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玲
(武昌理工学院 通适素质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机捕捉与运用研究
向 玲
(武昌理工学院 通适素质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教育时机是受教育者在内在准备的基础上由外部诱因引发的迫切希求某种教育的时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价值引导的课程,有效的教育时机的把握能让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当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仍然存在教育者缺乏获取教育信息的能力、缺乏处理教育信息的技巧、未能掌握有效传播方式而贻误教育时机的现象,本文将从教育者培养教育机智,了解学生心理,分析信息特征以及丰富教学方式方面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捕捉和利用。
教育时机;教育信息;传播方式
时间的首要特点是方向上的“一维性”,这是指时间从过去、现在到将来只有一个方向,它的流逝总是单向前进,不可逆转[1]。正是由于时间的这种“一维性”,凸显了时间的珍贵和时机的难得,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而在教育工作中教育效果的达成,教育时机的捕捉与把握是关键的一环,利用得当会事半功倍。所谓教育时机是受教育者在内在准备的基础上由外部诱因引发的迫切希求某种教育的时刻[2]。思想政治教育是致力于人的情绪调控、人的心理调适和人际关系调整,完善人格、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教育[3]。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使得教育时机的运用更为重要,因为其教育效果是知识灌输所难以达到的,而需要教育者结合对受教育者的过往经历、心理需求、情绪表现等传达出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准确地捕捉到教育时机,才能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但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教育时机的捕捉和运用还存在着问题和矛盾。
当学生出现了各种程度和类型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时,由于真实信息没有及时、有效、准确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接收,因此未能及时有效的捕捉思想政治教育时机,当学生的极端情绪未能得到有效的疏通时,很容易产生自杀等极端事件。如被很多人所熟知的南京女大学生“走饭”自杀的事件。
2012年3月18日,南京女大学生“走饭”因抑郁症而走向自杀道路。“走饭”数次在微博中说“孤立无依”、“自责特别不孝”、“对人世已无牵挂”等,实际上都是在评估自杀的风险,她把“利己”的自杀变成了“利他”行为,我死了,大家更好过。人们说“如果有来自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温暖的大手轻轻握住那无助的小手,她可能就回来了”。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起着引导方向、思想保证、以理服人的一门重要课程。这是一门需要教师有效传播的一门课,当教师采取理论灌输、机械讲解的方式传播信息时,未能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的有效信息,也就未能捕捉教育时机,所以就出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的乱象。
如课堂上学生心不在焉:听歌,读闲书,发短信,交头接耳,用手机上网,吃东西……逃课也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一大“景观”,“思政公共课能逃则逃”几乎成了部分学生的信条。对于这个问题,厦门大学教授邹振东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老师上课,相当于电视直播。学生看手机,那是转台;学生打瞌睡,属于直接关机。……电视台收视率下滑,会反思和调整节目,没有人去怪罪观众。同样是传播,为什么学生睡觉却要从学生那里找原因呢”?[4]
教育时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尤为重要,可谓是“成也时机,败也时机”。有时一次教育时机的有效把握和利用,就能够挽救或成就一个学生;而同样,一次关键教育时机的贻误,极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教育时机的源泉是各种各样的教育信息,在铺天盖地、繁冗复杂的信息中分辨有效的信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受教育者所传达出的信息本身充斥着前后矛盾、真假难辨、不循常理的可能,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教育者缺乏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就会贻误教育时机。教育者缺乏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以下四种情形:(1)受到虚假信息的干扰,如道听途说没有经过验证的传闻,第三人所进行的过于主观的评价,受教育者在情绪影响下的过激反应等,都会对教育者获取有效信息产生阻碍;(2)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如以受教育者以往的表现来进行现时的评价,以多数人的表述来否定少数人的表述,以偏向成绩好的学生来否定成绩差的学生等;(3)从单一维度获取信息,如仅凭借受教育者一次表现进行判断,仅从单一途径获取信息,仅以受教育者外在表现进行评价;(4)分析评价信息能力弱,如对信息的时效性、信息的价值取向、信息的来源判断出现失误,导致以过时的、不实用的、不权威的信息来进行不适当的教育。而这四种情形一旦出现,就会使得教育者对于教育时机犹如水中望月、雾里看花,无法精准、恰当地捕捉教育时机。教育时机如同箭靶,而教育者在这时缺乏一把能锐利获取教育信息的弓箭,所以无法射中教育时机这个目标。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信息犹如‘灵丹妙药’,它的获取解决了教育时机的源头问题,但这‘灵丹妙药’还需要教育者这个医师的‘妙手’才能真正的直达‘病灶’,真正及时有效的解决受教育者的‘疑难杂症’,所以教育者在获取了有效信息之后,还需要有正确处理信息的技巧和方法,否则就会功亏一篑,错失良机。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没有正确处理教育信息的技巧的表现有以下两种:(1)忽视了教育信息的性质、环境的特点等与教育时机的把握有密切联系的客观因素。如果教育者忽视了这些客观条件,即使在掌握了准确有效的教育信息后,因为不假思索的加以利用,结果仍可能会南辕北辙,错过了一次绝佳的教育时机。例如,教育者掌握了学生不良表现的教育信息,却不顾场合的在大庭广众下批评教育学生,难免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好的教育时机,因辅导员话不投机,没谈几句就会“谈崩”,结果会事与愿违,下次再谈时难度更大[5];(2)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心理特点与教育时机发挥有密切联系的主观因素。每个受教育者都是独特的个体,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特点,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别性,在掌握了有关的教育信息之后实行“一刀切”,往往难以廓清其错误观念,启发其澄明思维。例如,有的受教育者需要教育者在掌握了教育信息后对其趁热打铁、及时引导,如果教育者这时若进行冷处理,就会犯“马后炮”的错误;而有的受教育者需要教育者对其进行慢慢引导、循序渐进,如果教育者在这时仓促处理,就会犯“不到火候”的错误。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参与者。他们对于教育有着很强的选择性,只有乐于接受,教育才能顺利进行[6]。因而教育者用于传播教育信息的方式,只有真正与他们的心理特征和实际需求对接,才有可能发挥教育时机的作用。而在现实中,教育者往往忽略了这点。有人曾做出这样的比喻——课堂教学跟对讲机对讲相似,要先调好共同的频率。思想政治教育着重于思想的传播与共鸣,更需要师生之间有共同的频率,而在当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因教育者未能掌握有效传播方式,师生双方都表现为“闭目塞听”的状态,即老师讲老师一人的内容,学生做学生自己的事情。比如许多老师在上思想政治教育课时,往往只顾自己的讲授,进行满堂的理论灌输和无趣讲解,忽视与学生进行信息的互动、频率的对接,无视学生的表现,没有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耽误教育时机。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一般采取大班授课的方式,学生人数多,而师生在课下接触少,有老师就坦言,上了一学期的公共课,只认识两三个同学。老师与学生的陌生感与距离感也导致课堂上互动很少,一些课堂甚至出现了“软对峙”,长此以往,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形成恶性循环——教师未能抓住教育时机,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紧张的师生关系,也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对教学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如此循环往复,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的尴尬局面。
在我们所处的这个信息时代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和工作必须拥有的技能之一。同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时机的源泉就是有用的教育信息。如何在信息的“海洋”里准确、高效地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成为教育者捕捉和运用教育时机的起点和关键环节。教育者获取信息的要求体现在: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先要从问题入手,来分析需求信息的类型,从而确定信息来源,这是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获取信息的方法,最后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评价。所以这些线索就决定了信息获取的环节应为: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评价信息。(1)定位信息需求。为了确保信息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减少获取信息的工作量,提高信息获取效率,在获取信息之前,教育者首先应定位信息需求,与信息需求紧密相关的有时间、内容、地域以及人员,即想要获取何时何地关于何人的何种信息;(2)选择信息来源。教育是与人有关的工作,信息来源非常丰富且各具优点,如口头信息来源、现场信息来源、网络信息来源等。教育者在选择信息来源时,首先根据需求和实际情况去掉不合适的信息来源,如旁观者不尽准确的描述、网络平台的只言片语等,再从最方便直接的来源开始尝试,如未达到目的,则再做选择;(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信息来源具有多样性,也决定了信息获取方法的丰富性。在选择了有效的信息来源后,应及时确定信息获取方法。如选择了口头信息来源后,可采取的信息获取方法有现场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同样的信息来源通过不同方法获取的信息还应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如网络信息来源中通过qq、微信、微博、博客、邮箱等各种方法获取的信息应互通联接,形成准确度高的信息;(4)对信息进行评价。信息的评价应是教育信息获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对繁杂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价,才能将有用的信息被我们所应用。对信息进行评价的方式有:从信息来源来进行判断,如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信息所反映的问题是否发生,信息是否具有实用性等。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每个人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所关心的问题不同,必然各方的立场也不同,这时教育者应听取不同价值取向的不同观点,避免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如若是渐进性的事件,应在变动中寻求最近的时间点发生的状况来判断信息的时效性;如若是过去的事件,应结合过去的信息和现时的信息来进行判断,避免信息过时,失去教育时机。
教育者捕捉教育时机,犹如灵猫捕鼠一般,只有做到蛰伏准备、迅猛出击,才能达到目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有对信息的掌握,还要有相应的技巧,方能运筹帷幄、有的放矢,把握甚至创造教育时机。在掌握了难能可贵的教育信息后,教育者应注意把握与教育信息相关联的主客观条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处理信息的技巧。(1)注意利用情绪、心理、情感等心理因素作用于教育信息,促成教育时机。受教育者在教育者面前往往会隐藏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为对有权威感的教育者的疏离和戒备,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应首先建立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任,而不是急不可耐的询问和不分青红皂白的训斥。建立信任关系的必备条件是高度的责任感和真诚的心,关注受教育者的真实所想,坦诚地与其进行交流,并利用语言、表情等方式制造或庄严或轻松的气氛,以此来适应学生情绪的变化需要,只有形成一股向师力的时候,教育时机才纷涌而至。正如一位教师所说:“师生贵相知。你如果能在通向学生心灵间架起一座感情的桥梁,又能赤诚地将心交给学生,那么最佳的教育时机是会频频向你招手的。”[7]并且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特征和需要处理教育信息,为不同的受教育者打造不同的“药方”和“治疗方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轻重有度,缓急得当;(2)注意利用环境、场合、时间等外在因素作用于教育信息,创设教育时机。很多时候,环境、场合等外在因素是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的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教育者要善于利用这些外在因素与教育信息产生最大冲击、最大效能的关节点,来实施教育活动。这样的关节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并不难发现,如笔者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时,有学生在课堂中表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否定偏激态度,这时其他学生往往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看待教师的反映,如果这时盲目批评或者是敷衍应付,往往会错失这样一次良好的教育时机,反而会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的反感。当时笔者利用了这个场合,提出“你能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吗?”“你理解它的内容吗?你认为哪点是不正确的呢?”“如果你认为我们的国家在这方面有缺失,我们是不是正应该往这个方向努力呢?”接着跟学生详细具体的讲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让其他同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节课学生听得格外认真,并且确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识并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观点,这就起到了“因势利导”的作用,创设了教育时机。
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渠道畅通而多样,学生的信息获取来源多,获取信息丰富,所以教师用单一渠道进行单纯理论灌输的方式早已过时,不利于有效教育时机的捕捉和运用。教育者只有不断丰富教学方式,才能更易于被学生接受。第一,问题情景法的运用有利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次教学中需要介绍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笔者用“在荒无人烟的森林中一颗大树倒下到底有没有声音”的问题唤起学生对哲学思考的兴趣,用“囚徒困境”唤起了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兴趣,用“大家心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唤起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了解的兴趣。这三大问题消除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距离感和排斥感,产生了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兴趣。第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关注度。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时,在讲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时,笔者结合毛泽东在各个时期的诗词来讲解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学生一边回忆一边背诵,学生全然参与到课堂中来;如在讲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时,讲到我党面临的困难局面时,笔者运用了最近的一条新闻——“杭州78岁的谢先生拿着1948年父亲的一张50万存折要兑现,发现当年的50万只有几个包子的购买力”,运用这个新闻让学生迅速进入到中共所面临的经济困局的情景中。第三,多媒体方式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在现代社会,多媒体工具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有效的利用多媒体工具,有利于教学时机的把握。比如,厦门大学的一位教授讲到“第一堂课课间,我给这门课的微信群发了一个红包,10块钱分成200个包发出去,一下就抢光了。我的目的是让同学体验新媒体的用法,但既然接受了我的红包,也得接受我的教育。”再如可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堂,如在校园网上下载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资料、习题练习、了解考研知识和考试检测,用多媒体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1]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45.
[2]孙孔懿.教育时间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245.
[3]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27.
[4]邹振东.【现身说法】上课睡觉是谁的错[J].南方周末(评论),2015-04-02.
[5]胡志刚.把握教育时机的艺术[J].教育艺术,2001,(8).
[6]林乐波,毕义星.教育心理效应解密[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7]孙孔懿.教育时间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8]胡志刚.教育时机论[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向玲(1986- ),女,河南信阳人,武昌理工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