腻,具有水乡特色;中路以合肥为中心,音乐朴实,乡土气浓厚;西路以六安为中心,音乐粗犷、高亢,具有山野气息。庐剧基本上在安徽的地理范围内活动,很少向外传播。三路庐剧也在各自的地理范围内演出,使用着各自的方言土语,基本互不联系。因为这种疏离性,三派庐剧在风格上各树一帜,并行发展。其中的东路庐剧沿长江沿岸一带呈放射状分布,包括江北的无为、含山、和县,①无为、含山、和县原属地级巢湖市,2011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地级巢湖市,无为划归芜湖市,含山、和县划归马鞍山市。江南的芜湖县、当涂、繁昌、南陵及宣州、郎溪、广德及铜陵、池州一带。因所处地理位置傍江邻湖,所以东路庐剧始终保持着水乡韵味,在音乐风格上别具一格。但是颇为有趣的是,有着江南水乡韵味的东路庐剧却是从西路庐剧发展而来。笔者曾于2014年赴和县采访东路庐剧的老艺人。根据老艺人的口述资料,东路庐剧的早期艺人江保本等几位老艺人原籍为六安②2014年1月,笔者曾赴和县采访东路庐剧艺术家江保本的侄子周守木。据他介绍,江保本等东路庐剧艺人都是从六安迁居而来,所以他们认为东路庐剧乃是西路庐剧的分支。,今天东路庐剧的传人均认可庐剧从皖西经合肥传入。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西路庐剧的演员大部分是农民。农闲时节,乡村艺人组团外出,冲州撞府,谋生计于他乡。他们的演出范围主要是在安徽的六安和霍山一带。因为自然灾害以及交通不便等原因,很少有戏班来到合肥边缘地区进行演出。但是也有部分艺人为了谋生,跨过巢湖来到长江边的无为、和县一带寻觅更大的演出市场。而无为、和县的对面便是当时皖江流域最繁华、富庶的大都—— 芜湖。芜湖背山临水,水路交通发达,是皖江地区著名的港口,也是长江流域“四大米市”之一。由于交通便捷,各路商贾云集,各种表演技艺也在此荟萃。江浙地区的昆曲、扬剧、越剧、滩簧,以及安庆的黄梅戏、皖南的花鼓戏都曾在芜湖有过演出。成熟剧种的艺术启发,以及东路庐剧作为小戏的包容性使得东路庐剧艺人开始重新建构庐剧表演体系和唱腔体系。他们在吸收和借鉴成熟剧种表演的基础上,结合皖江地区的方言和民俗,在原有庐剧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真正意义上的东路庐剧。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文艺政策的扶持下,一些专业庐剧团纷纷筹建。据统计,1970—1980年间,我国共有34个专业庐剧剧团。而仅仅过了二十年,到了新世纪,能算得上是专业的庐剧剧团就只有合肥庐剧院、皖西庐剧团、和县庐剧团了。其中,除了合肥庐剧院的经营状况稍好一些外,其他两个庐剧团都存在生存危机。国营剧团的萎缩是20世纪戏曲界的普遍现象。与国营剧团的衰落相比,各地的业余剧团却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业余庐剧团往往投资小,经营成本低,多采取家庭式的经营,七八个人就可演一出戏。因为队伍小,演出灵活,所以业余剧团在乡村发展迅速,呈现一片繁荣趋势。他们演唱的剧目基本都是贴近现代生活的现代戏,多为剧团自己改编。这种自主化的经营固然活跃了演艺市场,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自编的剧本有很多低俗的内容,而且多使用水词演唱。另外,由于缺乏唱腔指导,所以部分腔调失去了庐剧的音乐特色。这些问题显然已经成为庐剧发展的阻碍了。因此,这些不真实的“繁荣”表象反而让东路庐剧在当下所面对的困境更加明显,也让庐剧的保护工作变得更加急迫。

随着时代的发展,东路庐剧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如何继承与发扬民族戏剧音乐的传统,去伪存真;二是如何表现现代生活,塑造鲜活的新人物。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多元化,不论是唱腔还是表演,都必须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此过程中,传统戏剧的有特色的表现形式和处理手法不能摒弃,仍应该在新剧目中加以创造性地运用。这些问题既是当代地方戏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庐剧保护与发展中确实存在的问题。在现代的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及文明多元化的不断冲击下,庐剧作为地方性的剧种之一,如果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无法做到与时俱进,东路庐剧乃至整个庐剧剧种都有可能会消失。

二、东路庐剧现状

东路庐剧是在长江沿岸一带山歌、小调和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无正规乐队,只有一人敲锣打鼓,作“过门”伴奏,服装、道具简单,没有固定台词和剧本,没有创作完整的作品,以即兴的“水词戏”为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善,一些新的文艺工作者加入到东路庐剧的创作队伍中。尽管晚出,但是东路庐剧却曾经后来居上,创造过辉煌。在建国初期至上个世纪80年代,巢湖和芜湖等地都有庐剧团,并且创作过一批代表性的剧目。如和县庐剧团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狸猫换太子》等。在戏曲市场不景气的今天,东路庐剧仅剩和县庐剧团一家。根据笔者的调查,和县庐剧团目前在职人员仅剩20人不到,只享受事业单位差额60%的工资,编剧、导演、多数行当表演者均已退休,现在主要依靠国家的民生工程“送戏下乡”吃饭。每场演出的补助费也仅仅能够勉强维持生计,无法用于发展。根据《和县志》记载:1980年,演职人员为88人,全年演出收入5.7万元;1986年,因现代剧《怨中情》在马鞍山演出成功,收入2.12万元;1987年,抽调部分演员成立歌舞团,收入为1.28万元;1988年,演职人员仅18人,演出收入5900元。可见,不仅演职人员逐渐递减,而且年收入也入不敷出。

由于观众队伍流失,所以演出时往往在庐剧演出之外,加入歌舞音乐表演以吸引观众。仅存的庐剧演出中,也多以折子戏、二小戏、三小戏为主。目前整个剧团的乐队仅剩下司鼓一人,已经无法满足演出的伴奏需要。所以演出剧目时,基本上都是靠MD制作的音乐。除了伴奏队伍人才缺失,演员队伍也完全老化,而且角色行当不全。目前,剧团已经完全失去演出整场大戏的能力,经典剧目的重现都几乎不可能。东路庐剧的现状折射出了地方戏发展的一个困境。越是缺乏演出市场,生计越是艰难。生计愈艰难,培养人才、创新剧目就更难。人才的缺乏又进一步加剧了演出市场的凋零。东路庐剧的发展似乎陷入了恶性循环中。

由于三路庐剧鲜少来往,致使东路庐剧长期游走在沿江地区,未能很好地和其他两路庐剧交流。西路庐剧曾经凭创作的大量现代革命戏红极一时,中路庐剧占了省会的优势,加之有一批专业优秀的剧作,其发展较好。相比较,东路庐剧基本是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20世纪80年代至今,东路庐剧一直处于下滑的趋势,剧团经过多次改革,但无论怎么改革,总是存在经费不到位、演出器材迟迟不能换新、演员待遇过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了生计,许多演职员改行谋业,东路庐剧团不得已兼做歌舞类表演,甚至以草台班子作为演出团体。这就导致了东路庐剧发展空间更加狭窄,受地域、方言的限制,东路庐剧的创作、创新及演出受到了严重的制约。那些在庐剧团参加演出的演员,虽然大部分都是正规戏校毕业,经过考核招进来的,但演出历练极少,表演经验和表演积极性都不高。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由于戏曲市场的不景气,安徽省文化厅撤销了一大批剧团,这其中所占比例最多的就是庐剧团。根据2008年安徽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目前东路庐剧唯一的传承基地是和县庐剧团,也就是说东路庐剧仅剩和县一家国营剧团,生存方式是以国家财政差额拨款为生。相反,业余剧团却一派“繁荣”。截至2015年底,仅无为县业余剧团就有30多家,这些业余剧团演出完全由演员按“水词戏”①只需按剧情分角色到每位演员,演员完全即兴演唱加表演。演出,资深东路庐剧艺术家汪大刚老先生曾说过:“他们唱的都是水词戏,是我小时候听过的东路庐剧,完全倒退回到60年前啊!”②2015年11月1日,作者赴无为采访东路庐剧老艺术家汪大刚和蒋光玲访谈记录。东路庐剧演出剧目题材一直比较单一,又苦于资金短缺,无力顾及优秀传统剧目重现以及创作与时代接轨、贴近生活的新剧目,更没有好的本土创作者,因此,东路庐剧的发展步履维艰。而戏剧的发展应当是继承创新,既继承优秀文化基因,更要拓展其生存空间。

三、东路庐剧传承发展对策

上述情况表明,抢救东路庐剧首先需要的是由政府出面进行财力和人力的支持。要改变东路庐剧的困境,首先要从提高庐剧艺人的生活待遇开始,同时实行奖励制度,提高他们的创作积极性,同时坚定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剧目创作的决心。文化部门可以组织对东路庐剧的剧目、题材等进行整合,帮助它有组织地发展,走出皖江一带。笔者根据田野调查的资料以及近些年的研究,认为改变东路庐剧的困境,除了争取政府的支持外,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推进音乐素质教育

在民间艺术的传播过程中,集体的积极性和它的传承效果成正比,集体积极性越高,传统的民间艺术本身在传承过程中就越稳定,传承效果也就越好。[1]因此,为了东路庐剧能更好地传承,就必须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既要改变东路庐剧剧种单一的局面,更要挖掘好的戏剧题材,贴近生活,跟进时代。笔者认为,能够更有效地聚集群众力量的就是去实施本土的教育来传承。选择通过学校教育来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方式,能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庐剧,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的认知感和认同感,从而强化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教育从娃娃抓起,在东路庐剧的传承发展中必然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这样就能进一步推动东路庐剧的传承发展与保护。

(二)建立名家艺术档案

庐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虽没有像黄梅戏那样人人皆知的表演人才和继承人,但是东路庐剧在这约两百年的发展过程和不断的演出实践中,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造诣较高的名家名角和代表性传承人,如江保本、武道芳、王恒莲、蒋光玲、周小五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艺人就是一座会说话、会表达的“传统文化遗产博物馆”。[2]每一位这样的老艺人的逝世,就代表着一个优秀的传承人的消亡和一座活的“博物馆”的消失。因此,东路庐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首先就是要把我们掌握的现有的珍贵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其最为突出的价值就是史料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它的实用性价值体现在它不仅是戏剧工作者、音乐业余爱好者研究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文献,更是为东路庐剧的表演者和演奏者提供了优秀的范本。这些影音档案是从民间收集而来,通过影音的播放又能将它还原到民间,让东路庐剧能不断地传承下去。如此一来,东路庐剧的传承发展才不至于与传统背道而行,也不至于对传统庐剧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三)注重专业人才培养

优秀的导演与优秀的演员是共同存在的,它们相互促进和扶持。优秀的导演能训练出优秀的演员,而一个优秀演员的倾情演出能让一个剧目大放异彩,甚至让一个剧种名扬四海。例如:京剧演员梅兰芳、程砚秋等优秀演员,他们都是以自己的影响力让当时的京剧声名远播。而黄梅戏演员严凤英、韩再芬等人让黄梅戏成为安徽的主要剧种之一。京剧、黄梅戏的发展现状已让东路庐剧望尘莫及,其中的重要因素就是因为不论是京剧还是黄梅戏,他们都有众多的好演员,而且仍在不断地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出色演员。但是东路庐剧却没有这种发展优势。尽管它也曾有过较突出的好演员,如江保本、黄文甫、武道芳等。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对当下演员的培养,促使年轻的庐剧演员去重视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为庐剧以后的演出积极培养后备的表演人才。因此,可以考虑创建传授东路庐剧的专业艺术学校,也可以在近邻的高校开设东路庐剧的专业课程,这样一来,我们才有可能为东路庐剧以后的发展培养、储蓄年轻且优秀演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它更好更顺利的传承发展。[3]

(四)扶持打造经典剧目

优秀戏剧必有其经典剧目,如京剧的《贵妃醉酒》,黄梅戏的《牛郎织女》《女驸马》等剧目,而优秀剧目的产生就必然得依赖于好的戏剧题材和优秀的创作者。东路庐剧创作者的创作灵感,有很长一段时期被困在民间说唱文学的浅滩里,致使它的题材大部分都是源于民间疾苦,发展到现代,一直缺少涉及社会发展及国家政治的剧目。题材的选择决定着创作者能否创作出经典的传世剧目。针对于东路庐剧一直缺乏优秀的创作人这一影响因素,一方面要倾力培养本土的创作者,尽可能地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创作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请一些优秀的戏曲创作者根据东路庐剧的特色挖掘新的创作题材。

(五)走向市场多元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戏剧音乐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如何继承与发扬民族戏剧音乐的传统,去伪存真;二是如何表现现代生活,塑造鲜活的新人物。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多元化,不论是唱腔还是表演,都必须去改革和创新。在此过程中,传统戏剧有特色的表现形式和处理手法不能摒弃,仍应该在新剧目中加以创造性运用。东路庐剧在当下的发展采取继承传统与积极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有些优秀剧目,花费高额资金来布置舞台、排演戏剧,但最终也可能是不被大家关注。有优秀创作人、经典剧目、好的导演及出色的演员时,要做的就是让东路庐剧不再自闭,不再被困农村,走出沿江,得到专家以及更多观众的认可,因此必须借助成功的商业化运作帮助它赢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可以采用校园巡演以及搭建群众戏曲平台等方式,来扩大东路庐剧的欣赏人群。东路庐剧的发展,除了商业化运作,还应该积极尝试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比如借助电视媒体、报纸期刊及和企业合作等方式,来扩大它与观众的接触面,让更多的人去认识和欣赏东路庐剧。

面对现代的市场经济和文化发展环境,及安徽其他本土戏剧的“排挤”,实现东路庐剧更好地传承发展,需要不断努力,寻求发展机会。要坚守自身的优势,根据自身所独有的特点,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在创新的基础上去粗存精,使东路庐剧能够得以传承和发展。

[1]刘继平.皖西庐剧的文化传承[J].文艺争鸣,2011(1):115-116.

[2]汪英俊.安徽庐剧传承发展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0-42.

[3]徐频频.巢湖流域乡土音乐的高校传承模式探索[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5(2):113-119.

责任编校 谢贤德

J207.36

A

2095-0683(2017)02-0044-04

2016-09-10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4A324);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4D127);安徽省质量工程重点项目(2015jyxm154);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2016D98);淮北师范大学校级质量工程一般项目(jy2016121)

安琦(1979-),女,安徽萧县人,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硕士;徐频频(1975-),女,安徽巢湖人,巢湖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和县东路剧团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北京东路的歌谣
迟到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黄河三角洲东路梆子的传承发展与价值探究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
十里桃林平东路
Th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in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