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家庭建设思想核心理念及其时代价值初探

2017-03-08 03:13应宗颖
湖湘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家风家庭建设

应宗颖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4)

习近平家庭建设思想核心理念及其时代价值初探

应宗颖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4)

习近平关于家庭建设的思想,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立足战略全局高度,针砭时弊现实问题,创新理论方法路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的内在属性和理想追求,是和谐社会“家庭梦”建设的思想指南。其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家国情怀与责任、家庭家风家教的三个注重、传统家庭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接、党员家庭的廉洁建设以及重视和发挥妇女在家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其任务清晰、方向明确、内容丰富、意蕴深远,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凸显。

习近平;家庭建设思想;核心理念

习近平对家庭建设的思考,是其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家庭的凝心聚力、基 石作用也更加 凸显。”[1]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他曾多次在多个正式场合中强调家庭建设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之于党的事业和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深化家风塑建、强化家庭教育、督促党员家庭廉政作风等任务的紧迫性,彰显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价值意义,鼓舞人心,激发斗志。家庭结构的变迁,带动家庭代际话语权转变,消费观念、生育观念、养老观念等家庭生活方式理念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产生了离婚率高、留守老人、过度超前消费、代际教育冲突等新型家庭问题。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家庭建设中,为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而共同努力。学习系列讲话的重要精神,可以看出,贯穿于家国情怀间的责任担当、重视家风建设、关注家庭教育活动、传承家庭美德传统文化以及就共产党员的家庭生活作风提出严格要求是习近平关于家庭建设思想中的几项核心理念,是符合重要转型期社会发展趋势和需求的时代性课题。

一、家国情怀的统一:从小家到大国的责任意识传递

习近平指出,基层千千万万个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2]这一重要论断是对家庭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关键性定位和基础性作用的强调与肯定,是家庭建设理论的创新思想。对于家庭建设追求,并不仅仅单指家庭成员对于“小家”生活的经营管理,更要从社会“大家”的视角,发挥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细胞,在社会全面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和积极作用,为社会事业的高效运转助力。

习近平自身所具有的浓浓家国情怀,源自于父母家庭的责任教育,其又将此不断传承创新,延续发展下来,扎根于心,显现于情。成长于光荣的革命家庭,耳濡目染地接受了父辈榜样教育,令他牢记父母的教诲,不忘初心,并投身于艰苦的基层实践锻炼经历中。从小家出发,在家庭中珍视家庭,孝顺父母、爱护妻儿、友爱邻里,努力创建家庭的幸福生活,再将对小家的责任拓展到对国家社会的责任中,从小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关切基层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以为人民谋福祉为己任,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尽心奉献。从勤俭持家到克己奉公,从关爱家人到心系百姓,从对家庭和睦融洽的追求到国家和谐稳定的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家国情怀、家国责任、家国梦想,一脉相承,融汇在其治国思想中。

天下之本位在于国,国之本位在于家。对家国情怀的重视和尊崇是中华民族自古而有的信念追求,是历经千年的精神文化传承。在古人看来,对国家的“忠”与对父辈的“孝”是一脉相承,殊途同归的。在家庭中对父母长辈尊亲孝道的行为态度,扩展到社会中,就是对国家君王的忠信不渝,以此逻辑,家是国的具体微缩,国是家的宏观展现,国家的建设必须以家庭的建设为其基础工程,因而,个体对于家庭的责任也会在自觉意识中延伸成为对国家以及社会的责任。家庭于社会不可能相互孤立而脱离。假使将家与国分立而论,认为家庭生活维系依靠的是私人情感,家庭的发展需要是私人利益的获取,而与国家建设的宏观设计,社会稳定的宏大理想是相互独立的观点,则与马克思主义联系观的基本规律相悖,缺乏统筹发展的科学思路。家庭建设不但是家庭内部的事务,也是关系到整体社会发展的大事,不能把参与家庭建设活动的任务分配给家庭成员,而是要鼓励包括政府、社区、企事业单位、公益组织等相关部门的社会的多方参与,多管齐下,协力合作。在共同的民族梦中有机地融入家庭梦,“广大家庭都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要充分领会习近平的精神激励,协力共创美好未来。

二、注重家风的建设:重塑新时期家庭风尚

当下社会中,我国家庭建设面临着不同于传统的新问题,重物质而轻精神的趋势日益显现,出现了如家庭精神涣散,家庭信仰的迷失,家庭教育的错位,家庭责任的缺失,家庭凝聚力的下降,家庭情感的淡化等矛盾现象。时代性的发展任务产生新问题的同时,也带引出新的机遇。习近平指出,时代在进步,社会生活也在发生变化,但无论如何“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三个注重”的提出,正是以此为切入,为家庭建设的具体路径指明方向,明确家庭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在实践中要充分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三个注重”作为家庭建设的着力点。

家庭建设的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其中,在家庭精神文化建设中又以家风建设为核心。对于家庭而言,家风建设的力量无形但却有力。“家庭为‘本’,家风为‘魂’。”[3]想要本正源清,则必须先正“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中有家风家韵凝萃为家训的文化传统。颜之推著成的《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家训,其内容丰富详实、系统全面,文风平实却生动、质良明鉴,从家庭伦理、修身之道、处世之道、治家之道、为学之道等等角度训诫子孙,成为家训之范本,家风之先模。《治家格言》中,朱子以“修身”、“齐家”的训诫教诲子孙后代,要求坚守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处世之律。后唐时期形成的《钱氏家训》中,钱缪教育后世族人要克俭持家,勤耕尚作、读书修身,友善待人;曾国藩家书与家训中告诫子女要勤于读书学习,切勿骄满懒惰,以礼待人,谦和处世;林则徐以“十无益”格言,劝导子孙不得不孝父母、不和兄弟、不存善心、心高气傲、妄取人财等。近现代以来,也有著名的傅雷家书中,傅雷夫妇强调思想修养培育,教育子女先做人,后做事。

充满正能量社风和具有未来希望和谐社会,需要依靠具有良好家教,纯正家风的和睦家庭为依托。[1]开国元勋习仲勋同志在家风建设中的态度和行为蔚为典范。在工作中,他身任要职,肩负重任,却始终保证清正廉洁的作风,严于律己、兢兢业业、刚正不阿、公正无私;在生活中,他又是妻子的好丈夫,子女的好父亲,对家人关怀体贴,既慈爱宽厚而充满爱心,又严格要求而不纵容娇惯。他不仅鼓励子女多读书,多学习,提高知识素养,还要求子女在行为作风上务实严谨,实事求是;不仅要求子女不搞特权,不享受特殊利益,甚至监督他们“夹着尾巴做人”。习仲勋以其高风亮节的品行深深地感染着家人,其子女成长于和睦的家庭氛围中,深受父辈榜样力量影响,传承优良的家风,从小学习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遵纪守法,独立自强、朴实有道。他未给子女留下物质财产,却给子女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怀念其父在家风建设中言行举止表率时,习近平深切感慨到,要向父亲学做人、做事、有信仰追求、有赤子情怀、简朴的生活作风。

三、重视家庭教育:思想道德品质的培育

“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4]这是习近平对家庭教育的期望。作为社会最基础的组成单位,家庭承担着诸多的社会功能,其中就包括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被誉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与宏观的社会教育和专门化的学校教育不同,家庭是个体最为熟悉的生活场所、家庭成员是其最信任的情感依傍,家庭与家庭成员对于个体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是否接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系关个体一生的人生发展路径。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科学视角,人类生命体,不单单指个体生命体,家庭生命体的组成也是其中的重要标识。因此,家庭意志所主导的教育,对于个体身心发展会产生内外兼具的影响作用。这种内在的影响力,会在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境中显现出来。众多社会调查研究都表明,社会犯罪行为,特别是青少年犯罪,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足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在优良家风和家教熏陶下成长的个体,能更准确地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把握社会角色定位,能够厘清个人、家庭、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和重要性,在名利喜好中找到目标,在情感需求和理性认知间找到平衡。面对诱惑和选择时,能坚定自我,保持初心,以更加自信和从容的态度做出合理的选择。

德可以立人,也可以兴国,在对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中,家庭德育是其中的关键点。实现家庭教育在培育人品、塑造人格、升华人性上的价值,发挥作为稳定社会重要渠道的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要关心下一代日常行为习惯、良好的品德、丰富的素养、健康的人格的塑造等内容。其中,关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工作尤为关键,要引导其成为有积极进取、三观端正、充满正能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新时期的家庭教育,要特别关注两个方面:教育参与者与教育内容。首先,一般观念中的家庭教育参与者就是父母长辈与子女,现实中,代际冲突影响下的家庭教育问题凸显:青年父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常常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并且部分当代青年自身所具有的代性特征,如个人意识强、享乐主义、消费超前化、责任感弱化等,都成为质疑其作为教育者的可信度和执行力的因素;部分中年父母在特定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对独生子女的宠爱有加,教育不足;老年一代帮助忙绿的子女照顾孙辈,承担家庭教育重任,却存在一些代际沟通的矛盾。在教育的内容上,与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唯分数论教育理念相对称,“重于智育,轻视德育”的现象在家庭教育活动中出现。这种功利倾向的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中表现为父母只关心孩子的成绩情况、特长技能掌握情况和获得奖项的情况等,而忽略了对思想品德行为的培育,为子女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埋下隐患。当前家庭教育问题的出现,难度巨大的事实之下,加快推进良性均衡的家庭教育理念显得愈发重要。育人者,先要正清教育观念、完善教育方式、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素质,树立正面形象,传递积极情感,在家庭教育中,不但要劝学,还要教做人,教诲为人处世的规矩和方法,得以社会中立足之道,以及如何点滴积善,成为社会需要和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人。

四、时代思想的对话:传统美德与核心价值观的共建

“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5]习近平推崇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并善于将其合理运用到治国理政工作中。在其众多思想中,都能发现其引经据典的精彩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家庭建设,必须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庭道德文明为根基,以科学社会主义方法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价值观思想为指导,扬弃地继承,批判地思辨,创新地发展。习近平关于家庭建设的重要论述,以优秀传统家庭文化为基底,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依托,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维度连接,应运而生,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同时,相关理论观点针砭时弊,有针对性回答了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6]发扬光大“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优秀家庭美德,对于家庭关系的和睦、亲缘情感的凝聚、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老人的老有所依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历来重视对家庭道德伦理美德的推广。中华民族历来重道有序、乐善人伦、圆融有度、兼收并蓄的礼义文化,对应形成了忠孝悌爱、勤俭持家、尊亲敬长、仁爱礼信的家风,造就了温良谦让、淳厚自信、勤学善道、克己复礼的民族性格。孟子提出将“孝悌”视为仁之本,在家庭中对长辈的孝和对兄弟的悌,是个体处理君臣、友邻、师徒等等其他社会关系的遵从原则。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家庭整体的统一和谐,将个体的利益归于家庭的利益中,由此产生了诸多美德思想,流芳传承。在家庭关系上,成员彼此间的仁爱礼让、慈孝互敬、谦和友善、相濡以沫;在家庭生活方式上,勤、检、恭、恕四德治家;对待友邻以和为贵,相亲相爱;教育子辈,德智并进,修养品行,不偏不私等等家庭美德,至今仍具有很高的现实价值。因此,要开辟未来,必须不忘本心,实现更好的创新,必须善于继承。

“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新时期的家庭文明建设的内容,既需要承载传统乡土社会中人际情感关系、道德心理约束,也要注入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思想的积极引导,通过文明、平等、爱国、诚信的和谐家庭,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对此,习近平特别强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扎实融入到家庭建设中,指引家庭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群体。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化和践行,使其在家庭生活中得到认识和内化,再传递到社会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共同的文化取向和精神追求,适应于当代中国的发展,适用于中华民族全体。习总书记深入剖析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在精神,是一种信念、追求和评价标准,承载着民族和国家的理想,是社会中的善恶是非提供价值评判的标尺。而这种信念追求不会只停留在精神层面最终要落到实处,体现在全民族共同的奋斗目标中,为实际问题的有效解决和未来发展建设的全面规划提供科学思路和合理依据。

在甄辨存在于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部分,使之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问题上,习总书记特别以“双创”和“六大范畴”思想为指示,为新时期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创新性转化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维度。要把传统家庭美德的宣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导紧密结合起来,挖掘其二者间的文化同根性。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导向融入到家庭美德建设中,把握家庭美德建设在具体内容上的科学性,在方法指导上的合理性,在实现路径上的可行性;而良好的家庭美德建设,则有助于公民更加充分和切实地理解和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以内化、强化、深化的递进层次,使之真正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理想状态。

五、党员家庭的建设:加强廉政作风建设与行为管理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践行,将打击腐败分子,整治腐败现象作为重要的执政任务,形成了系统性的反腐工作部署。习近平通过在战略思想和方法路径上的一系列阐述和论断,表明坚定的决心和坚决的态度,为新时期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的创新做出重要贡献,其中,包括多次强调党员家风建设在党员廉政作风建设中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习近平点明,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不仅是个人的小事和私事,更是其作风的重要体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是习近平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期望,明确要求党员干部不仅要在自身党性和道德修养中学习和提升,还要将对家人行为的引导和监督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对待。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要带头注重家庭。”通过家庭生活中的家教、家风建设,彰显共产党人高尚的品格以及廉洁的操守,以努力成为全社会的楷模。无论是工作的8小时,还是工作以外的生活中,都要执行党员的廉政作风严要求。保持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家庭成为清廉安全的港湾。[7]

在反腐工作关键时期,引导党员,尤其是干部在家庭建设中建立良好的廉政文化,引导和督促家人的行为,能够从源头上规避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风险。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贪腐干部的违纪行为,都与其家庭成员的不当行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无论是“苍蝇”还是“老虎”,可谓“一打一窝”。一是性道德犯罪,从许多贪腐党员干部的犯罪轨迹中可以看出,大都脱离不了权色交易的部分,背叛婚姻、包养情人,生活腐化,为满足情人的需求不惜贪赃徇私,滥用职权,以权谋利,最终走上犯罪的不归路;一是家庭成员作为共犯参与到整个贪腐事件,为了给家人提供不合理法的优越物质生活条件,为宠溺爱人子女,或是直接非法收敛钱财,或是利用权力为家属谋求工作职位、学习机会、经商便利等,甚至纵容子女犯罪,包庇掩护,这也成为近年来查处的典型贪腐案例中犯罪行为的诱因。特别是以“家风败坏”问题成为第一位被中纪委通报的周本顺等高级干部的犯罪事例,更是在党员队伍中敲响了警钟。从夫妻、父子到全家共犯,为家庭“谋求幸福”的初衷,在不正的家风和贪欲影响下,成为腐蚀家庭幸福的魔爪,党员干部个人的贪腐欲念与家人的不正当利益需求共生同存,反之,其造成的危害性和恶劣后果也难以离析。古今往来,多少案例事实都在证明,为官者,不能有效地管理家庭事务,监督家人的行为,则容易出现“祸起萧墙之内”,而家门清正的官员,往往才能政务有效,治理有方,造福一方水土百姓。党员干部在家庭建设中,要融入廉政文化的部分,发挥其在家庭道德行为中的调适和修正作用。一方面既要保证重视家庭,关爱家庭、关心家人、引导家人,防止不正当男女关系、防止失孝于父母、防止失信于爱人、防止失敬于子女,保证时常自律、自查、自省、自励,杜绝贪腐欲念,不负初心,不忘始终,坚守克己,成为有家庭责任担当的先锋表率,提高自身修行;一方面也要做好对家人的监督工作,管好家人的行为,保证配偶子女不利用其身份和权力搞特殊化、借机敛财,获取非法资产收入、权钱交易等。

习近平针对当前队伍中出现的少数缺乏廉政纪律性的事件,劝诫党员同志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朴实的作风和优良的家风。毛泽东曾以《触龙说赵太后》的史例告诫党员同志,对亲属在仕途富贵上的关爱,必须建立在其能力基础上,从长远规划的角度出发,否则只会祸害子孙;周恩来有规定其亲属不以权谋私、不享受特殊化待遇、不炫耀身份权力、不擅用公物等等的“十条家规”;刘伯承不但在自身的生活条件上坚持艰苦朴素,也不许其子女有铺张浪费、私用公家财物的坏习惯;李先念担任要职却不愿为儿女求职经商“开后门”,引导其自强自立;罗荣桓特别关注子女的思想政治品质,要求子女严于律己,在思想和行为上一旦出现不正的苗头,即刻要制止和整改;陈云同志不给子女特权通行证,不在其工作生活的安排中给予额外的支持和福利等等。

因此,要倡导党员干部重视家庭建设、家庭传承,学习、继承和发扬革命先驱的红色精神,并根据新时期党的队伍建设的时代性新要求,建立廉政清明的家庭文化,提升党员干部执政决策能力,保证家庭成员健康有序地生活。同时,将廉政建设与家风建设有机融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就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中如何做到返璞归真、固本培元的问题上,特别提及家风建设在党性修养中的关键地位,指明家风建设与党风建设间的密切关系,家风是党风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党风是家风的拓展和延续,以党风领政风,以政风带社风,以社风促民风,共建和谐社会环境。

此外,在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风行动上,妇女群体的独特作用应当被重视和发挥,这也是习近平家庭建设思想中的一个特别关注。妇女是社会建设的半边天,更是家庭建设的主力军。十八大后,党中央对妇女和妇联组织工作的重视程度更上一个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妇女工作开展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阐述,体现其对妇女事业发展的关心。习近平指出,要将性别平等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发展的历程紧紧结合在一起,妇女事业要体现丰富的时代内涵,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责任担当也能落实到亿万妇女群体中。“家庭建设,是妇女工作的一个主要阵地,拥有历史传统和现实优势,妇女在管理家庭教育、弘扬家庭美德、树立优良家风以及处理家庭事务,调节家庭关系、解决家庭矛盾等具体活动中具有不可比拟的影响力和操作力。在主持全球妇女峰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特别谈及保障妇女权力问题:“把保障妇女权益系统纳入法律法规……发展面向妇女的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因此,更好地激发妇女的积极性,支撑家庭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要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提升其社会地位与家庭地位,为其提供良好的职业教育以及终身教育,鼓励其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习近平关于家庭建设的系列思想,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遵循社会建设的客观规律,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积淀,以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精神为引领,充分结合特殊国情和具体社会问题,是兼具时代性和科学性的理性认识和具体实践活动的有益引导,是这一领域最新的理论发展,并在不断的实践研究中继续深化完善。学习习近平家庭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素养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要坚定信心,增进认同,立足当下,放眼未来,肩负使命,脚踏实地,以千万个“家庭梦”共促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1]沈跃跃 .贯彻落实“三个注重”扎实推进家庭文明建设 [J].求是,2015(13):42.

[2]习 近 平 .在 2015 年 春 节 团 拜 会 上 的 讲 话 [EB/OL].(2015-02-17)[2016-12-15]http://new.xinhuanet. com/2015-02/17/c.1114401712.htm.

[3]陆树程,郁蓓蓓 .家风传承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J].苏州大学学报,2015(03):85.

[4]习近平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 [EB/OL].(2013-11-01)[2016-10-20]politics.people.com.cn/ n/2013/1101/c1024-23397065.html.

[5]习近平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上的讲话 .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EB/OL].(2014-05-30)[2016-11-25]http://cps.pelple.com.cn/ cn/n/2014/0531/C64094-25088947.html.

[6]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6-12-12(01).

[7]王仁军 .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EB/ OL].(2016-03-02)[2016-10-15]http://fanfu.people. com.cn/n/2016/0302/c64371-28164191.html.

责任编辑:周育平

A8

:A

:1004-3160(2017)03-0025-06

2017-02-25

2015 年度南京理工大学自主科研专项计划“代际失衡下的孝道困境与重塑研究”(项目编号:AE15002_011);2016 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培养项目工程“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养成研究”(项目编号:KYLX16_0404)。

应宗颖,女,福建南平人,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家庭责任。

猜你喜欢
家风家庭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家庭“煮”夫
家风伴我成长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别样家风,别样精彩——教你轻轻松松写“家风”
恋练有词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