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西区第三小学 李嘉瑜
逆向思维,也称之为求异思维,即从异于常规思维的角度来看待、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它是与正向思维相反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尝试运用逆向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反其道而为之”,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插秧诗》中有云“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为了激发学生主动、热情地投入班级学习和生活,班主任可采取暂时“退让”的策略来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热情。
在一次布置复习古诗的作业中,我本来是想让学生把古诗默写两遍,但是我特意多说了两遍,学生听后都目瞪口呆。对于会背会默的学生来说,这无非是无意义的机械工作。看到台下学生一脸苦相,我很“勉强” 地说:“我看我们班的孩子大多数早就能默全对了,那默写减少两遍吧。”学生一听顿时高兴得跳起来,我内心也乐开了花,因为对比过去,此时的学生更加积极、乐意地接受了这种比较枯燥的默写作业,同时对老师心存感激,认为我能站在他们同一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感受,同时我的教育目的也能轻轻松松地在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中水到渠成了。
教师表面上的“退让”,实际上悄悄地成为了“推进”学生积极向上、乐于接受的正能量。教师与其让学生强硬地按照要求行动,还不如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把消极的“不愿意”蜕变为积极的“我乐意”。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常言道,培养和训练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抓反复,反复抓,常抓不懈,这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反复性。当重复性的否定性语言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时,班主任可尝试暗中创造性地营造新颖、独特的教育环境,抓住教育的契机和着力点,让学生深入体验情境,从而达到深刻的教育效果。
在开学初期,中午放学时我发现班上一位学生的书包没有背回家,下午午读时就此事我在班上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就在两个星期后的一天,我竟然发现班上又有几名学生的书包没背回家。可见,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对持续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已失去魔力,我得使出新颖的教育方式让这些孩子终身难忘。于是,我偷偷地将那些笨重的书包秘密地藏到我的办公室里。午读结束后,那几个孩子没敢找我。我在上课的时候就故意关心地问他们的书包去哪儿,几个孩子低着头,哽咽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我乘机追问他们此时此刻的感受,班上其他孩子也若有所思地低着头。课后,我假装高兴地跑回课室告诉那几个孩子,他们的书包原来是被其他班的老师放在别的地方保管好了,班里的那几个孩子听了破涕而笑。此后,班上再也没有出现中午放学不背书包的恶习。
教师暗中创造丰富的实践环境,让学生直接体验或是间接联想,将教师的教育目的上升为学生深刻的人生经验,从而成为激励学生改正陋习的精神支柱,让良好的行为习惯一点一滴地渗透到他们的思想意识,由内化的心理接受转为外化的行为习惯。
“十个指头不一般齐”, 一个班集体中难免会有一些后进生,为班级制造翻江倒海的小插曲。 为了鼓励后进生自主、快乐地进行转变,班主任必须认真收集和分析班上后进生的相关情况 , 做到全面细致地掌握各方面的材料 , 巧妙地利用其优点,抓住转变的突破口,取长补短,必能让后进生成为班级中“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独特风景线。
班上有位女孩家庭教育缺失严重,学习成绩较差,品行不良,加之性格孤僻倔强,叛逆心理十分强烈,在班上几乎没有朋友。这孩子长期被周围人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她身上种种大大小小的问题已成阻碍她积极转变的阻力,唯有寻找她身上的闪光之处,才能点亮她乐于转变的信心和动力。在一次的书画比赛的作品征收中,我意外发现她交上来的画画作品想象力十分丰富,色彩搭配非常和谐,看得出她很用心地完成。我把她的获奖作品展示给班上学生看,学生都对女孩刮目相看,纷纷称赞。此后,女孩重塑了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无论做什么事都更加积极投入,身边也出现了越来越多乐意帮助她的好朋友。
孩子是有着多面的个体,倘若班主任只懂得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一面,那孩子只能被驱赶到“好”或者“坏”的队伍里,他们原本该焕发的多姿多彩光芒只会在偏见里暗淡失色。
班主任应该如何说,学生才会听?管理学有一条理论: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必须与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即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当班主任在批评教育犯错的学生时,在学生的心理世界他们往往会主动把班主任视为敌对的一面,将其趋之于内心世界的门外,因为班主任不能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问题,为他们说话。诚然,学生犯错时的心理本是扭曲,其行为更是大错特错,但班主任为了达到良好的思想教育目的,必须顺应学生犯错时的心理趋势,变“批评”为“肯定”,肯定他们的心理感受,成为理解学生内心感受的“知音” ,进一步消解学生的逆反情绪,这样班主任才能切入正题,从思想上引导学生辨清是非利弊,进而让他们接受班主任的正确建议。
班主任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才是班级的主人。逆向思维在班级管理的运用始终要围绕学生的发展,教育者必须和学生站在同一阵营,充分尊重学生多样的个性,摸透学生真实的心理,顺应学生的心理活动趋势 ,才能引导学生既主动成为教育的对象,又乐于成为班级的管理者。唯有牢牢把握以学生为本这不变的中心理念,教育者才能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创新地为班级管理增添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技巧,为素质教育的改革添加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