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峰
摘 要:案例教学是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乡土地理案例是最生动、最直观的地理感性材料。
关键词:乡土地理案例;课堂教学;渗透方法
案例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乡土地理案例是最生动、最直观的地理感性材料。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乡土地理知识是我们地理教师必须要考虑的。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本文笔者主要从三方面加以阐述。
一、渗透乡土地理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我们地理老师都会设计一些案例进行教学,巧设地理案例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共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地理老师要设计学生感兴趣、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的乡土地理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活学活用的乐趣。
2.有利于理論联系实际
“地理不是地理教科书,而是活生生的地理环境本身。”长期以来,很多学生一直认为地理学习就是死记硬背,不会理论联系实际。高中地理教材涉及大量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分析,所选的案例具有全球性、全国性,这些案例虽然有代表性,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有一定的距离,理解起来较抽象。因此,我们地理教师要就地取材,巧设乡土地理案例,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本地的乡土资源,设计典型的乡土地理案例,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着不同的感受、不同程度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家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乡土地理案例的学习,激发学生树立改造家乡、建设家乡的理想,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乡土地理案例教学的实践
高中的人文地理是通过典型案例来进行教学的,笔者在进行人文地理教学时,设计了三个乡土地理案例。
案例一:我在教学“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时,先把相关内容整合成课件,使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然后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我先让学生了解课本上城市三大功能区的特征与分布特点,然后让学生结合紫金县城的实际情况,思考紫金县城各功能区的分布是否与一般情况相符,并以简图说明。接着引导学生寻找近五六年来紫金县城的变化,解释为什么有这些变化,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的原因等。最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紫金县城中的“宝成商场”生意红火、县人民医院搬迁、紫城工业园区的建设等事件的原因。
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县城较为熟悉,把县城作为案例,进行扩展性的思考、讨论,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的状况,也能引发其在今后的生活中对家乡发展的密切关注。
案例二:学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时,我结合紫金县农业生产实际状况,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
(1)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区位条件?应如何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
(2)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可划分为哪几类?
(3)根据实际状况,发展农业现代化应侧重哪些方面?
(4)近年来,我县的农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有哪些原因?你认为该如何应对?
由于这些问题紧紧围绕着本地区的农业发展,且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引起了学生热烈的讨论,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比较了解,问题也很容易解决了。
案例三:学习“工业的区位选择”时,我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
(1)如果你是政府工作人员,如何招商引资?
(2)假如你是投资者,有意在紫城镇工业园投资建厂,要考虑哪些条件?
(3)如果你是某企业的投资者,你最有可能关注哪项成本?说明你的理由。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及主导因素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巧设学生身边、学生熟悉的乡土地理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学习地理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体验到地理知识活学活用的乐趣。
三、地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乡土地理案例在地理教学应用中确实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课堂中合理地进行利用,效果也十分明显,但在教学中,应避免与课本知识点没有密切关系的乡土地理材料,避免喧宾夺主,避免牵强附会,还应注意数据与时俱进。
总之,我们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本地乡土资源,设计典型的乡土地理案例渗透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参考文献:
[1]王萃.高中地理乡土地理探究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285(9):22-23.
[2]张蕾.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案例的运用:以“工业的区位选择”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304(4):18-20.
编辑 郭小琴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