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芳体”

2017-03-07 16:19杨勇
湖北社会科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狄仁杰语体大人

杨勇

(阜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论“元芳体”

杨勇

(阜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用邢福义先生的语表、语里、语值“小三角”理论,可以较全面地概括“元芳体”的语体特征。“元芳体”一方面是网友多元民意诉求、寻求民意共鸣的一个体现,另一方面是公众对某些现实无奈的表达,流露当下民众对某些事件背后真相的质疑、探寻和不得解的调侃与无奈,其流行的理据是他们迎合了中国独特的社会传统和文化价值。

元芳体;产生;类型;语体特征;前景;理据

一、引言

“元芳体”是近年来蹿红的网络热词,要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先得溯源其出处。“元芳体”中的“元芳”指的是央视古典侦探悬疑大剧《神探狄仁杰》中狄仁杰的卫队长李元芳,由著名演员张子健饰演。元芳为人勇武忠诚,有胆有略,有勇有谋,所以每逢大案中纷繁复杂的案情推理时,狄公多以“元芳,此事你怎么看”相咨询。而李元芳通常会以“大人,我觉得此事有蹊跷”、“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作为回复。紧随其后,狄仁杰就会借势展开丝丝入扣的案情分析,揭开一个又一个的惊天黑幕。对话最后一般都是以李元芳的“大人真乃神人也!”完结这次案情分析。该剧从2004年到2010年间每两年推出一部,迄今一共四部,收视率很高,但是在上映的这几年中,这一句话虽然偶尔出现,但并没有流行开来。

“元芳,你怎么看”这句话的迅速蹿红,起因是《泉州晚报》4月4日的一则通讯,报道从高楼掉下半截女子小腿,警方介入调查,疑为自杀,[1]后来网络电子媒体纷纷转载报道,引发网友质疑、评论,其中“元芳,你怎么看”由于切合了场景,一夜蹿红,引起跟帖无数,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2]

“体”本来指文字的书写形式或作品的体裁(《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如楷体、宋体,公文体、政论体等。侯敏认为“新词语中的‘体’主要指话语的语言组织格式和特点,是对不同特点的语言格式或形式的归纳,表现了人们对语言及语言功用的关注。”[3]据此,可以粗略界定“元芳体”定义,如下:“元芳体”是源于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流行于网络,尤其是微博和论坛中,以“元芳,你怎么看”这句话作为典型格式,对某一问题提出疑问、表达诉求的一种语言组织形式。

二、类型

“元芳体”出现后,经广大网民跟风,模因复制,加上微博、论坛、贴吧、门户网站不遗余力地纷纷转载、推广,刹那间铺天盖地,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释放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超强传播能量,一日之内,在微博中被网友“千万次地问”,达250万次之多,以绝对优势雄踞微博话题之首。[4]由于网友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麻烦到“元芳”,比如“今天要不要给小狗狗洗澡,元芳,你怎么看?”于是网友又开始笑侃“元芳”不是很忙而是很烦,一张李元芳持剑而立、怒目而视的图片也被广泛传播,图上写着一句话,“元什么芳,你再问我一句试试。”充分表达了网友的创造精神。仔细梳理这些“元芳之问”,综合各方观点,大致可以将“元芳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本文语料,来自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百度贴吧、百度百科、天涯论坛等):

(一)倾诉发泄。

1.最近作业很多,元芳,你怎么看?

2.连女朋友都没有一个,元芳,你怎么看?

3.大清早结婚放鞭炮的!是在向哥示威吧。元芳,你怎么看?

4.这才两年工夫,奶粉钱已经狂飙到接近翻倍。元芳,你怎么看?

(二)犹豫咨询。

5.如此疲软的大盘,我是“割肉”还是不动呢?元芳,你怎么看?

6.中午短短一个小时,是睡觉呢还是玩电脑呢?元芳,你怎么看?

(三)揶揄搞笑。

7.得了个诺贝尔奖,为什么还买不起北京的房子?元芳,你怎么看?

8.企业高管年薪高达6600万,为农民工4553倍。贫富悬殊就是这么来的,元芳,你怎么看?

9.狄仁杰:昨夜家家烟花爆竹,此起彼伏,扰得大人我彻夜未眠。元芳,你怎么看?

李元芳:我趴窗户看!

10.央视:元芳,你对幸福(姓福)怎么看?

元芳:我姓李。

11.元芳,你怎么看?

大人,用pps(网络电视名)看,用迅雷看看,用快播看……

(四)借机宣传。

12.狄仁杰:“元芳,整容一事,你怎么看?”

李元芳:“大人,整容实乃私事也,女为悦己者容,你我同是男子,坐享其成便可。”

——某美容公司

13.最近×××推出了××系列酒,据说很受市场关注,元芳,你怎么看?

——某酒业公司

(五)社会热点。

14.狄仁杰:最近“元芳体”走红,一时间声名鹊起,元芳,此事你怎么看?

李元芳:大人,此事甚怪!在下日夜揣摩始终未得其详,此间是否有什么故事,还请大人明示。

狄仁杰:明示你个头!此为幸福之一表象也!

李元芳:大人真乃神人!形势跟得紧,俺心戚戚焉。

15.狄仁杰:国庆长假高速免费,导致交通瘫痪,元芳,关于此事你怎么看?

元芳:小人愚昧,不敢妄加评论,愿闻大人高见?

狄仁杰:高速公司应对不给力,众多草民混乱无序,乃是根本原因也。

元芳:大人英明。

狄仁杰:看来春节免费只怕要泡汤也。

元芳:大人真乃神人也,小人心有戚戚焉。

可以明显看出,上述五种类型中,只有第二种含有一些疑问,并且这里的疑问是在两件事的选择上的犹豫不决,不知道如何取舍,其他的四种类型根本没有任何疑问色彩,所以欧阳旭伟分析,爱说“你怎么看”的人,大多心理上有优越感,性格上也较为自信。[4]并详细分析了问“你怎么看”的五种情况,可以简要总结为:第一,很自信,有取笑他人之嫌疑,以此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第二,较不自信,怕事先说出来存在风险,有失威信!试图通过询问他人,从别人的观点中获取有用信息。第三,非常不自信,心中无任何观点,不懂装懂,试图从别人的答语中寻求答案;第四,加深印象,为了让对方紧跟自己的思路,启发思维,从而加深对该问题的印象。第五:征询对方意见。这种情况看似最为合理,实则非常罕见。因为一般情况下,如果真心向对方征询意见,会加“请赐教”之类的话。

数日之内,250万次的讨论量,让人不禁疑惑:究竟是什么样的内涵和特征支撑着这种语体如此强势?“元芳体”到底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它存在的理据在哪?它能走多远?

三、“元芳体”的语体特征

从1932年,陈望道[5](p256)第一次从风格学的角度提出“语体”一词以来,在定义问题上,学界一直存在分歧。影响较大的有下列几种说法:第一,李熙宗认为“语体是在语言长期的运用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与由场合、目的、对象等因素所组成的功能分化的语境类型形成适应关系的全民语言的功能变异类型,具体表现为受语境类型制约选择语音、词语、句式、辞式等语言材料、手段所构成的语言运用特点体系及其所显现的风格基调。”[6]第二,黄伯荣、廖旭东认为,语体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式,它是修辞规律的间接体现者。根据交际目的不同,将之分为四种: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和文艺语体。[7](p298)第三,邵敬敏说“语体是言语行为外部因素和内部特征相互作用的综合系统。语体形成的外部因素是交际语境,具体表现为交际领域、交际对象、交际目的以及交际方式,语体形成的内部因素就是因不同的外部因素而导致言语行为及言语行为所运用的各类语言材料和手段所聚合成的特征系统。”[8](p317)本文采用的是第一种定义,下面以当代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先生的语表、语里、语值“小三角”理论为指导,从三个方面去探索其语体特征。

1.语表。

语表为“显露在外的可见形式”。[9](p439)“元芳体”的形式很简单,从我们在微博及论坛上检索到的语料来看,其语言形式有着统一的套路:表现为首先叙述一件事,或者陈述某一现象,后面必定加上一句“元芳,你怎么看”,或者“元芳,此事你怎么看”,比如说,“我现在还没有女朋友,元芳,你怎么看?”有时可以分开“元芳,你怎么看?”这个句子,形成“元芳,我现在还没有女朋友,你怎么看?”的形式。李元芳的标准回答则是:“大人,此事必有蹊跷”,“大人,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所有“元芳体”都以此对答开始,然后话轮可以继续,就讨论的事情双方各抒己见。常见的结尾是“李元芳”对“狄仁杰”的由衷褒赞“大人真乃神人也”,有时网友还加上一句“小人心有戚戚焉。”

所以“元芳体”与以往的“凡客体”、“咆哮体”、“撑腰体”、“甄嬛体”等网络语体一个最大的区别在于,“元芳体”多是系列对话,以“元芳,你怎么看?”和“大人,此事必有蹊跷”始,以“大人真乃神人也”终,前文铺设交代,其实答案往往已经自在人心,无须真正回答,所以后面的“元芳,你怎么看”已经变得不重要了。当然,高频的使用,使得“元芳体”已经出现磨蚀和简化,很多“元芳体”已经只有两句话,一句是陈述自己的状态或者心里的疑惑,后一句则是“元芳,你怎么看”,有问无答,因为答案已经在提问者的心中,在听众或者读者的心中。

从对话双方的语势来看,很明显“狄仁杰”处于强势,不断发问,不断地做出判断和推理,而“李元芳”处于弱势,不断地附和着“狄公”所言,或者是在“狄公”的推理判断上适当地引申一点点,但绝不过头,更多的时候,“李元芳”是在倾听、附和,维持话轮的顺利推行,随时准备接受指示和命令。

2.语里。

语里为“隐含在内的不可见的关系或内容”,并认为复句和句群的语里意义主要表现为逻辑-语法关系。[9](p440)

“元芳体”的核心语里意义在于倾诉发泄或者戏谑搞笑,真正的疑问其实非常罕见。因为从一问一答中,听众或者读者已经隐约猜出了答案,或者说“元芳体”的使用者并不在意元芳的回答,在意的是有个在倾听的“元芳”,有个赞成自己、支持自己、贯彻自己思想的“元芳”。很多时候“元芳体”是网友自己问自己,在自己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比如下午干什么呢?他们问的目的是期待有人温暖自己,陪伴自己。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每人心中都有一个“元芳”。[10]张瑞东认为,对“元芳”的询问,不仅使网友一次次满足了扮演“狄阁老”的戏瘾,更重要的是在看似无厘头的发问中,表达的欲望得到满足,愤懑的心情得到了发泄。[11]在一次又一次的发问中,自娱自乐的网络狂欢得以不间断地上演。

网络流行语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广大网民的某种集体心理状态和共同关注,而一个个网络流行语相继出现,则构成了一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社会文化现象。“元芳体”走红后,引起大众普遍关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网站纷纷撰文分析,许多专家也参与到讨论当中,表达自己对这种网络语体的理解和看法。

《扬州晚报》发表文章《“元芳体”走红背后》,探寻这种语体的影响和意义,其中表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以张晓红等专家为代表,认为“元芳体”的迅速蹿红,体现了广大网民表达意见、寻求民意共鸣的社会心态,作为网民分享信息、互帮互助的平台,微博等新兴媒体也让网民表达诉求、寻求民意共鸣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元。另一种观点是以刘海龙等专家为代表,认为“元芳体”是公众对某些现实无奈的表达:

……实际上他在提出问题时的动机和语气是无奈的、调侃的。千万次地发问,其实是一种“集体焦虑”,公众们期待有人去倾听回应。[12]

其实,这两种观点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一方面,网络的发达,让众多的草根赢得了空前的话语权和多元的表达方式,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对发生在周围和国内国外的大事非常关注,同时,他们用自己新奇的、独特的语言,借助流行的载体,利用各种流行语、网络文体进行质疑、调侃,反映的是社会群体在一定时期的生活状态与心理状态。广大草根可以自由地多元表达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让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进入到当权者的视野,这是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元芳体”的火爆,暴露了当下民众对公共事件背后真相的质疑、探寻和不得解的调侃与无奈,尤其是对待如今很多背离社会正义、公共道德和法制体系的事件,网友通过“元芳体”的提问,意图表现的是希望合理民意能为当权者所倾听,能够还当事人一个说法。公共话语权被压抑许久的今天,这样的提问更具有力度和讽刺意味。其深层含义是反映了公众对社会现状的无奈,在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只有借助某些网络语言调侃和讽刺现实。

中国正处在一个转型的时期,普通中国人的压力奇大:升学、就业、升迁、医疗、住房等等,让所有的中国人“压力山大”,不堪重负,在重重的压力下,追求一些“重压下的尊严”,偶尔冒出点“黑色幽默”,这是含泪的微笑,是带着镣铐在跳舞。把抱怨当成解脱,将自嘲当作放松,不管是倾诉,还是发泄,或者只是纯粹笑话,都给大家带来了快乐,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宣泄,是排遣压力和忙碌辛劳的“良药”,是个人负重前行的加油站,是社会高速发展的润滑剂。

3.语值。

语值有时是修辞值,特定格式有其特定的修辞效果,有时是语境值,不同句式有适应不同语境的价值。[9](p442)广大网民,尤其是年轻网民,非常支持这种网络语体,因为这是他们的语言,符合他们的口味,反映了他们的话语的社会接受度。因此每次官方微博发布类似语体的公文,他们纷纷转载、评论,“顶起来,不让沉下去”。对于用这种语体通知的事情,他们参加的热情空前高涨,效果让发布者都出乎意料,是什么让这短短的一问一答具有如此强大的传播能量和影响因子?

存在的现象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何况“元芳体”不仅存在,还被官方媒体频频使用,在实践中被证明效果明显,就更值得去关注。本文认为:究其本质,“元芳体”的语值体现在它迎合了中国独特的官僚体制、社会传统和文化价值。这也正是其存在的理据性所在。

《齐鲁晚报》引用网友的观点表达了对元芳体的理解和肯定:元芳的回复有着很深的官场智慧,体现了官场潜规则,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不可以“无能”:“此事必大有蹊跷”,又不可以“太能”,洗耳恭听“上级”对事件的“神算”与推理,不多言,不妄言,既充分尊重“领导”权威,又为“领导”断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元芳展现的是中层官僚混官场的不容易,上司一有问题就要问下属,看似尊重意见,其实说到底是要下属拍领导的马屁,说出来的……要以领导的意见为核心。[13]

这段评论很有见地,深谙中国的官僚体系特点,领导为了表达自己的权势、涵养以及民主作风,哪怕自己已有通盘的考虑,即使成竹在胸,也要问一句“元芳,此事你怎么看?”。相应的,作为忠诚下属,你也不能和盘托出领导的想法,显得自己比领导还要聪明,但也不能一问三不知,这样显得很无能,这时,一句“大人,我觉得此事有蹊跷”、“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就显得很稳健、中庸,自己感觉此事不正常,但不知道到底不正常在哪?正要请领导详加剖析、指点迷津,于是,顺理成章的,领导可以就势展开演讲,说出自己的理解,做出具体的指示,最后,下属来一句不着痕迹的马屁“大人真乃神人也”,双方都获得了极大的心理满足,这是中国官僚体系的潜规则,是中国官场的智慧。

推而广之,中国的社会传统、文化价值也是如此,这是民族的性格使然,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中国人重含蓄内敛,重中庸之道,多抑己扬人,贵和尚中。[14](p292)如果对某事确实不了解,询问“元芳,你怎么看?”自然而然,因为发问的目的是想咨询对方的意见,获取帮助和支持。如果对某事有所理解甚至是胸有成竹,询问“元芳,此事你怎么看?”,则显得虚怀若谷,谦虚谨慎,不冒失,不冲动,不张扬,正是中国谦谦君子的做派。

微博简短、随意,公文则力求典雅、严肃。二者好像有着不同的语境值,是两条道上的火车。“元芳体”的语值不适合非常正式的语境,政府的报告肯定不便使用“元芳体”,但是政府的友好提醒、温馨提示大可不必典雅、严肃,在这样的场合网络流行语体无疑是有其不可超越的语用价值。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语言效率、语言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元芳体”无疑是在时代的要求下产生的,是特定的交际群体为适应他们交际需要而创造的,语言使用者反常规的思想倾向和情感特点,让他们想解构正统的语体,用自己的语言来描写、解释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元芳体”的出现,是一种语言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语言生活。各种传播媒体的介入,对“元芳体”的走红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网络,跨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使一个地方发生的事,瞬时能传遍全球,民众的话语权意识空前高涨,希望对当前发生的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要让别人注意到自己的观点,要在海量的信息里脱颖而出,成为关注的焦点,他们挖空心思,“语不惊人死不休”,客观上推动了“元芳体”的大量的“模因”复制、模仿和衍生,并得以向前发展。只要分开场合,扬长避短,特别是当这种语体面对的受众是80后,90后或者00后时,就能让“元芳体”的语用价值得以最大的发挥。

四、“元芳体”前景预测

流行语的突然蹿红,首先源于网友的从众心理,其次是流行语迎合了网友某一时间的心理状态,满足了网民某方面的诉求。“元芳体”走红后,不仅仅广泛应用于个人微博,由于其强大的传播能量和接受程度,也被官方微博所青睐,试看两例,一个是浙江金华公安官方微博用“元芳体”发布的微博,全文如下:

16.狄仁杰:近来忽闻‘毒品邮包’甚多,元芳,此事你怎么看?

李元芳:大人,此事必有蹊跷!狡诈之徒冒用尔等行骗,实乃胆大妄为。

狄仁杰:若此,应速速张榜,布告桑梓,以免祸害黎民。

李元芳:大人英明!

狄仁杰:速调集精干捕快,严查缉拿。

李元芳:大人威武,传令众人,全境搜捕![15]

这段极富个性的对白设计,是金华公安发布的微博预警,提醒市民提防“邮包藏毒”诈骗。微博刚一发出就引来大量“粉丝”围观,不到一个小时就已经转发199次,评论63次,众多网友给予好评:“好亲民的帖子哦,以后可以多发发”,“有创意,贴近百姓”,“此微博有创意、形象、生动”……《法制日报》也对此事予以报道,引用网友和微博负责人的观点“不仅拉近了警民关系,更织出了警民和谐的鱼水情。”[16]

无独有偶,重庆网警官方微博也发布了一则卖萌的“元芳体”警情提醒,引来网友火速围观,短短几天内,全部转播和评论已达871次。全文如下:

17.仁杰:元芳,对当今一些低龄女性被强奸诱奸之事,你怎么看?

元芳:大人,这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秘密!

仁杰:我隐隐感到网络有天大危险。

元芳:大人,微信比网络交友,更高效。

仁杰:以我断定,摇一摇可能摇出色狼!

仁杰:要提高警惕,别轻易接受陌生微信信息,给色狼可乘之机。

元芳:大人真乃神人也!”[17]

再补充一例重庆网警所发微博:

18.仁杰:速速告知被骗网友,发现被骗立即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以便发布海捕文书,将骗子捉拿归案!

元芳:大人真乃神人也!

类似例子在微博上数不胜数,铺天盖地。其实,“元芳体”一开始也就是公众在舆论无法或没有精确表达事实真相时所采取的曲折质疑方式。和以前流行的网络语体一样,元芳体表面的狂欢和其内在的娱乐性质是一致的,看不到愤怒、无奈、焦虑等,所有的情绪被凝结成一种情绪即“自嘲”,这种自嘲是自娱自乐,也是借古讽今。[18]“元芳体”本是电视剧中的对白,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自身的发育发展,并很快跨过电视,影响到其他领域,甚至成为官方媒体通知、宣传的语言,主要要归功于其本身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元芳体”简约、随意、快捷、幽默,匠心独运,相同的话语幽默地说,贴近语言现状,巧妙反映说话者的心理状态,真正做到了喜闻乐见,故而广为普通民众所接受,被网友大量复制、模仿,进而进入其他交流领域,甚至成为官方通知的语言。这是草根语言对正统语体的解构,反映了语言的变化发展,反映了语言使用者求新求异的心理。它通过轻松调侃的语言,诉说着重大的社会事情,能让沉重压抑的事情变得可以接受、可以理解,至少是让人有去接受、去理解的欲望。是的,“元芳体”的精髓在表达而非询问。[19]在社会压力普遍提高、人际关系悄然冷漠、利益冲突日益加剧的今天,“元芳体”的出现,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一缕清新的空气,看后令人不禁莞尔。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这种微博公文极有可能会越来越普及,想象一下由有纸化办公到无纸化办公的改变就可以预测,网络和网络语言对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改变正在悄然进行。

当然,“元芳体”也存在很多问题,作为网络语言的一种,继承了网络语言的缺点,不遵循语言常规,对语言的规范性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并且,语体的大量模仿、滥用,能否长期保鲜,能否为语言学界和官方真正接受,能否去粗取精、扬长避短,长期的稳定的存在等等,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或许,“元芳体”会昙花一现,很快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更有可能,它会夹缝求生,傲然生长。因为“元芳体”的意义指向虽然非常繁杂,而意义却很好理解,大多数时候都可意会,一般人也能看懂。正是它的这种巨大的传播能量带给了它旺盛的生命力,在新的取代词汇和语体出现之前,“有事问元芳”毫无疑问还会流行很长一段时间,至少在微博中短时间不会消失。如果多些宽容、尊重,试着去观察、去接受、去理解,然后,或许就会不知不觉地用上它。

五、结论

本文简要分析了“元芳体”的源起、发展、类型和应用,用“小三角”理论分析了它的语体特征,并粗线条地预测了它的前景。认为“元芳体”一方面是网友多元民意诉求、寻求民意共鸣的一个体现,另一方面是公众对某些现实无奈的表达,暴露当下民众对公共事件背后真相的质疑、探寻和不得解的调侃与无奈,其流行的理据是他们迎合了中国独特的社会传统和文化价值。

[1]李凯龙.高楼掉下女子半截小腿?[N].泉州晚报,2012-4-4.

[2]百度百科.元芳体[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9449007.htm#ref_[3]_9502697.

[3]侯敏.2010年度新词语解读[J].语言文字应用,2011,(4).

[4]新华报业网.一天被问候250万次哪些人最爱“问元芳”[EB/OL].http://news.xinhuanet.com/yzyd/society/20121018/c_113413578.htm?prolongation=1,2012-10-18.

[5]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大江书铺,1932.

[6]李熙宗.关于语体的定义问题[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7]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8]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9]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0]周龙.每个人心里都有个“元芳”[N].光明日报,2012-10-18.

[11]张瑞东.“元芳体”:那些无须答案的追问[N].新华每日电讯,2012-10-18.

[12]刘雷.“元芳体”走红背后[N].扬州晚报,2012-10-21.

[13]任磊磊.解密元芳如何躺着中枪,网络流行语折射“集体焦虑”[N].齐鲁晚报,2012-10-20.

[14]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5]金华公安官方微博[EB/OL].http://weibo.com/zjjhga,新浪微博,2012-10-17.

[16]王春,陈东升,查聪聪.金华公安“元芳体”微博引围观[N].法制日报,2012-10-22.

[17]重庆网警官方微博[EB/OL].http://t.qq.com/chongqingwangjing/,腾讯微博,2012-10-20.

[18]韩浩月.元芳体:怀疑主义者的利器[N].法制日报,2012-10-20.

[19]张瑞东.“元芳体”的精髓在表达而非询问[N].新民晚报,2012-10-18.

责任编辑 邓 年

H03

A

1003-8477(2017)08-0124-06

杨勇(1980—),男,博士,阜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安徽省振兴计划项目“英语语言文学(非教师教育类)”(2015zytz036)、安徽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的网络语言研究”(SK2016A0704)、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复合介词习得研究”(AHSKQ2014D125)项目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狄仁杰语体大人
大人都不知道的事
让我们学着长成一个大人
假如我是大人
如果没有了大人
人小鬼大狄仁杰
人小鬼大
人小鬼大狄仁杰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