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恺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价值思想
吴 恺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学者认识到科学对富国强兵的重要性,对科学价值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这些学者的科学价值思想中,以儒家、道家、法家等流派最具代表性。对春秋战国时期科学价值思想进行梳理,能为我们今天研究科学价值问题厘清思路,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春秋战国; 科学价值思想; 儒家; 道家; 法家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变革期,也是我国思想文化界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列强的兼并和争霸,人们在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现实时,认识到耕战为本、富国强兵的重要性,于是产生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具有代表性的科学价值思想。
先秦儒家非常重视科学的价值,如孔子所讲的“使民以时”,孟子所讲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等,都包含此意。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一生诲人不倦,他非常重视科学的价值。孔子把“来百工则财用足”看作治国的九经之一,认为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才能使社会富裕和稳定[1]。《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之,又何加焉?’曰:‘教之。’”在这里,孔子指出了治国的基本纲领:首先是“庶”,要有较多劳动力,这是运用科学发展生产力的前提;其次是“富”,要将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再次是“教”,要在生活富裕的基础上,使人民受到良好的伦理道德教育。可见,孔子把“百工”和科学看作立国治国的基本要素之一。
要发挥好科学的价值,必须首先保证科学知识的真理性。孔子做学问强调“无征不信”的实证精神,也就是说,没有证据就不足凭信。孔子能做到“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孔子不仅重视伦理道德的学习,也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在《论语·子路》中,孔子说:“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正因为孔子虚心好学,故其知识非常渊博,在科学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在《论语》中,孔子揭示了很多自然科学规律,如《论语·为政》中的“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天文规律);《论语·乡党》中的“迅雷风烈必变”(气象规律);《论语·阳货》中的“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地理规律);《论语·述而》中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生态规律);《论语·子罕》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生物学规律);《论语·子罕》中的“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农业规律);《论语·卫灵公》中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艺规律);《论语·乡党》中的“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医学规律)。
“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韩非子·显学》),其中孟子的学说被视为孔子的嫡传。在科学价值思想上,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观点,十分重视科学的价值。孟子是一位“闻见杂博”的通儒,孟子所讲的“求故”,即是对事物规律性的探究。至于探究事物规律的方法,即是“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在《孟子》一书中,也涉及很多科学价值的内容,如“水胜火,以一杯水救一车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孟子·离娄下》);“有天下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孟子·离娄下》)等。
继孟子之后的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等观点,其目的是在研究“天(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将自然科学规律用于人事。荀子所讲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即是对科学价值的高度认可。但在科学的具体运用上,荀子指出:“农精于田而不可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为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于道者也,非精于物者也。”(《荀子·解蔽》)意思是说:农夫精于种田但不可以担任种田的管理者,商人精于市场而不可以担任商业的管理者,工匠精于器物而不可以担任器物的管理者;有人不精通这三样,但可以让他管理这三个行业,因为他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而不是精于某项技艺。乍看之下,似乎荀子轻视科学本身,但“重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精神[2]。作为一名管理者,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修养,才能做到公平和不以权谋私。
但在科学进步与道德提升的关系上,儒家又提出了“小艺破道”“术不可不慎”的思想,于是便逐渐形成了“以道驾驭科学”的深刻理念。一方面,儒家对科学持肯定态度,认为科学“虽小道,必有可观焉”。另一方面,儒家认为,比学到一门科学或技艺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完善,即体验“道”的境界或达到“仁”的修养。因此,儒者或士大夫更需要做的,不是探究自然科学知识或将科学转化为生产力,而是去实践静心修养的“内省功夫”。
儒家科学价值思想具有鲜明的“重道轻器”“重义轻利”色彩。儒家学者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政治太平与道德完善作为终极追求。在儒家的价值观念中,当一种科学成果有利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时,儒家学者就会对其持肯定态度;反之,当一种科学成果有害于儒家伦理道德的实现时,就会对其持否定态度。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伦理道德与科学成果的关系,始终是“本”与“末”的关系[3]230。孔子讲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是对这种“本末关系”的直接描述。孟子也认为,“术”是实现“仁”与“道”的方法之一,“利”是通向“义”的一座桥梁。例如,使农夫“不违农时”,可以提高农业产量,这是“术”和“利”层面的,但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仁政”和“王道”的政治理想。孟子对尧、舜、禹功德的称颂,也不是抽象地从“道”的层面来说明,而是具体介绍他们通过科学知识使百姓摆脱生活困境的事例,将抽象的“道”寓于具体的“术”中。
先秦道家学者认为,科学进步会造成人们追求浮华的风气,从而导致社会的混乱,并主张社会应倒退到无知无欲的“至德之世”。《庄子·人间世》提出:“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也就是说,人们为了观点的不同而相互争执,为了出名而相互倾轧,故知识和名气都是“凶器”,是不祥之物。老子也认为:“智慧出,有大伪。”在老子看来,科学知识的发展,会导致人们不再纯洁和质朴,人与人之间会变得越来越虚伪。他还给出了让社会安定和谐的解决之道,即“绝圣弃智”“离形去知”“绝巧弃利”“绝学无忧”“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等,希望通过摒弃人们的私欲和机巧的心智而达到天下太平。
道家虽然总体上对科学持否定态度,但在其经典中仍不乏对科学价值的论述。如《老子》第十一章指出:“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说:三十根辐条凑到一个车毂上,正因为中间是空的,所以才有车的作用。糅合黏土做成器具,正因为中间是空的,所以才有器具的作用。凿好门窗盖成一个房子,正因为中间是空的,才有房子的作用。因此“有”带给人们便利,“无”才使器具产生作用。但老子在这里并非是肯定科学的价值,而是通过这种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有与无的辩证关系。与老子不同的是,庄子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科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庄子说道:“百工有器械之巧则壮”(《庄子·徐无鬼》);“水行莫若用舟,路行莫若用车”(《庄子·天运》)。再如《庄子·人间世》中讲道,社树虽大,“观者如市”,而“匠伯不顾”,这说明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有利于明辨是非;《庄子·逍遥游》中记载的“客与宋人买卖让手不龟裂药方”的寓言,说明掌握更多科学知识能让人们获得实际利益;《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寓言,说明掌握事物的规律能让人们处理事情时更得心应手,并达到“由艺而进乎道”的境界。
道家一方面赞叹了科学在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一方面又顾忌到科学的不断发展会给人类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性的物质化。正如李泽厚先生所指出的,老子和庄子是反对科学异化的“先觉者”。总体来看,老子和庄子的观点体现了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他们并不仅仅将物质文明的发展作为衡量人类进步的唯一依据,而是更注重人们幸福感的提升[4]。正如老子所说:“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人间的利器越多,国家就越陷入混乱;人们的技巧越多,邪恶的事情就会连连发生。)”(《老子·五十七章》)当今中国地沟油、三聚氰胺、瘦肉精的泛滥,正印证了老子观点的深刻见地。春秋时代诸侯国相互征伐导致惨烈的战争,这让老子看了怵目惊心。他指出:“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军队所到过的地方,荆棘就生满了;大战过后,一定会有荒年。)”(《老子·二十章》)而科学的发展会促进战争武器的优化升级,故老子这种观点从反面印证了其对科学价值的否定。不仅如此,老子还大力提倡简朴的生活,反对将科学的新发现运用于改进工艺。他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二十九章》)“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处其华。(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老子·三十八章》)在老子的科学价值思想里,不仅不希望科学飞速进步,还希望回到过去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的时代,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民心的淳朴善良。
道家的科学价值思想并不完全否定科学的价值,但也不鼓励科学的发展,更不会认为科学进步会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5]。老、庄认为,当时现有的科学水平已经足够应付人们生活的需要,不用进一步发展科学;君主治国应以无扰为上策,“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科学才不会发展,才不会有一些“奇技淫巧”的新工艺产品扰乱和谐的社会秩序。老、庄认为,那个时代的智慧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科学发展水平不是不足了,而是有余了。为了使国家安宁、政治太平,他们就提出了“绝学”“绝巧”“弃智”的解决之道。老子提出“小国寡民”的政治模式,认为不用舟车、废弃文字,让科学倒退到只能维持最原始、简朴的生活水平,才能使社会和谐美好,使人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庄深通自然奥秘,懂得科学所蕴含的巨大价值,但他们并不将科学发展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出路,而是更看重民心的淳朴、道德的升华和社会的安定。
老、庄认为,科学知识要运用,要实现其价值,必须符合“道”和“德”的基本精神,并为人们的精神升华服务。当人的贪欲萌发而滥用科学知识时,就应当用“道”来调整这种状态:“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运化乃欲望所致,因此要用无名的质朴去调整它,使人们欲望逐渐减少,从而达到无欲的状态。)”(《老子·二十七章》)在老子看来,科学价值的发挥要顺乎道,要尊重自然规律,不可随着人们的欲望为所欲为,否则就会有“妄作则凶”的结果。庄子进一步指出,对科学知识本身的掌握不是目的,科学知识仅仅是体悟“道”的一种手段。如“庖丁解牛”的故事,就好比一场艺术表演,庖丁由于对牛的生理结构有着准确而精深的认识,故其解牛时有着高超的技艺,而这种技艺需要以高度精诚的心理状态来保证。也可以说,庖丁等人在发挥科学价值的时候,将科学进一步上升到形而上“道”的境界,让科学成为人们精神升华的一种工具。而这种精神修养上的成就,也反过来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技艺的提高。
先秦法家学者强调耕战的重要性,他们也有着非常丰富的科学价值思想。法家认为,科学作为一种治国的工具,与法律一样,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法家注重科学,并将其作为发展耕战和厚生强国的手段。商鞅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商君书·农战》)管子也认为,力农是战胜的前提:“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管子·治国》)可见,发展农业生产是增强武备力量和打败敌国的前提条件之一。而要发展农业,必须认识自然规律,亦即“明乎物之性”。而农耕器具、格斗兵器的制造,又有待于采矿、冶炼、锻铸工艺的发展。如果兵器质量低劣,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杀伤力,还会导致战斗力下降,甚至葬送本国军队。因此,法家学者强调务农要“审天时,物地生”(《管子·君臣下》);制作器具要“聚天下之精材,论百工之锐器”(《管子·七法》)。
出于耕战的需要,法家学者对天文地理知识和器物制造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万事万物都有其发展规律,所谓“天有常象,地有常形”(《管子·君臣上》)。而英明的君主之所以能成就功名,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四样东西:“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因技能则不急而自疾,得势位则不进而名成。”(《韩非子·功名》)这里所举的天时、技能、势位,都包括了很多具体的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天时指天象、气象、做事的时机等;技能指器具制作的内在技巧;势位除了指国君的地位权势外,还表示事物在自然界中所处的位置和态势。对“势位”的尊重,表明了法家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而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科学价值的前提。
正因为法家学者为富国强兵而提倡耕战,为耕战而探索万物规律,故其在各门具体科学上都取得了相当的造诣,这些学科有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物理学、数学等。以《管子》一书为例,《管子·地员》是春秋时期最详细的土地分类著作,《管子·度地》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水利科学著作,《管子·内业》是我国现存最早论述气功学的专著,《管子·水地》是我国最早研究水的专著[6]196。正因为法家重视科学,故其对科学价值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在《管子·山权数》中,管仲说道:“民之能明于农事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能蕃育六畜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能树艺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能树瓜瓠荤菜百果使蕃育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能已民疾病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知时,曰岁且厄,曰某谷不登,曰某谷丰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通于蚕桑,使蚕不疾病者,皆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谨听其言而藏之官,使师旅之事无所与,此国策之大者也。”意思是说:百姓中凡是能精通农事、擅长饲养牲畜、会种植树木、能培育瓜果蔬菜的,给予一斤黄金和八担粮食的奖励;对那些通晓天文,能预言当年灾情,预言某种谷物歉收或丰收的,或精通蚕桑,能使蚕不生病的,也给予一斤黄金和八担粮食的奖赏。不仅如此,管子还要求政府官员“谨听其言而藏之官,使师旅之事无所与”。就是说,要郑重地向这些人学习,把他们的所言记下来,以备参考,并免去他们的兵役,使他们有更多时间专心从事科研。这充分表明了管仲尊重科学知识、尊重人才的态度。
在法家的科学价值思想中,还非常注重将科学的价值运用到正确的领域中[7]。管子提出了“良工”的概念,认为“古之良工,不劳其知巧以为玩好。是故无用之物,守法者不失。”(《管子·五辅》)可见,“良工”是德技双优、恪守科学道德规范、不制作无用之器的工匠。因此,在法家看来,只有将科学价值用于利国安民才是正路,而将科学用于“造作淫巧”,就没有正确发挥科学的价值。所谓“淫巧”,一般指极端精奇、奢华有害的工艺,这些工艺能让人心志迷乱、不务正业。《管子·五辅》指出:“若民有淫行邪性,树为淫辞,作为淫巧,以上谄君上,而下惑百姓,移国动众,以害民务者,其刑死流。”可见,法家的科学价值思想非常注重对科学正面价值的发挥。如果科学所带来的不是社会财富的增长,而是丧志败德的玩物,就没有正确发挥科学的社会价值。
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不少思想家研究了科学价值问题。他们不仅探讨了科学的社会价值,也分析了科学的个体价值。在科学的社会价值方面,主要集中探讨了科学对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和抵御外敌入侵的意义;在科学的个体价值方面,主要以“人性论”为基础,探讨了科学发展对健康人格培养的影响。在不少思想家看来,科学的个体价值从属于科学的社会价值,前者是后者实现的手段和中介。另外,法家的一些学者还将科学价值能否正确发挥与刑罚联系起来,这体现了那个时代对人们道德的更高要求。
[1] 郭洪纪.儒家哲学与中国古代科技[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7-31.
[2] 沈秀芹.儒家伦理视野下生命科技伦理观之构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18-123.
[3] 袁运开,周翰光.中国科学思想史:上卷[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 肖玉峰.道家思想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8):105-110.
[5] 胡化凯.道家技术观对现代科技文明发展的启示[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2):75-80.
[6] 乐爱国.管子的科技思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 万英敏.从《中国科学技术史》看《管子》的科技思想[J].民族论坛,2008(2):28-29.
编辑:刘小明
2017-03-26
武汉大学2016年度自主科研(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科学价值的评价标准及实现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吴 恺(1980—),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