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只有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让知识在流动的链条中传递,保持课堂教学的活跃度,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不断地让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围绕“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互动教学;初中语文;应用分析
互动教学是一种将教育活动看作学生与教师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将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并且是教与学相互影响、相互统一的过程,在互动教学中,通过调节师生的关系,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强化学习个体与学习环境的交互影响,产生教学共振,以提高教学效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互动教学的运用,科学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情感意识
贝多芬在失聪的状态下创作出《命运交响曲》等振奋人心的不朽作品,海伦·凯勒在长久的黑暗中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动了无数人,鲁迅先生怀着唤醒民族意识的坚定信念进行创作,使无数国人振奋,特定的情感会驱使人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当中,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以自身的教学去促进学生心理情感的激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情感投入,深入体会知识。比如在学习《孔乙己》这一课时,如果单纯地靠教师的讲解,学生无法真实体会到孔乙己命运的曲折,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表演的形式去真正感受孔乙己的命运,教师也可以加入到学生中扮演其中的小角色,在学生分析表演的细节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成为“孔乙己”,思考孔乙己穿着自己陈旧的长衫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用什么样的细节动作可以表现这一种心理,孔乙己在偷书时心里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表现在行为上是怎么样的,后来被丁举人打断了腿应当是什么样的心态,让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中去理解文章的意思,并且通过学生形象的表演让全班学生更真切地去体验孔乙己命运的悲惨,再让学生去思考孔乙己身上有哪些很荒诞的特征,那他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是什么造成了他的这种命运,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孔乙己的命运去反思当时的社会,从而得到更加积极的教育,让学生的情感意识得到激发,能够与教师共同感受文章中的情感。
二、优化课堂氛围,提供开放平台
互动式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学生却很难在课堂中贯彻“互动”这一概念,这是因为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核心,学生很少有空间去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就谈不上与教师的交流和互动,并且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带有非常明确的正误观念,觉得答错了就会被教师批评,被同学嘲笑,所以在課堂上难免存在畏惧心理,这是实现师生互动的一大障碍。因此,教师要优化课堂氛围,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用绝对的观念去理解文章难免太过狭窄,也会让学生失去了讨论的空间,师生互动是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实现的,只有教师,没有学生的参与,也实现不了互动。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开放平台,让学生可以实际地参与进来,通过平台的展示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实际的操作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比如我们可以在班级的学习中开展一场辩论会,让我们全班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正方,一组为反方。辩论的题目就为“塞翁失马到底是好是坏?”让同学们先对课文进行预习,掌握课本中的故事情节,给我们的学生提供有利的辩论依据,并在实际的生活规律中找出适合辩论的材料。我们会发现,课堂一下子就被点燃,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中依次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对于对方的观点进行有力的抨击,学生对此都显得十分感兴趣,对于自己的观点看得很紧,抱着不认输的态度,在辩论的最后,甚至都争得面红耳赤起来。学生通过这样的表达形式,对于《塞翁失马》这篇文章掌握得更加详细,在辩论会的最后,也是以平手互相言和的。学生在这个辩论的过程中体会到塞翁失马,是一个焉知非福的过程,既有利也有弊,对于故事要给我们的寓意就能轻松掌握了。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对于学习是充满兴趣的,教师也能把握对课堂的节奏,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三、注意总结评价,反思教学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教导是一种引导式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更好地、主动地去学习。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否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在教学的最后,需要注意总结教学过程,在教学中遇到问题以及学生提出来的建议要及时采纳,以便提高我们的教学课堂质量。
总而言之,互动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中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这种模式中充分地展示自己,并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寓教于乐,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我们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永琪.关于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7(6).
[2]林懿.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互动策略的应用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5).
编辑 温雪莲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