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六中学 王 哲
德育教育的素材在体育教学内容中随处可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他人,树立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学生在集体中发展个性、施展聪明才智。因此,教师在实施课的组织和教法措施时,如果能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教育,就能既有利于提高课的教学质量,又能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体育课是多因素、多层次、多变化的复杂教学过程,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内既要很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又想收到好的德育效果,就必须把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将勇敢顽强精神的教育与器械体操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器械体操的动作不是一两次课就能掌握的 ,要掌握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也就是说,在学习器械体操中,会碰到许多困难。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教育学生努力掌握基本技能,而且还要教育学生树立不怕苦、不怕累、迎难而上的精神。同时,培养同学们热情关心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
直接参与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亲身参加各项体育运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个性的完美发展。如跳箱、跳马、跨栏可以培养学生勇敢坚毅的精神。作为体育教师要避免“贴标签”式的空洞“说教”,应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直接参与和各种体育运动内在育人作用,并善于利用学生喜欢参与体育运动的需求,寓育人于体育运动和教学之中。
动态性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是在动态的活动中进行的,这是由学校体育教书育人的直接参与性所决定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不是静坐在教室里听讲,而是在运动场上直接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因此使学生的自由度大大层架,容易使他们的学习活动受到诸多外在因素(天气、场地)的干扰和影响。这样,学生的学习态度、冬季、注意力、情绪、意志、自觉积极性、纪律性等心理活动和思想问题,都容易显露出来。于是,便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机会,体育教师应善于把握这些“机会”,因势利导,教书育人。
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注意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要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以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
课堂常规是在教学中必须遵守的,它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必须加以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贯彻落实,如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可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思想及道德品质。
体育教材的内容很广泛,而每项教材都有鲜明独特的教育性,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结合不同的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教育方针。为此,体育教师特点确定德育渗透的具体任务,制定相应措施,确保德育渗透任务的完成。
根据课的内容、任务、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优化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使其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身体活动意识实际相结合,才能提高教育的效益。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志和行为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行为表现是其思想活动和个性情感的真实写照,学生在活动中,各种行为、情感意志等都充分显露出来。为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各项体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
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其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境界、言谈举止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极其深刻的影响。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暗示都传递着教师不同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学生情感产生巨大的变化。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要获得这种情感氛围,教师的情感不但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而且直接感染每位学生。由于师生间有频密的交往,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模仿教师,所以教师的思想行为随时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课堂上要求学生穿运动服,而教师自己却穿便装;教育学生要讲文明,而教师却满口粗话等,这样的言传身教能给予学生好的教育作用吗?因此,要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因此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努力学习、开拓进取。
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课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在体育课中学生的表现多种多样,反映出他们对体育课的认识和态度,也反映出他们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面貌。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抓住时机诚恳耐心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来转变学生的思想。当学生对达到要求感到畏难或有不良行为时,应给予启发疏导,分析利弊,得失和危害,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同时工作要耐心,一次不能,二次,三次。还要与跨世纪人才的具体要求相结合,坚持严格地、耐心地,持之以恒地做疏导工作。以真正培养出适应新时期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