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

2017-03-07 01:49饶志祥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3期
关键词:髋部股骨颈置换术

饶志祥

乐山市中区中医医院,四川乐山 614000

髋部骨折是骨科疾病中的一种多发病,而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置入物以及内固定技术的完善和成熟,现在临床治疗中被作为首选方案[1]。为了进一步探究手术方案的优化选择,该文中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的治疗疗效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患者病例均明确的诊断为髋部骨折,并且经过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书的签订,主动参与研究,并且在医院伦理会批准下该研究得以开展。置换组中男25 例,女 20 例,年龄 54~79 岁 ,平均(66.5±4.2)岁,固定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56~78岁,平均(67.0±3.7)。对上述两组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后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外侧髋关节后做一切口,肌群分离后将髋关节关节囊切开,将骨折复位后用钢丝固定,并股骨颈截骨并在小转子上方约为1 cm处截取并取出股骨颈骨。对髋臼进行处理后安放臼杯。以小粗隆为中心向前保持15°的倾斜,用牙腔锉扩髓。安置适宜假体,复位髋关节。并对头臼匹配、关节松紧度进行测试。达到标准后清洗伤口、止血,留置负压引流管并缝合伤口。内固定法:依据患者骨折部位及骨质程度选择内固定方法。①动力髋螺钉:患者取仰卧位,将侧宽粗隆部垫高,将骨折部位利用C型臂机复位后,在外侧的股骨近端作切口插入导针,沿导针采用三联扩孔器进行扩孔,将适宜的DHS在股骨胫骨质中进行置入,将股骨干用DHS钢板进行固定,清洗伤口并止血,留置负压引流并缝合伤口。②Gamma钉内固定:在患者侧大转子位置作一切口,在转子间窝位置开孔并插入导针至股骨骨折近端,复位后在股骨远端进行扩髓,并沿导针将适宜的髓内钉插入股骨髓腔,在瞄准器与C臂机的引导下在股骨颈内锁入近端钉后,完成远端锁钉。满意后清洗伤口、止血,留置负压引流管并缝合伤口。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利用Harris评分作为评价髋关节功能的标准:满分为100分,从疼痛程度(44分)、日常活动能力(14 分)、步态(11 分)、辅助行走(11 分)、行走距离(11分)、活动范围(5分)以及畸形情况(4分)进行评定[2]。各项评分相加后的分值越高,关节状态越佳。

1.4 统计方法

将两组间的数据进行输入后,通过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利用百分比(%)表示计数术资料,以χ2检验果,计量资料应用(±s)进行表示,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

与固定组患者相比,置换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多,但是负重时间明显要短。固定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量远多于置换组。固定组中出现4例术后感染,固定物松动、折断以及股骨头切割各为1例,3例骨折不愈合,并发症率为22.22%;置换组中假体下沉松动、双下肢不等长及术后感染各为1例,并发症率为6.67%。利用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6,P<0.05)。 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情况(±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负重时间(d)固定组(n=45)置换组(n=45)t值P值57.45±2.71 79.48±3.43 33.807 0.001 289.41±6.51 342.12±8.48 33.075 0.001 26.42±6.93 7.14±2.56 17.507 0.001

2.2 两组术后Harris评分对比情况

术后置换组的各项Harris评分均要高于固定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Harris评分情况[(±s),分]

表2 两组术后Harris评分情况[(±s),分]

组别 疼痛 畸形 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 总分固定组(n=45)置换组(n=45)t值P值39.5±3.1 41.3±4.2 2.313 0.023 4.4±0.6 5.8±0.8 9.391 0.000 3.1±0.4 4.3±0.7 9.985 0.000 37.8±2.8 50.1±3.7 17.782 0.000 85.7±5.2 96.2±6.7 8.305 0.000

3 讨论

髋部骨折是骨科疾病中的一种多发病,临床中多以老年人因为骨质疏松而导致的髋部骨折较为常见。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增加,发生髋部骨折的老年人数量也呈现出了上升趋势。临床针对老年髋部骨折主要以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为主。此病多发于老年人群,而老年人有着较为明显的骨质疏松,所以老年人出现的髋部骨折多为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折[3]。采取保守治疗,会使患者需要保持长期卧床,有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压疮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4]。并且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减退,很容易出现肺部及尿路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有可能出现肝功能衰竭的情况,导致患者死亡。随着手术技术和手段的不断发展提高,成为临床治疗的首先方案[5]。

采取手术治疗髋部骨折的方法又分为内固定法以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法。内固定法中主要分为Gamma钉、加压螺纹钉以及动力髋螺钉。该文中主要对Gamma钉以及动力髋螺钉进行研究。Gamma钉将髓内固定以及加压鹅头钉进行良好结合而得到的产物,可以将股骨头颈与髓内钉实施较好的连接。并且具有弯矩较小、力臂短的优点,在将其应用在骨折部位所产生相对较小的张应、压应力,但是对局部有着较强的加压作用[6]。动力髋螺钉以尾加压钉、粗螺纹钉以及套筒钢板为主要构成部分,其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够使股骨头受到垂直剪力以及轴向压力的共同作用,从而使其得到良好的固定。尤其是断面受到轴向压力的压紧,更有利于骨折部位加快愈合。对患有髋骨骨折且年龄在70岁以上老年患者采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因其股骨颈血供所具有的解剖特点,并不能够使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几率得到降低。同时,在股骨颈发生骨折的情况下,其断端间存在的剪切力较大,即使不进行负重的情况下,髋部肌肉存在的较强收缩力也极容易造成断端间存在的剪切力较大。由此引起断端的不稳定,进而容易使内固定出现松动,造成骨折处出现位移的情况。并且老年患者较为普遍的患有骨质疏松,骨质较差也会造成出现位移的情况。而对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将失去正常功能的髋关节由人工关节所取代。从而能够帮助患者恢复髋关节的稳定性及活动度,并且使其原有的支撑作用得以恢复,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术后患者能够尽早的下地负重行走,有效避免了骨折畸形愈合的情况。从该次的研究结果中也不难发现,置换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与固定组相比相对较多,但是负重恢复时间、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明显要好于固定组(P<0.05),由此可以表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佳,并且有利于患者恢复肢体功能。

综上所述,针对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可以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最为首选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1]吕良庆,韦向东,蒙世远,等.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辽宁中医杂志,2014,9(8):105-108.

[2]侯颖周.老年髋部骨折行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8):65-66.

[3]胡国忠,黄纯聪,杨德兵,等.内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2):132-133.

[4]曾国华,谢泰安,刘胜元,等.老年髋部骨折行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比较 [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12):2140-2141.

[5]马也.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158.

[6]付艳明,王文军.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7,38(1):111-112.

猜你喜欢
髋部股骨颈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
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