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西文化对比中坚定中华传统文化自信

2017-03-08 06:18韩松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西文化强势中华文化

韩松

(中共辽阳市委党校,辽阳 111000)

在中西文化对比中坚定中华传统文化自信

韩松

(中共辽阳市委党校,辽阳 111000)

基于当代西方文化的强势,中华传统文化有势微之势。但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化,具有根植于民族血脉的禀赋特质和异于西方文化但可以超越西方文化的价值遵循。面向21世纪,引领中华文化的自觉、增强中华文化的自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中华;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提出了第四个自信——“文化自信”。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是民族得以长存的精神支撑,然而当前部分国人不认同中华文化,对西方文化大加追捧。因此,面向21世纪,要增强我国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必须树立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在新形势下,引领中华文化的自觉、增强中华文化的自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中华民族历史前行的必然。

一、与西方强势文化不同的“和”思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不仅仅滋养着中华民族,也影响着世界。亨廷顿曾说21世纪的中华文化会对西方文化形成挑战,现实是中华文化没有对谁形成挑战,而是在中西文化交流借鉴中影响世界。当西方文化越发“自负”的时候,中华文化的价值观表明西方普世价值的时代还远没有到来。

首先,西方文化的强势。近代历史上,我们几次追求西方文化,试图用西方文化解决中国的问题,直至今天,相当一部分人也认为西方文化是最优的文化,西方的“普世价值”值得我们去照搬照抄。但是现实告诉我们,西方文化不是最优的,更不是我们中国人追捧的,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了西方文化的界限。西方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经济上的资本文化和政治上的民主文化。资本文化在全球的推演主要靠的是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逻辑规则,因为制定规则者正是发达国家本身,这种规则保证了西方文化的强势,进而导致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的拉大。当遇到其他文化的抵制(如阿拉伯文化),这种强势表现为赤裸裸的强盗行为,恃强凌弱。中东国家,无论是在伊拉克还是阿富汗,西方文化的强势表现的淋漓尽致,当然也遭到阿拉伯文化强硬的抵制。正如亨廷顿所说,西方文化在遇到伊斯兰文化的时候,确实表现出了不兼容性,西方文化也在用强势做法试图解决此问题,但它遇到了阿拉伯文化的极端抵抗。亨廷顿作为一个西方人,他看到了西方文化与阿拉伯文化之间的冲突,但他没有看到中化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不同。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儒释道”精神,追求的是“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和万物争。

其次,中华文化的“中和”。如果说西方文化是强势,那么阿拉伯文化就是极端,而中华文化就是“和谐”。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的发展不是我赢你输的发展,不是零和博弈,我们致力于打造世界命运共同体,中国越发展,对世界和平越有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而“非攻”、“和合”、“中庸”等中华文化的内核已经深深的影响了非西方模式的国家、游走于西方模式的国家,甚至是西方模式国家本身。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也就是“中庸”、“和”思想的表达。可以说,“和为贵”的和平文化,成为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协调国际关系的准则,而“天下为公”的情怀、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已成为中华文化的坚守。西方国家之所以炒作中国威胁论,主要是基于对中国正常发展的阻挠,亦或是以为中国的发展必然会走自己的旧路靠压榨、掠夺、殖民、甚至屠杀的方式来发展。但是,中国不走恃强凌弱的西方道路,中国的文化追求的是“和”。中华文化虽然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也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是起伏,但中华文化至今仍一脉相承,没有像其他古文化一样断裂,就是因为“和”的理念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中华“和”文化的主张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有利于建立世界政治文化新秩序,有利于抵制文化霸权主义,有利于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有利于中和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二、与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不同的“和而不同”思想

近代以来,以美欧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普遍存在,西方人认为西方文化就是世界价值,这种思想也蔓延到西方世界之外的地域,这也成为中国文化自信最主要的消解力量。但21世纪的今天,西方文化是否可以适用于任何民族成为了疑问,与西方文化的主张不同,中国文化承认文化多元取向,“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的文化理念,这种理念坚定了与西方文化存在差异的中华文化的自信。

首先,中西文化的根基不同。古代中国的文化即使曾经领先于世界,近代也遭受到了重创;西方文化当代的强势和西方市场经济的扩张有本质联系。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华文化现在的势微不能说明未来不能兴盛;西方文化现在的强势也不代表未来的辉煌,因为我们已经看出了西方资本文化的界限。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为世人瞩目的成就,经济的崛起必然会带来文化影响力的提升,这是当代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原因。现在中国的经济,每三年创造一个英国的体量,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解决了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还发展的如此有成绩,甚至美国的经济学家约瑟夫曾说,从2015年起,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中国纪元”,随着我们经济实力的上升,文化影响力和话语权一定能提高。

其次,中西文化的文化关照方式不同。西方国家是用宗教的方式关照文化,而中国是“世俗”的方式关照文化。在西方,不同宗教之间存在着不宽容的现实,基督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冲突就是例证。相比较之下,中国文化有世俗化的特点,更容易达成世俗人际关系上的宽容。中国人的宽容,这是由古代定居的农业文明特征决定的,定居的集体生活要求中国文化重视人际关系,讲求长幼尊卑,崇尚和谐宽容。中国的宗教也带有世俗化的特点,因此,中国并没有形成宗教负担,不会对其他文化报以戒备之心,不同文化和平共处、博采众长,这是一个宗教国家往往难以做到的。中华文化的世俗性,决定了中国在国际政治中不会以宗教的理由而走上与他国的极端冲突之路。可见,中华文化别与西方的文化观念是世界的福音,我们有理由对这样的中华文化抱以自信。

再次,中西文化的价值理念不同。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也正是这种包容性,中华文化才一脉相承,至今生生不息。中华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不寻求文化霸权,我们秉承的文化理念是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加强交流、文化互通;而西方文化总是试图把“自由、平的、人权”等文化价值推演到全世界,甚至对其他文化、模式说三道四。世界上绝对没有唯一的、世界各国都必须遵从的文化要素,各国应该根据本国的文化历史和文化发展实践,寻求适合本国的文化发展道路,文化霸权在当代世界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行的。各国可以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加强交流,相互借鉴与融合,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除此之外,中西文化在处世哲学、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上都存在着与西方文化迥异之处。中华文化肯定文化的地区差异,并希望不同文化之间和合共生,这同西方文化的一家自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历史实践越发证明了西方文化推广普世价值的尴尬,中华文化的“和而不同”思想既给世界文化发展找到了另一条道路,又佐证了文化多级存在的可能,坚定了中华文化本身的自信。

总之,当今世界没有一种文化像中华文化这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语说“鹰有时比鸟飞的低,但是鸟永远也飞不到鹰那么高”,中华民族就是这只雄鹰。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领先于世界4000多年,只不过近代200多年才式微,几千年的文化有起伏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自己不懈怠、不动摇,中华文化这只雄鹰在经历苦难之后,必将又会涅槃重生,翱翔高空。中国人有理由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有理由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1]张树昭.立足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论中华文化自信[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48-51.

[2]李德顺.中华文化凭什么应该和能够自信[J].人民论坛,2015(28):60-61.

[3]庄严.以高度的自觉和自信弘扬中华优秀文化[J].中国领导科学,2015(5):9-11.

(责任编辑: 丰华涛)

G05

A

1007-421X(2017)02-0112-02

猜你喜欢
中西文化强势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江冬秀 贤惠也可以很强势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内强外弱共撑美元指数延续强势
中西文化视阈下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机器人强势来袭
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强势妈"会给家庭带来怎样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