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的路径研究

2017-03-08 04:27周建标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弘扬企业家诚信

周建标

(中共泉州市委党校,福建 泉州 362000)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的路径研究

周建标

(中共泉州市委党校,福建 泉州 362000)

企业家精神寓于企业家追求之中。企业家追求把企业“做强-做大-做长”,就需要以“知识素养”(理性精神)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实践精神)为表现,以“憧憬未来”(自由精神)为指向。企业家在实现追求的过程中,就自然要实现“理性-实践-自由”三个层面的企业家精神。因此,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要从非公制经济企业运营实际出发,遵循企业家精神发生发展的内存逻辑,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提高知识素养弘扬理性精神、修炼创新能力弘扬实践精神、憧憬未来弘扬自由精神。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企业家精神;路径

Entrepreneur(中文译为“企业家”)源于法语,原意指“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英语字典把entrepreneur解释为“Someone who organizes a business venture and assumes the risk for it.”意思是“组织商业冒险并为此承担风险的人”。可见企业家具有“冒险与承担”精神。为此,法国经济学家萨伊(1767-1832年)把企业家定性为冒险家。后来,许多西方学者也侧重从“创新和冒险精神创造利润”角度阐述企业家。他们只看到企业家“冒险创新”的实践精神,尚未看到企业家“憧憬未来回报社会”的伦理品质。

在中文语境中,“企业家”富有深刻哲理。“企”,踮着脚看(今为盼望的意思);“业”,事业、职业。企业家就是踮起脚尖看远方,胸怀憧憬做事业的人。中国人既看到企业家“创新敬业”的实践精神,也看到企业家“回报社会”的伦理品质。企业家精神是优秀企业家所共有的品质,是优秀企业家“理性”发展的结果。德国古典哲学认为,精神包括“理性-实践-自由”三个层面。企业家精神寓于企业家追求之中。企业家追求把企业“做强-做大-做长”,就需要以“知识素养”(理性精神)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实践精神)为表现,以“憧憬未来”(自由精神)为指向。企业家在实现追求的过程中,就自然要实现“理性-实践-自由”三个层面的企业家精神。因此,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要从非公制经济企业运营实际出发,遵循企业家精神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提高知识素养弘扬理性精神、修炼创新能力弘扬实践精神、憧憬未来弘扬自由精神。

一、提高知识素养弘扬理性精神

提高知识素养弘扬理性精神的不二法门是“善于学习”。企业家要不断学习,博闻广识,尽可能掌握古今中外有关的先进思想、科学理论和方法,做到学以致用,克服思维定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首要资源;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力、资本)已经成为次要资源。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知识创新,由“知识”到“智慧”再到“谋略”是知识创新的过程。知识是智慧的基础,面对相同的书本知识,每个读者却感悟到不同的智慧。智慧是谋略的基础,人们从知识里感悟到的智慧,而形成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谋略)。把谋略表达出来,就是“新知识”,再由“新知识-新智慧-新谋略”不断螺旋式上升。企业家要在不断“学习-实践-创新”的过程,提高智慧,锤炼经营谋略,弘扬理论精神。

企业家还要带领员工善于学习、学以致用。鼓励每个员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与他人共享,并努力应用于企业经营实践,把企业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培育创新型人才,为企业发展储备知识、弘扬理性精神。

二、修炼创新能力弘扬实践精神

知识经济时代,国际间经济竞争体现为知识创新能力竞争,体现为企业家将知识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竞争。中共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无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是发展新兴产业,都需要“创新驱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趋缓,增长模式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水平向中高端迈进,更需要弘扬企业家创新精神。

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表现为“改革创新求发展”,表现为善于“分析情况-把握规律-谋划发展”。因此,企业家修炼创新能力,需要提升“分析-总结-决策”能力。

(一)提升分析能力

当代企业发展的首要条件是“获取商业和科技信息”。谁能准确及时地获取信息,谁就有可能获得超前预测行业发展形势,就拥有进入和占领国际市场的优势,还能使企业合乎政府的经济发展韬略。但是企业家得到信息只是第一步,对拥有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判断、取舍,做出正确决策,才能带来收获。因此,企业家的首要任务是制定企业经营战略及经营决策。制定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原则是“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创造顾客”。制定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分析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企业使命,明确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决定企业的优先发展目标”。制定企业经营决策要围绕经营战略,集中有限资源为实现企业优先发展目标服务,加快研发新产品,快速占领市场。

制定企业经营战略,需要企业家尽可能掌握全面信息,充分了解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状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认识本质把握规律,做到知己知彼,为科学决策做好准备。只有认真做好“由彼及此”的思考分析,才能为企业战略“做好定位、决定取舍、创造匹配”,才能制定出“由此及彼”的实施方案。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家更要提升分析数据信息的能力。信息是现代企业取胜的重要因素。由于市场需求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变化也快。因此,企业家在调查市场、分析信息、进行决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研究各种市场动态;并考虑相应对策,使调查不仅可靠准确而且可行。

(二)提升总结能力

面对纷繁复杂的商业信息,企业家要以非凡的洞察力明察秋毫,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御繁就简,悟到独特的经营之道,靠自身的思想和意志,把“人-财-物”组合成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顾客消费需求。出神入化的经营之道是他人可望不可及的,但一般的经营之道是有道可循的,如制定管理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创新管理方式、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技术产品、创新体制等。

豆腐柴属植物化学成分含量较为丰富,其叶片富含可溶性糖、纤维素、蛋白质[19]、氨基酸、果胶、酚类[20]以及黄酮。2013年HU Z X等[21]素分析出香叶木素、布卢门醇、(-)-去氢催吐萝芙木醇、黑麦草内酯、(+)-脱氢地芰普内酯、(+)-5'-甲氧基-松脂素、委陵菜酸以及3-吲哚-甲酸等13中已知的化学成分,其中大部分是首次从豆腐柴叶片中首次分离得到。豆腐柴叶中过氧化物酶含量是目前用于提取过氧化物酶原料辣根的8倍,果胶含量达30%~40%。酯化度为73%~78%,高于目前国内用于提取果胶的其他原料,因此,具有很高的市场前景。

1.制定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企业家意志合法化体现。管理制度是用来处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企业家尽可能将例行的程序化的事情用规则、程序、制度来处理解决;自己侧重解决非例行的、非程序化的事情。简单地说,企业管理制度,就是解决“人-财-物”有序运转的问题,关键是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与“权利”。

2.建设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制度得到员工自觉认同和遵守而形成的习惯。如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为了稳定住15万华为人的心,坚持“家人不接班、华为不上市、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1]。“家人不接班”是让员工尤其是高官们打消顾虑,华为一定是能者和贤人当家,公司不会偏离航向;“华为不上市”的意思是全员持股,大家绑在一起艰苦奋斗,不要想着短期发财;“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是华为几十年来只做手机的比喻,又揭示了公司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一致性,可以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做精、做细。

以企业家精神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扩大认同,形成共识,使企业家精神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果能够让企业家精神成为社会文化的一个主要精神,那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必然会成为时代强音。

3.创新管理方式,实行“互联网+管理”。新常态下,消费结构、投资需求、市场竞争、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等都在发生新的变化。企业管理创新也要适应新常态,要重视利用信息化、网络化等先进技术,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在互联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力日益增大背景下,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和思考企业的市场、产品、创新及企业价值链,推进商业模式创新。要与先进企业对标,通过管理创新,强化管理重点环节,突破管理薄弱环节。要强化精益管理,加强基础管理,推动企业管理工作加快走向规范化、集约化,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切实采取措施开源节流,向管理要效率、要效益。

4.创新激励机制,实行期权股权分红权激励。创新驱动的关键是“激励创新人才”。企业要从实际出发,探索创新成果参与分配的有效形式,可使用“期权、股权、分红权”激励创新人才,进一步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创新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创新激情。要积极营造良好的企业创新环境,形成关注创新、支持创新、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文化氛围,为创新提供宽松的条件。要充分利用好政府鼓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和各种社会资源,搭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创新战略联盟,吸引创新资源向企业集中。

5.创新技术产品。要重视和关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看准方向,超前规划布局,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要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技术机会,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要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充分利用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优惠政策,进行企业技术改造。开展技术创新,不同的企业也有着不同的创新路径及方向,各个企业都需要结合实际,探讨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技术创新道路。

6.创新体制,实行混合所有制。在计划经济时代,以物质财富为主,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有效配置资源,但政府管制过多以及不完全了解社会需求,严重束缚了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效率发挥,使企业失去独立性,从而抑制了企业家精神。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家是独立自主的创业者,独立承担风险与责任,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家的积极性,激发了企业家精神。为此,我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选择了“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由其控股主体的所有制形式来决定,突破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界限。因为无论资本来源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都已融合为“企业的法人财产”。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企业改造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为企业培育弘扬企业家精神创造条件。

(三)提升决策能力

企业家要深谋远虑,不断提升决策创新能力。西方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决策能力是企业家为维持企业生存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素质,科学决策是企业家知识素质的综合体现,也是他们的主要工作。

企业家的决策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例如“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就是很好的例子。谷歌公司决策者缺乏尊重东道国法规,高估了其公司的市场影响力,高估了母国政府支持其叫板中国政府的决心和能力,还错误高估了其中国粉丝的能量。市场占有率不过百度一半的谷歌退出,对中国网络搜索市场并无实际影响。

三、憧憬未来弘扬自由精神

创造利润是企业的生存之道,但企业如果只以赚钱为目的就无法“做大-做强-做长”,因此仅仅能创造利润的人还称不上“企业家”。中文语境中的“企业家”是踮起脚尖看远方,胸怀憧憬做事业的人。马云说“即使精神领袖走了,灵魂还留在企业里,那才叫高人”。马云于2008年告诉《中国企业家》记者林涛:“我就想怎样花6到10年时间,让灵魂留在企业,人该干嘛干嘛去。”但他说“估计我停不下来,我对教育、环保、农业、公益感兴趣,想做的事情太多了。”[2]企业家一旦拥有回报社会的人生观,“敬业精神、担当精神、诚信精神、法治精神”就会内化为自觉行为,憧憬未来回报社会就会收获精神自由,提高人生境界。

(一)弘扬敬业精神

在中国大陆,“企业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崛起的新阶层,他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爱拼敢赢,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改革发展面临新挑战,企业家的敬业精神则表现为“促就业稳增长”。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7月在给福建省30位企业家的回信中,勉励广大企业家应该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敢于担当,勇于作为。

敬业精神在技术层面的体现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是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弘扬工匠精神,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枯燥的专业发展中,乐此不疲享受着职业快乐。继承和弘扬“工匠精神”,才能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华丽转身。因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企业家都是精通技术的工匠,但要求每一个企业家都要培育员工的工匠精神。

(二)弘扬担当精神

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保护劳动者、消费者、环境资源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但都是以强制手段保护非股东群体利益,而非激励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导致一部分企业与执法部门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破坏生态环境、损害劳工权益、制假售假、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因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法治化轨道,激励和规范企业社会责任,自觉维护职工权益和消费者权益、自觉保护环境,弘扬企业家担当精神。

(三)弘扬诚信精神

2014年国务院发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国发〔2014〕21号),提出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的奖惩机制,以达到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的目的。

弘扬企业家诚信精神,是提高商务诚信水平的立足点。商务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商务诚信是维护商务关系、降低商务运行成本、改善营商环境的基本条件,是各类商务主体可持续发展的生存之本,也是各类经济活动高效开展的基础保障。诚实守信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长久生命力的根本。广大企业家要充分认识企业诚信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坚持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建立健全企业诚信管理机制,加强企业内部诚信建设,营造企业诚信文化。要建立产品诚信、服务诚信、销售诚信和竞争诚信,维护良好市场经济秩序。

“诚信”在公民个人层面表现为诚信品质。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人如果没有信用,没有人愿意与他交往,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缺乏诚信的人可以骗一时,但不能骗一世。“诚信”在政府层面表现为诚信制度。诚信是我国现行法律的一个重要基本原则。在《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都明确规定诚信原则。由于诚信原则适用范围广,对其他法律原则具有指导和统领作用,又被称为“帝王规则”。“诚信”是法律规范的道德,是支撑社会的法律支点。

(四)弘扬法治精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良好的法治环境既是企业家创新创业的保障,也是促进企业家加强法治建设的重要依据。崇尚法治、遵纪守法是时代对企业家的要求。

1.增强法律意识。企业的生产销售、技术研发、员工管理、规章制度建立等经营活动各个环节,都是一种法律活动,要符合法律规范和要求,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履行社会责任,形成良好的经商习惯和自我约束机制。

2.坚持依法治企。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要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精神,依法规范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活动,坚持依法依规、合法合规经营。要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和要求,规范企业的组织结构、治理模式及管理运作方式。要加强制度化管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要增强规则意识,在企业管理中建立公开公平的规则,身体力行地尊重规则,遵守规则。

[1]刘育英.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家人不会进入接班人序列[EB/OL]. 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3/0430/c1004-21327762. html,2016-06-28.

[2]林涛.马云:寒冬悟道者[J].中国企业家,2008,(23):70-75.

(责任编辑:朱小宝)

F270

A

1009-2293(2017)02-0052-04

周建标,中共泉州市委党校教授。

【DOI】10.3969/j.issn.1009-2293.2017.02.015

猜你喜欢
弘扬企业家诚信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