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声智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台背景下,教研员应提高区域内学科教师的课程意识,要将专家研究的理论成果、核心素养的框架设计与学科要素融入教师平时的教学中,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精准度和落实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要深入一线,形成诊断报告
由于教研员理论水平相对较高,入职后的培训也较为高端,怎样将这种专业素养的“高”和学科理念思想的“新”传递给区域内的教师,这就要求教研员要深入一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随机观摩一线教师的课堂,了解教学现状,发现与核心素养下的学科教学不和谐的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师一起拟订教学目标、商定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方式、商榷教学法、确定资源呈现时机。当一位教研员能够真正立足教师的教学实际,并能平等真诚地与教师切磋、探讨、交流,成为一线教师业务上的引领者时,教师才能从“玄妙”的理论中豁然开朗,才会尝试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益。一位教研员通过大量真实的课堂观摩后,要及时针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六大核心素养以及18个要点,立足课堂实际,列举真实的教学现象,提出改进建议,写出与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科教学不匹配的诊断报告。这样,教师定能从这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的报告中及时了解当前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明白学科的热点与难点,拓宽自己的学科视野,增强学科课程素养。
二、要协同研究,形成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策略
理念的落地需要依靠先行者的勇于实践。而这种实践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较强的研究能力,但对于比较前沿的理论成果,大部分教师还比较茫然,如果让一所学校或极个别教师来现行研究,不仅进程是缓慢的,而且质量和收益的广度也是得不到保证的。这就要求教研员召集区域内的优秀教师集中攻关,协同研究。如何开展协同研究,笔者觉得主要应以案例为载体,展开平等对话,以临床诊断的形式进行。
坚持以课程意识为主的话题网络沙龙。如人教版教材编排了大量凝聚中华民族人文精髓的古诗文,这些古诗文不仅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邃优美,还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思想的启迪、性情的陶冶。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一线教师往往过于注重文字知识和文意本身,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曾参与了一位教研员组织的“古诗文:教什么,怎么教?”的话题网络沙龙。组织者让参与者交流各自的经典设计、深入思考、教学故事、教学策略,并让参与者互评互议,组织者逐一点评,让参与者明白了古诗教学的真谛。最难得的是,最后组织者将零星的发言有条理地整理出来,要求大家转发给学校教师学习,这样帮助广大教师准确领悟了古诗文教学的方法,让教师少走弯路,明白了今后需要改进的方向。沿着这个思路,倘若我们教研员经常组织这种“说理文怎么教”“现代诗歌怎么教”“识字课怎样有味”等话题的讨论与整理,一线教师获得的就不是单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技巧,而是篇类的教学方法。
敢于示范,为观摩者提供较为感性认识。如果一个教研员只晓得坐而论道,高谈阔论,而不亲自示范,是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基于此,教研员要敢于亲自上示范课,只有在示范课中,方能明白怎样的教学设计适合学生,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突破重难点,什么时候的拓展才是有效的,怎样的点拨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有了这些切身的体验,才可能客观评价教师的教学,才可能为执教者提出建设性意见。因此,教研员要敢于录制示范课,采用诸如网络研讨、名师在线、课例解说等多种形式的研讨,用课例承载自己的研究,用教学展示自己的思想,从而带动一大批教师专业成长。
三、要勤于笔耕,让教师信服并能产生良性循环
教研员对教学理论研究得再深,教学经验、教研成果再丰富,如果仅靠为数不多的教师参与的几场讲座或观摩去宣扬自己的思想经验,不仅仅受益的只是局部地方或有限的教师,还令很多无法现场观摩的教师对理念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产生怀疑。这就要求教研员要勤于笔耕,及时记录听课中的典型案例,加上自己的点评;记录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总结别人和自己的做法,然后借助各种媒体广泛传播。当区域内的某一学科教师都信服你并勇于和你实践新理论时,那么广大教师的思维碰撞,定能激发出更多的教育智慧。
四、精出试卷,激发教师自觉主动地对教学盲区进行关注与研究
考试评价是教育研究领域的一块硬骨头,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比如通过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研,我们不难发现,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口语交际、日积月累的教学很少关注。因为在期末统考时,很少涉及这些內容,所以这些内容自然成了教学研究的盲区。“没有考,就不去关注怎么教。”那么,我们为何不来个“以考定教”,以此来激发教师对这些教学盲区的关注及研究,从而让学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比如,潜江市近几年为了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将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纳入了笔试测试范围,这样很多学校开设了书法课,不少学校每天午间练习习字20分钟。
面对每一次的课程改革,教研员理所当然站在最前沿,创新工作方式,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区域内的学科教育发展,真正让学生受益。这是教研员课程领导力的关键所在。
(作者单位:潜江市后湖小学)
责任编辑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