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长合
(辽宁城市交通技工学校,沈阳 110100)
擒拿格斗技术中的“反抗”训练之探究
宋长合
(辽宁城市交通技工学校,沈阳 110100)
擒拿格斗技术不仅是警察依法完成警务的主要技能,更是人们平时提升防范意识的有利武器,对于普通人的擒拿格斗训练,也要时刻贯彻面向实战、讲究实用和实效的思想,不断加强擒拿格斗技术的反抗训练,针对擒拿格斗技术中的反抗训练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擒拿格斗术;反抗训练;分析
擒拿格斗术是警务人员在实际行动过程中不可以使用武器的情况下,根据人体活动规律、要害等薄弱环节,运用突袭的方式采用踢、打、摔、拿等综合技术手段来控制执法对象的一项专门技术,这一技术要求做动作的人要刚劲有力、迅猛快捷,还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对于普通人来说,学习擒拿格斗技术是自身安全的有效保证,为了进一步提升人们的擒拿格斗技术,笔者分析了擒拿格斗技术中的反抗训练。
反抗主要是在擒拿格斗技术的动作训练中,改变传统意义上我方被动操作,敌方配合的局面,根据训练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按照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采用与传统方式相反的训练方法,在不同的速度、力量上适时地进行反抗,让敌方和我方都能真正处于临战的状态,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战争现场,还加大了我方的操作难度。虽然这种训练对我方会产生影响,但正是因为这种影响才促进了我方反抗训练效率的提升,在反抗训练中,能够不断找寻我方操作和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提高擒拿技术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而达到提升我方掌握和运用擒拿技术的能力。
自我反应是指强化我方被侵害的危机意识,要在危机出现前感应到它,让大脑始终处于一种高度警戒的状态,在这一时段内,不断提升自身对危机的分析和预见能力,形成完善的思维定式。只有这样,在做擒拿动作时才会标准、稳定、高效。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强化敌情意识。要正确估计形势状况,打破传统观念,从错误思维中转移出来,强化敌情意识,克服自身的麻痹思想。因为人在遇到危险状况时,肾上腺会激增,此时人的思维非常活跃,但是有些人在遇到危险状况时,会出现胆怯、退缩的状况,要保证自己始终有一个清醒的头脑,这样才能在危机发生时,知道运用哪种擒拿手段快速制敌。
在运动训练中,应科学合理地运用技术,要符合原理及项目运动动作的规则。任何技术动作都有其专业的动作规格,而这些动作规格都是专门制定的,有利于人心理和生理的发挥,擒拿格斗技术很好地体现了科学合理的属性,它是一种先进的、有益于人体内部机制的科学技术手段,在动作设计上,也一定要有机整合控制和反抗两方面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迸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如果忽视二者其中任何一方,都会使擒拿格斗技术陷入误区,抑制擒拿格斗技术的发展。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擒拿格斗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创新,其有效性也逐渐凸现出来,反抗技术设计的合理程度也成为了衡量擒拿格斗技术的主要指标。在对反抗训练进行动作设计时,一定要根据技术内部特点和人体的真实生理机能,从运动生理学等多个学科入手,综合运动技术的经济性、合理性等多方面因素,重点考虑擒拿技术的可操作性,设计的动作一定要符合运动训练的实际需求,要科学、合理,尽量设计一些简单易学、杀伤力大的技术动作,避免复杂的动作,集百家技法之长,重点突出控制中的反抗,突出控制的实用性特点,让技术内容更符合实战需求。
擒拿格斗技术的训练非常讲究动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这也是检验技术动作的关键。在实际训练中,要注重训练配合,要改变敌方一味主动的局面,转变我方对其的依赖思想,激发双方的训练热情,让双方形成有效互动,增加自由训练的时间。在训练中,要求敌方根据实际需求,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主动、被动交替配合,将积极与消极状态都呈现出来,真实还原现场状况,进而检验我方掌握技术动作的实际状态,及时找出问题的根源,增强敌方和我方之间的敌对性,使整个训练更有真实感,这对提升人们的对抗性和技术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反抗训练是敌方和我方控制与反抗意识上的碰撞,是自身反应能力的竞争。如果在训练擒拿格斗技术时,基础工作没有做好,相关安全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发生伤害事故,进而影响训练的整体进程。
首先,要全面掌握擒拿格斗技术,争取做到融会贯通,这是进行反抗训练的有效前提。要在双方格斗水平都较高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反抗训练,在训练时要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困难,不断夯实反抗的基础性训练。其次,要严格按照科学计划执行反抗训练。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安全隐患,有效促进训练的安全高效开展。第一,在擒拿技术反抗训练的时机上,敌方要根据我方的实际表现,主动地以不同的状态、速度、力度在不同阶段和不同环节进行不同的适度反抗。第二,在擒拿技术反抗的方位上,要改变传统方式,敌方要满足我方的需求,互相转换攻防状态,这样不仅可以突出强手在常规状态下的优势,也不会忽视弱手的发挥。第三,在擒拿技术反抗训练的状态上,要改变传统敌方、我方都是静止状态的单一训练方式,要求敌方有动,我方也有动,动静结合,进而呈现出一种多样性的变化状态,提高人们对动静状态变化的适应能力,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们的反应能力。第四,在擒拿技术反抗训练的速度和力度上,教练员不能一味追求快和猛,还要考虑敌方和我方动作配合的协调性及安全因素,根据训练情况进行精准定位,要求层次分明,循序渐进,时刻把握训练的进度和节奏,不能操作过急。在反抗训练的速度和力度上都要遵循由慢到快,由轻到重的原则,要适度。除此之外,教练员还要进一步深化训练模式,不断对训练模式进行创新,优化训练结构,摒除训练中的弊端,教授的擒拿技术要有实用性。在此基础上,形成富有实战性和实效性的擒拿格斗技术训练体系,使训练内容更复合实战要求。
学习擒拿格斗技术的目的一是强身健体,二是保护他人安全,在擒拿格斗技术训练中,应秉承这一宗旨,不断完善训练体系。笔者针对擒拿格斗技术中的反抗训练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要求最大程度缩小学和用之间的差距,使训练场景无限与真实场景相结合,实现学习擒拿格斗技术的目的。
[1] 雷鸣.论武术的个体享用功能及其实现条件[C]//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2007.
[2] 刘同为,龚茂富.身体——武术的场域[C]//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2007.
[3] 文善恬,刘林箭,张毅.浙江30个“全国经济百强县”武术发展现状研究[C]//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2007.
[4] 刘昆.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村落传统武术流变的制度因素分析——以新垵和高殿两村为调研对象[C]//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2011.
[5] 郭守靖.文化视野下孔子的武术精神[C]//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2008.
[6] 崔慧芳.《武术基本手型》教学设计[C]//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论文集,2012.
[7] 戴小平,王震.城市体育下对武术开展现状的思考[C]//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2011.
[8] 张琳,周之华,任腾,等.刍议新的武术段位制改革[C]//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2011.
[9] 司幸伟.中小学武术段位制发展策略研究[C]//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2011.
[10] 周之华,刘剑欣.“京武文化”背景下北京传统武术拳种分类研究[C]//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2011.
A probe into the training of rebellion training in catching and fighting
SONG Chang-he
(Liaoning Urban Transport Technical School, Shenyang 110100, China)
Catching and fighting technology is not only the main skills of the police to complete the police according to law, it is also the favorable weapons for people to raise awareness. People should implement the ideas of having actual combat, striving for practice and effectiveness, so as to strengthen fighting techniques of rebellion training, which wa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Catching and fighting; Rebellion training; Analysis
2016-10-26
宋长合(1962-),男,本科,讲师(中级)。
D631.15
A
1674-8646(2017)01-0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