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生党支部创新工作的困惑与发展路径探析

2017-03-08 10:07
关键词:创新性本科生党员

孙 婷

(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高校本科生党支部创新工作的困惑与发展路径探析

孙 婷

(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交融与高校教学与管理体制创新的深入,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新的机遇与变革面前责任越发重大,任务越发艰巨。本科生党建工作是普通高等院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构建和谐校园,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先阐述了本科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再就本科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中涌现出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科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问题分析与对策

一、引言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而高校学生党员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精英,是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接班人。在高校学生党员队伍中,本科生党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和中坚力量。在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专业学习方面,本科生起着带头作用、示范作用;在学生的日常活动、党群工作中,本科生起着表率作用、凝聚作用;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联系上,本科生起着桥梁与纽带作用。本科生党支部是高校党委对本科生党员管理的最基本单元,是党在高等院校的战斗堡垒,是高校本科生组织的政治核心,在高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机体注入新的活力。”这一极富新意的论断,是新时期建设和发展本科生党支部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深入领会“改革的精神”,在改革中不断创新,认真建设和发展本科生党支部,对推进党的建设、为党输送一大批新鲜血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本科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本科生党员将来就是各行各业的人才。本科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本科生党支部亦是学生团体中的先进组织。因此,在外界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普通高校要把创新本科生党建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头等事务来对待。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高校本科生党支部的建立,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理论、指示在本科生党员中的落实创造了条件,为本科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搭建了平台。对本科生党支部的创新和完善直接关系到党支部在广大学生内心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二、高校本科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一)高校本科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全部工作以及战斗堡垒是党的基层组织,因此,抓好基层、打好基础,是我们党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重要经验。创新本科生党支部建设,是新时期普通高等院校党建工作的一个全新课题。

习近平同志指出:“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做好高校党建工作,对于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至关重要。”[1]本科生党支部在紧密联系师生的过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是普通高等院校党委的最基层组织。

本科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需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但也不是毫无章法地随意创新,它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党的建设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吸收和借鉴优秀党支部的先进理念,并结合高校本科生的具体实际,来对本科生党支部的管理措施和方法进行完善与更新,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将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本科生党支部作为目标。因此,深刻认识和理解本科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的内涵,对于构建创新型本科生党支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本科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就是引领高校本科生党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路线,不断促进高校改革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其次,本科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也是创新理论在高校党支部的具体应用,以更加崭新的形式和内容,宣传党的理论政策和方针,推动高校广大本科生党员积极创新、有效创新、长期创新,实现本科生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进而加速高校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发展。

最后,本科生党支部创新型建设,还是通过对创新理念的宣传,激发高校广大本科生党员不断创新,提高自身创新学习能力,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与战略思维能力方面得到提高,提升本科生对创新的学习意识、批判意识和合作意识,推动高校改革创新的整体发展。

(二)高校本科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的基本特征

总体来看,本科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的基本特征可概括如下:

第一,持续的开拓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高校本科生党支部在强化目标管理和责任制的同时要注意运用组织创新方法,把集体创新与个人创新相结合,积极调动党支部每位党员同志的主观能动性,使支部在持久创新过程中的创新水平达到一个更高、更强的标准。

第二,良好的团队合作共赢思想。为了应付环境的不断变化,将那些拥有共同目标并且在工作中紧密合作的个人组织成为一个团队,可以有效通过内部成员的交流与合作,有效启发个人思想、激发个人潜能,有利于实现新的组合和创造,从而形成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在高校,创新本科生党支部建设,就是要构建这样一个拥有高度合作意识的团队。

第三,完备的管理与组织制度。为了实现本科生党支部党建工作的常态化,应当在保证创新型本科生党支部相对稳定和连续的前提下,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且该制度需要做到“奖惩并存”,并能根据本科生党员的日常需要进行调节与适应。当然,建立健全与之相匹配的审核考察制度也是将该管理与组织方法贯彻下去的必要保障。树立并表彰一批本科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的先进典型。

第四,完备的自我完善机制。在新的时代要求下,高校本科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困难与挑战,要勇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探索新途径,突破瓶颈,实现完备的自我完善机制,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三、高校本科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本科生党支部在本科生党员的自我管理、业务学习、学生党建工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是高校党委对外展示宣传的一张名片。但是,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冲击下,高校已然不是封闭的象牙塔,本科生党员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取向和政治趋向等都受到了深远的影响,这一切都对本科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

在本科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当代本科生党员的一系列动态特征,极易造成本科生党支部工作走形式、吸引力不强和本科生党员被动参与组织生活等现象。长此以往,必然将削弱当对青年学生的感召力,使得本科生党支部基层战斗堡垒地位弱化,本科生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再。以下是对高校目前本科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总结概括。

(一)高校本科生党支部活动形式和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

现在的在校本科生多为“90后”,且多为独生子女,又是信息技术的优先体验者,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追求新潮和时髦,有着自身鲜明的性格特点,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具有与以往本科生截然不同的特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自我意识强,政治意识冷淡,国家民族亲情意识淡薄,缺乏理想和信念。与此同时,本科生党支部的许多活动还停留在读书、读报纸、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文件,或者是学雷锋做好事等层面,这在网络和手机应用普及的今天,传统形式的党组织活动对“90后”本科生党员诚然失去了吸引力。另外,不少本科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仍以发展新党员为主要内容,这使得本科生党员更加认识不到开展党组织活动的重要意义。

(二)高校部分党员入党动机不纯,功利心理严重

当今不少本科生受传统就业意识的影响,从进大学校门起就在为将来毕业后进公务员队伍或者国企央企而努力,学长学姐的经验交流和家长的指导,让他们知道,“党票”是他们将来在竞争中能制胜的法宝。所以,本科生要求入党的积极性特别高。在毕业时,每个班都会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成为中共党员或者预备党员。这样的现状首先导致了很多本科生的入党动机不纯,带有明显的功利化,直接造成了“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的不良局面。其次,本科生党员在低年级发展缓慢,等到高年级集中发展时,也无疑加大了本科生党支部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难度。还有,高年级本科生面临着就业、读研和出国深造的多重选择,加上父母期望和学业压力,不少高年级本科生会出于自身需要考虑,以各种理由推脱党支部统一组织的活动,为高校本科生党支部组织活动的开展设置了障碍。

(三)党建辅导员和本科生党员政治理论不高,对党支部的定位和功能认识不够深入

党建辅导员和本科生党支部成员缺乏理论知识,也给本科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现今,很多高校本科生的党建辅导员是由兼职辅导员担任,他们往往是本校的在读研究生,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外,还要完成相当的科研任务,在这两方面综合作用下使得党建辅导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政治理论学习,不能有效地指导本科生党支部各项活动的开展。本科生党支部的主要成员大多都是校、院团委学生会的主力骨干,加上繁重的学业压力,如果没人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学习,也很难自觉抽出业余时间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正是由于组织者和参与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实现本科生党支部在创新性建设中宣传党的思想以及坚定本科生党员理想信念的“育人功能”。

(四)党群联系不够密切,支部影响力有待加强

本科生党员作为青年学生中的优秀群体,理应在本科生中发挥出自身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和带动更多的本科生共同进步。但实际情况是,目前高校中有相当比例的本科生党员自我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缺乏与普通本科生的有效联系,没有起到应有的“旗帜作用”。

一方面,在学分制的影响下,以往的传统行政班上课模式被打破,本科生在选课、辅修方面拥有了极大的自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统班级的组织模式,使得本科生党员密切联系周围同学方面缺少了有效的途径和平台。另一方面,本科生党支部在开展活动时未能将立足校园、服务身边同学作为核心贯彻始终,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支部内部成员,活动形式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党群间联系的桥梁自然无法有效搭建,本科生党支部在普通本科生中的政治核心作用自然也无法得到体现。加上本科生党支部对于自身党员的监督评议机制不够完善,造成了不少本科生党员挂着党员的名号,脱离了广大学生群众还没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批评纠正。

四、深化本科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的对策

新形势下,本科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凝聚人心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本科生党支部在本科生管理教育中的核心作用,要通过创新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进一步发挥本科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下面几点可以为新时期本科生党支部的建设提供一些新思路。

(一)努力创新本科生党支部设置,以适应新时代高校快速发展的要求

伴随着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诸如学生党员分散化、管理体制多样化等问题开始在本科生党支部中日益凸显。这就要求本科生党支部在创新性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党的领导、顺应学校发展和本科生党员的成才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支部机构设置上不能搞“一刀切”和“老一套”。对本科生党支部设置形式的创新,有利于高校本科生党建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加强对高校本科生党员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本科生党支部的活力,因此,应予以高度重视。[2]

传统的本科生党支部设置是以班级或者年级为单位,而创新性建设则可大胆探索在学生社团、宿舍公寓等地方设置党支部,同时可以根据活动开展的需要成立临时活动党支部,以提升本科生党支部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来带动本科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的自身发展。

当然,在进行本科生党支部的创新设置的同时必须要有有前期的调研准备工作以及后期制度和人员的保障,学校、学院党委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和指导,有计划、有步骤进行调整优化,以保证本科生党支部创新建设的稳步推进。[3]

(二)进一步探索更加适合当代本科生特点的组织生活

要依据一定的载体来对党员进行培养和教育。新时期,本科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要正视外界环境和教育任务与途径的变化,要做到与时俱进,赋予党组织生活鲜明的时代特征,讲求组织活动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要克服传统集中学习、统一教育产生的各种弊端,因此,在设置理论学习内容时,要考虑不同年级、不同学历、不同家庭社会背景的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由浅入深地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引导本科生党员主动学习和讨论历史、哲学、经济、社会等各学科领域,开阔本科生的眼界,增强本科生的人文素养和政治素养,养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方面,要做到将党的传统教育与改革开放下发展市场经济的新思想相统一;另一方面,在教育支部党员的同时也要做到为党员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为了使组织生活深入人心,本科生党支部开展的组织生活应当努力融入社会热点,尽量使支部党员在学校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不断了解社会,进而顺应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要求。

我国的“红色革命圣地”资源丰富,如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井冈山革命纪念地、延安革命纪念地等红色教育基地。本科生党支部可以利用“五一”、“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庆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组织支部本科生党员去红色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从中接受党的历史知识和革命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

可以有目的、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本科生党员结合专业特点,围绕学科特色开展多种多样的党员主题实践活动。如“我为党旗添光彩”、“党员先锋岗”、“党员为民服务周”,以及各类以本科生党建工作为基础开展的其他竞赛活动,为本科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广阔的舞台,丰富本科生党员的组织生活。

(三)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优势,不断扩展本科生党建工作空间

早在2000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各级领导干部要密切关注和研究信息网络发展的新动向,抓紧学习网络知识,善于利用网络开展工作,努力掌握网上斗争的主动权。”又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4]

众所周知,传播力决定领导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透明度决定公信度。在网络技术普及的今天,要结合当前网络时代、移动终端渐兴等社会发展形势,及时更新教育的手段,凭借互联网信息来源广、容量大、传播快等特点,通过正面宣传,加大对舆论和媒体的正确引导,弘扬主旋律,全力推进本科生党支部“网络党建”,为本科生党支部党建工作打造一个先进的技术平台,为主流意识形态拓展一块新阵地,为提高本科生党支部工作成效和水平提供一个新手段。[5]

本科生网络党建的实施,可以极大拓展本科生党员教育的时空领域,本科生党员通过网上平台可以随时获得多方面的信息资源,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本科生党员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拓展性和多样性也得到了增强。通过开展“网上咨询”“网上调查”“网上谈心”“网上征求意见”等活动,引导党员师生利用微信、电子邮件、QQ、博客,采用网上留言、在线交流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意愿和建议。这样本科生党支部可以随时掌握本科生党员的学习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并针对本科生党员的思想问题及时答疑解惑,做到有问必答,引导他们不断增强党员意识,从而在本科生党支部与本科生党员、本科生党员与本科生党员之间建立一座互相沟通的桥梁,增强互动性。

(四)党务公开,扩大本科生党支部的影响,加强支部民主化创新建设

本科生党支部应积极贯彻上级党组织党务公开的工作要求,吸引更多本科生党员参与支部工作,推进支部民主化建设。在党务公开的实际操作中,应坚持灵活多样、简便实原则,把共性要求和个性特点结合起来,合理确定公开的形式。[6]本科生党支部可以通过网络、宣传栏、校报等宣传平台对支部的工作情况以及发展党员情况进行公开,通过召开支部大会及时向本科生党员汇报学年工作计划以及工作总结,接受支部内外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将上级党组织和本科生党支部的一些涉及党组织重要决策及其执行情况、党代会情况和领导班子建设情况以及关乎党员切身利益等事项进行常态化、规范化公布,让本科生党员和广大群众及时准确地了解党组织开展的工作,并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各项活动。

(五)增强本科生党员的主体意识,赋予本科生党员更大的自主性

本科生党员既是党员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要充分体现对本科生党员教育的个体价值,以适应个人和社会的需要。本科生党支部在创新性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与班级本科生党员和普通本科学生联系,在吸引本科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加入,充分听取本科生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开展各项活动。本科生党支部应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和学生代表座谈会,听取本科生党员和普通学生对支部创新性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支部工作,让每位本科生党员切身体会到作为支部成员的主体地位,在认真行使自身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同时促进本科生党支部的发展。通过在本科生党支部开展“学生党员和普通群众‘三个一’联系”活动,即为学生做一件实事、找学生谈一次心和听取学生一次意见,可以有效增强本科生党员的主体意识,深化本科生党支部的服务宗旨,密切联系广大本科生,扩大本科生党支部在学生群众中的影响力。

五、结语

在改革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发展,已成为当今高校本科生党支部不断完善的必由之路。通过对本科生党支部设置、组织活动和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一方面是为了将时代色彩融入本科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夯实本科生党支部的群众基础,强化了基层战斗堡垒地位;更重要的是为培养政治上起先进作用、思想上起楷模作用、学习上起带头作用、行动上起表率作用、精神文明上起示范作用的新时代本科生党员提供环境支持和制度保障,为实现“中国梦”向祖国输送一批又一批胸怀理想且锐意进取的本科生党员。

毋庸置疑,当今形势下高校本科生党支部创新性建设工作确实面临着诸多挑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我们的工作思路只是固步自封,工作方法依旧陈旧单一,工作内容总是乏味可陈,那么我们将无法完成创新本科生党支部建设的艰巨任务。但我们更应该坚定信心、愈挫愈勇,通过在创新性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得本科生党支部建设不断发展、日益完善,争取早日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1]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N].人民日报,2007-12-25.

[2]姜燕媛,赵昕.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机制探索与实践[J].高校辅导员,2014,(3):70-74.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人民网,2009-9-18.

[4]杨贝,戴前伟,匡华凌.高校本科生党支部按专业纵向设置的探索——以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为例[J].理论探索,2014,(146):122-123.

[5]陈经义.信息化发展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3,(9):28-29.

[6]张陟遥.高校党务公开的价值意蕴与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38-39.

猜你喜欢
创新性本科生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