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

2017-03-08 16:48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直属机关幼儿园张延云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6期
关键词:鹤鸣攻击性教给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直属机关幼儿园 张延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师要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然而,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认识到:“冲突”是幼儿之间良好关系形成的最大障碍。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的日常行为和思维过程常常受到自己需要和情感的强烈影响,很难离开主观情感去客观判断、理解、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冲动性很大。在我所教的孩子中就有许多性格古怪、倔强、经常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这不仅时时扰乱教学秩序,而且还经常出现恼人的后果,作为教师一开始单方面被动的协调、劝说也是治表不治本。经过反复的探索与实践,就“如何解决幼儿之间冲突”的问题,已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现将这些微薄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引导幼儿正确评价他人

给同伴找出优点和缺点,甚至给老师也找出优点和缺点,使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做错事情的时候,要善于理解他人,给做错事情的孩子一个改错的机会。

例如,鹤鸣是我们中一班有攻击性行为较多的男孩子,孩子们对他的评价多数是不好的,如“鹤鸣上次用脚踢我的新裤子。”“鹤鸣刚才用喝水杯子砸我的头。”等。小宝也是一个小调皮鬼,大家对他的评价也不好,如“小宝好用手推人,上次把森森推倒了”“小宝还用手拽涵涵的辫子”等。

我首先肯定了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对别人的缺点指得很对,但同时指出鹤鸣和小宝也有他们自己的优点,如帮小朋友排椅子、拣到东西交给老师、带来小汽车让大家玩等。通过讨论使孩子明白了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只要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就会变成一个人人都喜欢的孩子。为了成为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孩子,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会逐步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变得宽容、忍让,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教给孩子一些避免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经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反思,发现幼儿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能力逐步增强,而语言表达能力却相对较弱。教师如果只是当冲突发生之后,被动地解决冲突,只能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而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决冲突。因此,教师充分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教给孩子一些避免和解决冲突的技巧,才是解决冲突的上策。

第一,教给孩子,当别人说话时要认真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话,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别人的真正意图,从而做到尊重别人的做法,避免冲突发生。

第二,教给幼儿学会如何向别人道谢和道歉。当自己侵犯了别人的利益时,如不小心把水洒到了别人的身上,自己要赶紧说:“对不起”,然后再用布帮别人擦干。这样就会有效地阻止了冲突的发生。

而当别人帮助了自己,自己要赶紧说:“谢谢你。”那别人会把你当成好朋友,大家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第三,教给幼儿如何向别人提出要求,如何表达自己的愿望。

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有时是因为不会向别人提出要求或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愿望。如海泉和旭旭为了一块积木争吵起来,海泉从旭旭手中直接夺过一块积木,海泉说:“你的积木多,我的积木少,给我一块。”旭旭说:“不行,这是我的积木。”两个孩子为了一块积木打了起来。

其实,在孩子的世界里,类似的事件有很多,作为老师,如果只是制止孩子的冲突,拉开幼儿之间的距离,没收争抢物,两个人都别想玩了,那下次还会发生类似的事件。上述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海泉通过“抢”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显然是不对的,这时老师可以对海泉说:“你想要旭旭的积木,不能用手抢,你可以好好地跟旭旭商量,应该怎样说呢?”其他的孩子听见后,都七嘴八舌出主意:你就说:“旭旭借我一块积木好吗!”等。

通过这件事,相信许多孩子都掌握了一项技巧——如何向别人提出要求、如何表达自己的愿望。

第四,因材施教,对班上一些典型的幼儿进行相对应的教育。

如对班上一些攻击性强的幼儿采用适当的方法,让他们品尝做坏事的后果,懂得以后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伤害别人;对于经常求助于别人的幼儿,鼓励他尝试自己解决;对于经常被人欺负后默默承受的幼儿,则鼓励他们摆脱无助的状态,并尝试自卫。

三、设计冲突教育课程,让幼儿进行体验学习

除了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教师还要结合本班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生活经验,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教育活动。如“玩具轮流玩”“好斗的小山羊”等,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之后,引导幼儿想一想,他们为什么发生冲突,应该如何解决冲突等。

别外,利用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冲突随机教育。如瑞麟和鸣鸣打架了,教师不说出解决的办法,而是发动全体幼儿参与,大家一起想解决冲突的办法。这些活动,不仅教育了当事幼儿,而且可以促使其他幼儿自我反思、自我判断,使全体幼儿的道德水平都能得到提高。

四、当幼儿之间发生冲突之后,教师要做“观察者”“引导者”,尽量引导孩子自己解决

正如任何事物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幼儿之间的冲突也并非都是坏事。幼儿通过冲突,才能明白互相尊重、互相谦让的重要性,从而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约束自己,用友好的方式解决问题。如果孩子们一时解决不了,老师可适当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学习从对方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或者放弃自己的意见顺从对方,或者说服对方,使自己为别人所接受,教师还可以教给孩子学会把双方的意见“和二为一”,从而取得“皆大欢喜”的效果。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教师不仅要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还要研究幼儿的群体问题,努力使群体地其中的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我们在管理班集体时,应坚持正面教育和集体教育的原则,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鹤鸣攻击性教给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鹤鸣
这些年,母亲和孩子教给我的那些事
杨鹤鸣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诸子百家教给你幸福的四个秘诀
那些李宇春教给我们的事
留守高职生的控制欲、攻击性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调查研究
在扎龙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