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绥中县教师进修学校 籍 辉
2005年秋季我县九年级化学开始使用新教材(人教版),化学新教材以全新的面貌出现,新教材不仅是形式上的“新”,更是教育观念上的“新”,突出了素质教育的特点。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开始使用新教材,我们教师感觉很困惑、很迷惘,表现出种种不适应。新课改主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学习方式的转变有赖于教学方式的转变,而相当多的化学教师对“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已经非常习惯。现在要求教师重新构建起“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一时尚有诸多因难。
在这十多年的教学中,我们都在思考着一些问题: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哪些优点?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怎样做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带着很多的困惑和疑虑。我们摸索着前进。在前进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挫折,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同时也得到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可喜的看到我们的教师经过十年多的课改实践不断地在成长与进步,教师的教育观念在日益更新;教学方式在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在不断创新。同时我在调研中也了解和发现在新教材实施中存在不少问题,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思考。总结如下,提出一些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重视“双基”是我们化学教学的传统和优势,其中合理的部分应当保持,科学素养离不开基础。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过去“双基”教学中不同程度存在着“死、偏、狭”问题,不注重知识获得过程,“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方法”是传统化学教学的一大弊端。
有些教师采取传统化学教学方法封闭于教室,局限于书本。上课不做实验,更谈不上用媒体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了。
有些教师教学中只注重初中知识,不注意与小学科学、高中化学的联系;只注重课本知识不注重生活化学、能源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实验知识及社区相关知识等;只注重化学知识,不注重相关学科知识,如数学、物理、生物、环境科学、地学等联系;只注重理科知识,不注重人文知识,如化学哲学、科学史等。
教师教学时只注重教师如何教,不注重研究学生如何学。不落实学生学习方式彻底转变,教学中采用单一的接受式、讲解式,使学生被动学习,所有学生“齐步走”“一刀切”,形成了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和书本中心的教学格局。
长期以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按照统一的教材“教书”,即传递教材知识,而且必须“忠于教材”。由此形成学科教学统得过死,教得过死,教师成了“教书匠”的局面。
基于以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教研活动中作了一些调查、分析和思考。认为应采取下列对策。
我们应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实现如下几个转变:
1.在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上,由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
2.在教学内容上与教学时空上,由封闭走向开放。
3.在知识结构和储备上,由局部知识向网络知识发展。
4.教学方式由教师单向传授式向师生合作互动式发展。
5.教师角色由课程任务执行者向课程实践研究者发展。
6.教学技术由传统型向现代信息型发展。
1.吃透课标
课标即课程标准,它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 学生学习、考试命题、教学评估等的直接依据。化学教师只有做到吃透《课标》,对《课标》准确把握,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来审视和使用新教材。
2.吃透教材
化学教师只有做到对新教材熟悉精通,才能驾驭自如,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全面达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各项目标。
(1)了解新教材的含义和地位,树立“用教材教”的理念。
(2)领会新教材的基本思想,跳出“为应试而教化学”的误区。
(3)活用《教参》,吃透每单元的教学内容。
(4)科学定标,吃透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5)调和好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与阶段性等方面的矛盾,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
(6)处理好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关系。
“化学教学生活化”为学习者提供一种“真正的”背景,让学习者感觉到科学和技术就发生在其中,从而引发它们兴趣;为学习者提供可以引发问题背景,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可信的”背景,因为学习者只有在充分信任并带有热情的基础上,才可能去面对它们无法解决的问题。真正做到使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在使用化学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的联系,既体现了学科优势,又找到了学科间的联系。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学业评价应注重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选拨与淘汰功能;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外在诱因和压力作用。换言之,对学生学化学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该重视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科学探究,以启发诱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的问题和得到的经验和体会将越来越多,但是只要我们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去实施自己的教学,并在教学中不断地积累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法,任何时候我们都会走在改革的前沿,永远紧跟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