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军,王芝华
(1.深圳光明新区党工委,广东 深圳 518106;2.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三维解析
王 军1,王芝华2
(1.深圳光明新区党工委,广东 深圳 518106;2.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贫困是社会发展的顽疾,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国扶贫开发工作实际,作出系列深刻的论述,形成了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在价值维度上,彰显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在实践维度上,诠释了扶贫攻坚的举措;在目标维度上,回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进方向。
习近平;扶贫开发;精准扶贫;共同富裕
着力解决贫困问题,推动社会共同富裕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经过几十年接力奋斗,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贫困问题依然存在,某些地区还很突出,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好转,我们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到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我们党的力量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解决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1]解决贫困问题,就是共产党人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现实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关于如何消除贫困,立足于中国扶贫开发工作实际,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中国绝大多数贫困地区、召开扶贫开发会议,围绕扶贫开发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从价值维度、实践维度、目标维度全方位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战略决策、战略部署,形成了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作为人类实践的产物,主要是指物的有用性,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满足程度。习近平总书记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这一逻辑起点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彰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一,消除贫困,有利于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顺应改善民生的价值诉求。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贫困的根源,从制度层面来看,要想消灭剥削和消除贫困,建立生产资料公有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不二选择。然而,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期,由于“左”的影响,我国长期处于普遍贫困的状态之中。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什么叫社会主义”的问题,曾提出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2]的著名论断,就是要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发挥出社会主义应有的优越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是,现实社会中贫困现象依然存在,这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没能充分体现出来。习近平总书记重视贫困问题的解决。青年时期,他曾在陕北农村插队,与人民群众一起劳动,同甘共苦。回忆这段往事时,他曾说到,“插队的经历让我对贫困群众有天然的感情,现在生活越来越好,心里更惦念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3]党的十八大之后,他即多次奔赴全国各地深入贫困地区一线开展民情调研,与当地百姓促膝长谈,对地区发展现状和老百姓的生活状态有更加深刻的体察和认识,也增强了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紧迫感。在河北阜平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4]之后又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5]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指明,扶贫开发要始终以消除贫困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基本目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我国扶贫开发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得以充分体现的内在要求,体现我们解决贫困问题的终极指向和价值旨归。
第二,扶贫开发,有利于“三农”问题的系统解决,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国的贫困问题,大多发生于老少边穷的农村地区,这与历史条件、自然禀赋、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体制机制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就目前城乡贫困的形势来看,扶贫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就必须要有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统筹解决。2013 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新形势下“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具体要求和部署,明确指出“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认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6],充分表明“三农”问题对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程度。农村是现实中贫困现象发生的时空载体,我们不能脱离农村本身发展实际来空谈扶贫开发。脱贫致富,实际上要解决的也就是农村贫困地区农业发展如何由“弱”到“强”、农村环境由“乱”到“美”、农民生活由“穷”到“富”的问题。在湖南湘西州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重点谈到这一问题,指出“扶贫开发要同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结合起来,同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向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素质要效益。”[7]这充分表明在扶贫开发过程中,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通过“三农”问题的统筹解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这是新形势下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必然举措和必经之路,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统筹发展。
第三,脱贫致富,缩减地区差异,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们近期的奋斗目标,距今已不到五年时间,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在谈到怎样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时,习近平总书记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里的“老乡”,实际上指的就是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他强调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根据“木桶理论”,一只水桶可装水的多少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战中,“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是一个突出短板”[8],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起着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若没有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没有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即便其它地区发展得比较好、水平比较高,也叫作区域发展不协调,谈不上发展的整体质量,不算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从这个维度讲,农村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能不能尽快摆脱贫困,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贫困地区能否尽快脱贫发展,决定着我们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自 1949 年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数据显示,在 1978 年时,全国约有绝对贫困人口 2.5 亿,按照最新的现价脱贫标准,我国有 7000 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这项对比数据标志着我国扶贫事业取得显著成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有必要创新扶贫方式方法,推动贫困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从实践维度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实际上回答的是新形势下扶贫开发的实现路径问题。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我国扶贫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我国扶贫工作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内源扶贫、合力扶贫、制度扶贫相结合的扶贫开发路向。
(一)精准扶贫:扶贫开发新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与时俱进提出精准扶贫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要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着力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9],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要坚持的基本原则,这在扶贫开发问题上同样如此。2013 年 11 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到地处武陵山区中心地带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考察。武陵山片区是我国 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少数民族聚居多,贫困人口分布广,同步全面实现小康任务艰巨。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并且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方针,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为湘西州的未来发展和下一阶段的扶贫工作指明方向。同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10],还提出“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切实”的要求,就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作出系统阐述。在“十三五”规划里,又明确提出要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5]把“精准扶贫”正式上升为国家的扶贫发展战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确立下来。
精准扶贫是相对于以往的粗放式扶贫而言的。粗放式扶贫有其历史的贡献,但也存在几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一是扶贫对象不明确,没有对贫困户作认真的甄别,真正的贫困者没有全部受益,少数不符合条件的人却得到好处,“存在着较明显的瞄准目标偏离现象”[11];二是扶贫资金的使用不科学,在资金分配上存在均摊的倾向,本来就有限的资源难以真正用在“刀刃”上,造成扶贫效果不显著;三是扶贫成效难以长久巩固,有的地区和贫困户形成“年年扶年年贫”、脱贫后又返贫的现象,贫困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要求在扶贫方式上作出进一步改进。可以说,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恰当其时。
“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在于“精准”二字。从具体内容上看,精准扶贫的“精准”,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可以视为精准扶贫的要求和要达成的目标。精准扶贫的路径则体现为“五个一批”,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异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补偿脱贫一批,通过社会保障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发展教育脱贫一批”[10],以此实现贫困人口的精准脱贫。可以看出,精准扶贫在对象识别、资金使用、对口管理、精准施策和扶贫成效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要求,并且因地制宜分批分类帮扶贫困,扶贫手段更为精细,扶贫安排更为具体,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扶贫开发的路线图,体现对以往粗放式漫灌扶贫的改进和优化。
(二)内源扶贫:扶贫开发新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扶贫政策实际上经历一段漫长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是通过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改革举措,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广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对于消除全国范围内的普遍贫穷起到巨大作用。对于特定区域的贫困现象,最初是以救济式扶贫为主,这主要是“一种生产或生活方面的救济,主要是使贫困人口免于饥饿,穷人通常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12]。这是一种“输血”式的救济,虽然短时期内有较好的扶贫效果,但由于没有兼顾到发展和增强贫困者的自立能力,扶贫成效也不易巩固和维持。从 1986 年起,国家开始实现从传统的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转变,重在通过地区开发、产业扶持等途径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发挥贫困地区的发展积极性,增强自我“造血”的能力。这体现扶贫理念上的一种进步,在具体的扶贫开发实践中也成效显著。十八大以来,对于如何有效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认为首要的还是要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把“造血”与“输血”相结合,催发内生新动力。
内源扶贫强调的是贫困地区内在的自我发展,通过充分发挥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解决贫困问题。在基层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阐述这一思想。2013年春节前夕在甘肃渭源县,习近平总书记就脱贫致富问题提到,一方面国家对于贫困地区要有“更多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乡亲们要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13],指出外力帮扶和贫困地区自强自立相结合是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2014 年 11 月在福建老区视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在加大对老区扶持力度的同时,“老区人民要继续发扬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铁心拼搏,尽快走上致富之路。”“致富之路就在脚下,完全依靠输血是不行的,要培植造血机能,研究靠山如何吃山、靠水如何吃水、近期发展是什么、远期发展是什么。”[14]明确指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造血”脱贫致富的重要性。
关于内源扶贫的具体路径,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一是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脱贫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作用,认为“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很重要”[7],在福建工作时他曾大力倡导“五通”,指出“‘五通’,通的不仅是基础设施,通的也是山门打开之后的信息流、资金流,以及思想观念、发展思路。”[13]只有修好致富路,才能引来金凤凰。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农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升。二是因地制宜,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他指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7]“欠发达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15]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相关特色产业,是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三是着眼长远,强调精神扶贫和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落后已成为催生农村贫困的主要因素。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在下一代,下一代要过好生活,首先得有文化”[16],并把“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作为扶贫开发的“治本之策”[14]来看待,通过发展教育,提高下一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这是贫困地区孩子改变自身命运、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最有效手段。[17]
(三)合力扶贫:扶贫开发新举措
合力扶贫,主要解决的是“谁来帮扶”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功能的发挥有利于资源配置和提高效率,但要保证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公正,则需要政府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在扶贫开发问题上,我国政府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从机构设置、资金拨付、项目安排等方面大力推进。早在 1986 年我国就成立了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作为专门独立的机构负责扶贫开发工作。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扶贫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数据显示,1980—2010 年,国家投入专项财政扶贫资金 2139 亿元,还通过财政贴息调动 2000 亿元扶贫贷款。[18]这对于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消除贫困是党执政为民宗旨的体现,同时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和义务,因此有必要调动社会力量来共同帮扶贫困,而这恰恰正是我们的“短板”。针对这一“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这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并提出“合力扶贫”的思想,即在扶贫问题上,坚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社会积极作用相结合。
一是坚持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性,认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10],“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3],在扶贫开发中,要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作用,贫困地区的党委和政府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 2015 年召开的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充分发挥作用,并提出五点要求,即在资金投入和项目布局上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加快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力度,以改革推动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致富中的作用等,[19]从多方面保障政府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扶贫中的积极作用。社会扶贫主要是指除政府之外的社会组织和社会个人的扶贫。社会力量帮扶贫困,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积极作用,有效弥补政府扶贫中所存在的诸如“资金损耗大、扶贫效率低、存在官僚作风、协调能力不足和针对性不强等问题”[19]。在总结以往扶贫经验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10],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性。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中,对社会扶贫所涵盖的范围进行了概括,主要包括定点扶贫、东西部对口帮扶、部队扶贫以及企业和社会各界扶贫等几种,这是近些年来社会扶贫的基本方式,也是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中要重点加强的方面。
(四)制度扶贫:扶贫开发新机制
长久以来,我们在扶贫开发上的一个倾向是注重扶贫资金的投入,而疏于对资金的管理,在资金使用上也存在不透明,由此造成扶贫资金的冒领、截留、挪用等乱象,甚至在有些地方还出现争夺贫困县指标、庆祝“入选贫困县”等令人匪夷所思的怪象。在这里,“贫困”已超出其字面上的涵义,异化为一种利益的象征,扶贫资金沦为众相抢夺的“唐僧肉”。如何才能使一些方向“偏离”的扶贫回归其本意、发挥最大的效能,这是当下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中的各种乱象严加抨击,指出“要改革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特别是考核机制,贫困地区要把提高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21],实际上是要求以制度创新作为突破口,通过消除现存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评价、考核等各种机制,以完备的制度来规范扶贫开发行为,使扶贫攻坚成效得以最大化。可以说,完善的制度建设,是扶贫措施得以落地、扶贫成效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
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扶贫开发各项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在管理机制上,进一步明确职责。各级领导机构各司其责、各尽其能,中央主抓顶层设计,省级机构负责督查指导,市县做好推进实施,共同协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工作的评价考核机制。以往我们总是简单地以贫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多少作为衡量扶贫开发工作的成绩,由此却忽视扶贫对象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扶贫效果华而不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创新考核机制,就是要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保障生态等方面加大考核比重,以实实在在的扶贫攻坚成效检验成绩、取信于民。三是建立完善扶贫攻坚的督查问责制,要求把扶贫开发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责任到人,突显了在扶贫攻坚上的坚定决心。另外还要求对扶贫资金的“阳光化管理”,通过加强审计监管、预防惩治等,使扶贫资金真正用在实处。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精准扶贫注重扶贫手段的精准和优化;内源扶贫强调增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合力扶贫要求聚合起各扶贫主体的力量共襄扶贫;制度扶贫注重扶贫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四大扶贫开发路向的提出,是由我国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的。它们在实践中密切配合、各有侧重,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建起“大合力”的扶贫开发格局。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全面小康与中国梦相互激荡,凝聚为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主题。受制于生产力整体发展水平和地区差异,贫困地区要想在短时期内根本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温饱和脱贫致富,最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22];在湖南湘西州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在扶贫开发问题上,既要认清贫困地区严峻的发展形势,看到完成任务的艰巨性;又要实事求是,根据不同地区的致贫原因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目标。2015 年 11 月,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把脱贫攻坚的目标概括为“到 2020 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23]这正是从扶贫开发的目标维度对全面建成小康的有力回应。
一是到 2020 年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所谓绝对贫困,是指“低于最低物质生活水准的一种生活状况”[24],解决的主要是生存问题。作为国际上通行的做法,这可以借用一定的数值指标来衡量,如人均收入。依据一定的标准得出一个数值,若低于这个数值指标,就算是绝对贫困。我国按照 2014 年现价 2800 元作为标准,统计出约有 7017 万农村贫困人口,这里就是依据这个数值计算出来的绝对贫困人数。提出“到2020 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十三五”规划还明确要在 2020 年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5],主要就是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和温饱问题,让现有的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在中国大地上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的现象。这是未来五年我们要达成的主要目标,也是扶贫开发行动的第一步,不仅直接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也必将为我国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有效减少相对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相对贫困是指“相对于社会上其他部分的人的生活水平而言,有一部分人处于社会水准的最下层”[23],反映的是社会财富在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间的分配问题。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无论社会如何发展进步,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均衡和分配机制的不健全等原因,总有部分人的生活状况在社会平均水平以下,由此导致社会贫富差距的出现。在阶级社会,社会贫富分化是难以避免的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倡导“效率优先”,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因而也不同程度暂时出现了贫富分化。消灭贫困,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在谈到扶贫问题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并不是单纯地就扶贫而扶贫,而是站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高度,强调消除贫困对于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重要性。贫困不仅仅是个地区发展问题,还是个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问题。在努力消除绝对贫困的同时,也要减少相对贫困,提出“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就是对于减少相对贫困的重视,促进发展成果人人共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脱贫致富并不仅仅体现在贫困地区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步提高,同时还在于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有保障,人们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能够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获得感。
这两方面的目标确立在扶贫开发上坚持了辩证法,既注重消除绝对贫困与减少相对贫困相结合、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近期目标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远景目标相结合,又在战略步骤上注重循序渐进,突出扶贫阶段性重点,体现出鲜明的层次性。
一言以蔽之,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是其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欠发达地区扶贫攻坚的重要遵循,为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因此,我们必须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深化关于扶贫开发问题的认识,振奋精神,切实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 [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42.
[2]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4.
[3]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侧记 [N].贵州日报,2014-03-10(1).
[4]把群众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N].人民日报,2012-12-31(1).
[5]刘永富 .以精准发力提高脱贫攻坚成效 [N].人民日报,2016-01-11
[6]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N].人民日报,2013-12-25(1).
[7]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驱动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N].人民日报,2013-11-06(1).
[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48.
[9]改革要聚焦聚神聚力抓好落实着力提高改革针对性和实效性 [N].人民日报,2014-06-07(1).
[10]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 2020 年如期脱贫 [N].人民日报,2015-06-20(1).
[11]左停,杨雨鑫,钟玲 .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 [J].贵州社会科学,2015(8):156-162.
[12]李奇峰 .中国扶贫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5.
[13]找准发展路子早日脱贫致富——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咱甘肃之四 [N].甘肃日报,2013-02-18(1).
[14]饮水思源勿忘老区——习近平同志关心支持福建老区建设和发展纪实 [N].福建日报,2014-11-01(1).
[15]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 [N].人民日报,2013-11-29(1).
[16]“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阜平看望困难群众回访 [N].人民日报,2013-01-01(4).
[17]向延平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教育扶贫相关性研究 [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6(04):49-52.
[18]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干部辅导读本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24.
[19]把革命老区发展时刻放在心上——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侧记 [N].人民日报,2015-02-17(2).
[20]苏海,向德平 .社会扶贫的行动特点与路径创新 [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144—148.
[21]刘永富 .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攻坚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4-04-09
[22]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2015-01-22(1).
[23]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 [N].人民日报,2015-11-29(1).
[24]李强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J].中国社会工作,1996(5):18—19.
责任编辑:王习贤
A8
:A
:1004-3160(2017)03-0018-07
2017-04-01
1.王军,男,湖南华容人,深圳光明新区党工委改革办(发展研究中心)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2.王芝华,男,湖南邵东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副教授,法学博士,政治社会学专业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政治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