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互读觅“知音”

2017-03-09 15:57刘利平刘翠萍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鼓琴钟子期伯牙

刘利平 刘翠萍

《伯牙断琴》是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良朋益友”中的第一篇课文。文章根据史书上记载的相关故事改编而成,讲述的是发生在武汉市汉阳古琴台的一段千古佳话。假期里静读《伯牙断琴》,穷究“知音”意旨,遇疑惑之处就查阅典籍,颇有收获。

一、“知音”者,“知志”也

无论伯牙弹奏什么乐曲,钟子期很快便能道出曲子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有一次,伯牙弹奏了一首表现高山的曲子,钟子期立刻兴奋地说:“好一座巍峨的高山哪!我好像登上了泰山,亲身感受到了那雄伟的气魄呢!”伯牙弹奏一首形容流水的曲子,钟子期不住地赞赏道:“好一条滚滚大江啊!那江水滔滔,汹涌澎湃,多么壮观哪!”

——选自《伯牙断琴》

“知音”一词,最早见于《礼记·乐记》,“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可见,“知音”首指“知乐”,即通晓音律,乃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伯牙断琴》文段中就非常生动地描述了弹奏者和倾听者之间彼此音频和谐共振,心中意象共通的美妙境界。在这里,演奏者的音乐传达与接受者的音乐欣赏,达到了审美意象的高度统一。这种美好的境界在《吕氏春秋·本味篇》《列子·汤问》《荀子·劝学篇》《警世通言》等书中都被反复传诵。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选自《吕氏春秋·本味篇》

对比课本中的《伯牙断琴》,古籍中的记载更加简练,字字珠玑。细读之下,竟发现其中暗藏的“玄机”——“志”。不仅在《吕氏春秋》中,縱览多个版本的故事,都出现了“志”。何谓“志”?“志者,从心之声,心之所之也”,心之所向即为“志”。“志在泰山”,“志在流水”,伯牙孜孜以求的“志”,是渴望自己拥有立千仞高的高远情操和纳百川般的宏大胸怀。可惜的是,“曲高者,和寡”,当伯牙把自己满腔的情怀交付给琴声,在宫廷中弹奏这首《高山流水》时,喝得酩酊大醉的达官贵族连连摇手。这种情况直到伯牙于山野之中偶遇钟子期才得以改变。“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心中念念所向的“志”,钟子期必得。此刻,钟子期透过琴声听到的,不仅是乐曲之中巍峨的高山和浩瀚的流水的音乐意象,更是伯牙借琴声所要表达的人生志向。原来,“知音”并不仅仅只是一种类似于“我弹你猜”的飘浮于乐曲浅层的音乐鉴赏游戏,而是交融于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心志相投和心灵共鸣。正所谓“知音”者,“知志”也。我想,这可能是“知音”的第二层所指。

二、“知音”者,“知心”也

一天,伯牙和钟子期出去游玩,突然下起大雨。伯牙触景生情,便弹奏乐曲,抒发胸中的感慨。乐曲声时而表现大雨滂沱,时而表现狂风怒吼,时而表现山崩地裂。钟子期听了,一一说出了琴声的含义。伯牙放下琴,感动地说:“子期,你真是我的知音!我在琴声中要表达的感情,你全都能领会。”

——选自《伯牙断琴》

“高山流水遇知音”是多个版本故事中共有的情节。但是,在《伯牙断琴》中,紧接这一情节之后,又为什么出现了伯牙和钟子期雨天弹琴听琴的场景描写呢?如果说,“高山流水”曲中蕴含的是伯牙的“志”,那么,此番琴声中的“大雨滂沱”“狂风怒吼”“山崩地裂”,寄托的就是伯牙的“情”!此处,作者用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词语,“触景生情”。伯牙到底“触”了什么“景”,又“生”了什么“情”?

在这里,我们不妨稍微放松思维的节奏,想象伯牙和钟子期于青山碧水间云游,艳阳高照,和风晓畅,弹琴话乐,幸甚至哉!孰料顷刻间狂风袭来,暴雨将至,这真正是应了那句“风雨难测”啊!

难测的岂止是这自然界的“风雨”?

他(伯牙)曾向有名的琴师成连学艺。三年来勤学苦练,可是琴艺总不够精妙,于是他向老师求教。

——选自《伯牙断琴》

可以说,伯牙学艺的过程并不顺利。“三年来勤学苦练”,这三年中不分昼夜之“勤”和身心俱痛之“苦”,只有伯牙自知。尽管这样,琴艺还是不够精妙,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境界。可以说,勤学苦练无长进,此乃“风雨”之一。

伯牙陶醉在美景之中,浑然忘掉了自己。风声,浪声,鸟语,虫鸣,大自然奏起的交响乐,深深地打动了伯牙,他情不自禁地弹起琴来。从此,他的琴艺大有长进。

——选自《伯牙断琴》

伯牙独自一人,置身茫茫海滨,自然之声让伯牙顿悟琴艺之道,人琴合一,人心与琴音完美融合,琴艺大成。“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连马都仰首而秣,忘记了吃草料,只为听琴声。可是,乐师伯牙一直是身在深宫无人识,王宫贵族们听琴只为消遣欢娱,附庸风雅。当伯牙以或悠扬或铿锵的琴声倾诉自己内心的情感时,从来都是随风飘零,伴月消逝。以琴表心无知音,此乃“风雨”之二。

自然界的风雨,勾起了伯牙对自己学琴路上苦学而不得和琴艺精进之后弹奏而无人知等内心风雨的回忆。伯牙正是感触了自然界的狂风暴雨之景,才生发了内心的风起云涌之情。《列子·汤问》中有类似记述。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用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伯牙心中郁结已久的人生况味,此刻在这琴声中酝酿,发酵,倾诉,升腾,碰撞,直抵钟子期内心深处。钟子期真真切切听到的,不仅是这琴声中的风雨如磐,山崩地裂,更是伯牙人生之路上一路走来的坎坷不平。正因如此,伯牙舍琴而叹,“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钟子期听琴而想到的,和伯牙心里想的一样啊。伯牙那颗多年来欲觅知音而不得的苦闷与寂寞的心,此刻都在钟子期的“辄穷其趣”中得到安抚与慰藉。知音且知心,“知音”者,“知心”也,心心相印,相知相惜,这应是“知音”的第三层所指吧。

三、破琴断弦,源起“知音”

后来,钟子期去世了,伯牙悲痛万分,他扯断琴弦,把琴摔在地上,说:“知音已去,我弹琴还有什么意思呢?”从此,伯牙不再弹琴。

——选自《伯牙断琴》

和“高山流水”一起流传下来的,还有伯牙“破琴绝弦”这样一个令人感伤的故事结局。此处颇存争议,伯牙的琴究竟该不该破,弦该不该断?用今天的价值标准,似乎很难理解伯牙当年这种悲愤得近乎过激的行为。其实,破琴断弦,源起“知音”。

其一,寻觅“知音”之切。春秋战国,士族在各国之间频繁流动,让每一个长期旅居、身无定所的人,都希望遇到一位能够理解和赏识自己的诸侯王公,都深切地期盼着心灵上的归宿和精神上的皈依,从而展现智慧和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于琴艺精湛,却一直只能寄情于山水自然的伯牙来说,更是如此。

其二,得遇“知音”之幸。伯牙钟子期相逢于歌乐盛行的楚风之地,这片音乐热土孕生了这两位旷世音乐奇才。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钟子期无疑是乱世中高洁的隐者而非纯粹的山野樵夫。当钟子期透过琴声,听到伯牙内心虔诚的心志,热切的向往和痴迷的情感时,那一刻,钟子期和伯牙都感到了独而不孤,终于互相寻求到了精神上的依托和人生价值上的认同,生命从此有了意义。

其三,痛失“知音”之伤。钟子期逝去,支撑伯牙整个精神世界的支柱轰然倒塌。没有了“知音”,弹琴还有什么意思呢!“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琴怎能不为“知音”者绝?或许,古籍上的记述,才是伯牙此刻心境最好的注解。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选自《吕氏春秋·本味篇》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选自《警世通言》

知音难觅,“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于是,“破琴绝弦”,成了伯牙唯一的选择。

虽然笔者身居武汉,汉阳琴台并非遥不可及,多次欲前往但终究未能成行。往事杳渺,琴非琴,台非台,幸凭典籍,探寻诸多文本的相通、补遗之处,沿波讨源,遥念伯牙子期的生死不渝之情,揣度千古流传的“知音”美意,特撰以小文,聊表仰慕之思。

(作者單位:刘利平,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刘翠萍,鄂州市碧石镇李边小学)

责任编辑 严 芳

猜你喜欢
鼓琴钟子期伯牙
读,文言文教学的一张好牌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
问世间,“琴”为何物
知 音
泉水滴答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