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 钱莉莉 王聪聪
摘 要:高中物理一直被很多人认为是高中最难学习的科目,根据实际教学访谈统计,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因为惧怕学习物理而选择学习文科,还有许多学生对物理学习一直没有“开窍”,怎么拼命努力也学不好,甚至有学生在毕业若干年后还一直对物理学习的难度愤恨不已,无法释怀……针对这些现象,基于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观点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物理教育本质;物理教育问题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有太多令人遗憾的物理教育问题:许多学生在高二年级文理分科时都是因物理成绩不佳而被迫选择学习文科,许多学生一直认为物理是一门难度特别大的学科,因为物理成绩不好而怀疑自己不够聪明,还有很多学生初中物理成绩很好,但是一上高中就学得一塌糊涂而郁闷不已……类似的事例举不胜举。怎样才是好的物理教育?怎样才能避免这些问题,减少这些遗憾或者悲剧?高中物理教师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
经过多年的思考和实践,笔者认为出现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教师和学生、教育体制、教学评价方式、家长的关注方式都需要反思,而作为物理教师,必须弄清楚物理教育的本质,当好学生学习物理的引路人。
一、什么是“物理”?“物理”要学什么?
我们首先问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物理”?这门课为什么称之为“物理”?怎么样才算学好了这门课?新课程标准这样给出回答: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有见解的物理教师,要领悟好新课程标准精神,不能照本宣科,而应该将枯燥无趣的定义转化成生动有趣、简单易懂的语言,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踏入正确的物理学习的道路上来,建立学好物理的信心,帮助学生跨过难过的门槛,使学生“开窍”,进入科学的殿堂!
那么,什么是物理呢?“物理”顾名思义,“物”——物体、事物、现象,“理”——道理、规律,“物理”——事物(现象)背后的规律。
所以学习物理,就是學习规律,就是弄清楚需要学习哪些规律,认识“它们”,理解“它们”,学会应用“它们”解释实际问题,这些是物理教学的根本,而不是通过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只关心自己的考试分数,以分数论英雄……如果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去学,那么,教师才是做好了引路人的本职工作,才能帮助学生用物理知识武装头脑,帮助学生拥有一双科学的“慧眼”,而学生可以借助这双“慧眼”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事物背后的秘密,这样做才能引导学生逐步学好物理。
二、影响物理学习成绩的两个关键因素:信心和习惯
考上高中的学生智力相差不大,高中物理学科普及的又是基础科学规律,但是学生的物理成绩却相差悬殊。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影响学生物理成绩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信心,二是学习习惯。如果班级里成绩最好的学生某次考试发挥失利,那么这名学生会痛苦郁闷好多天,往往会痛下决心,发奋努力,结果下一次考试一定会大获成功。因为他有考好的信心,他坚信自己应该是成绩最好的那个,自觉地给自己贴上了成绩好的标签。而反过来,成绩不好的学生如果某次考好了,都往往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会觉得自己不应该考好,会自动降低对自己的评价,俗话说:“破罐子破摔。”由此可见信心的重要性。而对于学习习惯,则需要学生长期养成,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习惯。有人说过:“优秀是一种习惯!”如果考上高中的学生已经养成了不想学习的习惯,不想听讲,不想写作业,不想思考问题,不想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问题,又怎么会学好物理?其实,我们不能说他没学好物理,而是没有学习物理,没有学,怎么可能会?因此,国家强调:“教育从娃娃抓起!”这是多么的重要!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解决物理学习困难的初步探索
首先要建立学生能够学好物理的信心,在高一第一学期时将问题简单化,降低难度,用学生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语言,慢慢引导学生接受理解物理基本概念,弄清楚物理概念引入的来由、物理规律的发展过程,慢慢引导学生进入物理学习思考的殿堂,千万注意不要忽视了那些学习吃力的学生,一旦这些学生在高一落下,他们有可能会一直认为物理太难搞不懂。在考试的时候,一定不要出难题,而要降低难度,让大家建立起信心,一般考试要使学生平均分在70分以上。近些年北京高考改革方向也反映了这个问题:不是考查物理规律的复杂应用,而是考查物理规律的加深理解!教学实践也表明,降低高一平时考试难度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物理的信心。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问题,高一的第一个学期同样最为重要,要严格要求,及时沟通。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学校,适应了不同的要求和习惯。高一时,教师必须要针对课堂听讲、课外作业、答题规范等方方面面提出严格的要求,并一定要贯彻执行,遇到不执行的学生,一定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及时帮助高一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以上是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一点思考和探索实践,不妥或错误之处敬请同行的批评指正。
编辑 张珍珍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