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伟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教学,一般来说包括课前预设问题和课堂随机生成问题两个方面。课前预设问题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有目的地设置的,课堂随机生成问题则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发现的,是一种没有事先准备的“突发问题”。
一 、教学前的问题预设
课堂教学问题的预设应该考虑能否引起学生兴趣、能否达到教学目的、能否在实际教学中有效操作等。
教师应充分估计学生学习中的困难,设置问题由浅入深,并能在一系列问题中引出新的知识 “生长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兴趣。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知识体系。
如在《在文化中选择》一课中,我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整合,提炼出课堂探究的一系列问题:
第一目:阳光下的阴影---为什么选择
问题:①阳光下的阴影是什么?②阳光下的阴影的危害是什么?③我们怎样消除阴影?
第二目: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如何提高选择的能力
问题:①落后文化的表现和危害有哪些?②腐朽文化的表现和危害有哪些?③腐朽、落后文化存在的原因有哪些?
第三目:奏响主旋律,文化激荡看主导---选择什么
问题:①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文化?②我们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文化?③我们如何对待各种不同性质的文化?
这一系列教学预设问题以课标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托,兼具科学性与思辨性,符合教学规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 、注重提问的有效性
提问是有力的教育工具,有效的提问能够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问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就要求教师在提问后认真倾听,努力创造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互动、对话的教学形态。因此,教师在提问后,应该给学生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之后再进行交流和反馈,这样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等待和倾听,表明了教师的态度,只有在学生积极思考状态下的提问才真正有效。
(一)提问要 “善启诱思”
以具有知识性、思想性和启发性的提问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启发学生正确思维,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形成正确的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講授“我国的环境问题”时,我先提出“我国的环境现状如何?”这一问题,让学生列举各种环境污染的状况。接着向学生讲述“竭泽而渔”和“杀鸡取卵”的典故,并提问“这些典故说明了什么道理?结合这些典故,阐述我国局部环境恶化的原因。”“如何改变我国的环境现状?”等问题,学生们在这些问题的启发下,逐步深入地思考,透过现象探寻问题的根源,分析问题的实质,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得出“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治理环境污染”的正确结论。
(二)提问要有“开放性”
以开放性问题,引出学生具有开放性的答案,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发散性思维,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形成。
例如,在讲“政府的责任”时,我以“如果你是市长,你如何代表政府向人民承诺并兑现承诺”这样的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联想,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拓展到书本内容以外,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三)提问要有“关联性”
利用新课标高中政治课教学前后单元、课、目间知识内容的内在联系,在新知识学习前,先设置一些能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旧知识、探究和思考相关新知识的问题,承上启下,自然过渡到新课。
例如,在讲“价格变动的影响”时,先提出“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有些商品价格低,而有些商品价格高?”“为什么房价会不断上涨,而轿车的价格却逐步下跌?”“各种因素的变化会影响价格变动,而价格变动会不会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呢?”等一系列问题。如此引导学生回顾复习旧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探究、求解这些问题。有预习、有准备,充满兴致、精力集中地投入到新知识“价格变动的影响”的学习中,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三、关注生成性问题
作为教师,一定要有关注课堂生成问题的意识,许多发生在课堂上突发的、看似不经意的小问题的背后却有大文章可做,有深化研究的必要。突发的生成性问题,一方面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有捕捉问题的眼光和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有教育机智,而教育机智只有在教师潜心实践中才能产生。
(一)在学生的需求中“生成”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馈,也只有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调动学生思维,形成充满思维力量、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成性课堂。
例如,在讲授《投资理财的选择》一课内容时,我在课堂设计时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上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思维:“投资理财的方式很多,有人选择储蓄存款,有人选择投资股票,有人选择购买债券,有人选择购买基金,有人选择购买保险,那么,有没有一种投资方式是完善无缺的?请大家一同讨论。”在学生思维被激活之后,进一步生成了以下问题:“储蓄存款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为什么居民喜欢把钱存进银行?”“为什么股市行情那么牵动人的心?股票投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有人为了购买国库券半夜起身到银行门口排队,又为什么?”“随着时代的发展,保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人们的保险意识不断增强,为什么?”学生们积极思考,兴趣盎然,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上来,课堂上充满了争论和思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步形成了投资理财的正确观念:投资理财要坚持多元化的策略,投资理财要考虑收益和风险两个方面,投资理财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等等。
(二)围绕课堂教学的目标催化“生成”
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是一对矛盾,它们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如何实现课堂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统一?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紧扣课堂教学目标。
如在讲授《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这一内容时,笔者本来课堂设计的内容是:让学生分析劳动者有哪些合法权益,明白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笔者为讲授这一内容准备了大量的背景材料和实例。但就在让学生讨论和分析过程中,有一个学生却提出了问题:“老师,我认为书上讲的是一回事,实际生活中又是另一回事,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是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根本不可能得到维护。”笔者没有觉得这个问题与课堂设计有太多的差异,而是觉得这一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于是笔者引导全班同学分析该同学提出的这一问题:“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本不可能得到维护,还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没有得到有效地维护?为什么我国现阶段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未得到切实有效地维护?国家重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原因是什么?国家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我们每一个处于弱势群体的劳动者如何才能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既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问题教学的顺利实施需要教师有效地控制课堂,通过引发提问、回答提问、处理提问等教学艺术与技巧,科学地处理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使学生在宽松、有序的环境下,积极地参与问题讨论,逐步增强问题生成意识,不断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责编 李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