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华
摘 要:生物是高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多是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授和实验展示,学生被动地理解、吸收,做实验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机械地重复和模仿。这样的教学方式较为枯燥和刻板,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和推荐,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逐渐被生物教师采用,其中就包括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指导者,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学习效果会更加突出。结合教学经验,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教学方法
一、传统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教师利用黑板板书、多媒体等讲解生物知识,这种单向的知识傳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自己在讲,费心费力不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学生只是单纯地听讲,缺乏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思考,很容易听着听着就走神,不能紧跟教师的思路,对教师传授的生物知识只是表层的理解,缺乏深刻的认知,掌握程度太浅,容易遗忘,且做题时也不能轻松应对。另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较突出的问题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和刻板,课堂上利用的教学辅助工具和资源太少,大部分是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黑板板书和多媒体展示,少量的实验课教师只是自己在讲台上展示实验过程,这种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课堂气氛较为严肃,且学习氛围不够浓厚。这种刻板的教学方式学生兴趣不大,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旁观者的身份,没有浓厚兴趣的牵引,学习效果不好。
二、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概念
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根据教学方法与学习任务去客观定义,从实际情况学生的角度出发,可以用到多种方式,来开启学生的教学思维,调节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启发式教育就是加强学生自我认知的意识,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结合。强调激发学生的内在智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多关注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1.巧妙地设置问题创设学习情境
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高中生物教师应该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摒弃之前单向传授知识的做法。生物教师要利用各种资源和方式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巧妙地设置问题,利用问题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一步步去思考和探索,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由于是自主探索获得的知识,学生对生物教学内容的理解层次比较深,记忆就比较深刻。例如,在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问题来引导学生去思考:什么是DNA指纹技术?DNA指纹是不是平时所说的手指印?怎么知道DNA是不是来自同一个人?DNA可以做身份证吗?DNA的中文名称是什么?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去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自主的探索,从而掌握教学内容。
2.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激发学习兴趣
要有效地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课堂的引入阶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重要。只有在生物课堂开始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点燃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才能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相反,如果在课堂开始阶段学生就没有学习兴趣,后续的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好。例如,在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减数分裂”的教学中,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引入阶段,使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由于有生动的画面和声音存在,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吸引,更感兴趣,学习生物的热情自然就高。多媒体引入结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二者染色体数目一样吗?果蝇的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形成的吗?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效率更高。
3.使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呆板平实的语言不仅不会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会让课堂氛围变得沉闷。生物教师应该发挥语言技巧,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让生物课堂的学习氛围轻松、愉快起来,为学生提供轻快的学习氛围,更好地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作用。生物教师应该在备课时,深刻挖掘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调整好自己的教案,用活泼有趣的语言开展教学,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和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引导时要生动、有趣、恰到好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知识,并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思考、分析和探索。生动有趣的语言可以让启发教学更有灵魂,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赵晓娟.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及应用策略探究[J].科学中国人,2016(8).
[2]詹卫林.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35).
编辑 鲁翠红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